如何防治河蟹的常见疾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如何防治河蟹的常见疾病
河蟹也叫“螃蟹”和“毛蟹”,头部和胸部结合而成的头胸甲呈方圆形,质地坚硬。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治之腐壳病
腐壳病又称甲壳溃疡病。病蟹步足尖端破损,呈黑色溃疡并腐烂,然后步足各节及背甲、胸板出现白色斑点;斑点的中部凹下,呈微红色,并逐渐变成黑色溃疡;严重时中心部溃疡较深,甲壳被侵袭成洞,可见肌肉或皮膜,导致河蟹死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该病表现症状有多种:一是患病蟹甲壳初期有白色斑点,其后由此斑点中间内凹并蚀成小洞,肉眼可见其壳内组织,在步足、腹甲上可见溃疡斑点,患病蟹最终因蜕壳不遂而死亡;二是病蟹甲壳出现棕色或红棕色点状病灶(图11),这些斑点逐步发展连成块,中心部位溃疡,边缘呈黑色;三是步足破损,早期为红色斑点或褐色斑点,晚期斑点连成不规则片状并腐烂,严重时甲壳被侵蚀成洞,可见黑色皮膜或肌肉,最终死亡。
防治措施:①蟹种入池前的捕捞、运输与放养须小心操作,以防蟹种受伤;②蟹种入池前用“聚维酮碘溶液”浸洗消毒;③发病后全池泼洒“顶典”或“聚维酮碘溶液”或“精品一元笑”1次,同时口服“服尔康+盐酸多西环素+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3-5天,每天1次。
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治之肠炎病
幼蟹至成蟹的各个阶段都可能感染该病。该病在各地均有发生,主要危害成蟹,发病率不高,但病蟹死亡率可达30%-50%,残存病蟹的个体规格及商品价值均有所下降。
发病时河蟹摄食减少或拒食,口吐黄色泡沫,病蟹消化不良,肠胃发炎、发红且无粪便,有时肝、鳃亦会发生病变。镜检可看到消化道内无食物,只有大量杆状细菌。
防治措施:全池泼洒“精品一元笑”或“聚维酮碘溶液”或“顶典”,同时口服“菌立停+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3-5天,每天1次。
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治之上岸不下水症
该病的表现方式有二种,一是上草不下水(图12),二是上岸不下水(图13)。上草不下水是指河蟹爬上池中栽种的水草顶部而不入水中,上岸不下水是指河蟹爬上池塘岸边而不下水。发病初期多表现为河蟹的上草不下水,如养殖塘水草大量腐烂则多表现为上岸不下水。
病情较轻时河蟹多匍伏于水岸交接处,病情严重时河蟹多爬上池堤。河蟹上岸不下水大多发生在夜间,病症较轻时池边稍有响动河蟹即入水或在黎明前河蟹下水而恢复正常;病情严重时上午10:00时河蟹仍不下水而爬在岸边,有时即使人工驱赶河蟹也不进入水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防治措施:高温养殖期防止水草腐烂及有毒有害物质的积累是预防该病的核心,定期使用“底立爽”或“中博高”或“中博金珠”或“活力66”或“双效粒粒底改素”等改良水质也是常用的方法。
治疗该病时应酌情对待:①因水草腐烂或缺氧引起的,首先全池泼洒“康乐”或“氧包”,然后再干撒“粒立氧”,病症缓解后再使用“活力66+磷酸氢钙”改良水质1-2次,防止复发。②因氨氮、亚硝酸氮等过高引起的,使用“氨净”或“中博安”等全池泼洒,并配合使用“活力66+粒立氧”或“双效粒粒底改素”。③因重金属离子过多而引起的,全池泼洒EDTA二钠等。④因药物应激引起的,全池泼洒“酶合电解多维”。⑤发生上草、上岸时不得使用任何强刺激性的药物。
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治之固着类纤毛虫病
患病河蟹行动迟缓,食欲下降,乃至停食,终因营养不良,无力蜕壳而死。固着类纤毛虫寄生使河蟹体表长满许多棕色或黄褐色绒毛(图10),患病河蟹体表污物多,手摸病蟹体表和附肢有滑腻感。镜检可见河蟹体表、附肢、鳃等处有许多固着类纤毛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治疗时,首先全池泼洒“硫酸锌粉”1次,第二天全池泼洒“中博高”或“底立爽”1次,最后使用“活力66+磷酸氢钙(或藻壮素)”调节水质1次。
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治之脱壳不遂症
该病主要危害幼蟹及100克左右的成蟹。病蟹头胸甲与腹部交界处出现裂缝是该病的典型症状。背甲上有明显的棕色斑点,全身变为淡棕黄色(图14),最终因蜕壳困难而死亡。
防治措施:①池塘中栽种有足够量的水草,注意保持好水质,合理放养。②投喂优质饵料,并根据蟹体的大小、气温的变化科学投喂。③在整个的养殖过程中,尤其要注意饲料的营养全面,特别是维生素与矿物元素的添加,定期在饲料中添加蜕壳素及贝壳粉等对防治此病有较好的效果。④定期全池泼洒“活力66”(或双效粒粒底改素)和磷酸氢钙。⑤适时加注新水,保持水质清新,以促进其蜕壳。⑥禁止在河蟹蜕壳期使用任何外用泼洒的刺激性药物。
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治之黄鳃、黑鳃、烂鳃病
从幼蟹至成蟹的各个养殖阶段都可能感染该病,多发生在养殖后期,尤以规格大的河蟹易感染和死亡,7-9月高温季节为发病高峰期,个体大的河蟹最易感染和死亡。
蟹鳃部受细菌感染后变色,轻时鳃丝部分呈暗灰或黑色(图15)或黄色(图16),严重时鳃丝全部变成黑色,并发生腐烂现象,布满原生动物和污物。病蟹常爬到岸边或水草上,不下水,行动迟缓,呼吸困难,白天爬出水面匍匐不动,俗称“叹气病”(图17),轻者有逃避能力,重者几天或数小时死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防治措施:保持良好的生态条件、定期使用“水立爽”或“底立爽”、“中博高”、“中博金珠”等、“活力66”或“双效粒粒底改素”和磷酸氢钙定期改良水质等措施。
治疗时,第一天全池泼洒“中博高”或“水立爽”或“底立爽”1次,第二天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溶液”或“顶典”1次,同时口服“服尔康+肝胆利康散+酶合电解多维”5-7天,每天1次。
河蟹常见疾病的防治之颤抖病
该病俗称为:抖抖病、环爪病、抖脚病。主要危害2龄幼蟹和成蟹,当年养成的蟹一般发病率很低。病蟹体重为3-120克,100克以上的蟹发病最高。发病季节为5-10月上旬,8-10月是发病高峰期,流行水温为25-35℃。从发病到死亡往往只需3-4天,沿长江地区,特别是江苏、浙江等流行严重。近年来,随着蟹种培育技术的不断提高,加上成蟹养殖生态环境的改善该病已较少发生。
发病初期,病蟹食欲下降,摄食减少或基本不摄食,活动缓慢或活动力差,对外界刺激不敏感,白天贴泥栖息,晚上在水边慢慢爬行或挺立草头。并伴有蜕壳不遂的特征,但四肢尚能伸直。后期河蟹的指节前端出现微红,并逐渐向上延伸,常伴有步足将身体支撑起来趴在岸边或挺立在水草头上直至黎明的现象,甚至白天也不肯下水,见了动静反应迟钝,进而可发现支撑步足“颤抖”,最后步足中的长节和腕节肌肉病变、萎缩,部分肌肉呈现水样状,步足不能回伸,站立不稳,附肢抖动不停,全身抽搐痉挛,无力翻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病蟹不蜕壳,体内积水,3-4天后即会死亡。解剖可见鳃丝呈灰黄色或黑褐色,肝脏病变明显,肝胰脏囊肿呈灰白色,肝组织糜烂伴有臭味,肠道无食,有炎症反应,三角膜出现水肿,打开腹甲有明显的炎症。
防治措施:预防该病时要彻底清塘,营造河蟹适宜的生态环境,科学投饵,定期使用化学类如“中博高”或“水立爽”、“底立爽”等或微生态制剂如“活力66”或“双效粒粒底改素”等改良水质与底质,适时在饲料中拌“酶合电解多维”、“肝胆利康散”和蜕壳素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