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蛙的生活习性是怎样的
想要饲养角蛙,首先得了解其生活习性和特征,今天学习啦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角蛙的生活习性。
角蛙的生活习性摄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角蛙是两栖类动物,蝌蚪在水中生活,成体以陆栖为主,也可以入水。因此野生的角蛙能在陆地上和水域中摄食。
蝌蚪的食性
蝌蚪的摄食方式与鱼类相似,将粉状食物与水同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吸入 口腔,然后将水从鳃裂处压出,食物被吞下;另外,蝌蚪的口缘的角质齿,能啃下食物微小颗粒,与水一起吞入口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角蛙蝌蚪是肉食性,可投喂红虫或其他蛙类蝌蚪
因不久后即可上岸,故环境无需布置,只需一个过滤器,尽可能少换水
成体蛙的食性
成蛙为捕食性动物,通常只捕活的动物,主动地寻找措物或被动地等猎物靠近到一定距离时突然捕捉它们。捕食要依赖视觉。由于蛙的眼球角膜呈凸形,水晶体呈扁圆,并且远离角膜,所以能看到较远的物体,能发现数米以外的活饵。此外,蛙眼在头的上方两侧,两眼眼球距离大,对近距离内的食饵,不能形成双眼视觉,视野重叠范围小,所以近距离的食饵显得模糊不清。而且蛙的视觉反射是不完全的,会动的物体才能被看见。尽管蛙的视力不佳,但嗅觉能感知气味,帮助捕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角蛙在陆地上使用舌头捕捉猎物。在水中直接用下颌捕捉猎物。
角蛙的生活习性之发育变态
发育
角蛙的胚胎发育(受精卵变成蝌蚪)所需要的时间,不同的种类差异很大,如中国林蛙胚胎发育累计需 7 天左右,而牛蛙只需 5 天左右,棘胸蛙却要 l0天左右。胚胎发育又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主要是温度、溶氧量、酸碱度、机械振荡和盐度,其中温度的影响最大。在适温范围内,温度高发育快。温度在 14 ℃ 以下, 37 ℃ 以上胚胎发育停止或发生畸形,甚至死亡。角蛙的胚胎发育可以分为不同时期,一般分为 25 个时期,每个时期有一定的发育时间。
变态
角蛙的变态是指角蛙的幼体(蝌蚪)变成成体的过程。也就是为了适应成体蛙的陆栖生活,改变幼体水中生活的外形特征和内部结构。主要表现为:蝌蚪的尾部和鳍褶被吸收并完全消失;鳃被吸收、鳃裂闭合、围鳃腔消失;角质齿和角质颚脱落,口部形态发生变化。泄殖腔管退化;某些血管退化和双循环形成;四肢发育;中耳发育与第一咽囊相连,鼓膜发育;眼从头的背部突出并长出眼睑;舌长出;皮肤结构发生变化,上皮层增加、表皮细胞角质化、皮肤腺体发育并沉入结缔组织层,皮肤出现新的颜色和斑纹;各器官系统逐渐分化、发育和完善。在变态过程中整个身体缩小。
角蛙的生活习性生活环境
于南美温暖而较干燥的大草原地带,对湿度要求60%到80%,它们的适温环境为26-29摄氏度。利用雨量较为集中的夏季来繁殖,会选择在池底产下200-1000颗宛如一个网球大小的卵块。
角蛙是一种两栖类动物。所谓两栖就是角蛙的生活中需要有水域和陆地,角蛙的幼体─蝌蚪必须生活在水中,而成体都需要生活在近水的潮湿环境中。这种生活方式是角蛙在生物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角蛙类是由水中生活向陆地生活的进化中形成的过渡型类群。角蛙的幼体生活在水中,然而,成体适应陆地生活,由鳃呼吸发展到以肺和皮肤呼吸,外形上失去尾,形成了四肢。所谓水陆两栖中的水是指淡水,海水中不能生存。因此,干燥、无水、阳光直射的环境是不可能有角蛙类生存的。大部分角蛙类的活动时间在晚上,白天则隐藏在隐蔽处,以防烈日和敌害。
角蛙的体色是一种保护色,通常表现出与环境的颜色相近,不被敌害所发现,从而保护自己。在植物丛中的角蛙以绿色为主,并有斑纹。如林角蛙为绿色,棘胸角蛙为棕色,牛蛙在明亮的环境中体色会变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角蛙幼体 ─蝌蚪生活于水中,用鳃呼吸。初期蝌蚪用外鳃呼吸,外鳃在头的两侧,各有 3 个分支。后期蝌蚪外鳃消失,变成 4 对内鳃。蝌蚪变态成为幼蛙后,内鳃消失,生出 1 对囊状的肺,可以从空气中呼吸氧气。然而肺的构造简单,由肺所吸取的氧气不能满足蛙的需要,因此要借助皮肤来呼吸氧气,由皮肤所吸取的氧气,占总呼吸量的 40 %左右,而呼出的二氧化碳主要靠皮肤。尤其在冬眠期,几乎全部靠皮肤进行呼吸。皮肤呼吸的必备条件是皮肤湿润,干燥的皮肤不能进行气体交换。这就是蛙类喜欢栖息在近水、潮湿、阴凉环境中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