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饮茶 > 茶道的养生思想

茶道的养生思想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茶道的养生思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养生之道自古有之,回望历史的长河.从庄子《养生主》开始。我们就惊奇地发现,先人们已经开始重视生命质量并试着改变身心环境以适应自然发展规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茶道的养生思想,一起来看看。

  茶道的养生思想

  中国茶道的养生思想是“保生尽年”。

  《茶经"六之饮》叹曰:“呜呼!天育万物,皆有至妙”。是以“饮这时义远矣哉!”这个“远”,就“远”在对于保生尽年的作用上。《茶经》中有关论述,随处可见。举其要者,如:

  “荡错寐,饮之以茶”(《六之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茶茗久服,令人有力,悦志”(《七之事》)。

  “体中愤闷,常仰真茶”(同上)。

  “苦荼久服,羽化”(同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苦荼轻身换骨”(同上)。

  “茗有饽,饮之宜人”(同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茶还可当粮食。《七之事》载:茗似大米般精良;南朝永嘉年间,有高僧用饮茶当饭。储光羲则有专咏吃茗吃茗粥的《吃茗粥作》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茶可解愁。《七之事》载,有怨妇思夫,“待君竟不归,收颜今就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茶可除俗念、洗尘心。陆龟蒙《煮茶》有“倾余精神爽健,忽似埃灭”句。

  钱起《与赵莒茶宴》有“尘心洗尽兴难尽”句。温庭筠作《西陵道士茶歌》也有“疏香皓齿有余味,更觉鹤心驼杳冥”句。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更是有口皆碑的佳作,诗中畅言连饮七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千卷。四碗发轻汗,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卢诗不仅强调了茶饮有益身体健康,而且还能解愁破闷、除俗洗心、帮助写作。

  王子尚到八公山拜谒昙济道人,道人设茶招待。子尚尝了尝茶汤,脱口惊呼:“此甘露也,何言茶茗?”杜牧《题茶山》诗云:“茶称瑞草魁”;盛赞茶是瑞草之首领。古人以甘露象征活命之源,与为天下太平之瑞兆。由茶激发思及甘露与身安,可见茶饮对于保持心理平衡、随时克服心理失衡所起的积极作用。这种作用,确与《周易》阴阳五行关于宇宙通过自行调节永远趋向于相对平衡的理论息息相关。茶道之于“保生尽年”,意义至钜。

  中国茶道对于“保生尽年”的作用,还有一条“茶导引”的渠道。“茶导引”即“茶气功”。

  《周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意指天地万物皆由“气”所且凭借阴阳二气对立统一之矛盾运动而生,这就是“道”。广义而论,人是物,天地也物;“气”存在于天地,也存在于人。有“气”便“场 ”;气场不论大小,都表现为以量的复杂运作过程和不同属性的感应关系。“茶导引”对于“保生尽年”的作用,便是根据如是认识而提出的。在这里,“气”已经成为茶道文化和审美意识的基因。

  《周易》强调了天道循环往复的圆道运动,是万事万物运动的普遍规律。影响所及,遂形成气功学中的大、小周天的人体气机圆运动。“茶导引”过程中,“气”也作为中介,促成了个体发放之气的交感从而形成气场,使社会互动与自我调节得以同步实现,充分证实了大自然与人体都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可以这么说,“茶导引”直接地摧发了天人沟通的人道追求。

  茶道养生的原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的太极图,源于《周易》。它以阴阳循环观念,体现出中国文化最具代表性的特点:圆道。以阴阳鱼表现了阴阳二气的不同交感状态。太极图中“八卦”,则属万物八类归法系统,即所谓“八卦成列,象在其中”。请莫忘记,《周易》之阴阳五行本来就是程式化的理论,再现天道规范之美。中国茶道包含医理,医含《易》理;茶道乃效天地之道而明养生保健之真谛,是天地之道规范美的投影,也人道精神之折光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茶道的养生思想相关文章:

1.茶道静心养生

2.道家的茶道养生思想

3.道家茶道养生思想

4.茶道养生

5.佛家养生思想

6.茶文化与养生

1933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