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的早茶文化的来源及习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广东的早茶文化的来源及习俗
广东早茶文化是一种汉族民间饮食风俗。广东人饮早茶,有的是当作早餐的,一般都是全家老小围坐一桌,共享天伦之乐。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广东的早茶文化的习俗,一起来看看。
广东的早茶文化的习俗
其中广东的首府广州更是以喝早茶著称,而广州人早晨去茶楼喝茶是一种传统,无论是 家人或 朋友聚议,总爱去茶楼,泡上一壶茶,要上两件点心,美名"一盅两件",如此品茶尝点,润喉充饥,风味横生。 广州人品茶大都一日早、中、晚三次,但 早茶最为讲究,饮早茶的风气也最盛,由于饮早茶是喝茶佐点,因此当地称饮早茶为吃早茶。
广州人把饮茶称为“叹茶”(即享受之意),至今仍流传着“叹一盅两件”(即享受一盅香茶、两件点心之意)的口头禅。广州人讲究“食不厌精”,但点心的价格是高低都有,穷富皆宜。老人可以叫上价格实惠、雷打不动的一盅两件,有钱的生意人自然也可以来些鱼翅漱口。
广州茶馆的“富贵气派”较重,他们称茶馆为茶楼,一般高3层,底层有六七米高,二三层各高5米左右,舒适清雅。有单间,有雅座,有辉煌的大厅,有雅致的中厅;有中式的、西式的、日式的及东南亚式的。茶楼的点心讲究精、美、新、巧,种类繁多。
广州著名的茶楼有很多,如:陶陶居、成珠楼、莲香楼、惠如楼、祥珍楼、太如楼等,均为广州百年老字号茶楼。曾被称为“二厘馆”的茶寮、茶座、茶室则更早遍布于羊城的大街小巷。其中陶陶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 广州最古老的茶楼之一,清末时维新变法的领军人物康有为,在广州讲学时,就常光临陶陶居,并题写了“陶陶居”三个字。布局别致,以经营中式饼食和茶面酒菜驰名,在东南亚一带华侨中享有盛誉。茶楼泡茶十分讲究,用红泥做成的小火炉,烧乌榄核做炭,瓦茶煲内是沸腾的九龙泉水,盅内装着客人自选的茶叶,还有专人侍候。
在 广东城市或乡村小镇,吃茶常在茶楼进行。例如假日,全家老幼登上茶楼,围桌而坐,饮茶品点,畅谈国事、家事、身边事,更是其乐融融。亲朋之间,上得茶楼,谈心叙谊,沟通心灵,倍觉亲近。所以许多即便交换意见,或者洽谈业务、协调工作,甚至青年男女,谈情说爱,也是喜欢用吃(早)茶的方式去进行,这就是汉族吃 早茶的风尚之所以能长盛不衰,甚至更加延伸扩展的缘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值得注意的是:“吃早茶”并非是饮茶,其实质是上酒楼“吃 早餐”而已。
广东早茶文化的来源
说起广东早茶的来源,要追溯到咸丰同治年间。当时广州有一种名为“一厘馆”的馆子,门口挂着写有“茶话”二字的木牌,供应茶水糕点,设施简陋,仅以几把木桌木凳迎客,聊供路人歇脚谈话。后来出现了茶居,规模渐大,变成茶楼,此后广东人上茶楼喝早茶蔚然成风。直到今天,广东早茶中茶水已经成为配角,茶点却愈发精致多样,这种传统文化随着广东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没有消失的迹象,反而越来越成为广东人休闲生活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既名为“早茶”,茶水便自然是广东早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茶的茶水以红茶为主,取其暖胃去腻,利于消化。常见的有乌龙茶、铁观音、普洱茶,有的人也喜欢喝菊普茶,即在普洱茶中加入菊花,取其清凉祛火。红茶色深红,汤浓稠,味苦涩,虽在视觉和味觉上都不如绿茶,却与广东早茶中味道浓郁的茶点恰是绝佳配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而茶点在广东早茶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如每家茶楼必制的招牌虾饺,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举箸之前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教人回味无穷。又如某些高级茶楼特制的燕窝酥皮蛋挞,几层金黄酥脆的蛋挞壳内盛着嫩黄色、丝丝通透的燕窝,甫见之下已叫人食欲大动,更不用说入口以后燕窝的甜蜜柔软与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结合,美味得让人欲罢不能。而各色粥点,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等,皆以绵软顺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鱼蛋类,再以香脆虾片、青嫩葱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来绵糯爽甜,鲜味浓郁。
广东早茶文化的典故
广东早茶是一种独特的习俗,是广东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上见面,往往以“饮咗茶未啊?一起吖,行咯。”(意思是:“你喝茶了吗?没有的话,一起去吧,走!”)饮早茶,广东人又爱称之为“叹”早茶,“叹”是广东人发明的,意为享受的意思。
广东人所讲的叹早茶,其实指的是到茶楼饮茶,不单单是饮茶,更重要的是吃茶点,这是广东人的生活习惯,是广东饮食文化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广东本土文化涵养出的特色产物。你想想,悠悠然地带份报纸到茶楼饮茶,和朋友们聊聊天儿,再吃一两件精致美味的点心,这绝对是一种美妙的生活享受。甚至民间还流传着“清晨一壶茶,不用找医家”这样的一句谚语。
广东饮早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明确的结论。只是在形式上,与现今广东人饮早茶的茶楼相接近的是“茶馆”。在清代咸丰同治年间,它是一个被称“二厘馆”的地方,这种馆子只提供木桌板凳、一些茶水和简单的糕点,门口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茶话”二字,客人可以在那里休息、聊天、吃东西,顾客群体多是劳苦大众。
据说,当时广东的“二厘馆”遍布大街小巷,还有一首民谣这样唱:“去二厘馆饮餐茶,茶银二厘不多花。糕饼样样都抵食,最能顶肚冇花假。”再后来,清末出现的茶居则是较高档次的“茶馆”,外形类似于西关大屋;之后还有了三层楼高的茶居,始称“茶楼”,于是有了闲句:“有钱楼上楼,无钱地下踎”(粤语,“踎”即蹲),有时,人们还拿着心爱的小鸟一起到茶楼,跟别人比一比自己的鸟如何的好,耍一耍阔少爷脾气,饮茶只是助兴而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饮茶之风开始风靡广东各阶层。发展到后来,茶楼会变得越来越专业化,门面装修讲究,内里布置典雅,内容也日益丰富起来,最终也促成了广东人“饮早茶”的习俗:“米珠薪桂了无惊,装饰奢华饮食精。绝似生平歌舞日,茶楼处处管弦声”。
茶点在广东早茶中的地位就更为重要了。茶点分为干湿两种,干点有饺子、粉果、包子、酥点等,湿点则有粥类、肉类、龟苓膏、豆腐花等。其中又以干点做得最为精致,卖相甚佳。如每家茶楼必制的招牌虾饺,以半透明的水晶饺皮包裹两三只鲜嫩虾仁,举箸之前已可略略窥见晶莹中透出一点微红,待入口以后轻轻一咬,水晶饺皮特有的柔韧与虾仁天然的甜脆糅合出鲜美的口感,教人回味无穷。
又如某些高级茶楼特制的燕窝酥皮蛋挞,几层金黄酥脆的蛋挞壳内盛着嫩黄色、丝丝通透的燕窝,甫见之下已叫人食欲大动,更不用说入口以后燕窝的甜蜜柔软与酥皮的粉香酥脆完美结合,美味得让人欲罢不能。而各色粥点,如及第粥、皮蛋瘦肉粥、生滚鱼片粥等,皆以绵软顺滑的粥底,配上不同肉鱼蛋类,再以香脆虾片、青嫩葱花佐之,撒上一小勺胡椒粉,喝来绵糯爽甜,鲜味浓郁。
猜你感兴趣:
3.浅谈广州早茶文化
4.广东人饮早茶礼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