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饮茶>

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希望对您有用。

  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1

  浅谈中日茶文化的不同

  摘 要:早在唐代中国出现了“茶道”一词,但是陆羽的《茶经》及以后的茶书都不提“茶道”,而是重点阐述品茗艺术(茶艺)。相反,日本将中国的饮茶引进本国之后,却发展为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茶道。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中日两国茶文化向不同的方向发展,中国文人将饮茶发展为一门生活艺术,日本的僧侣则将饮茶变为了佛门的清规。

  关键词:茶艺;茶道;中日茶文化;发展方向

  “茶艺”一词是20世纪70年代由台湾茶文化界首先创造出来的,用以概括品茶艺术的内涵。但是品茶本身却是很早就存在,并且在品茶过程中升华出茶道精神。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历史进程中,茶艺与茶道无疑占据核心地位。不过对脱胎于中国母体的日本茶道而言,中国的茶道似乎显得薄弱些。本文就这一问题进行尝试性探讨,不足之处,望大家多多指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中日两国茶道观念的反差及其原因

  所谓茶艺,就是泡茶的技艺和品尝的艺术。其中又以泡茶的技艺为主体,因为只有泡好茶之后才谈得上品茶。但是,品茶是茶艺的最后环节,如果没有品尝,泡茶就成了无的放矢,泡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要品。而且,只有通过品尝过程中的各种感受和遐想,产生审美的愉悦,才有可能进入诗化的境界,达到哲理的高度,才可能升华为茶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茶道就是在茶艺操作过程中所追求和体现的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它经常和人生处世哲学结合起来,成为茶人们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要求。故中国古代也将茶道精神称作茶德,如唐代的刘贞亮就提出“茶十德”:“以茶散闷气,以茶驱腥气,以茶养生气,以茶除疠气,以茶利礼仁,以茶表敬意,以茶尝滋味,以茶养身体,以茶可雅志,以茶可行道。”其中“利礼仁”、“表敬意”、“可雅志”、“可行道”等就是属于茶道精神范畴。刘贞亮所说的“可行”之“道”,是指道德教化的意思。即饮茶可以有助于社会道德风尚的培育,明确地以理性语言将茶道的功能提升到最高层次,可视为中国古代茶道精神的最高概括。但令人难以理解的是,自此之后,在中国古代茶书中却不见“茶道”一词,直至明代张源的《茶录》才提到“茶道:造时精,藏时燥,泡时洁,茶道尽矣。”但这里的“茶道”仅是一些技术要求,并无品茗悟道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在张源之后数百年间的明清茶书中,又不见“茶道”一词。个中原因实在耐人寻味,在我看来,恐怕与茶圣陆羽的影响有关。陆羽在《茶经》中虽流露了一点茶道精神的内容,但却没有出现“茶道”一词,也没有正面叙述茶道精神的段落或词句。反观此时的日本,茶道已经发展到很成熟的地步。至少到了16世纪后期,日本茶道高僧千利休就已集茶道之大成,制定出茶道的基本精神茶道四规:和、敬、清、寂,一直沿袭至今。

  那么,中日两国在茶道方面为何会有如此之大的反差呢?依我之见,是由于两国的历史文化背景不同、茶道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不同等诸多原因造成的。至少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一是将中国的饮茶方式引入日本的是一批来中国留学的日本僧人,他们是在中国的佛教寺庙中将佛门茶事学回去的,并且将它们作为佛门清规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佛门严格的传承下来;二是日僧来中国留学之时,中国的饮茶方式已经相当成熟,引入日本之后是作为一种高级文化形态首先在皇室贵族之间流传,长期为统治阶级所专享,后来才逐渐传播到民间,上行下效,原已成熟定型的饮茶方式和清规戒律也为民间所全盘接受,形成社会共识;三是日本统治阶级对茶道的重视利用,加强了茶道与权力的关系。但是,这种现象在中国不存在.中国的茶文化是在民间土壤上发育起来,逐步成熟。在中国是先有庶民茶文化,后来才被统治阶级所接受,形成宫廷贵族茶文化。茶叶已成为百姓们日常生活“开门七件事之一”的必需品,整日里为生活忙碌奔波的劳苦大众,不可能有更高层次的文化追求,不会自觉地去追求什么茶道精神。

  二、中日茶文化的不同发展方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方向是沿着茶艺轨道而与时俱进的。对茶叶的色、香、味及艺术意境的追求一直是中国茶艺的重点。从唐代以来泡茶方式是朝着自然、简约、生活化的方向发展。与此同时,茶叶的制造方法也从蒸青、压汁、制饼发展为烘青、炒青以至摇青等方法,制造出能显示茶叶自然形态、色泽、香味的绿茶、黄茶、白茶和青茶等产品,形成了千奇百态、异彩纷呈的茶的世界。而这一切都是随着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发展,人们品茶口味的变化而向前演进。这种变化的终极目标是越来越追求茶叶本身天然的色香味形,赋于品茶以丰富审美情趣的艺术性,无疑,这是一种人性化的追求,它符合中国文人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本性。应该说,这是一种历史的进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反观日本,他们将中国宋代的点茶法引进本国后,却发展为宗教色彩极浓的日本抹茶道。直到今天,他们饮用的是从宋代以来一成不变的蒸青绿茶粉,使用的也是宋代点茶法那一套点茶器具和方式,居然可以历千年而不变。这是因为引进中国饮茶方法的都是日本高僧,他们是在中国寺庙中将佛门茶事学回去,并将它们作为佛门清规的组成部分一直在佛门中被严格地传承下来。在日本,学茶也就是在学佛,学佛必须学茶,在今天的日本寺院中,个个和尚都是茶道高手。由此可见,日本所传去的茶道实际上就是佛教茶道。不仅如此,就是连赫赫有名的日本茶道精神――茶道四规“和、静、清、寂”也从是中国佛门典籍中学去的。

  但是,刘元甫的《茶堂清规》连同他的“和、敬、清、寂”四谛在中国宋代以后却失去踪影,既没有在佛门寺庙中得到传承,更没有被广大茶人们所接受,以致中国茶文化界至今极少有人知道刘元甫的名字和他的茶道四谛。由此亦可反证,茶道观念在中国确实是缺乏丰厚的土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此,尽管日本的茶道经过历代大师们的不懈努力,形成了完整、成熟、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茶道艺术文化体系,在国际上也产生过很大影响。但是与中国茶艺相比,它走的是另一条道路,对茶道形式和教义的重视远远胜过对茶汤香味的追求。这是各自不同的历史、文化背景造成的。但是了解了这一区别,却可以使我们正确认识中国茶文化历史的发展方向。日本人可以继续为他们的茶道而骄傲,我们却应该为中国的茶艺而自豪。

  参考文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丁以寿.日本茶道草创与中日禅宗流派关系[J].农业考古,1997,(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汊汉.西欧观众为东方茶艺喝彩[J].农业考古,2003,(4).

  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浅析中日茶文化差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摘 要:中日两国的人民都善于饮茶、喜爱饮茶,两国的茶文化都相当的博大精深。日本的茶道和中国的茶文化有着一些相同的地方,也存在许多不同的地方。本文简要分析了中国的茶文化和日本的茶道在起源发展上、精神上的不同之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键词:中日;茶;差异

  一、起源和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说起茶的起源,一定会追溯到中国。古人说:百姓七件事,茶米油盐酱醋茶。文人七件宝,琴棋书画诗曲茶。中国早在神农氏时期就有关于茶的记录,唐朝的唐羽在其《茶经》里写道: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由此可见,中国的饮茶文化的发源极早。中国在公元200年左右就出现了野生的大茶树,现今也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发现了直径长达一米的大茶树,树龄普遍在1700年以上,足以说明中国是茶树的发源地。在中国,茶最早的用途是入药,传说神农尝百草,遇十二毒,得茶解之。东汉华佗《食经》中说:苦荼久食,益意思。其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荼陵”,即湖南的茶陵。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文艺饮茶之风的兴起,茶已经脱离普通的饮品。唐朝时期,中国茶文化飞速发展,形成了宫廷茶道、寺院茶礼、文人茶道。唐羽所作《茶经》是唐代茶文化形成的标志,他将佛、道、儒三家思想融入茶中形成了中国的茶道精神。宋代时期,茶叶文化有了很大的发展,不仅因为文人的推动也因为整个时代背景的推动。茶文化在这个时期生机勃勃,但是茶艺逐渐走向了复杂繁琐精细,反而失去了茶艺本身的品质。而到了元朝,出于游牧民族豪放不羁的性格和汉族文人对山河破碎的感慨无心茶艺文化使得茶艺返璞归真。待到明清时期,茶的种类逐渐增多,泡茶的形式技艺精细,到了清朝,茶叶的出口成为一种正式的行业,各类关于茶的作品也增多。

  而在古代日本是没有原生的茶树的,自然而然也就没有饮茶的习惯。在日本,普遍认为茶叶是在9世纪初由遣唐使最澄和尚从中国带回日本,将种子种于近江坂本的日吉神社。后嵯峨天皇巡幸近江,偶得和尚奉茶,茶叶从这时才见于日本正史。但是,此时的茶在日本只是昙花一现,并没有留下太多的记录。后于中国宋代时期,遣唐使荣西禅师两次到访中国,回日本时再次将茶叶的种子带回国,并种植于筑前国背振山,1207年荣西禅师又将种子赠送给明惠上人,其将种子种植于尾高山寺内,至此饮茶才在僧人之间流传开来。1214年,大将军源实朝因为宿醉引起头痛,荣西禅师敬献了茶叶,摆脱了头痛,至此茶在士大夫和武士之间流行起来。在15世纪末16世纪初,僧人村田珠光将思想融入茶中,才真正意义上形成了日本的茶道文化,其被称为日本茶道始祖。后又经过千利休等人的细化,日本茶道才逐渐规范起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此,在起源上来说,中国是茶的发源地,茶文化的起源地,而日本的茶道文化比中国晚了很多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精神上的不同

  中国的茶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由下而上的过程,先是由普通的百姓喜饮茶而逐渐发展到统治阶层,是普通平民大众的日常喜好。在中国,饮茶是一种比较悠闲的放松方式,是使人内心平静下来的一种方式。中国饮茶之人多带着儒家的仁者气息,修养很高。喝茶是一种反省内求的方式。这是中国茶文化的精神之一:仁。而中国茶道强调道法自然,茶是南方嘉木,在种茶、采茶、制茶的过程中必须要遵循大自然的规律,中国的道家思想也恰好强调清静无为、顺应天道。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精神之一:无为。中国人以茶修德,以茶养性,茶的禅意和佛的禅意是一致的。茶以水而清明、冲泡再三清香醒神。茶道好静,在追求茶道的静之中也就是佛家的禅境。这也是中国茶文化的精神之一:清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日本的茶道文化主要是由中国传入,因此其精神很大一部分受到中国佛、道、儒三家的影响。其中又以佛家思想为主要。日本茶道精神主要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和敬清寂、一期一会、独坐观念。日本茶道最重要的精神之一,主旨是无。和、敬、清、寂是从无里衍生出来的四象,这和中国的太极很像。而一期一会意思是说人的一生只能遇见一次唯一的一个人和一件事。千利休将其融入到日本茶道中,通过一系列的茶道活动,包括水、饭、谈、茶四大步,最后完成时使亭主和主客、从客静心清志,由茶道的一系列活动体现出一期一会、难得一面、世当珍惜的理念。独坐观念”一语出自幕末大老、茶道名人井伊直弼的著作《茶汤一会集》。从字面上的意思来说,“独坐”就是说独自静坐。“观念”的意思则是静静的思考、认真的思考。独自坐在茶室里静静的回味思考今天发生的事情,此生不可能再遇见。而此时饮茶人的心境是有禅意的,也就是之前说的主旨上的无。从什么也没有衍生到生生万物。此时而言重要的就并不是茶本身的味道,而是内心的平静余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中国茶文化和日本茶道的精神上来说,两者的精神内涵都有佛家的思想。从喝茶处可见茶道中的禅意。但是中国茶文化是佛道儒三家的精髓结合,而日本则是更多的注重佛家的禅意。因此,两者在本质上还是有许许多多的区别的。

  三、结束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茶禅一味。喝茶是为了让人在身体上得到放松,在精神上静心、清净、明志、明理,让人在忙碌的生活学习工作之余能够保持住自己的本心。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不管是日本茶道的一期一会还是中国茶文化的仁、静、无为,都是在追求精神上的平常心。

  参考文献:

  [1] 南国嘉木. 茶道人生[M].中国市场出版社.

  [2] 千宗室.茶经与日本茶道的历史意义[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3] 冈仓天心.说茶[M].百花文艺出版社.

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相关文章:

1.论中日茶道的差异比较

2.论述中日茶道文化的差异

3.论中日茶文化的相关论文

4.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文化的对比

5.中日茶文化交流的体现

6.日本茶文化起源的论文

7.中日两国茶文化的异同点有哪些

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

中国茶道的虚静之美,极富我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特色。比之日本茶道四规中所言的枯寂之美,亦称沉寂之美、静寂之美,两者有着本质上的差异。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希望对您有用。 中日茶文化差异论文1 浅谈中日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329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