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防治高笋的病虫害(2)
高笋黑粉病
症状特点:
主要侵害植株地下茎(高笋)。染病高笋植株生长减弱,叶片变宽,叶色深绿,叶鞘发黑。挖检地下茎(高笋),发现地下茎变短,部检笋肉,发现笋肉呈短条状变黑(病菌未发育成熟的孢子堆)或散出黑粉(病菌发育成熟的孢子堆)。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担子菌亚门、黑粉菌目的高笋黑粉菌[UstilagoesculentaHenn.]。病菌以菌丝体潜伏于地下茎内,当新芽萌发时,菌丝即由母茎侵入芽内,并与芽生长点同步向上发展。病菌新陈代谢产生一种称为吲哚乙酸的激素物质,刺激高笋嫩茎基部膨大为纺锤形,病菌在膨大地下茎(高笋)组织内纵横蔓延,从营养生长阶段转向生殖生长阶段便形成冬孢子堆,此时高笋嫩茎有许多黑色短条状斑。冬孢子堆发育成熟即散出大量黑粉(冬孢子团)。被害病茎不能抽生花穗。如植株分蘖过多,或肥力不足,或灌水不当,往往发病较重。品种间抗病性差异尚缺调查。中国当今推介的16个高笋品种中,武汉菜科所培育的8602和8937两个品种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但是否抗黑粉病则有待各地进一步观察确定。
防治方法:
1、精选不带菌笋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加强管理。春季要割老墩、压笋墩,降低植株分蘖节位;在老墩萌发时疏除过密分蘖,促萌芽整齐;管好水层,分蘖前宜浅灌,中期适当露晒田,高温期宜深灌,抑制迟分蘖;合理施肥,在施足基肥的基础上,前期及时追肥,促分蘖生长,高温期宜控制追肥,抑制后期分蘖,夏秋季节及时摘除黄叶,改善株间通透性。
高笋软腐病
症状特点:
高笋软腐病主要发生于采收后运输、销售和贮藏期中的高笋。染病高笋初呈近圆形至不定形近半透明水渍状斑,后病斑迅速扩展,患部组织软腐,闻之有恶臭味,终致高笋部分或大部分组织腐烂,不能食用。患部病征一般不明显,触之有质粘感。
病原及发病特点:
病原为细菌,归胡萝卜软腐欧氏杆状细菌胡萝卜致病型[Erwinia carotovora subsp.carotovora(Jones)Bergey et a1.],跟白菜等软腐病的病原相同。本病原细菌寄主范围较广泛,除危害十字花科蔬菜外,还侵染茄科、百合科、伞形花科、菊科及禾本科等蔬莱。病菌以细菌体在田间病株、窖藏种株中越冬,或随病残体遗落在土中或土杂肥乃至害虫体内越冬,借助雨水、灌溉水、带菌肥料和昆虫等传播,从寄主伤口侵入致病。高笋在运输销售过程中,主要通过发病与健康组织之间相互接触传染致病。笔者首次偶然从市场菜摊销售的高笋中发现此病的。当时该菜摊销售的小白菜也有少量软腐病株,相信菌源是来自菜摊中感染软腐病的小白菜。笔者曾把病高笋带回室内,用发病与健康高笋或发病高笋与小白菜叶片和叶柄接触,保湿一段时间(约24小时),结果健康高笋和健康小白菜叶片均发病。说明高笋在销售过程中发病是通过接触传染引起的。
防治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高笋是采收后的高笋植株供食用的产品,为便于短期贮藏或运销周围地区,高笋产品往往保留笋肉的叶鞘,这样笋肉可保存5~7天不变褐色。而当这种高笋产品进入批发市场再分销到菜摊经营者后,再剔除叶鞘,露出笋肉(即高笋,只可保存l~2天),就地供应市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鉴于高笋软腐病主要发生于这一环节,故防治本病,应抓好下述几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在剥除叶鞘、露出笋肉时,注意剔除可疑病高笋,另行处理,避免接触传染。
2、注意勿把高笋与大小白菜等十字花科蔬菜一起堆放销售,以防止或减少软腐病接触传染。如发现个别或少量白菜类蔬莱感染了软腐病时,更应及时彻底妥善处理,避免病害蔓延,招致更大损失。
3、据无锡地区经验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将高笋基部在明矾粉中蘸一下,或浸于l%~2%明矾水中稍顷,在常温条件下可延长高笋产品贮藏时间(约l0天)。据此,笔者建议,在高笋软腐病常发生的地区或菜摊可试在明矾液中加入l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5000倍液),可减少接触传染、抑制软腐病蔓延。同样,如白菜类蔬菜常有软腐病发生,也可试用硫酸链霉素(浓度同上)进行处理。
防治高笋虫害的方法
飞虱
防治方法:
①冬季清除高笋残体,降低越冬卵量基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及时剥枯叶、拉黄叶增加田间通风透光性,形成不利于成虫的生存环境。
③药剂防治:可选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或90%杜邦万灵可湿性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防治。
螟虫
防治方法:
①压低越冬虫口基数,冬前割墩时清除高笋病残体,开春铲除田边、水沟边杂草,消灭越冬幼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药剂防治:掌握在蚁螟盛孵期,选用5%锐劲特胶悬剂1000倍液、或50%杀螟松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