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什么是色彩构成

什么是色彩构成

时间: 树源981 分享

什么是色彩构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色彩构成(Interaction of Color),即色彩的相互作用。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色彩构成的相关信息,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色彩视觉

  光与色

  光色并存,有光才有色。 色彩感觉是离不开光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光与可见光谱。光在物理学上是一种 电磁波。从0.39微米到0.77微米波长之间的电磁波,才能引起人们的色彩视觉感受。此 范围称为可见光谱 。波长大于0.77微米称红外线,波长小于0.39称紫外线。

  (2)光的传播。光是以波动的形式进行直线传播的,具有波长和振幅两个因素。不同的波长长短产生色相差别,不同的振幅强弱大小产生同一 色相的明暗差别。光在传播时有直射、反射、透射、漫射、折射等多种形式。光直射时直接传入人眼,视觉感受到的是光源色。当光源照射物体时,光从物体表面反射出来,人眼感受到的是物体表面色彩。当光照射时,如遇玻璃之类的透明物体,人眼看到是透过物体的穿透色。光在传播过程中,受到物体的干涉时,则产生漫射,对物体的表面色有一定影响。如通过不同物体时产生方向变化,则称为折射,反映至人眼的色光与物体色相同。

  物体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自然界的物体 五花八门、变化万千,它们本身虽然大都不会发光,但都具有选择性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特性。当然,任何物体对色光不可能全部吸收或反射,因此,实际上不存在绝对的黑色或白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常见的黑、白、灰物体色中,白色的反射率是64%-92.3%;灰色的反射率是10%-64%;黑色的吸收率是90%以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物体对色光的吸收、反射或透射能力,很受物体表面肌理状态的影响,表面光滑、平整、细腻的物体,对色光的反射较强,如镜子、磨光石面、丝绸织物等。表面粗糙、凹凸、疏松的物体,易使光线产生 漫射现象,故对色光的反射较弱,如毛玻璃、呢绒、海绵等。

  但是,物体对色光的吸收与反射能力虽是固定不变的,而物体的表面色却会随着光源色的不同而改变,有时甚至失去其原有的色相感觉。所谓的物体“固有色”,实际上不过是 常光下人们对此的习惯而已。如在闪烁、强烈的各色霓虹灯光下,所有建筑及人物的服色几乎都失去了原有本色而显得奇异莫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外,光照的强度及角度对物体色也有影响。

  色彩显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们知道物体的色彩是对色光反射的结果,那么,计算机显示器的色彩如何生成的那?彩色显示器产生色彩的方式类似于大自然中的发光体。在显示器内部有一个和电视机一样的显像管,当显像管内的电子枪发射出的电子流打在荧光屏内侧的磷光片上时,磷光片就产生发光效应。三种不同性质的磷光片分别发出红、绿、蓝三种光波,计算机程序量化地控制电子束强度,由此精确控制各个磷光片的光波的波长,再经过合成叠加,就模拟出自然界中的各种色光。

  色彩对比

  色相对比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色相差别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色相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根本方面,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相之间在 色相环上的距离(角度),距离(角度)越小对比越弱,反之则对比越强。

  1.零度对比

  色彩构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无彩色对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无彩色对比虽然无色相,但它们的组合在实用方面很有价值。如黑与白 、黑与灰、中灰与浅灰,或黑与白与灰、黑与深灰与浅灰等。对比效果感觉大方、庄重、高雅而富有现代感,但也易产生过于素净的单调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无彩色与有彩色对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黑与红、灰与紫,或黑与白与黄、白与灰与蓝等。对比效果感觉既大方 又活泼,无彩色面积大时,偏于高雅、庄重,有彩色面积大时活泼感加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同种色相对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种色相的不同明度或不同纯度变化的对比,俗称姐妹色组合。如蓝与浅蓝(蓝+白)色对比,橙与咖啡(橙+灰)或绿与 粉绿(绿+白)与墨绿(绿+黑)色等对比。对比效果感觉统一、 文静、 雅致、含蓄、 稳重,但也易产生单调、呆板的 弊病。

  (4)无彩色与同种色相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白与深蓝与浅蓝、黑与桔与咖啡色等对比,其效果综合了(2)和(3)类型的优点。感觉既有一定层次,又显大方、活泼、稳定。

  2.调和对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邻接色相对比

  色相环上相邻的二至三色对比,色相距离大约30度左右,为弱对比类型。如红橙与橙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感觉柔和、和谐、雅致、文静,但也感觉单调、模糊、乏味、无力,必须调节明度差来加强效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类似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约60度左右,为较弱对比类型,如红与黄橙色对比等。效果较丰富、活泼,但又不失统一、雅致、和谐的感觉。

  (3)中差色相对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色相对比距离约90度左右,为中对比类型,如黄与绿色对比等,效果明快、活泼、饱满、使人兴奋,感觉有兴趣,对比既有相当力度,但又不失调和之感。

  3.强烈对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对比色相对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色相对比距离约120度左右,为强对比类型,如黄绿与红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感杂乱、刺激、造成视觉疲劳。一般需要采用多种调和手段来改善对比效果。

  (2)补色对比

  色相对比距离180度,为极端对比类型,如红与蓝绿、黄与蓝紫色对比等。效果强烈、眩目、响亮、极有力,但若处理不当,易产生幼稚 、原始、粗俗、不安定、不协调等不良感觉。

  明度对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两种以上色相组合后,由于明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明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决定色彩方案感觉明快、清晰、沉闷、柔和、强烈、朦胧与否的关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对比取决于色彩在明度等差色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明度区,8——10划为高明度区,4——7划为中明度区。(图)在选择色彩进行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长(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短(弱)对比。据此可划分为九种明度对比基本类型:

  (1)高长调 如10:8:1等,其中10为浅基调色,面积应大,8为浅配合色,面积也较大,1 为深对比色,面积应小。该调明暗反差大,感觉刺激、明快、积极、活泼、强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高中调 如10:8:5等,该调明暗反差适中,感觉明亮、愉快、清晰、鲜明、安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高短调 如10:8:7等,该调明暗反差微弱,形象不分辩,感觉优雅、少淡、柔和、高贵、软弱、朦胧、女性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中长调 如4:6:10或7:6:1等,该调以中明度色作 基调、配合色,用浅色或深色进行对比,感觉强 硬 、稳重中显生动、男性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中中调 如4:6:8或7:6:3等,该调为中对比,感觉较丰富。

  (6)中短调 如4:5:6等,该调为中明度弱对比,感觉含蓄、平板、模糊。

  (7)低长调 如1:3:10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强烈,感觉雄伟、深沉、警惕、有爆发力。

  (8)低中调 如1:3:6等,该调深暗而对比适中,感觉保守、 厚重、朴实、男性化。

  (9)低短调 如1:3:4等,该调深暗而对比微弱,感觉沉闷、忧郁、神秘、孤寂、恐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外,还有一种最强对比的1:10最长调,感觉强烈、单纯、生硬、锐利、眩目等。

  纯度对比

  两种以上色彩组合后,由于纯度不同而形成的色彩对比效果称为纯度对比。它是色彩对比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但因其较为隐蔽、内在,故易被忽略。在 色彩设计中,纯度对比是决定色调感觉华丽、高雅、古朴、粗俗、含蓄与否的关键。

  其对比强弱程度取决于色彩在纯度等差色标上的距离,距离越长对比越强,反之则对比越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将灰色至纯鲜色分成10个等差级数,通常把1——3划为低纯度区,8——10划为高纯度区,4——7划为中纯度区(图)。在选择色彩组合时,当基调色与对比色间隔距离在5级以上时,称为强对比;3——5级时称为中对比;1——2级时称为弱对比。据此可划分出九种纯度对比基本类型。

  (1)鲜强调 如10:8:1等,感觉鲜艳、生动、活泼、华丽、强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鲜中调 如10:8:5等,感觉较刺激,较生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鲜弱调 如10:8:7等,由于色彩纯度都高,组合对比后互相起着抵制、碰撞的作用,故感觉刺目、俗气、幼稚、原始、火爆。如果彼此相距离离大,这种效果将更为明显、强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中强调 如4:6:10或7:5:1等,感觉适当、大众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中中调 如4:6:8或7:6:3等,感觉温和、静态、舒适。

  (6)中弱调 如4:5:6等,感觉平板、含混、单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灰强调 如1:3:10等,感觉大方、高雅而又活泼。

  (8)灰中调 如1:3:6等,感觉相互、沉静、较大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9)灰弱调 如1:3:4等,感觉雅致、细腻、耐看、含蓄、朦胧、较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外,还有一种最弱的无彩色对比,如白:黑、深灰:浅灰等,由于对比各色纯度均为零 ,故感觉非常大方,庄重,高雅,朴素。

猜你感兴趣:

1.色彩风景装饰画优秀作品

2.flash8.0色彩构成及配色法

3.摄影后期编辑调色和色彩

4.水彩画的七种特殊绘画技法简介

5.东南亚风格引入色彩构成课程的教学创新论文

29616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