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用的重要性──《将相和》的教学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所组成的一种人类特有的人才培养活动。
通过这种活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积极自觉地学习和加速掌握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促进学生多方面素质全面提高,使他们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
课文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对“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的记述,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经过,赞扬了蔺相如勇敢机智、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可贵品质和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三个故事既相互独立,又有内在联系,全文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的故事性,人物性格鲜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面对这样一个文本,怎样确定其教学目标呢?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对话文本,明目标经纬度
教学目标就是方向,这个方向的确立需通过文本的解读来完成。《将相和》根据《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改编的,通过阅读课文和原著,我主要发现了以下几个不同点,现试举几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文章开头方式的不同。《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的开篇是“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赵惠文王十六年,廉颇为赵将,伐齐,大破之,取阳晋,拜为上卿,以勇气闻于诸侯。蔺相如者,赵人也,为赵宦者令缪贤舍人。”而课文中是这样开头“战国时候,秦国最强,常常进攻别的国家”。
人物语言有删减。课文在“完璧归赵”故事中蔺相如有这样一句话:“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块儿撞碎在这柱子上!”同样这个意思,《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是这样描述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王欲得璧,使人发书至赵王,赵王悉召群臣议,皆曰‘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偿城恐不可得’。议不欲予秦璧。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使臣奉璧,拜送书于庭。何者?严大国之威修敬也。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得璧,传之美人,以戏弄臣。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故臣复取璧,大王必欲急臣,臣今与璧俱碎于柱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上两个方面的不同,都指向一点,那就是叙述的角度不同──作者司马迁是从人物列传的角度来写的,为此,开篇先介绍廉颇、蔺相如,在叙述过程注重人物语言来塑造形象的,在上面举的例子中表现蔺相如的有理、有礼、有节和勇气,而不是“只靠嘴巴吃饭的”;而改编后的课文是从故事出发的,通过多件事来表现人物。由此,我们明白这课教学目标经纬交叉点是让学生感受故事,讲读故事,把握故事之间的联系。
二、前后勾连,指向目标精度
如果说前面只是圈定了教学内容,那么怎样从教学范围转向并细化教学目标呢?这就需要我们进行“前后勾联”。《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三学段课程目标与内容中指出,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再来看看单元导读,学习本组课文,要理解主要内容,感受人物形象,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课后思考题是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喜欢哪个人物,原因是什么;默读课文,给三个故事加上小标题并分别说说主要内容,再说说这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结合以上三者因素,我们可以粗略确定一下这篇课文的主要教学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作者的表达顺序──故事间的因果联系。
2.扣住故事中人物语言来感受人物形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但是这个教学目标过于宽泛,不够明确,还得进一步细化。目标细化的途径可以再细读文本,发现这个文本与文本的不同之处,让教学目标有立足之地。如“扣住故事中人物语言来感受人物形象”这一教学目标过于大,指向性不明,这种不明主要指语用性没有凸显,这样在教学中容易走过场,需要再次细化,发现文本细节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再细读文本时我发现有两个对比值得思考:
一是“逼”字的对比。这个字出现了两次──秦王“逼”蔺相如和蔺相如“逼”秦王,这两处的“逼”字恰好体现了蔺相如的言语智慧与勇敢形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是廉颇的不服气与蔺相如的谦让对比。课文中分别这样描述──
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大家知道,秦王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因为武有廉颇,文有蔺相如。如果我们俩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打赵国。我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们赵国啊!”
语文是感性的,通过语言的承载为我们呈现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幕幕生动的生活场景。语文教学要灵动,就得关注语言文字本身的物质存在,要着眼于从一个标点,一个词语,一个句子开始建构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和精神世界。基于这种解读,我把第二条教学目标确定为:扣住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的对比来感受蔺相如、廉颇的形象。这样一来,教学目标有了落脚点,教学时有了切入点,可以在对比中加强语言文字的运用。
三、基于学生,思目标可行度
确定教学目标还要考虑这种教学目标的可行性,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具体情况。这也是我们确定教学目标不能不考虑的问题,这就意味着还要在教学环节中反思目标的落实。还是以前面所谈到的三个教学目标为例来说说怎样考虑目标的可行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在此基础上领悟作者的表达顺序──故事间的因果联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扣住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的对比来感受蔺相如、廉颇的形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于目标1,学生以前进行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方面训练,只是学生对于进一步概括能力(如列小标题)还需训练,这一训练可以教师提供范例让学生模仿中把握与训练。而“领悟作者的表达顺序──故事间的因果联系”,则可采用填空形式“因为______________,所以______________”来解决。具体设计如下──
1.学生结合课题、通读课文找到文章过渡句,结合上面对“和”的理解,引出了哪三个故事?
和 不和 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完璧归赵) (渑池之会) (负荆请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发展 原因 结果
2.细读三个故事,自学讨论,填一填,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学生参与板书。
3.在找到三个故事各自因果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朗读,领会每个故事之间的因果联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至于目标2、3,学生通过近五年的语文学习,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也能从大体上感受人物形象,这时我们的教学目标是在这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从文本语言和人物语言的细节着手感受人物形象。至此,我将目标2、3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感受形象中体验名著的乐趣,设计了以下环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咬文嚼字,聚焦“逼”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让学生结合课文中的语句来谈谈对人物的看法。
(2)学生谈感动的细节,引出“逼”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聚焦“逼”字,丰满蔺相如的形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形象对比,凸显语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引出廉颇的不服与蔺相如的谦让相关句子,让学生多角度品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角度可以从“称呼”来比较:廉颇称蔺相如是“他蔺相如”,而蔺相如称廉颇是“廉将军”; 从“出示称呼的顺序”来比较:廉颇是“我”前蔺相如后,而蔺相如是始终把廉将军放在首位。
从廉颇的三个“我”,蔺相如的两个“赵国”和两个“我们赵国”来比较。这三次比较,深入浅出,螺旋上升,使廉颇的居功自傲和蔺相如的顾全大局的品质自然而然地清晰起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还原细节,凸显语用。
在还原细节,凸显语用方面,可以有三个写的环节:
探究“不服”讨说法──写表白书;明了“能耐”促和解──写劝慰信;静思“利益”负荆罪──写请罪书;欣闻“和好”齐赞扬──写表扬稿。
这样,在对比中感受了人物形象,凸显了语言文字的运用,教学目标能在各个教学环节中得以落实,具有可行性。
至此,教学目标可以锁定为两条:“通过列小标题方式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并此基础上领悟作者的表达顺序──故事间的因果联系”和“扣住细节描写和人物语言的对比来感受蔺相如、廉颇的形象,在此过程中体验阅读名著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