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大学生创业农业故事
90后大学生创业农业故事
大部分农村父母都希望把孩子养大读个好大学,远离农村,但是有些90后创业者却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条件,跑到农村创业,他们是如何实现农业创业的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90后大学生创业农业故事相关文章。
90后大学生创业农业故事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湖南湘乡90后大学生的农村养猪致富的创业故事
李锡武,湖南省湘乡市金石镇万群村村民,2009年高中毕业后只身前往上海务工,期间萌生自主创业的强烈愿望,2010年5月,年仅二十岁的他怀揣梦想回家养猪,并在此期间报考了湖南农大畜牧兽医自考本科专业并获得优秀护娩师称号,三年时间,边学习边创业,并渐渐地开创出属于他自己的创业小天地。曾获得第九届“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2014年湖南省乡村好青年、2014年湘潭市九华杯青年创业达人赛10强、湘潭市九华杯第二届青年创业达人赛冠军、湘乡市十佳精神模范人物等荣誉。
一起来看这位90后大学生的农村养殖创业故事
最初的梦想——回乡创业,带乡亲们致富开大奔
2009年高考后,李锡武第一次坐火车去到了上海打工。餐厅服务生、销售员、搬运工……这些他都做过,他说:那时的他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看不到一丝成功突围的希望,是的,水泥钢铁筑成的大墙,却无法融入他的梦想。而一次中国大事件却让他困扰的心豁然开朗——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李锡武说:在上海世博会上,让他感受到了科学的力量,想想这个发达繁华的大都市,再想想自己贫困的家乡,也许通过自己的力量也能改变家乡的风貌呢?就这样,李锡武足足思考了一个星期后,踏上了返乡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回到家乡后,问题来了:他该选择什么创业呢?
李锡武告诉我:回到家乡后,摆在他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跟爸爸去锰矿开矿,要么跟妈妈一样在家养猪,权衡了一下,最后李锡武选择了养猪来发家致富,发展绿色农业,带动家乡人。他更跟乡亲们说:“自己富不算富,大家富才能让家乡的面貌有所改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城里人变身猪倌,村里人能不笑话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村里一下炸开了锅。乡亲们纷纷质疑:他疯了吗?在城里干啥不好,非得回农村养猪,这让家人的脸往哪搁?更有人说:要是赔了钱,你李锡武以后讨米都没人给。一句句风凉话让李锡武有点心寒,可是梦想的温度足以温暖自己的心,他选择无视这些闲言碎语,而是开始筹集资金,设计图纸,规划猪场,资金不够,他就自己建猪场。那年夏天,他与父亲上山砍树,运砖瓦、砂石,父亲当泥工,他当副工,汗流浃背,身上也晒得黝黑。3个月的时间,一砖一瓦砌成了1200多平方米的猪舍,也砌好了他生态养殖的蓝图,让他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要做就要认真做,李锡武成为了一个好猪倌
李锡武从2011年3月开始养猪,白天他和小伙伴们一起扫粪,喂料,观察猪的饮食起居,向有经验的饲养员请教。晚上他就看养殖书,上网查资料,并攻读湖南农业大学畜牧兽医专业自考本科,有知识才能更好地科学养殖。李锡武几乎每天都和猪呆在一起,它们不好他也跟着难过。
猪长出来的是瘦肉,大家才愿意买。李锡武养的猪白白胖胖,口碑渐渐传开,猪价也正上涨,天时地利人和,李锡武把他赚的钱和申请的补贴投入到扩大再生产,现代化标准化生产基地很快就落成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发家致富转向为人类大健康着想服务
人说:一夜白头,一夜长大;面对突如其来的生离死别,90后小伙李锡武几乎奔溃!最亲密的舅舅因为万恶的癌症突然离世,让他还没好好报答舅舅,舅舅就这样永远的离去了,这对正在创业的李锡武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也让他意识到当今人们都在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健康;而人类要健康除了运动,就是吃,运动这种自主性强的事情我们管不着,但如果我们有心,就能让大家吃到健康安全的食品。于是,李锡武又完善了自己的梦想:让城里人安心工作,让农村人做自己内行的事情,即把土产品送上城里餐桌,让城乡人共同致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事业步入正轨,李锡武开启了新的事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要获得成功就不能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2014年6月13日,李锡武和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成立了湘乡市秋谷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联合了湘乡金石、翻江、宁乡双凫铺、韶山等地的12家养殖基地,养殖黄牛、黑山羊、土鸡和土猪,还配套了60多亩有机肥种植的蔬菜。
李锡武说:“我们要让每一个城里人随时感受农村的味道,要让每一个农村人的劳作都有经济效益的回报。秋谷农业存在,目的不是去消灭谁,推翻谁,而是建立未来我们认为更加公平、更加透明、更加安全的综合农产品品牌。”
90后大学生创业农业故事2
90后大学生农村创业受阻 6000只土鸡滞销深山
和鸡同寝同食 享受大山的馈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兄弟二人出生在湖北天门市,都是“90后”,2013年,他们从河南省某大专电脑学院毕业。在进入养殖行业之前,兄弟俩分别供职于不同的网络公司,朝九晚五、拿固定薪金的日子不到半年后,他们俩便心生厌倦。
去年,在余品棋父亲的投资下,两位表兄弟开始在余品棋外公的家乡长沙,办起养鸡场。初出茅庐的两兄弟,干劲十足,从给鸡配食、喂食,到清理鸡粪等,他们都是亲力亲为。这不仅节约了成本,也让两个门外汉迅速地融入到养鸡行业。
每天清晨鸡鸣之时,余拼就会起床去鸡棚清理鸡粪,防止细菌感染鸡群;余品棋就要开始粉脆玉米、胡萝卜等食材。等给鸡喂完早食后,兄弟二人要合力将鸡群全部赶上大山,让它们在山上运动、觅食。“鸡运动得越多,肉质就会越紧实,口感也会越好。”余拼说。傍晚,兄弟俩还要赶鸡入棚、消毒、喂食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天的工作忙碌而紧凑,这两位年轻帅气的“公子哥”,每天穿着蓝布大褂和套鞋山前山后的忙碌,乐得其所。余品棋说,“上什么山就得唱什么歌。”既然选择了养殖这条道路,就得学会享受,乐在其中。
销售渠道不畅 6000余只土鸡滞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余拼和余品棋养殖的土鸡品种是衡阳土鸡,因其野性强、个头大、鸡爪颜色等原因,今年上半年初次入市时,并未得到较好的市场反响。
余拼介绍,目前市场上比较畅销的土鸡是一种黄腿土鸡,其重量多在2斤-2.5斤之间,鸡爪多呈黄色且细小。而他们所养的衡阳土鸡重量多在3斤以上,鸡爪较大且呈黑色、麻色居多。消费者很容易误以为是饲料鸡。
对此,兄弟两人非常尴尬和为难。“我们的鸡长到2斤-2.5斤时还属于嫩鸡,口感不是很好,如果选择这个时期送入市场,会自毁招牌。但如果等它们的鸡可以上市时,消费者却又难以接受。”余品棋强调,他们的土鸡完全按照农村放养土鸡的模式进行养殖的,其个头大小和鸡爪颜色丝毫不会影响肉质的口感,消费者尝试之后便可知道真假。
目前,余氏兄弟滞销的成熟土鸡达6000余只,土鸡蛋超过5000个。由于销售渠道单一和不畅通,目前主要靠做零售为主,市场反应较慢。“每天只能等着别人打电话来零散买鸡,实在是太痛苦了!”余拼焦急地说道,近半个月以来,他们销售出去的土鸡不到10只,而且多半是周边村民购买的。
同时,长期滞销在家的土鸡喜欢打架,很多土鸡身上的羽毛被琢掉,这更加影响了销售的形象。
渴望资金回笼 改良土鸡的品种
“我希望能早点卖出去这些土鸡,回笼资金,改良养殖的品种。”余品棋说,养鸡场从开办到现在已经投入近百万元,他不想就此放弃,他希望资金回笼后,引进乌鸡、贵妃鸡等多个品种,增加产品的丰富性和可选择性。同时,他还计划改善销售模式,专注批发市场和兼顾开发电商平台,形成全方位的销售模式。
90后大学生创业农业故事3
90后大学生掘金智慧农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章斌:1992年出生,毕业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园艺技术专业,成立了杭州万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任该公司总经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瓜果蔬菜是不是该“喝”水了?施肥、打药如何掌握分寸?设施环境因素可控吗?如果你要问农民们在传统农业生产中,施肥、浇水、病虫害管理靠什么来掌握,或许你得到的答案非常简单:“感觉+经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过去农民单纯的经验,过渡到如今运用信息化智能系统来控制农业生产,一位大学生实现了从学生到创业者的华丽转身。在一般人眼里,创业者和老板没有什么区别,但是在90后创业者章斌的口中却得到了这么一句话,“我不是老板,我是现代农民,我要用农业物联网技术改变传统农耕方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学校到社会,从学生到经理,他创建了杭州万倍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目前已经发展到了12名员工、200万注册资金。尽管公司规模还不大,摆在他面前的困难还有很多,但他坚定地认为,创业首先要能吃苦,而且要吃得苦中苦,如果没有百折不挠、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可能干成一番事业的。
学生时代“水培种植”的经营经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让他赢得了创业导师的青睐
大学期间,章斌把大多数时间都花在了各种创业培训、创业实践和创业比赛上。
大一的下半学期,他对水培花卉植物很感兴趣,就以个人的名义向学校租了一块实验用地,专心做起了“水培花农”,把课堂从教室搬到田头。“十几平方米的一块小地,就是我的花卉培育基地,让我尽情地倒腾,放开手脚去实践。”他说,自己坐公交车去石桥路的花卉市场拿种苗,然后剪枝育苗,长到一定程度时就把它放入玻璃器皿进行水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根据课堂所学,加上去图书馆查阅相关资料,很快,章斌掌握了普通花卉的水培技术,第一次200多盆绿萝在他的精心培育下鲜嫩欲滴。当他把自己的成品展示在宿舍楼下叫卖时,碧绿的颜色搭配精美的玻璃器皿,引来学生们纷纷驻足,220盆植物以15元的单价很快被抢购一空,而他投入的成本每盆不到5元。第一次成功的尝试让他激动不已,于是他用赚来的钱继续引进品种,并叫来几个同学一起合伙干,申请成立了花卉协会,直接从市场拿货,辗转卖给高校的学生和老师,这样的业务,每个月给他们带来几千元的收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他的举动引来了一位老师赞许的目光,这位老师就是他现在的导师吕伟德教授。章斌告诉记者,现在公司的骨干成员就是以他为首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吕教授就是公司的技术带头人,当年吕教授带领他们一起参加了浙江省高职高专院校“挑战杯”创新创业竞赛,参赛的“农业物联网项目”得到了在场评委和专家的充分肯定,获得特等奖。“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有一个这么好的团队,还有一名资深的创业导师。”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