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商品分类明细账的记账方法
库存商品分类明细账的记账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由于企业的商品销售成本主要是通过库存商品明细账进行计算的,因此要求库存商品明细账能够正确地反映商品的购进、销售和结存的情况。学习啦小编就在下文来说说,欢迎阅读参考。
库存商品分类明细账的记账方法的十点说明
(1)购进:根据商品入库凭证记人该账户收入方的购进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销售:根据商品销售的发货凭证,记入该账户的发出方。若为日结转化为成本的,应登记销售数量、单价和金额栏;若定期结转成本的,则平时只登记销售数量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栏,销售成本金额在月末一次登记。
(3)进货退出:根据进货退出凭证,用红字记入该账户收入方的购进数量栏和金额栏,表示购进的减少,并用蓝字登记单价栏。
(4)销货退回:根据销货退回凭证记入该账户的发出方。若逐日结转成本的,用红字登记销售数量栏和金额栏,用蓝字登记单价栏;若定期结转成本的,平时只用红字登记销售数量栏,不登记单价和金额栏,红字表示销售的减少。
(5)购进商品退补价:将退补价款的差额记入收入方的单价和金额栏,退价用红字反映,补价用蓝字反映。
(6)分期收款发出商品:根据分期收款商品发出凭证记入该账户发出方的其他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商品加工收回:根据商品加工成品收回单记入该账户收入方的其他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8)商品发出加工:根据商品加工发料单记入该账户发出方的其他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9)商品溢余:根据商品溢余报告单记入该账户收入方的其他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10)商品短缺:根据商品短缺报告单记入该账户发出方的其他数量、单价和金额栏。
库存商品明细账
可采用订本式、活页式、三栏式、多栏式、数量金额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细账是按照二级或明细科目设置的账簿,一般采用活页式账簿。各单位应结合自己的经济业务的特点和经营管理的要求,在总分类账的基础上设置若干明细分类账,作为总分类帐的补充。明细分类账按账页格式不同可分为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
(一)三栏式
三栏式明细账的账页设有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金额栏,不设数量栏。这种格式适用于各种日记账、总分类账以及资本、债权、债务明细账的登记。适用于那些只需要进行金额核算而不需要进行数量核算的明细核算,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等债权债务结算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
(二)数量金额式
数量金额式明细账的借方、贷方和余额三个栏目内都分设数量、单价和金额三个小栏,借以反映财产物资的实物数量和价值量。这种格式适用于既需要进行金额核算,又需要进行账物数量核算的各种财产物资的明细核算,如"原材料"、“库存商品”、"产成品"、“周转材料”等财产物资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
(三)多栏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多栏式明细账的账页按照明细科目或明细项目分设若干专栏,以在同一账页上集中反映各有关明细科目或某明细科目各明细项目的金额。这种格式适用于费用、成本、收入和成果的明细核算,如"制造费用"、"管理费用"、"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科目的明细分类核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明细科目的名称应根据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和企业管理的需要设置。会计制度对有些明细科目的名称做出了明确规定,有些只规定了设置的方法和原则,对于有明确规定的,企业在建账时应按照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明细科目的名称,对于没有明确规定的,建账时应按照会计制度规定的方法和原则,以及企业管理的需要设置明细科目。
(2)根据财产物资管理的需要选择明细账的格式。明细账的格式主要有三栏式、数量金额式和多栏式,企业应根据财产物资管理的需要选择明细账的格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明细账的外表形式一般采用活页式。明细账采用活页式账簿,主要是使用方便,便于账页的重新排列和记账人员的分工,但是活页账的账页容易散失和被随意抽换。因此,使用时应顺序编号并装订成册,注意妥善保管。
建立明细账注意事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细账是用以对某一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登记的,通过明细账我们可以对企业的经济业务做更加深入的整理,进而形成总账来为了解会计信息提供相关的线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建立明细账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一点.明细账中的科目名字需要依照会计制度规定和企业现有管理制度进行设立,如果会计制度对某一明细科目的名字有明确的限定,我们在建立明细账时就应该按照县官的制度规定来进行设立,如果没有明确固定科目名字,我们也需要在依照会计制定规定的原则基础上,参考企业现有的管理需求设立科目名字。
第二点.明细账的主要格式有三种,三栏式、多栏式和数量金额式,我们在建立明细账时就需要根据财产物资管理的需求设立明细账的相应样式。
第三点.为了便于使用和对账页的重新排序,明细账大多采用的是活页式账簿形式。由于活页账汇总的账页经常出现散落的情况,所以我们要对明细账及时装订成册。
猜你喜欢:
3.
4.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