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读褒禅山游记有感(2)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读褒禅山游记有感篇二

  平时经常会听父母诉说“不辛苦就没有世间财”,还小时可能不太懂事,总不明白什么叫作辛苦,后来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多也稍有理解这句话的含义。直至学习《游褒禅山记》这篇游记后更明白到凡事开头难,要坚持不懈、经历辛苦,才有实现理想与梦想的机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山河虽壮美,但其有巍然且令人感到心寒的地方,而只有好游者才有意志、毅力去闯荡,令旁人羡慕不已。但这些旁人又是否有过去闯荡的那种意志与毅力呢?

  王安石本可众览褒禅山之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而且他也有闯荡的意志与毅力,但他为什么会后悔呢?他为什么并不能尽情地享受游洞之乐呢?正是因为他盲从别人,对游洞有所怠慢,以至令自己后悔不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那只是一次平常的游山却包含了不少哲理,这就正如我们的学习,什么时候都要有决心不能轻易受到诱惑。

  学习就正如游山的一条路,也是一条长远不息的路。有志者能以读书、活学、利用为己任树立好明确的目的,然后经历种种的挫折、辛酸,加上不懈的意志与毅力,明白“读书不容易,要读好书更加不容易”,因此不要轻易受到不良诱-惑而产生无心向学的心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在生活中是没有一帆风顺的,偶然也会有波涛的起伏。在遇到困难时,并不能灰心丧气,记住把希望寄在明天,把失落弃于过去,要享受生活中的多姿多彩就要放眼未来,面对困难,要抱有理想去生活。要拥有意志与毅力去迎接生活。我们的生活就像河溪中的石头,只有经过长年累月的冲击与摩擦才会变得圆滑。

  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要有这种坚持不懈的意志与毅力,正因为这样别人才会欣赏你。

  读褒禅山游记有感篇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最近读了王安石的一篇文章《褒禅山游记》。褒禅山在现在的安徽省含山县,也叫华山。因唐朝和尚慧褒最初在山脚下筑舍而住,死后又葬于此而得名褒禅山。宋仁宗至和元年也就是1054年7月的一天,王安石与萧君圭、王回和他的两个弟弟王安国、王安上一行五人游览了此山。

  这是一篇游记,作者在文章里重点利用游记进行说理、发议论。读罢这篇文章,我最大的感受是两点。一个是“无限风光在险峰”,要有足够的勇气和坚韧的毅力,付出努力才能到达。另一个是做事情必须“深思而慎取”。

  作者与同来的四人进入华山洞中游览。“拿着火把走进洞去,走得越深,前进就越发困难,而见到的景色就越奇妙。有个怠惰而想退出的人说:“如果不出支,火把就要点完了。”于是作者随大家一起出来了。”作者判断,他们所到达的地方,还不及好游者的十分之一,然而看看洞壁上,来此并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大概是洞越深,来的人就越少吧!当时,作者的体力还能继续前进,火把也足够用来照明。已经退出洞后,就有人责怪那个主张退出的人,而作者也后悔随他们一起退出,不能尽情地享受游玩之乐。于是,作者深有感慨。“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还能至也。有志矣,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还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还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段话是说:地势平坦路又近的地方,游览的人就多;艰险又路远的地方,去的人就少。但世界上奇伟、壮观、特别的景象往往在艰险而又路远的地方,这些地方人们很少去。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到不了的。作者进而为我们详细分析了四种情况,谈了他所得到的启发。一是有志向的人不会跟随别人而停止前进,但若力气不够,也不能到达。二是有了意志和力气,而且又不因盲从而懈怠,碰上幽暗昏惑的地方,若无外力的帮助,也还能到达。三是但如果力量足以到达,而结果却没到达,在别人看来,是应该讥笑的,在自己也是应该感到懊悔的。四是尽了力了,却没有到达,就没什么后悔的了,难道还有谁会来讥笑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深思而慎取”,文中写到:有一块石碑倒在路上,碑文书局模糊不清,只能看到残存的一点字迹了,作者因此而感叹那些古书的遗失,致使后人以讹传讹,而不能说清事情真相,“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何止是做学问的人不能不深入思考、慎重取舍,任何人、做任何事都应该深思而慎取。做事情要想有收获,就必须思考问题深入而全面。就如文中所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文章中的说理和议论朴实无华而富于哲理,值得细细琢磨、慢慢思索。由此文想开来,我的思绪随意驰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只有付出努力,流下辛勤的汗水才能到达顶峰。一个人的思想和意志得不到磨炼,就不可能有积极向上的动力。人总是好逸恶劳的,不磨炼自己的意志力,就会在平庸的人生中安于现状,就不会获得内心真正的幸福和享受。在安逸的环境里失去自我,最终一事无成,使自己的人生暗淡无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曾经看到过制作砚石的文章,即“雕砚”。砚石最初都是工匠从溪流里涉水挑选而来的,石块呈灰色,运回来后首先需要暴晒,因为许多石头在溪流里十分精致,却有难以察觉的裂痕,只有经过不断的日晒雨淋才能显现。未经打磨的石头,表面粗糙,不容易看出色彩和纹理,只有在切磨打光之后,才能完美而持久地呈现。这是“磨砺”。雕砚最重要的一步是“修底”,因为底不平,上面不着力,就没有办法雕好,无论多么细致的花纹都要从最基础开始。做人也是如此,需要从生活中历练,如同雕砚时的修正和磨砺。外表敦厚内心耿介的君子,经过心志与机体的劳苦之后,方能承担大任。修底与磨砺是正身的过程,深思和慎取也是正身的方法。

  拉尔夫是国际著名的登山家,他曾经在没有携带氧气设备的情况下,成功征服了世界第二高峰乔戈里峰。这可是许多登山高手为之奋斗的第一目标。但几乎所有的登山好手来到海拔6500米处就无法继续前进了,因为这里的空气非常稀薄,几乎令人感到窒息。因此,对登山者来说,想靠自己的体力和意志,独立征服8611米的乔戈里峰确实是一项极为严峻的考验。

  然而,拉尔夫却突破障碍做到了。他在事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出了这一段历险过程。拉尔夫说,在突破海拔6500米的登山过程中,最大的障碍是心里各种翻腾的欲念。在攀爬过程中,任何一个小小的杂念都会让人松懈意念,转而渴望呼吸氧气,慢慢地让人失去冲劲与动力,而“缺氧”的念头也会开始产生,最终让人放弃征服的意志,不得不接受失败。他强调说:“要登上峰顶,首先,你必须学会清除杂念,脑子里杂念愈少,你的需氧量就愈少;你的欲念愈多,你对氧气的需求便会愈多。所以,在空气极度稀薄的情况下,想要登上顶峰,你就必须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

  拉尔夫说的真好!排除一切欲望和杂念,保持身心安定、清净、祥和。身心清净,没有欲望和杂念的干扰,能量的消耗就会降到最低限度。我们的人生就像一场漫长的旅行,一个带着过多包袱上路的人注定不会走得快,只有适当放弃才能轻松自在的前行;只有心无旁鹜,深思慎取,才能直面生活中的困难、才能战胜自己,从而到达顶峰,领略到绝美的风光。

  能够读到一篇好的文章就是和高尚的人谈话,可以丰富我们的情感、开阔我们的心胸、引导我们的思想。使我们从先贤和智者的话语中顿悟人生的真谛,感悟崇高的思想境界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体味生活的智慧与学问,以此来端正我们的人生态度。这是我读这篇文章的又一点收获。同样,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蕴藏着无限的哲理与深意,它就像一篇宏大的文章,只有用心去读,才能品味到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处处有真理;只有用心去领悟,才能体验到人生的自在。

读褒禅山游记有感相关文章:

1.游褒禅山记读后感

2.游褒禅山记品读赏析

3.游褒禅山记教案设计

2607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