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沈从文的后半生有感(2)
读沈从文的后半生有感
读沈从文的后半生有感篇三
读完这本书已是夜半十分。心绪难平。当读到最后一节“告别”时,涕泗滂沱。
上大学的时候,读沈从文的《边城》,满心体会到的是“真”。别人的小说是在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他的小说是在水里荡漾出纯真笑容的,截然不同。那时候,懵懵懂懂的我只体会到“自然”在沈从文生命中种下的种子,却再没有过多涉猎。
那时候,最喜欢沈从文的一篇文章,就是《湘西苗族的艺术》,在质朴的语言中谈“爱美”,把当今那些靠涂脂抹粉、修身饰衣的浅显的美全都比了下去,真正的大家之美,没几个人能了解与理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读硕士的时候,看周作人传,提到“”时期的周作人,80多岁的老人被提到树下拳打脚踢,同时附有他的一张照片,穿着灰色的棉袄,蹲在马路边上,毫无表情的脸上是淡然还是麻木。这张照片深深刺痛了我,所以在日后,凡是提到知识分子在“”时期境遇的书籍,我都绕开走。我常常悲悯中国的人性,是什么让这个词汇成了“禽兽不如”的身后词?而且还亘古不变,每隔一段时间便要重新上演?
在这本书里,我没有读到不一样的沈从文,我读到的就是大学时读《边城》时第一眼看到的沈从文。他的“真”在边城的江水边流淌出来,一直流淌在我们第一感知中体悟到的他的血液里。而在这本书里,作者真正想让我们读到的是: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时代与社会给每个个体的中国人带来了什么?这个个体可以上溯到那个悲国悯民的屈原,上溯到那个字字泣血的司马迁,直至今天读到的沈从文。是什么造成他们在生活和精神上持久的磨难史?到今天却仍然没有人真正地反思?
在给学生讲课时,我常常强调: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个人是那么的渺小;但是具体到每个人来说,每个个体几十年的生命又是那样的鲜活和具体。我们在体会每一位作家的诗歌散文小说时,我们是否在他的作品中读到了他们几十年具细的情感和人生?如果能去亲身体悟,你才是真正懂得了文学。
文学,不是给不谙世事的二十岁的孩子用来“学”的,而是给风雨沧桑后的四十岁的人用来体悟的。体悟自己的人生,体悟大时代的社会,体悟历史长河中的变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果自己未曾亲历磨难,难以理解文学史中一切文学作品,那么张新颖的《沈从文的后半生》真的可算是最好的教材,能让我们从这个个体去体会一切历史中的“他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时代已不同,人还不大变……伟大文学艺术影响人,总是引起爱和崇敬感情,决不使人恐惧忧虑。”这句话沈从文写于1961年,放在今天同样合适。质疑时代的精神似乎成了每个朝代知识分子的共性,但是在中国的历史上确是特例——因为它从未引起共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沈从文逝后,“国内的新闻却奇异的没有声音。”瑞典的马悦然接到台湾记者的电话,马上去中国瑞典大使馆核实,令他震惊的是:大使馆的文化参赞竟然从未听说过沈从文这个人。他在《中国时报》悲凉地说:“作为一个外国的观察者,发现中国人自己不知道自己伟大的作品,我觉得哀伤。”
他不知道,这是中国千古惯状,从未改变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沈从文并不是所有知识分子的代表,他只是“唯我独醒”的特例,在中国的士人群体里,更多的是像范曾、丁玲那样的嘴脸。
我无力倾诉时代的悲凉,于是就只能在千百个沈从文的经历中自舔悲伤。读完此书,悲观弥漫到了整个骨骼深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即便是有张新颖这样的清醒文人,又有何用?即便是“弱小的个人从历史中站立起来,走到今天和将来”,又有何用?更多的中国人对于“沈从文的后半生”是看也不看,就如同当年的红色小将对待他的多年的史料文稿,直接就弃如敝履了。
他对待自己的一生,如他与张兆和的爱情,清如水,彻底红。
读沈从文的后半生有感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