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歌行曹操读后感赏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总起来说,《短歌行》正象曹操的其它诗作如《蒿里行》、《对酒》、《苦寒行》等一样,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短歌行曹操读后感赏析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曹操短歌行赏析
自古以来叹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者,大有人在。有的是因岁月蹉跎、“不知老之将至”而嗟叹;有的是因富贵荣华未及尽享而叹惋;也有的是因贪生畏死而惆怅。曹操的《短歌行》开头也发出了时光短促、人生几何的慨叹。但我们读过全传,就会感到,作者发此感慨,是正因他感到年事渐高(时年五十四岁),时日见浅,而眼下大业未成,匡扶济世之才又极为难得,是紧迫感、焦灼感使然。正是正因有这种思想,对于已经“越陌度阡”屈尊任用的,“契阔谈宴”,热诚相待;对那些尚在“绕树三匝”、徘徊不定的贤士,发出“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的呼唤,坦露自己求贤若渴的心迹。这首诗使我们从另一个侧面看到曹操作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爱才、礼贤的政治家的胸襟;他有统一天下的宏大志愿;他有开创新局面的进取精神。
曹操的这首诗气魄宏伟,感情充沛。读着“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这样的诗句,你会强烈地感受到作者渴求贤才的殷切情绪;读着“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你会感到诗人博大坦荡的胸怀。而这种诗句,也只有像曹操这样一位有雄才大略、感情豪放的人才能吟得出来。
《短歌行》读后感
曹操的这首《短歌行》大概可以纳入中国古诗歌名篇的范畴了,古往今来,有不少文人骚客解读。虽然大家都引经据典地咬文嚼字,但大多解读都不着边际。这主要是受制于解读者自己的思想和观念不高之故,可以说是以小人之心去度君子之腹了。
过往的解读,主要有以下几类代表:一是“及时行乐”说;二是“求贤若渴”说;三是影响比较大也最无聊的“乌鸦嘴”说,这是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的解读,就是说“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是不祥之句,在赤壁大战前写下了这样的诗句,说明曹操必败,所以是乌鸦嘴。
另外,还有一些所谓的新解,大意是说,曹操通过怀念早年的知音伯乐桥玄,而引发了自己求贤若渴的愿望。这本来毫无新意,但因为牵强上了桥玄,就生生地扯上了点新意。这也是中国堕落文人喜欢乱钻故纸堆的老毛病在作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俗地讲,所谓解读,就是瞎猜。古人当时的思想,今天的人怎么能知道?所以,只能瞎猜。而受解读者自己阅历、思想的限制。基本都猜不准。因此,他解读的并不是原作者及其作品,其实,他解读的只是解读者自己而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既然解读就是瞎猜,就不要迷信权威的解读。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解读。我当然也就有自己的解读了,且我相信,我的解读比他们的都好!哈哈!其实,曹操这首诗并不难解读,你只要对人性有少少理解,再知道“诗言志”这点常识,也就必然同意我的看法。过去的那些文人墨客之所以解读得不好,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多少人性。或者说,他们的人性被中国文化的积淀尘封了。
怎么解读这首诗?很简单,紧紧抓住“人生几何?”这四个字就好了。人生几何是什么意思呢?按今天的话讲:就是人生有多少?这是一个开放性地发问,一般的解读者都只看到了人生的时间有多少就停止了,然后,就生拉活扯上一大堆“及时行乐”或者“求贤若渴”的废话。 曹操的发问,其实是人类对这个问题的千古一问,就是人生到底是什么?这当然不只是包括了时间,还应该包括了对人生价值和生命意义的苦苦求索。其实,曹操的这首诗,就是描写了他在一次欢乐酒会上,对生命进行反复思索求解的过程。
在表达手法上,采用了类似现在电影所用的蒙太奇手法。总画面在有形的宴会和无限的思绪中不断切换,也不过就是一种常用的虚实相映的写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前一句,写宴会的欢乐情况,后一句就自然点出了全诗的龙睛,就是要探索人生的价值、生命的意义。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感叹人生短促,生命无常。是非常浅层次,却又十分自然地联想。这也是浅层次的解读者所能理解到的最高层面了。“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虽然可以慷慨激昂地感叹人生无常,但却无法回答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因而“忧思难忘。”怎么办?回到现实。生也罢、死也罢,不如喝罢。只好端起酒杯,“唯有度康”才能解忧。这其实也是中国历代文人骚客,面对这个问题时的共同宿命。
酒喝了,问题还是无解,思绪自然又要飞舞起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虽然是借用古诗,但还是通过“比”,婉转表达了曹操对这个问题的执着追求,就象追求自己的梦中情人一样的执着。同时,也象我们传达了一个信息,就是这个问题萦绕在曹操脑海里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问题“沉吟至今”都无法解决,脑袋都大了,头痛欲裂。很可能曹操后来的头风病,就是在这时落下的病根,哈哈!怎么办?想不通就暂时不想。“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这段就只好又回到宴会中来,看“我有嘉宾,鼓瑟吹笙”了。
但是思绪一旦放开,想收也难。这不,马上又来了。“明明如月,何时可辍?忧从中来,不可断绝。”曹操似乎觉得自己已经明白了生命的意义,但又实在捉摸不住。所以有“明明如月,何时可辍?”明明觉得这个答案就象皓月当空,自己就是无法得到。正所谓看得到摸不着。心里这个急啊!这种焦虑的心情,凝聚到笔端,自然就成了“忧从中来,不可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