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后感 > 初中父母课堂读后感3篇

初中父母课堂读后感3篇

时间: 乐平653 分享

初中父母课堂读后感3篇

  初中父母课堂读后感1

  “家长应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这是我最近在《父母课堂》杂志上看到的,能引发我在对待教育孩子的问题上深入思考的句子。

  有人说,好父母不是靠学出来的,而是靠“悟”出来的。“把总是用眼睛盯着孩子变为不断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注重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才是解决孩子问题的关键要素。”作者在文章中提出了这样鲜明的观点。是的,做好家长的关键就是要自觉地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去感悟,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历程,父母必然也要有个不断进步不断学习的过程。

  “把眼睛盯着孩子变为注重提升自己”。如何教育好孩子是不少父母平常需要绞尽脑汁的事情。平日里,大多数父母都有一个共通的地方:从孩子的饮食、言行、礼貌等都是用一副挑剔的眼神去审视孩子,总想把他们规范到自己的理想状态中。可很多的事实又不争地告诉人们,孩子在家庭中普遍存在一个共同点:“得到的批评多、收到的表扬少”。一味地盯着孩子的缺点、总是依赖与外力矫治孩子的言行和品德修养是很难见效的。“家长应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目的是告诉我们父母要不断地去反思和改变自己的教育行为,更多的是要通过学习提升自己,找到解决孩子学习和成长问题的钥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现实生活中,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因父母缺乏对孩子的了解造成的。孩子在不同的年龄段,会表现出不同的生理特征和心理变化,孩子依赖父母的程度、看待父母的教育方式也会有很大的差异。“向孩子学习、读懂孩子这本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学会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问题,向孩子学习,了解孩子的特点和真正需要,才能与孩子产生心灵的共鸣,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贴心人和助推者。

  最后作者还提出了这样的观点:在家庭中建立学习团队,与孩子共同学习。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可以说是人的一生中最初的学习场所,也是渗透力最强的学习环境。为孩子营造家庭良好的学习氛围,譬如:对知识的追求,对科学的崇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家庭中的民主空气,生活中的沟通,知识的分享等,这种氛围的营造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共同责任。

  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愿我们每一个家长都做一个明智的学习者。

  初中父母课堂读后感2

  自从孩子上学开始,我就定阅了《父母课堂》。虽然只有半年时间但也收获颇多。

  它用通俗易懂又蕴含无限寓意的小故事来纠正父母逐渐偏离的思想。让我们更加关注孩子自己的想法。“名人家教”领略了很多父母用自己博大的胸怀和正确的教育理念把身处黑暗和泥沼中的孩子拉出来并指明方向最终收获成功和喜悦。我也从中感慨万千!“专家讲堂”由专业教育专家教着父母怎样和孩子沟通,抛弃以前自认为行的通的那一套“不打不成才”的想法和在金钱和物质上无节制满足孩子各种要求。无视和纵容孩子各种偏激行为的做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现在最火的“李天一事件”就是一个令父母深思的教材。他有着优越的家庭背景自幼师出名门屡获大奖。为什么这么一个有志少年会越长越歪直至成为舆论唾弃的罪人?在这个浮华的世界父母只重视满足孩子物质上的需求却不能静下心来和孩子好好的谈一谈帮助孩子分析他所遇到的困难引导他做出正确的决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今社会是个信息发达的社会。当各种信息扑面而来时作为父母要帮助她分辨是非对错。这就要父母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为子女做标准。

  《父母课堂》让父母和孩子一起成长!

  初中父母课堂读后感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的孩子今年上初中二年级了,订《父母课堂》已经有好长时间了,家里书架上放着好几本。可是因为工作的关系,虽然每期都看,但看的不细致。直到今天,在春节的假期里我又重新阅读了一遍,这一次我又学到了许多知识。

  《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是《父母课堂》的记者采访中国青少年教育家孙云晓的一篇访谈录,孙老师回答了几个记者提出的问题。在孙老师的回答中有一段话使我感觉非常及时。那就是当记者问孙老师:家庭教育需要科学的方法,方法很多,哪些比较重要呢?孙老师回答说:“最重要的教育方法至少有4点:1.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2.教子成功从培养良好习惯做起;3.父母身教重于言教;4.让孩子在体验中和群体中长大。”

  孙老师所提出的四点方法使我有点恍然大悟的感觉。回想起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忽略了太多,特别是尊重孩子。从孩子出生到现在,做为母亲我也付出了很多,但也给孩子制造了许多压力,特别是在孩子上学以后。因为需要打理自己的生意,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早出晚归,根本就顾不上和孩子交流了。孩子算是很乖的了,他没有跟我提要求,学习也算过得去,也没有淘气,但是他经常会和我说起学校发《父母课堂》了,老师要求写读后感。我也知道这本杂志很好,于是也抽空读一下,可是由于每天要面对很多杂事,很多文章我也是一看而过,更不用说写出读后感了。直到前个阶段,工作不太忙了,我有点时间陪孩子了,他的一些习惯让我有点无法适应,但却不知如何改变。今天,读了这篇文章后,我大有一语惊醒梦中人的感觉,孩子需要的不是唠叨而是具体的帮助。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没有和孩子做深入的交流,更不用说具体的帮助了,所以造成现在我想尊重他的想法,但却不知他在想什么。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想我不会再错过和孩子一起的机会了,我已经结束了自己的生意,找了一份挣钱不多但有作息规律的工作,这样我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养成好习惯,也就可以一起快乐的生活。

51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