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案怎么设计
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案怎么设计
教案是教育好学生的第一步,是教师上课必不可少的依据。那么初中数学七年级教案怎么设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案设计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案设计一
菱形
一、教学目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掌握菱形概念,知道菱形与平行四边形的关系.
2.理解并掌握菱形的定义及性质1、2;会用这些性质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会计算菱形的面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通过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提高分析能力和观察能力.
4.根据平行四边形与矩形、菱形的从属关系,通过画图向学生渗透集合思想.
二、重点、难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教学重点:菱形的性质1、2.
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菱形知识的综合应用.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三、例题的意图分析
本节课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是一道补充题,是为了巩固菱形的性质;例2是教材P108中的例2,这是一道用菱形知识与直角三角形知识来求菱形面积的实际应用问题.此题目,除用以巩固菱形性质外,还可以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菱形的面积,以促进学生熟练、灵活地运用知识.
四、课堂引入
1.(复习)什么叫做平行四边形?什么叫矩形?平行四边形和矩形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2.(引入)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种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矩形,其实还有另外的特殊平行四边形,请看演示:(可将事先按如图做成的一组对边可以活动的教具进行演示)如图,改变平行四边形的边,使之一组邻边相等,从而引出菱形概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菱形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强调】 菱形(1)是平行四边形;(2)一组邻边相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让学生举一些日常生活中所见到过的菱形的例子.
五、例习题分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1(补充) 已知: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F是AB上一点,DF交AC于E.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求证:∠AFD=∠CBE.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证明:∵四边形ABCD是菱形,
∴ CB=CD, CA平分∠BCD.
∴∠BCE=∠DCE.又 CE=CE,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 △BCE≌△COB(SAS).
∴∠CBE=∠CDE.
∵ 在菱形ABCD中,AB∥CD,∴∠AFD=∠FDC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 ∠AFD=∠CBE.
例2 (教材P108例2)略
六、随堂练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若菱形的边长等于一条对角线的长,则它的一组邻角的度数分别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分别是6cm和8cm ,求菱形的周长和面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且相邻两内角之比是1∶2,求菱形的对角线的长和面积.
4.已知:如图,菱形ABCD中,E、F分别是CB、CD上的点,且BE=DF.求证:∠AEF=∠AFE.
七、课后练习
1.菱形ABCD中,∠D∶∠A=3∶1,菱形的周长为 8cm,求菱形的高.
2.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13cm的菱形,其中对角线BD长10cm,求(1)对角线AC的长度;(2)菱形ABCD的面积.
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案设计二
函数的图象
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清函数的不同表示方法,知道各自优缺点.
2.能按具体情况选用适当方法.
教学难点:
函数表示方法的应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自主复习知识准备】
上节课里已经看到或亲自动手用列表格.写式子和画图象的方法表示了一些函数.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分别称为列表法、解析式法和图象法.
那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从前面的例子看,你认为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在遇到具体问题时,该如何选择适当的表示方法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自主探究知识应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一水库的水位在最近5小时内持续上涨,下表记录了这5小时的水位高度.
t/时 0 1 2 3 4 5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y/米 10 10.0 5 10.10 10.15 10.20 10.25 …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出表中数据对应的点,这些点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由此你能发现水位变化有什么规律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水位高度y是否是t的函数?如果是,试写出一个符合表中数据的解析式,并画出这个函数的图像。这个函数能表示水位变化的规律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据估计这种上涨的情况还会持续2小时,预测再过2小时水位高度将达到多少米?
总结:这三种表示函数的方法各有优缺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用解析法表示函数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优点:简单明了。能从解析式清楚看到两个变量之间的全部相依关系,并且适合进行理论分析和推导计算。
缺点:在求对应值时,有时要做较复杂的计算。
2.用列表表示函数关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优点:对于表中自变量的每一个值,可以不通过计算,直接把函数值找到,查询时很方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缺点:表中不能把所有的自变量与函数对应值全部列出,而且从表中看不出变量间的对应规律。
3.用图象法表示函数关系
优点:形象直观,可以形象地反映出函数关系变化的趋势和某些性质,把抽象的函数概念形象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缺点:从自变量的值常常难以找到对应的函数的准确值。
函数的三种基本表示方法,各有各的优点和缺点,因此,要根据不同问题与需要,灵活地采用不同的方法。在数学或其他科学研究与应用上,有时把这三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即由已知的函数解析式,列出自变量与对应的函数值的表格,再画出它的图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堂检测知识升华】
甲车速度为20米/秒,乙车速度为25米/秒.现甲车在乙车前面500米,设x秒后两车之间的距离为y米.求y随x(0≤x≤100)变化的函数解析式,并画出函数图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课后作业知识反馈】
课本P83第12题。
我的收获
(想和老师说)
初中数学八年级教案设计三
矩形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掌握矩形的概念、性质和判别条件.
2.提高对矩形的性质和判别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过程与方法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经历探索矩形的有关性质和判别条件的过程,在直观操作活动和简单的说理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主观探索习惯,逐步掌握说理的基本方法.
2.知道解决矩形问题的基本思想是化为三角形问题来解决,渗透转化归思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操作活动过程中,加深对矩形的的认识,并以此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2.通过对矩形的探索学习,体会它的内在美和应用美.
教学重点: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难点:矩形的性质和常用判别方法的综合应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学方法: 分析启发法
教具准备:像框,平行四边形框架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 情境导入:
演示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引入课题.
二.讲授新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归纳矩形的定义:
问题:从上面的演示过程可以发现:平行四边形具备什么条件时,就成了矩形?(学生思考、回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结论: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八年级数学上册教案2.探究矩形的性质:
(1). 问题:像框除了“有一个内角是直角”外,还具有哪些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备的性质?(学生思考、回答.)
结论: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2). 探索矩形对角线的性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让学生进行如下操作后,思考以下问题:(幻灯片展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一个平行四边形活动框架上,用两根橡皮筋分别套在相对的两个顶点上,拉动一对不相邻的顶点,改变平行四边形的形状.
①. 随着∠α的变化,两条对角线的长度分别是怎样变化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当∠α是锐角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当∠α是钝角时呢?
③.当∠α是直角时,平行四边形变成矩形,此时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有什么关系?
(学生操作,思考、交流、归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结论:矩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 议一议:(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 解决.)
①. 矩形是轴对称图形吗?如果是,它有几条对称轴?如果不是,简述你的理由.
②.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你能用矩形的有关性质解释这结论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归纳矩形的性质:(引导学生归纳,并体会矩形的“对称美”.)
矩形的对边平行且相等; 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矩形是轴对称图形.
例解:(性质的运用,渗透矩形对角线的“化归”功能.)
如图,在矩形ABCD中,两条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B=OA=4
厘米.求BD与AD的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引导学生分析、解答.)
探索矩形的判别条件:(由修理桌子引出)
(1). 想一想:(学生讨论、交流、共同学习)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怎样的四边形?为什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结论: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理由可由师生共同分析,然后用幻灯片展示完整过程.)
(2). 归纳矩形的判别方法:(引导学生归纳)
有一个内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三.课堂练习:(出示P98随堂练习题,学生思考、解答.)
四.新课小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师生共同从知识与思想方法两方面小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作业设计:P99习题4.6第1、2、3题.
板书设计:
4. 矩 形
矩形的定义:
矩形的性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前面知识的小系统图示:
三.矩形的判别条件:
例1
课后反思:在平行四边形及菱形的教学后。学生已经学会自主探索的方法,自己动手猜想验证一些矩形的特殊性质。一些相关矩形的计算也学会应用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来解决。总的看来这节课学生掌握的还不错。当然合情推理的能力要慢慢的熟练。不可能一下就掌握熟练。
猜你喜欢:
4.初中数学实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