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
在幼儿园科学活动中,有效的提问更有着点击关键、一问中穴的效果。幼儿课堂上如何进行有效提问呢?下面学习啦小编收集了一些关于幼儿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的方法,希望对你有帮助
幼儿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方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接点——在新旧知识衔接处
幼儿的认知以已有经验为基础,提问能引发幼儿产生新旧知识之间的冲突,让幼儿通过学习探究实现自身的认知体系的不断拓展、丰富和完善。因此,在科学活动伊始的提问要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出发,让幼儿产生预热,在幼儿已有的科学知识背景中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一次科学活动《有趣的转动》中,教师核心目标定位为:探索使物体转动的多种方法。为了泛起幼儿对已有转动经验的支持及帮助,教师首先引导幼儿玩《迷迷转》的游戏,感知肢体转动,接着提供装入杯子的水、椅子、手帕、茶叶罐、球,让幼儿进行第一次探索,“看看大家能不能让他们转起来?”接着抛出问题,“你用什么方法让物体转动起来呢?”出现新问题引发幼儿认知冲突,幼儿开始思考物体先前的运动状态,并收集到即时转动的方法,促进认知的进一步发展。
二.疑点——在幼儿遇到困惑处
在幼儿探究中,幼儿常会对所学的内容、对同伴所说的现象产生疑问。教师应捕捉住幼儿最感困惑的地方巧设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深入探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大班《乌鸦喝水》研究活动中,教师在每张桌子上准备了两种高低不同水量的瓶子,一张记录表、一盘石子等工具。请三人一组合作实验,每组先共同商量选出一人做组长,专门负责记录,剩下两人分别往不同水量的瓶子中加入石子,看看水到底能不能升到瓶口来。当两人分别放入石子后,幼儿发现由于水量不同导致水位升高也不一样,高水量的瓶子很快达到了乌鸦喝水的水位,而低水量的瓶子无论投入多少的石子也无法达到水位线,面对幼儿产生的困惑,教师马上提出问题:“是不是有水的瓶子里,投入足够多的石子,乌鸦就能喝到水呢?”面对实验结果,幼儿据实马上做出否定的回答,教师因势利导,“有没有办法让低水量的瓶子水位线也升到瓶口呢?”教师提供了辅助材料细沙,让幼儿加入到瓶子里,看着慢慢升高的水位线,幼儿欢呼雀跃,乌鸦可以喝到水了!
三.盲点——在遭遇知识无知处
在科学活动中常有一些知识不易被幼儿所知,但会影响幼儿的思维和操作的结果,因此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去正确认识这些知识。
在中班科学活动《纸片变变变》的探索过程中,教师问:“这张圆纸片你能让它变一变,变成什么?”幼儿说:“我一直剪一直剪就剪成了螺旋型的(幼儿知道怎么变但是不能用科学的语言表述出来)。”,教师继续追问“这些纸片变成立体的螺旋型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用一样大的纸片剪出的螺旋型长短会不一样呢?”幼儿说:“因为我剪了很久很久(所以剪得很长)……幼儿出现盲点时,教师听出话外音,马上进行顺水推舟,“因为你剪得很细所以剪得很长”,该问题直接关键到幼儿的实践结果,也是此活动的问题关键点,因为“细”才有可能“长”。这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事先想到幼儿可能出现的思考盲点,及时敏锐和捕捉到幼儿在思考过程中不确切不到位的地方,把幼儿零碎、不完整的知识进行提升和归纳,有效总结来自幼儿的学习经验,让其他幼儿分享与获得,并对幼儿进行一次“做事细致”的教育机会。
四.焦点——在核心目标达成处
根据探究科学活动的预定核心价值目标,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设置问题展开一系列提问,以促使幼儿多角度、全方位的思考问题,激发幼儿对所要掌握的知识的极大关注,实现预定的教学目标。
在一次科学活动《振动产生声音》中,教学目标为:通过动手操作,探索敲击产生声音的方法并寻找声源。教师围绕目标发出提问:“你们用什么方法使小乐器发出声音?”目的让幼儿介绍在玩笑乐器的过程中制造声音的方法,并借此过渡到“鼓面振动试验”中,教师又通过:“如果我在鼓面上放一芭比娃娃,为什么芭比娃娃会跳?”“我用鼓槌敲了之后会怎样?”“你们发现了什么呢?”“为什么芭比娃娃会跳?”“有什么办法知道鼓面在振动”等问题让幼儿对振动产生声音形成初步的概念,接着,教师话锋一转,“上次玩了那么多乐器,为什么会发出声音?它们又是哪里在振动?用什么方法去感觉到它们的振动?”,问题始终围绕“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与寻找声源“来展开,让幼儿用触觉去感知振动,用听觉去感觉声音。
五.难点——在梯度解决问题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可将活动的难点分解成一些不同梯度的小问题,让幼儿分步解决所有的小问题,最后难点也就不攻自破。
在大班的科学活动《墨汁在水中作画》的教学难点是观察墨汁遇水所发生的细微变化过程并用语言描述。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将这一难点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逐个提问解决:“棉球轻碰水面的时候你首先看到了什么?”“墨汁在水面上像什么呢?”“然后又看到了什么?”“最后墨汁怎么样了?”通过幼儿对每个小问题的解答,自然而然地归纳出了墨汁遇水后的变化,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活动的难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 纵点——在问题引入深处
在科学活动中,知识具有延续性、逻辑性,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掌握好,将对后续的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形成新旧知识的断链现象,幼儿在每一次科学活动后的习得都应成为下一次活动的经验准备和知识背景,这就需要教师紧紧把握住可把活动引向纵深发展的学习点,适时提出问题。
在一次大班的探究《哪个跑道更快》的探究摩擦力的活动中,教师提供硬纸板、砂纸、瓦楞纸让幼儿用小汽车在滑道上进行试验,让汽车在瓦楞纸上“搁浅”时,乐乐自言自语地说:“为什么这个下不去呢”,教师适时点拨,“想想看,为什么刚才小汽车能在硬纸板上开下去呢?”“哦,我知道了,因为硬纸板比较光滑,这个比较粗糙。”乐乐茅寨顿开,教师趁热打铁,问:“你知道哪个滑道摩擦力最小呢?”。在科学活动中,幼儿常常会因为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停滞不前。教师的适时点拨与帮助,此问题把幼儿的思维引向深入,为幼儿巩固知识,持续地发展认知提供了契机。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这次的探究是为比较摩擦力大小而设置的,只有积累前面汽车跑的快慢,才能获取摩擦力大小的知识。
七、横点——在经验拓展延伸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组织科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横向扩展的学习点,以问题情境引导幼儿回归生活,加深幼儿多所学的知识的体验与感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中班科学活动《怎样使鸡蛋落下不破》中,老师给小朋友提供了鸡蛋若干、报纸、海绵、布、水桶、水、纸等,要求幼儿尝试运用材料试一试:“怎样才能使鸡蛋掉下来不碎?”然后进一步提问:“你想到了什么办法?”“有没有不一样的办法?”请小朋友把实验的记过记录下来,并和同伴一起分享讲述。接着,观看奥运蹦床运动员比赛的视频,把学到的知识进行迁移,最后老师出示轻泡、软垫、棉被让幼儿分别体验高跳下,感受身体着落时的舒适感,并抛出问题“用什么方法保护自己,使自己落地时不受伤害?”从而使幼儿在自己的生活经验背景中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寻,增强高空运动的保护与安全意识,并把学到的知识延伸到运动与学习中去应用。
幼儿课堂上进行有效提问技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
低认知层次问题引起的是初级的心理活动和认知过程,如:回忆已知的知识、很容易判断正误的答案。高认知层次的提问引起的是幼儿的高级思维过程。在回答这类问题时,幼儿需要超越感知所给予的信息或回忆性知识,通过比较、对照、应用、分析、综合或评价等高级思维活动。
例如:在《尾巴妙用多》的活动中,孩子们在帮动物配上自己的尾巴后,我问:“这些动物的尾巴有什么用?”“如果他们没了尾巴会怎样?”等问题,让幼儿通过比较、应用和想象,获得了有关于尾巴的相关经验。因此,在幼儿最近发展区内,教师适当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增加高认知层次问题的数量,有助于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良好的提问技巧,应该包含各认知层次的问题。提高问题的认知层次并不等于否定低认知层次的问题的作用。事实上,在提出高认知层次的问题之前,往往需要通过一些低层次认知的问题扩充幼儿的知识广度,使幼儿具备解决认知程度复杂的问题时所需要的相关知识。比如:在故事教学中,给故事取名字,这是一个高认知层次的问题,它需要幼儿依据教师低认知层次问题的提示,回忆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分析核心内容,概括、创造、想象才能回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根据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幼儿已有知识经验及应答反应,设计并恰当地搭配、使用不同类型的问题,才能使整个教学活动更符合幼儿认知水平,并进一步促进幼儿认知的发展。
例如:在《小兔乖乖》的活动中,当多媒体电脑上出现了各种动物尾巴时,我问:“这是谁的尾巴?为什么?”在出现下一动物形象前,我又问“你猜猜还会有谁来?” 抓住作品中有利于幼儿想象的因素,对幼儿提出问题,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扩散想象,让幼儿暂时摆脱文学作品原有的情节束缚,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合理想象,多角度地回答问题,有利于提高幼儿思维的流畅性、敏捷性、灵活性,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促进幼儿个性化地发展。这是引发多角度回答的提问。
为了帮助幼儿正确理解真、善、美或假、恶、丑的形象,启发幼儿把自己假想成作品中的人物,用换位思考的方式去体验角色的行为及其心理过程,有利于幼儿自主理解作品、掌握作品。我问幼儿:“小兔子,你们想什么办法赶走狐狸?”这一问题使幼儿马上进入角色,思维顿时活跃起来,有的说“用石头砸他”,有的说:“用开水烫他”等等,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学习主动性。这是启发性提问。
在欣赏诗歌《春风》时,我问:“春风吹来了,我们周围的环境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堂陷入静默状态。我赶紧换了一种提问方式,即把问题具体化,缩小化,问:“春天到了,柳树有什么变化?”“桃树、小草有什么变化?”“小朋友的穿着打扮有什么不一样了?”……这下,教室里马上活跃起来,大家说出了许多春天的变化。这是连锁性提问,把一个难度较大的问题分为若干小问题,有浅入深逐步追问,让幼儿了解问题的构成,找到最终答案。
再例如:在《尾巴妙用多》的活动中,我问:“如果给小动物换尾巴,你想帮哪一种小动物换尾巴?为什么?”我的本意是想发散幼儿的思维,但由于对小班幼儿来说问题过难,孩子们都说“不能换尾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防止所提的问题含糊不清,过难、过偏或过于简单;要做到"问"而生"思","答"有所"得",收到启发幼儿思考,开拓幼儿思路,发展联想的效果。
三、突出重点,并给予适宜的候答时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出的问题有的是核心问题,有的不是。重点问题往往起着使教学活动达到高潮,使幼儿的学习探究活动得到最大限度拓展的作用,并能解决问题,使幼儿的认识过程有可能发生质的飞跃。因此,教师要思考并努力在教学中突出重点问题。为此,教师要善于分析和挖掘教学内容中对幼儿的发展最具价值的内容,设计好重点问题,并保证给予幼儿应答的时间,不要急于告知答案,增强提问效果。
例如:在韵律活动创编动作中,我问:“春天里小鸟飞来了,他们看到老朋友大树会怎样呢?”,有的幼儿说:“大树会摇着树枝欢迎小鸟”,“小鸟会唱歌给大树听”,“小鸟会帮大树捉虫”……幼儿为了答问而积极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分析、综合,寻找答案。这个提问为幼儿的动作创编打下了基础。当有幼儿答对时,如果教师立即予以肯定性表态,那么其他还在思考的孩子就会“共享”这个答案而放弃努力。因此,教师适当延长候答时间,有利于幼儿思考和组织回答内容,增强提问效果,尤其是认知水平较高的问题,更是如此。
四、教师应注重发展应答技巧
对于幼儿的回答教师采用两种方式处理:应答和不回应。应答是教师对幼儿回答的一种处理。提问本身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提问——幼儿回答——教师反馈,教师的应答恰恰是反映教师与幼儿之间互动的指标之一。我们教师常犯的错误是习惯性重复问题和问题的回答。这种不良习惯把幼儿训练为只会抓住"重复"问题而不去认真地或直观地注意问题的初次出现。如何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教师如何根据幼儿的回答提升幼儿经验?
1、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回答,进一步提出一些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如:为什么?你为什么这样认为?,引起幼儿更高层次的认知加工过程。
例如:教师问:“夏天有哪些使自己凉快的方法?”有幼儿答:“心静自然凉”,教师一愣后应答:“哦”后,即转问其他幼儿。教师为了完成预定的上课进程, 控制问题的答案。结果是在课堂上只能听到教师的观点,而不是幼儿的观点,幼儿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这样会贬低幼儿的价值,挫伤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把课堂提问变成了教师控制课堂讨论的工具。如果教师此时及时接住幼儿抛过来的球,进一步提问:“什么叫心静自然凉”的话,我想教学效果会更好。
2、通过追问,使幼儿进一步阐述自己的观点,从而修正、补充不正确、无完善的答案。如:你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教师还可以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概括、汇总,使幼儿获得的已有经验得到整理、提升和系统化,并可用其作为教学资源,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从同伴的回答中获得经验分享,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如:在游戏分享活动中,扮演医生的幼儿给病人包扎伤口上夹板后,教师问:“你为什么给他上夹板?”幼儿回答:“这样可以让他的骨头长好?”教师继续追问:“那么回家后要注意什么?”幼儿答:“别洗澡”,“为什么?”,答:“因为伤口不能进水,防止发炎”,这一系列的问题,使每一位幼儿都能从同伴的回答中获得经验分享,相信在下次医生游戏中,孩子们会把学到的经验,融入到游戏中,并不断积累相关经验。
提问技能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地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教育观念进行反思、分析,教师的提问技能就能不断的进步和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