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单元迁移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单元迁移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语文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影响着学生以后的学习习惯和态度。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试论单元迁移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试论单元迁移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语文是小学教育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基础课程之一。教师要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运用多种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综合理解知识,以提升语文素养。单元迁移法即所学知识能影响另一种知识,获得知识的同时在其他知识体系中得到迁移,从而灵活运用知识。最重要是能在学习中帮助学拓展知识延伸能力,增强自主探究意识,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教师明确迁移方向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把握迁移方向,只有确定具体教学目标才能保证迁移的顺利进行。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学习规律挖掘科学合理教学方法,并良好地结合教学目标和整个语文单元知识点训练目标,教师要心中明了教学情况,头脑中树立纵横连贯的知识树,要求能迁移讲解树枝上的横向知识。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对词语“奇迹”解释时就顺势延伸了偶尔、意外、幸运、奇迹等词语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了解相关词语运用技巧。
语文教师在讲课前应做好各项教学准备工作,保证学生能顺利完成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的迁移,同时能对学习过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巩固所学知识。语文教学不同于数学、英语等学科,这是一个多面知识重组的过程。该课程教学主体是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能力,因为只有当学生发现问题,才会启动思维去理解知识以及解决问题,尤其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会将以往所学知识联系新知识。多数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在教学中喜欢给学生设置障碍,以致于学生并非能灵活应用记忆,让学生找到符合自己认知的学习规律和学习方法才能真正实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知识迁移是通過形成结构化和系统化知识点并融入知识网络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典型的案例引导学生复习所学知识,实现有效的迁移,最后归纳学习方法并从中获得感悟。
2引导知识横向迁移培养学生语文本质探究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果学生在全新的环境和形势中没有合理应用学习到的学习方法,那么就不能充分地吸收所学知识。只有灵活应用知识才能将其有效地应用于解决问题当中,从而完成知识正迁移。在传统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基本上都依靠教师传授,虽然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能在课堂上运用,但在未来实际问题解决中却很少能准确应用。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除了满足已传授过的知识,重点在于让学生知道学习的目的即转化为应用技能,由此一来才能进行教学迁移。例如小学语文五年级某单元主题为让学生写一处景物,教师就可通过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将阅读结合写作,既要带领学生复习以往所学文章并借用其中语句写作方式和谋篇布局,虽然学生在短时间内不能提升作文水平,但这是积累的过程,能在循序渐进中明确主体地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年级语文和低年级相比已经有了相应篇幅,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还是惯性应用简洁主旨揭示本质,因此学生学习时就要通过繁琐的文字了解课文真正意义,这也是小学五年级学生应具备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小桥流水人家》一课时,由于该篇课文和学生实际生活有着紧密联系,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回忆是否有类似的场景,同时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中其他场景,如何父母外出游玩,在家写作业,参加考试等,逐渐通过文章人物事件过渡到所学内容中,充分挖掘课文主旨,激发本质探究能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加强语文自读练习培养学生分析判断问题能力
单元横向迁移是扩大或重组已学知识点,全面培养学生判断能力、分析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开展讲读课能进一步保证知识纵向迁移且能良好地引导学生借助独立自主阅读实现知识横向迁移,让学生在学习中做到举一反三,培养各项能力。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春光无限”这一单元时就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之后以春光无限为主题做手抄报,同时走进著名作家鲁迅或冰心并深入阅读《少年闰土》和《寄小读者》等优秀课文,搜集和春天有关的古诗词并以“我眼中的春天”为题目写一篇“家乡的春天”作文。当学生领略过教材中有关春天的知识后,就通过阅读和写作方式迁移知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积极性的同时提高其搜集整理和自主学习能力。
4结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总之,在小学五年级语文教学中运用单元迁移效果显著,也符合新课程改革强调的教育理念。相关心理学家明确指出,如果学习不再孤立,那么必然会出现迁移。单元迁移能有效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培养自主探究能力和多项思维能力,拓展知识延伸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语文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更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紧扣文本特色,立足文本整体,抓住重点词句
著名特级教师贾志敏曾说,书不读通不开讲,书不读熟不开讲。在教学《第一朵杏花》这篇课文中,对话描写是文本特色之一。
笔者根据这一文本特色,在学生通读全文,把课文读通、读熟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综合训练:出示竺可桢爷爷与小男孩的对话,但标点没有学生想要读通读顺这段话,首先就需要为这些对话加上标点;加上标点后,引导学生想象人物当时的表情、动作、神态,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感受人物这样说话的动机,读着读着,学生觉得加上一些提示语后,读起来更过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有了提示语作为坐标,学生投入其中,积极还原体验人物当时的所思、所想、所感,在以感情朗读为主要目标的训练中,慢慢地触及人物内在的品质,人物的精神变得看得见、听得出、说得准、读得好、写得活,甚至诸如“课文为什么要以第一朵杏花为题”这样大而空的问题也由于对人物对话的深刻理解,而在教学结束时迎刃而解了。
学生读懂的过程,就是感悟体验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就是语言积累的过程,真可谓“文章不厌百回读,熟读深知于自知”。
二、依据文章体裁特点,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联想
让书本知识呈现出鲜活的生命状态,是新课程改革实施后课堂教学呈现的新特点。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要依据课文体裁特点,通过各种途径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学生经验世界和知识的形成过程联系起来,从而激活书本知识,激发学生的想象、联想,发展学生的思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唤起学生生活经验,激发想象、联想,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更主要的是能极大地提高语文课堂效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江南春》这首古诗时,笔者让孩子们先读题目,看出题目分为两个部分——“江南”和“春”;再让每个孩子自己去读一读这首诗,一问: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是写春天的?交流时不一定按照诗句的先后顺序,但每找到一处,我们就来画一画这个景,说一说自己为什么这样画,评一评谁的画与诗句最吻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每一次画、说、评,孩子实际上都在自觉地借用作者的“一双慧眼”去欣赏了一次春天的美景,移情成为必然。二问:你又从哪里看出是写江南的景色?学生能找到相关的字、词、短语、句子,他就穿越时空在古人的眼中看到了江南的特点。而能读好这些景物,学生就能领略江南原来是有这些特色景物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再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能展开说说,他也许就能回味自己身处的江南,原来是有这些特点的。由此,诗歌的学习不仅仅是字、词、句、诗的机械解释,而是学生主动地走进诗人的内心,用诗人的眼睛去看,用诗人的耳朵去听,用诗人的心灵去感受。
学生仿佛一会儿在写生,一会儿在春游。《语文课程标准》中说:让学生自己独立地诵读感悟,并将读书意会到的东西用可以检测的表情朗读出来,是实惠便捷的解读方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抓住“文眼”,采用多种形式组织学生朗读、体验、感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代替个人阅读,或远离文本进行过度发挥。因此,笔者认为语文学习中的体验与感悟要真切,倡导个性化体验,这一目标的实现只能靠“潜心会文本”。即通过反复地读,走进文本,理解文本,走进作者的心灵,触摸情感的脉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读是感悟与体验的前提与基础。不把课文读通、读顺、读好,就不能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之间、人物之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理解一段话的意思,必须从整体到局部、从局部到整体,一遍又一遍地读书消化,一次又一次地分析概括,然后才有独特的、有见地的感悟。
例如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为了让学生体会到父亲挖掘时间长,挖掘的艰辛,永不放弃的信念,以及对儿子深深的爱等情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笔者通过一次又一次的领读、引读、组织学生有感情个别读,把学生的感悟、体验不断推向文本,并且适时地设计了一个补充句子的练习: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在这36个小时里,他顾不上( ),顾不上( ),顾不上( ),甚至连( )都顾不上。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 )。他心里反复念叨着的一句话是( )。这样设计引导学生感悟,既是建立在对文本理解的基础上的,又是对文本的再创造和深加工;既使书本上的语言内化为学生心灵深处的话语,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验。
这样的言语实践活动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语言、思维和精神的同步发展,达到了“训练”和“感悟”比翼齐飞的境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定位年段要求,在对话互动中生成情感,生成语言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种对话是要在互动中生成思想,生成情感,生成语言。这种对话是基于充分朗读、体验、感悟的对话。
现实教学中,可能是由于考查教学效果方式的缘故,我们常常低估现在学生的水平,到小学中年级仍然将课文“咀嚼得很碎”,“一口一口喂给学生”。笔者认为,到小学四年级下半学期,应该选择一些足以统领全文的大问题,对学生更放手些。
在教学苏教版四年级第二学期中《春日偶成》这首诗时,请学生把古诗读准读通以后,笔者就提出一个直奔作者写诗动机的大问题:读读这首诗,你感受到当时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一下子就能在短短的四句诗中找到“乐”字。
“乐”是这首诗的灵魂,于是在“乐”的笼罩下,学生开始“乐在诗中”地寻找能让诗人“乐”的美景,开始“乐此不疲”地在诗中寻找能让诗人偷着乐的理由,最终体会到原来作者是在美丽的春景中自得其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学习都是学习者自主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离开学习主体与文本之间的交互作用。有意义的接收学习是自主建构,有意义的发现学习也是自主建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切合儿童特性,适度拓展,坚持练笔
我们都知道,“语文,语文,语言文字能力是根本。”小学阶段语文的奠基作用说到底就是在掌握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中完成的。崔峦老师指出:语文课时有限,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刀刃上,用在识字、写字、读书、习作、口语交际上,把语文课上得既生动活泼,让每个学生的各种感官特别是头脑真正动起来,又扎实有效,向每个40分钟要效率,要质量。
时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内的训练量太少,课堂内动笔时间太少。我们要克服课堂上“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顽症,每篇课文学完后,要腾出8~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书面语言练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师要从检测三维目标综合达成情况和学生思想、情感、语言生成情况的视角,根据课文内容,设计情境性的语言书面练习题,让学生写一组句群或一个语段。这种练习要具有创造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能激发学生产生情境性和个性化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