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经验 >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时间: 慧珍791 分享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

  教师们在教授完《游褒禅山记》这门课程之后有什么样的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以供大家阅读。

  《游褒禅山记》课文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下平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平父、安上纯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至和元年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一)

  在备课的过程中,在一次不成推倒重来的过程中,在一次次讲、评、修改的过程中,我不断地读着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心中时而焦躁,时而倦怠,时而想放弃。读着读着,我突然发现王安石老先生单独写给我的一句话:“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难道临川先生的文章只是写给他自己,激励他自己不断奋进的?难道这篇文章只能讲给学生,让学生从中有所得所获的么?我从这些恳切的游山心得中读出了临川先生对后学者的激励。

  从教若干年,我一直害怕参加任何形式的作课活动,但凡有人听课心里便紧张,更别提全市范围的优质课大赛了。本年度能欣然参加校内的选拔已是突破,获得市大赛参赛资格已大出意外,而现在又在积极筹备,不打退堂鼓真算不易。冥冥中,敢为天下先,愿为社稷活的临川先生已经给了我精神支撑。而今,有了临川先生的谆谆教导,我在“怠而欲出”时就想想“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在怠而欲止时就想想“极夫游之乐”的机会是多么的难得,不能因一“悔”而失去一览“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机会。自是,仍有烦躁,仍有失败的苦恼,但我不再问自己要不要后退,而是告诉自己要调整好心态,莫紧张,尽自己的力备好课。

  在讲课的末尾,我把自己的心得凝聚成一句话展示出来:游褒禅知成大事当尽志无悔。这就是我读此文,讲此文的心得体会。讲课让我对文章,对文章作者有了亲近的机会,有了进一步学习的机会。

  《游褒禅山记》教学反思(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次全市优质课比赛的主题,党老师定为“文言文课堂教学观摩”,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来探讨和研究文言文教学。我有幸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现场课展示的机会。在准备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难,粗列有以下几点:

  1.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突出“文”,还是突出“言”?若“文”“言”兼顾,应如何协调,课堂节奏如何把握?

  2.对于学生学过的文章怎么教的问题。作为新授课讲的话,这篇文章有大量可讲之处,如:词句上可讲讲“其”、词类活用,可讲讲具体语句的翻译;构思上可讲因事说理的写法,叙议结合的结构;内容上可讲成功的要素“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可是,这些也一定是学生当初学这篇课文时老师重点讲授的内容。如果只求形式上的创新,难免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并不能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这岂不是抛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充分考虑学情的话,就意味着这节课的设计方向只有两个——一种是按第三课时来上,一种是按复习课来上。可是活动当天我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学情呢?答案是未知。

  4.这篇文章的词句理解难度不大,按已授课方向准备,“言”的部分处理什么呢?本课层次清晰,所说之理不难理解,“文”的部分还有什么可处理之处呢?一篇冷静的、理性的、有思辨意味的文章怎么讲出点语文味,甚至是文化味呢?

  可以说这些困难直到讲课前一天去见学生都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可是,有两点我很清楚。第一,“其”这个虚词最适合用这一课来总结。所以见到学生后我布置下了一个明确的课前准备任务——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本课所有“其”的句子,分类整理并选择最具代表性的一例附在相应义项后。第二,明天我面对的是这些学生,明天的课也将在对他们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于是我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第三段是要求背诵的,你还会吗?通译全文,哪些句子是你翻译时仍有困难的?

  在了解了学情之后,我的心里有底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组织课堂的问题了。之前的几次试讲,方案都是被推翻的。可是我和一中语文组的同仁们在以下几点上达成了共识:

  1.无论是教授哪一类文本,教学上都应该着眼于两条思路——培养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语文课堂应力能融合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

  4.作为已授课的再次讲授,教学中应既有检测巩固,又能依托于对教材的解读,进行拓展提升。对这一课来说,引导激发学生思考人生,谈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度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81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