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反思范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合作学习已成为《课程标准》提倡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是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大要求。下面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了几篇合作学习反思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合作学习反思篇一
在新课程标准各课程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活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在这堂课的教学中,我以为主要是把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当作数学活动的过程,让学生在充分的活动中学习数学,享受数学活动带来的快乐与成功。反思以上教例,有以下几点体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 让学生“做“数学。
在《21世纪中小学数学教育行动纲领》(讨论稿)中指出:“人类学习本质是获得知识经验与进行行为实践两者结合的活动,数学学习是知数学和做数学的统一。”学生学习数学只有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体参与的做才可能是有效的。本节课,学生动手操作共用去13分钟,充分体现让学生“做”数学这一教学特色。我在教学时,先让学生进行观察,比划,初步感受1厘米的实际长度,知道了几厘米长在米尺上如何表示,为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做了铺垫。在教学用厘米量时,让学生人人动手,测量自己的铅笔,小棒,数学书,手指,手掌。再到讲台上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这样学习学生兴趣很浓,个个动手积极参与,自主探索,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的判断,使学生掌握了正确的量法,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这一教学理念。
二、 在合作交流中学习。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这堂课教学中,我要求同学们互相帮助,合作学习。在交流中,学生学会了善于与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 为学生的发展创设开放的情景。
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是没有完全按照课前设计的内容,也没有按照既定不变的程序,而是随着课堂地推进,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经验和心理规律,创设了一个又一个生动有趣、开放的数学活动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反思等活动中初步体会数学知识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学会“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学生从学习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同时掌握必要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也培养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反思篇二
近几年随着小组讨论在课堂上的流行,合作学习已经成为课堂学习的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意在通过让学生一起学习,促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它强调学生不仅可以从老师那儿获取知识,还能从同伴身上得到新知,即充分利用班级授课制的优势,让学生在合作中而非竞争中建构知识、发展个性。一时间小组讨论犹如雨后春笋般推广开来,成为教学改革的一大亮点。公开课,示范课都会组织及此小组讨论,似乎一堂课不组织学生讨论就是落伍,就是“扎实有余活泼不够”。小组讨论果真如神丹妙药吗?我们把镜头切换到我们的课堂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师按照预设的计划方案把一个问题抛出来,让学生分组讨论。哗啦一下,同桌或前后四人抑或一群人马上聚在一起,教室里唧唧喳喳。两三分钟后,教师一个指示,比较人文化的会加上一些音乐,变相的给学生一个时间的指示,让学生在某个时间停止下来。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大家正襟危坐,准备接受老师“检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到底在这个有限的之间内,孩子们真正地“合作”了没有?合作的结果如何?这样的合作到底有没有价值?显然值得商榷。
吴老师给我们放了这样的一个实例:一位郊区的女教师上的一节数学课,即关于统计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放了一段录像,让孩子们统计一定的时间内通过的小
轿车,客车,摩托车和客车的数量。结果孩子们瞪圆了眼睛,认认真真地数着,最后老师要结果的时候,居然没有一个结果是对的。孩子们不由得发愁了:怎么办?这个时候老师抛出了问题:有什么办法来解决?
孩子们提出了几种方案,结果小组分工的同学准确迅速的报出了正确的答案。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不难看出,合作学习是有一定的背景和技巧的,只有当教学中的某个问题必须也只有通过小组内成员的合作才能解决时,小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否则就成了空架子。
首先,不是什么都能拿来合作学习。我们的教材中有的知识就不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比如语言学习,多数情况下属于个体行为,学生读多少时间书,就能得到多少东西;学生写多少时间作文,就能得到多少能力。再如果个人学习就能掌握,或者非教师讲不可,那么,还是不讨论为好。因为前者可以节省时间,后者费再多时间也枉然。如果一堂课就要学生合作多次,我以为多数情况下看似热闹,实际上做作而多余。多的讨论也是无益的,至少是低效的。
其次,合作学习是需要一定的环境和意义的,并不像我们看到的那样简单。
(1)教师必须创设具有现实背景且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合作学习的需要。
课例的女教师出示的统计问题,就不是一个人能够解决的。她巧妙的设计了这样的一个场景,抛出了一个孩子们头疼的问题:那么认真的数了,为什么还得不到正确的答案呢?
录像重放四遍,每次数一遍?可以,但是太麻烦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让汽车停下来?可行吗?应该说不可能。
那么我们又不肯放弃这个任务?那怎么办?
这个时候就只能结成小组,分工合作了。合作需求产生了,自然孩子们领会到了合作的必要性,也能够体验成功的快乐。
(2)在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合作技能。
小组讨论组织得好,每个学生都能从同伴那里得到更多的帮助、分享和协作。但这样的学习共同体不可能自发形成,教师必须进行有效的指导。教师在生成的问题解决中,必须注意培养合作的精神,提高合作的技能。比如小组的划分,要异质组合,而非依据座位自然形成;再比如小组内部应有相对稳定的关系(个人分工等),而非任凭学生自由发挥;每个学习共同体都有差异,因此讨论不可能同时开始、同时结束。所以合作学习要考虑到每个孩子的优势和劣势,合作的目标明确,具体可行。
合作学习反思篇三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都不懂得如何组织学生的合作学习,以为合作学习就是让学生分组讨论。所以,在课堂上特别是公开课上,为了体现合作学习的理念,动辄“四人小组”讨论,讨论一两分钟后,让小组代表发表意见。私下里自己也认为,这种“合作学习”实在没什么成效。似乎是最近才明白,其实这种一两分钟的讨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必须遵守一定的规则,比如,小组内应该有一定的分工,每一位学生都要被指定担任一种特定的角色,如组织者、检查者、记录者、协调者、报告者等,而且应该轮流担任,实现小组角色的互赖,增进生生互动的有效性;再如,学生在讨论前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否则,就容易出现“搭便车”的情况,从而无法达到通过合作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通过对以上几个案例的分析,我们认为,在组织合作学习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如何使每个学生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否则,合作将流于形式;我们还应要求小组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在小组合作中得到提高;合作结束后还应对合作的成效进行评估,才能促使学生去寻求提高有效性的途径。
同时,我们也认识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否,同教师的引导与参与是分不开的,在此,教师不是更清闲了,而是担负起了更大的管理和调控职责。在合作学习中,教师的重点是如何精心设计合作学习,从学生分析、目标设置、任务选择、策略匹配、教学过程展开与评估等全程把握。但是,要使合作学习能始终卓有成效,仅仅依靠教师事先的设计是远远不够的。在开展合作学习过程中,随时都会有意外的问题发生,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往往会阻碍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因此,除了事先宣布合作规则外,在很多情况下,教师必须对各个小组的合作学习进行现场的观察和介入,为他们提供及时有效的指导。
猜你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