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必修五语文第一课预习练习题
高二必修五语文第一课预习练习题
高二必修五语文第一课主要学习什么内容?我们都知道高中的语文难度比较高,同学们想要提高学习效率,还是要养成预习的习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高二必修五语文第一课预习练习题,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必修五语文第一课预习练习题第一部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和“爱”构筑的理想王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读《边城》
沈从文先生的名作《边城》叙述了一个情节简单的故事: 一个山水如画的古渡头,有一户独处的人家,住着摆渡的老船工和外孙女。老船工年逾古稀,小孙女翠翠情窦初开。船总顺顺的两个儿子都那么好,那么俊,都爱上了翠翠。大老托人说媒,老船工满心欢喜,可翠翠不高兴,翠翠对二老动了情。大老下船跌进了激流,二老也出走了,老船工在误会中大病一场,在风雨之夜归天了,只留下翠翠守在山水如画的古渡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故事结束了,山依然青,水依然绿,人依然那么美。如果要用两个字来概括《边 城》,那就是:“美”和“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边城》中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作者用简简单单的文字把我们带入了一个美丽的桃源。在这样美的环境中孕育出来的人自然更美。“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忠厚善良的老祖父,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不管白天黑夜,刮风下雨。端阳龙舟,令人神往,他却忠于职守,寂寞地守着渡船。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他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静静地忠实地在那里活下去。”正是在平凡的生活中,老船工显现出与众不同的“美”。《边城》中的人都那么美,慷慨好义的顺顺、热诚质朴的杨马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可是沈从文说:“我主意不在领导读者去桃花源旅行,却想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有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边城》本来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傩送放弃了碾坊,“意思还在渡船”。翠翠在傩送走后,静静地等待,“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他们的爱是纯洁无瑕、忠贞不渝的。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顺顺对儿子的爱和赞赏也溢于言表,顺顺本是泅水的好手,待得傩送能氽水捉鸭子时,这作爸爸的便解嘲似的向孩子们说:“好,这种事情有你们来作,我不必再下水和你们争显本领了。”老船工对翠翠的关心自然是无微不至的;老船工死后,杨马兵主动来照顾翠翠,以及老祖父与过河客、卖肉的争执谦让,都显示了边城人以诚相待、相互友爱的美好情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边城》隽永的文字弥漫着边地山村的浓郁气息。在三十年代那喧嚣的都市阁楼上,沈从文无限深情地为我们展示出一幅原始自然的风俗画,画中是一个海市蜃楼般缥缈美丽的桃源,那是沈从文的梦中世界,理想王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下列不属于作者对沈从文先生《边城》一文主旨概括的一项是( )
A.文章的主旨可以用两个字来概括,那就是“爱”与“美”。
B.文章借重桃源上行七百里路酉水流 域一个小城小市中几个愚夫俗子,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份哀乐。
C.《边城》中的“美”是集中通过“爱”来表现的,有两性之爱、兄弟之爱、亲子之爱、朋友之爱。
D.文章中的“爱”与“美”是被一件事牵在一处,那就是讲述翠翠的爱情故事。
解析:“由于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不同而形成的各有的一份哀乐”在文章中找不到依据。
答案:B
2.以下不属于作者阐明《边城》“爱”与“美”所用的证据的一项是( )
A.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
B.翠翠在风日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
C.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
D.过渡的人感激老人的热诚尽责,馈赠他,他却“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我有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正由于这些具有美好的心性的人们,才形成了《边城》淳厚的民风,安静和平的空气”是议论的观点而不是论据。
答案:C
3.对文章第三段中有关内容的阐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这片大自然是美丽的桃源。
B.翠翠天真善良,淳朴活泼,具有大自然赋予的活力。在读者面前,她是这样一个生动透明的“美”的形象,“美”的化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老船工忠厚善良,五十年如一日撑船摆渡,忠于职守,从不思索自己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这也是个“美”的化身。
D.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这也是“美”的化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解析:“天保、傩送兄弟情深,天保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弟弟,傩送愿意代哥哥对歌。虽是爱情的竞争对手,却也襟怀磊落”不属于第三段的内容。
答案 :D
高二必修五语文第一课预习练习题第二部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魏惠王死,葬有日矣,天大雨雪,至于牛目,坏城郭,且为栈道而葬。群臣多谏太子者,曰:“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官费又恐不给,请弛期更日。”太子曰:“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子勿复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群臣皆不敢言,而以告犀首。犀首曰:“吾未有以言之也,是其唯惠公乎!请告惠公。”
惠公曰:“诺。”驾而见太子曰:“葬有日矣?”太子曰:“然。”惠公曰:“昔王季历①葬于楚山之尾,栾②水啮其墓,见棺之前和③。文王曰:‘嘻!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故使水见之。’于是出而为之张于朝,百姓皆见之,三日而后更葬。此文王之义也。今葬有日,而雪甚,及牛目,难以行,太子为及日之故,得毋嫌于欲亟葬乎?愿太子更日。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太子曰:“甚善。敬弛期,更择日。”
惠子非徒行其说也,又令魏太子未葬其先王,而又因说文王之义。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战国策•魏策二》)
【注】 ①季历:周文王之父。②栾:漏流。③和:棺材两头的木板。
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民必甚病之 病:损害
B.栾水啮其墓 啮 :侵蚀
C.出而为之张于朝 张:设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意者羞法文王乎 法:效法
解析:病:在这里是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困苦。
答案:A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能够打动太子,使他推迟葬期的一组是(3分)(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雪甚如此而丧行,民必甚病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②先君必欲一见群臣百姓也夫
③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④因弛期而更为日,此文王之义也
⑤若此而弗为,意者羞法文王乎
⑥说文王之义以示天下,岂小功也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A.①②③ B.③④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①③⑤ D.②④⑥
解析:①是群臣的谏言。②是惠子讲述的周文王的话。
⑥是对惠子的评价。
答案:B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魏惠王死了,下葬日期已经确定,但天下起了大雪,城中道路无法通行,太子决定修栈道去送葬,大臣们纷纷劝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B.太子认为不按期举行先王的丧礼是不合道义的,坚决不肯改期,群臣没有办法,最后只好请出了德高望重的惠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C.文王认为,当年周王的坟墓被水冲开,是先王想要再见一见群臣百姓,如今天降大雪,是惠王想要多停留几天,扶社稷、安黔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D.惠子凭借自己的智慧巧妙进谏,使魏太子没有匆忙地安葬先王,同时又向天下人宣扬了周文王的大义,实在是不小的功德。
解析:后半句是惠子劝谏太子的话,并不是文王的看法。
答案:C
7.翻译下列句子。(10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为人子,而以民劳与官费用之故,而不行先王之丧,不义也。(5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先王必欲少留而扶社稷、安黔首也,故使雪甚。(5分)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案:(1)做儿子的因为人民困苦、国家开支不足的缘故,就不举行先王的丧礼,这不合礼法。
(2)先王一定想稍微待一会,想亲近国家,安慰人民,所以才要老天下大雪。
参考译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魏惠王死,安葬期已定,却逢天下大雪,积雪数尺,破坏了城郭,将要准备修栈道去下葬。大臣中很多人规劝太子,说:“雪这么大,却举行丧礼,人民会感到很困苦的,国家的开支恐怕也不足,请求改期安葬。”太子说:“做儿子的因为人民困苦、国家开支不足的缘故,就不举行先王的丧礼,这不合礼法。你们不要再说了。”
群臣都不敢说了,就把这件事告诉给犀首。犀首说:“我没有什么说的,对这事大概只有惠公可以吧!请去告诉惠公。”
惠公说:“好吧。”便驾车去见太子,说:“葬期已定了么?”太子说:“是的。”惠公说:“从前周王季历葬在楚山脚下,漏流的水冲坏了墓穴,棺木的前头也露出来了。文王说:‘唉!先君一定是想见一见群臣、百姓吧,所以让水流了出来。’于是他把先王的棺木挖出来,在朝堂上给它搭起灵棚,让大臣朝拜,百姓也都来拜见,三天以后改葬。这是文王的礼仪啊。现在葬期已定,雪下得很大,有好几尺深,很难举行葬礼,太子因为要及时下葬,不顾困难,这岂不是稍嫌急躁了吗?希望太子改期。先王一定想稍微待一会,想亲近国家,安慰人民,所以才要老天下大雪。就改变葬期吧,这是文王的礼仪。如果这样还不去做,或者是以效法文王为羞耻吗?”太子说:“太好了。那就延缓葬期,另选时间吧。”
惠子不仅实行了他的主张,还让魏太子没有(匆忙)安葬他的先王,而且又阐述了文王的礼仪。向天下宣扬、阐述文王的礼仪,难道是小事吗?
高二必修五语文第一课预习练习题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