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考点归纳(二)
物理是高中会考的重点科目,那么物理会考必考知识点有哪些?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2018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考点归纳,希望能帮到你。
2018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考点归纳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4章曲线运动 、万有引力定律
一、曲线运动:质点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与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
3、曲线运动的特点:
4、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5、曲线运动的加速度(合外力)与其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
6、力的作用:
(1)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一致时,力改变速度的大小;
(2)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力改变速度的方向;
(3)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既不垂直,又不平行时,力既搞变速度的大小又改变速度的方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运动的合成和分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判断和运动的方法:物体实际所作的运动是合运动
2、合运动与分运动的等时性:合运动与各分运动所用时间始终相等;
3、合位移和分位移,合速度和分速度,和加速度与分加速度均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平抛运动:被水平抛出的物体在在重力作用下所作的运动叫平抛运动;
1、平抛运动的实质:物体在水平方向上作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作自由落体运动的合运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具有等时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求解方法:分别研究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二分运动,在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和运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匀速圆周运动:质点沿圆周运动,如果在任何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圆弧相等,这种运动就叫做匀速圆周运动;
1、线速度的大小等于弧长除以时间:v=s/t,线速度方向就是该点的切线方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角速度的大小等于质点转过的角度除以所用时间:ω=Φ/t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角速度、线速度、周期、频率间的关系:
(1)v=2πr/T; (2) ω=2π/T; (3)V=ωr; (4)、f=1/T;
4、向心力:
(1)定义: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受到的沿半径指向圆心的力,这个力叫向心力。
(2)方向:总是指向圆心,与速度方向垂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特点:①只改变速度方向,不改变速度大小②是根据作用效果命名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计算公式:F向=mv2/r=mω2r
5、向心加速度:a向= v/r=ωr
五、开普勒的三大定律:
1、开普勒第一定律:所有的行星围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所有椭圆的一个焦点上;说明:在中学间段,若无特殊说明,一般都把行星的运动轨迹认为是圆;
2、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与太阳的连线在相同的时间内扫过的面积相等;
3、开普勒第三定律: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公式:R3/T2=K;
说明:(1)R表示轨道的半长轴,T表示公转周期,K是常数,其大小之与太阳有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当把行星的轨迹视为圆时,R表示愿的半径;
(3)该公式亦适用与其它天体,如绕地球运动的卫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万有引力定律:自然界中任何两个物体都是互相吸引的,引力的大小跟这两个物体的质量成正比,跟它们的距离的二次方成反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计算公式:F=GMm/r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解决天体运动问题的思路:
(1)应用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应用匀速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周期公式;
(2)应用在地球表面的物体万有引力等于重力;
(3)如果要求密度,则用m=ρV,V=4πR3/3
2018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考点归纳二
第5章机械能
一、功:功等于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
1、计算公式:w=Fs;
2、推论:w=Fscosθ, θ为力和位移间的夹角;
3、功是标量,但有正、负之分,力和位移间的夹角为锐角时,力作正功,力与位移间的夹角是钝角时,力作负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求平均功率:P=W/t;
2、求瞬时功率:p=Fv,当v是平均速度时,可求平均功率;
3、功、功率是标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三、功和能间的关系:功是能的转换量度;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换的过程,做了多少功,就有多少能发生了转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数学表达式:w合=mvt2/2-mv02/2
2、适用范围:既可求恒力的功亦可求变力的功;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只考虑物体的初、末态,不管其中间的运动过程;
4、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
(1)对物体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求出合外力及其做的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确定物体的初态和末态,表示出初、末态的动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应用动能定理建立方程、求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重力势能:物体的重力势能等于物体的重量和它的速度的乘积。
1、重力势能用EP来表示;
2、重力势能的数学表达式: EP=mgh;
3、重力势能是标量,其国际单位是焦耳;
4、重力势能具有相对性:其大小和所选参考系有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间的关系
(1)物体被举高,重力做负功,重力势能增加;
(2)物体下落,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重力做的功只与物体初、末为置的高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
六、机械能守恒定律: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的情形下,物体的动能和势能(重力势能、弹簧的弹性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1、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在只有重力或弹簧弹力做功时,物体的机械能处处相等;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解题思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的受力,判断是否遵受机械能守恒定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恰当选择参考平面,表示出初、末状态的机械能;
(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立方程、求解;
2018高中物理会考知识点考点归纳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六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机械振动:物体在平衡位置附近所做的往复运动,叫机械振动。
1、平衡位置:机械振动的中心位置;
2、机械振动的位移:以平衡位置为起点振动物体所在位置为终点的有向线段;
3、回复力:使振动物体回到平衡位置的力;
(1)回复力的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
(2)回复力不是一重特殊性质的力,而是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机械振动的特点:
(1)往复性; (2)周期性;
二、简谐运动:物体所受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且方向始终指向平衡位置的运动;
(1)回复力的大小与位移成正比;
(2)回复力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计算公式:F=-Kx;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如:音叉、摆钟、单摆、弹簧振子;
三、全振动:振动物体如:从0出发,经A,再到O,再到A/,最后又回到0的周期性的过程叫全振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例1:从A至o,从o至A/,是一次全振动吗?
例2:振动物体从A/,出发,试说出它的一次全振动过程;
四、振幅: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
1、振幅用A表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最大回复力F大=KA;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的路程为4A;
4、振幅是表示物体振动强弱的物理量;振幅越大,振动越强,能量越大;
五、周期:振动物体完成一次全振动所用的时间;
1、T=t/n (t表示所用的总时间,n表示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2、振动物体从平衡位置到最远点,从最远点到平衡为置所用的时间相等,等于T/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六、频率:振动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f=n/t;
2、f=1/T;
3、固有频率:由物体自身性质决定的频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七、简谐运动的图像:表示作简谐运动的物体位移和时间关系的图像。
1、若从平衡位置开始计时,其图像为正弦曲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若从最远点开始计时,其图像为余弦曲线;
3、简谐运动图像的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确定简谐运动的周期、频率、振幅;
(2)确定任一时刻振动物体的位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比较不同时刻振动物体的速度、动能、势能的大小:离平衡位置跃进动能越大、速度越大,势能越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判断某一时刻振动物体的运动方向:质点必然向相邻的后一时刻所在位置运动
4、作受迫振动的物体的振动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与其固有频率无关;物体发生共振的条件:物体的固有频率等于驱动力的频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八、单摆:用一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一小球,另一端固定在悬点的装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当单摆的摆角很小(小于5度)时,所作的运动是简谐运动;
2、单摆的周期公式:T=2π(l/g)1/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单摆在摆动过程中的能量关系:在平衡位置动能最大、重力势能最小;在最远点动能为零,重力势能最大;
九、机械波:机械振动在介质中的传播就形成了机械波。
1、产生机械波的条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有波源; (2)有介质;
2、机械波的实质:机械波只是机械振动这种运动形式的传播,介质本身不会沿播的传播方向移动;
3、波在传播时,各质点所作的运动形式:在波的传播过程中,各质点只在平衡位置两侧作往复运动,并不随波的前进而前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波的作用:(1)传播能量; (2)传播信息
5、波长、波速、频率间的关系;V=λ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