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脊轩志的教学反思
项脊轩志的教学反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师们对授课后的教学反思和总结往往对自身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很大的益处!下面是有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项脊轩志》教学反思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一
这节课,对我个人而言,收获最大的地方,就是对文言文教学尝试新教法,并取得一点点的进步。历来,文言文教学总给人枯燥、乏味的感觉,而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尽量去摆脱这种不好的氛围,积极去创设开放性话题,鼓励学生参与其中,通过学生自身的听读、散读、朗读、品读等方法去畅谈个人观点,从而获得其个性化体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利用一个课时与学生共同解决该文言文篇目中的字词运用难点,然后将对文本情感把握这一课时放到了这节参赛课上。课堂教学上,我坚守“一间小屋、二种感情、三位亲人”这条主线,创设“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句子”及“最为打动你的是哪一个片段”这两个开放性话题给学生,让他们自由发挥个人情思,在与文本作者的笔墨的撞击中,既能收获到文学写作技巧,又能与作者产生共鸣,体会情感的意蕴,进而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然而,把控一堂开放性教学课堂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今天的教学尝试,更让我体会到了处理好教学预设和课堂生成是一次成功教学的关键。
学生是一群鲜活的生命个体,每个人的知识经验、认知水平等都不同,再加上课前准备的程度不一,这就要求我在备课时要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和课前准备,并预测课堂可能发生的变化,思考对策,然后存储在自己的弹性预设空间内。同时,阅读时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根据自己的个性化体验可能会有出许多个性化观点,这就要求我对课文可能产生的个性解读部分进行充分预设。比如,在今天的教学中,我虽然设置了开放性的话题,但是在我心里,仍然是希望学生都能按着我内心的思路走,按着我所期望的方向前进。然而课堂是千变万化的,再好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的所有情况。学生的回答中也有让我觉得很失望的地方,他没有答到点子上,或者说他的回答偏离了我心中既定的方向。这个时候怎么办?如果我一昧地体现课堂开放,就会离题,失控。所以,我应该一方面既要尊重学生的课堂选择,另一方面还要依照课堂生成予以引导点拨,防止对学生评议之处无法驾驭。
因此,我感觉到今天这节课,在文言文教学上的新尝试,也算是完成了既定目标。同时,我应该更进一步的预设学生情况和个人解读,预设好文本的感情点。当新的教学资源在课堂生成时,我还要有个平和的心态,积极的营造生成空间,及时、适度的调整预设,完成自然的课堂生成。这样,我的教学才会更加游刃有余,学生对知识的获得也会更加轻松有效。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二
《项脊轩志》乃一篇融叙事、抒情、写景为一体的优美散文,作者“借一阁寄三世之遗迹”,文章以忆三代故人为核,言喜写悲叹志,它是明代散文大家归有光的代表作。这篇散文以其朴素悲凄之亲情感动人心,因而成为经久不变的必选篇目载入语文教材。本人对其情有独衷,加之乃古文名篇,古文传统教学重在对字词的“咬文嚼字”,而“含英咀华”的鉴赏却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为“奇文共赏析,疑义相与析”我大胆地在“咬文嚼字”的第一课时后,开展了与学生共同交流鉴赏《项脊轩志》的两种情感——悲与喜,从文中找出细节性的描写,探究作者对亲人的情感和亲人对作者的情感。在教学中,学生以合作的形式探讨并畅所欲言,教学效果凸显。最后我以一个话题“爱”,让学生以本文为例,选取生活琐事,采用细节描写写一篇文章。我个人认为本设计比较完善。
《项脊轩志》教学反思三
新课改倡导文言文教学轻逐字逐词逐句分析,重体味文中之情,想象文中之景,领悟文中之道。对于前者,窃以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之前的《陈情表》是李密向晋武帝陈情奏事的文章,离我们生活的年代较远,且多为正式书面语,这种情况下的咬文嚼字和疏通文意就显得比较重要。而《项脊轩志》写于明朝,是归有光描述生活琐事,融写景记叙抒情于一体,借以怀念亡亲的散文。文章读来质朴感人,一点也不拗口,因此正好可以用来落实新课改的要求。
我通过录音范读,学生质疑和幻灯总结的方式,大概用了十五分钟时间把全文的字音、某些句子节奏以及部分实词虚字的意思给解决了,剩下一些可进行随文释义。文本的学习重点放在了作者蕴含的情感表达及文章背后蕴含的深意上。第一课时就是重点分析作者的“可喜”之情。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表现机会来朗诵第一小节,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通过多方位的诵读来体会项脊轩修缮前后发生的变化,领悟作者在此文段中表现的读书之乐,赏析段末的写景名句。在抓项脊轩前后特点及联想末句描述的姗姗之景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背诵出这一小节。这里我较深地体会到一切复杂的事情,都是由简单的东西组成的。文段再长,只要加以合理分解,就能很好的记住。变记一整段乃至一整篇的繁琐为记几句话的简单,学生自然会多几分背诵的乐趣和成就感。
第二课时的重点在于文章是如何表述这种“可悲”之情的。同样通过有感情地诵读,找准四件“可悲”之事:诸父异爨、悼先妣、忆大母,思亡妻,提问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一言一行和作者质朴自然的表述,得出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的方式。
通过《项脊轩志》的讲授,作为教师的我,同样学习到先知人,后论事的道理。阅读文本不仅要发现文字表面的意思,更要走进作者,走进那个时代,去读出文字背后蕴含的无尽深意,与作者做亲密接触,与古人交友,正所谓“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