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武陵春》优秀教案设计教学反思
李清照是我国古代第一位女词人,它的词优雅婉转,能够表露出不一样的情感!现在请欣赏学习啦小编带来的《武陵春》 优秀教案设计。
《武陵春》优秀教案设计篇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学目标:1.了解词人的生活经历及其对创作的影响。
2.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情感和意境,提高审美情趣。
3.学习运用比较法鉴赏诗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激发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培养热爱古典文化的思想感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背诵相关诗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悟词的意境和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学习运用比较法鉴赏诗词。
教学方法:诵读品味法 比较鉴赏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 幻灯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同学们,老师非常喜欢一首词,他是南宋大词人辛弃疾的《书博山道中书壁》: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我们姑且不去探究这首词的本意,它却让我们感受到少年的轻愁,意气风发;中年的沧桑,韶华已逝;人生就是这样,美好的东西总是无可奈何的失去,令人无限怅惘。但幸运的是,那些睿智而敏感的人用它们的文字记下了心灵的一次次悸动。今天我们就走进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丰富的内心世界,看看她如何经过痛苦的挣扎,完成自己人生的蜕变。
(板书课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 资料交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学生交流搜集到的关于李清照的经历及词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老师补充介绍
出示幻灯片(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早期生活优裕,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时,流寓南方,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出示幻灯片(2)《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1]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 永遇乐》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和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三.师生共同赏读三首词作。(纵向比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老师朗诵。(注意停顿,重音,把握感情等)
2.学生朗诵并体会所抒发的感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学生思考讨论:三首词作表达的感情有什么不同?表达的方式有什么不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明确:
这三首词作作于不同时期,分别是李清照早期词作,中期词作,晚期词作。因此在所抒发的感情,抒情的方式上有较大差异,《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写于婚后不久,丈夫宦游在外,李清照秋日出游,触景生情,无法排解对丈夫的殷切思念,吟诵了一首婉转缠绵,含蓄淡雅的情诗。《武陵春》写于“靖康之变”后,丈夫之死使作者痛苦不堪,但更令她痛苦的是国家之难,她走出书斋,走出幽怨,短短的49字奏响乱离时代的生命悲音,一系列巨大人生不幸熔铸其中,沉痛悲凉,刺人肺腑。《 永遇乐》写于南宋卖国集团屈辱求全,苟安一隅之时,词人将自己半世飘零、身老他乡的满腹辛酸,以及故国沦亡的哀伤和沉痛在对比中表现的曲折婉转、荡气回肠。让人无限感动深思。
4.学生齐读词作,进一步感受情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师生共同欣赏其它写愁的诗词名句。(横向比较)
1.学生交流写愁的诗词。(出示幻灯片3)
“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李煜《清平乐》
“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 ------贺铸《青玉案》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秦观《江城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 ------李白《秋浦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2.学生朗诵并思考:你最喜欢那几句,说出理由。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欣赏了多首诗词,相信同学们一定获益良多。其实古典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走进它,你的世界会因此美好,你的视野会因此开阔, 你的精神会因此愉悦。热爱它吧,让我们做一个幸福的古典文化传承者﹗
六.布置作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选取你喜欢的一首词作,用散文化的语言进行描述。
《武陵春》优秀教案设计篇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学目标:掌握舴艨、载的读音,能有感情地朗诵全词,
掌握几种表达感情的方法:直接抒情,借景抒情,学会运用诵读品词对比知人论世等方法赏析古典诗词。
感受古典诗词的音韵美节奏美语言美。
体悟词人的情感,理解词人的内心世界
一、 导入新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初次见面,给同学们带来一份见面礼,这份见面礼是一幅对联,上联是:“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尽万古英雄汉。”下联是:“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聪明的同学梦一定已经猜出这支女儿花的芳名是————李清照(学生回答)。
对,正是这位宋代婉约派女词人,以她卓尔不群的气质与横空出世的才华,在中国古典文学的阆苑中独树一帜。今天我们就要走近这位旷世才女,拾起从她衣袖中飘落的一瓣春花,轻嗅她的芬芳,倾听她的叹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二、 朗诵文本,体会情感
1、 教师范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学生跟读:老师一人的朗读似乎有些落寞,能否邀请同学们轻声地跟着老师,模仿老师的节奏语气语调,试着读准字音,读准节奏。
3、 学生自由朗读:从同学轻轻的跟读声中,老师已经能够感受到词的节奏美了,但是跟读总是不过瘾,不如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用自己的心灵静静地体会词人的情感,想想《武陵春》流淌的是何样的情感。(自由朗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 每位同学都读得特别认真投入,请一位同学为我们朗诵一遍。(一名学生朗读),问:你感受到这首词流淌的是何样的感情,能用《武陵春》中的一个词语表达么?
“愁”(板书)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同学们通过反复的吟诵,已经能够体会词人的愁情了,我们不妨让前后几位同学组成一个单位,用你们认为可行的组合,和最能渲染愁情的方式演绎《武陵春》。老师可以提供一些参考,比如推选一位读得最好的同学跟刚才朗诵的同学比一比,;可以用齐读的方法加重愁的浓度;也可以借鉴音乐上双声部的唱法,造成一唱三叹的艺术效果,当然充满智慧的同学也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展示。
(学生自由组合,朗读)抽取2-3组
三、 品味语言
1、 我们的同学调动了自己的机智,全力地传达了李清照的愁情,那么在朗诵过
程中,同学们感受到词的哪句话最直接最强烈地抒发了这种愁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学生回答)(板书:直接抒愁,)
我们知道人在最激动的时刻,常常借眼泪来宣泄内心的痛苦。苏轼因梦见亡妻而“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柳永因和爱人分别而“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而李清照呢?她欲语泪先流又是为何呢?从文中找出原因。
生答:“人非”(丈夫去世)
至亲至爱的夫君六年前在南京因病去世,这无疑是人生中最沉重的打击,更何况李清照曾一度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展示幻灯片:婚姻生活的一个片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能用一两个词语形容这对夫妇的婚姻生活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幸福美满,琴瑟和谐,夫唱妇随,志同道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可是那么美满的生活,那么美好的人物却消失在眼前,一切都成回忆,李清照能泪湿衣襟能不发出“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叹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事事休啊,什么叫事事休?
[万事皆休],她感到万事皆休,表现在行动上呢?哪句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日晚倦梳头],请再读一遍,你会把重音落实到哪个字上?
[倦],倦的本义是疲倦,懈怠,你认为在句中还是这个意思么?梳头是人物的动作,是生活中极常见的极细微的动作,而对梳头的懈怠,代表着对生活的什么态度?
[讨论小结]:倦是身心的疲乏,是对生活的放弃,绝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词人用生活中极小的细节传达了内心的悲愁!(板书:细节传愁)
3、 想起曾相亲强爱的丈夫,想起了美满的生活,怎么不令人流泪。可有是谁勾起了六年前的生离死别,是谁让本已悲凉的心海又泛起苦涩的愁波?触动这份愁情的是什么?李清照见到了什么才“泪湿衣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风住尘香花已尽],能描述一下这个景么?
[风停了,花都凋零了,连泥土也都沾上了花香],词人说“物是”景物依旧,那么我们不妨拿起她早年写就的《如梦令》作一番比照,看看是否能够印证“物是”,请一位女生朗读,其他同学划出与“风住尘香花已尽”相类似的词语。
[女生朗读]
问:相似点在哪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绿肥红瘦]------[花已尽],雨疏风骤-----[风住],情感一样么?
讨论小结:《如梦令》表达的是对大自然、春天的热爱与不舍,语气轻快。但是《武陵春》暮春的景色却更多的勾起了词人伤痛,[板书:触景生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春天依旧落花依旧可国已不成国家也不成家,美好的事物美好的人都随落花而逝,因此当词人道出“物是人非事事休”时,其愁其哀是何等沉痛!请用沉痛的语气朗读最强烈最直接地抒发词人情感的这句话
齐读:[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我们再连起来把上阙朗诵一遍,请传递出词人因景而生愁和物是人非的沉痛之情来。
齐读上阙
4、 已经能读出词人沉沉哀愁了,往下阙关照,我们发现李清照的心情似乎发
生了转变,请一位同学朗读下阙,同学们找出能体现词人心理变化过程的词语。
男生朗读并作答:闻说---也拟---只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闻说什么意思?---——听说
听说什么?------听说双溪的春天还好,花可能还没有全凋谢,春景不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个消息对于李清照来说是好是坏?---好
此话怎讲?为什么是好消息呢-----可以去赏春,去散心
小结:对,去散心,去排遣内心沉痛之愁。
心动了么?----心动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来:也拟,也打算
用什么方式排遣忧愁?——泛舟。
“泛舟”的“泛”字能表现什么的心情?------舒适悠闲。
作者在泛舟之前加上也拟,表明她也希望排遣忧愁,达到悠闲舒适的境界,可是计划实行了么?——没有。何处可见?——“只恐”,担心的意思,表明词人又打了退堂鼓,还是没去成。
小结:“ 闻说”给李清照的黑暗世界带来了光明希望,也拟传达了词人对光明的向往,词的感情调子在这里有所昂扬,我们的心情仿佛也欣喜了许多,但是“只恐”一词又把我们的希望欣喜打破,将词人再次拉回了愁苦的深渊。感情一波三折,起伏跌宕,所以我们朗读时前两句可以读出轻快欣喜的语气,而最后则要凝重低沉。
请女生读前两句,最后一句齐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 请把最后一句再读一遍,(齐读)奇怪,愁怎么能用船去载?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
[引导]:愁是什么?它是什么状态?————是感情是抽象的东西,是无形无影无声无息的
而能用船装载的是什么?————东西,货物,有形有重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词人把无形抽象的情感当作有形具体的事物,化虚为实,巧用比喻夸张。其实它突出的是愁的什么特点————重
回想前人种有许多描摹愁的诗句,能说出一两句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李白“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李煜“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① 把愁比喻成水,表现愁的绵绵不绝
② 把愁比喻成春水,显现愁的绵长
③ 把愁比喻成丝麻,纠缠在一起,纷繁芜杂、
、、、、、、
小结:李白写出了愁的韧度,李煜量出了愁的长度,而李清照呢,别出心裁称出了愁的重量,其才情可见一斑。[板书:比喻摹愁]
我们再读下阙,此时不仅要读出感情的起伏,而且要读出愁的分量。
[齐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四、 了解词人,解读内心
那么浓重的愁,那么层层压迫的愁,让词人喘不气来,也让读词的人倍感抑郁,于是有人评论李清照的词风格过于低沉,同学们是怎么看待的呢?
v 转入知人论世(当谈到评价文人的作品时,我们有时不妨用知人论世的方法,打出幻灯片:“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孟子·万章下》)
学生讨论回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师补充总结:从词人人生经历来看,她的曾享受过幸福美满富足悠闲的生活,也历尽了国家破败家乡沦陷丈夫去世文物丧失等等苦难,这些苦难淤积于心无人可诉无法可解,因为在男权社会中,根本无人愿意聆听她内心苦闷的呐喊!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她曾词动京华,名噪一时,可这早已经违反了封建社会为妇女所规定的种种教条,因此她的词也被斥为“无辜藉”她对幸福的追求又被诬蔑成“无检操”,甚至连我们心仰望之的陆游对她也颇多微词。
李清照晚年时想把自己一生所学悉心传授于孙姓少女,不料,这位天资聪颖悟性颇高的少女用她十来岁孩子的童音冷冷地拒绝了词人:“才藻非女子时也。”
是啊,社会上有才情的女子有何用?她奢望关心国事,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她收集的文物汗牛充栋,她学富五车,可到头来报国无门情无所托,周遭的人都视她为异类。作为一个文人她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作为一个女性,她又处于封建社会的最底层,巨大的落差注定了她的一生将忍受着这份旷世的孤独[板书:孤独]这份孤独在本已沉重的国愁家愁离愁中又刻上了深重的一笔!
五、 抒写感受
李清照小小的一个愁字包含了那么多丰富厚重的意义,那么也请同学们拓展一下思维,用这个“愁”组个词语,比如悲愁,愁苦、、、、、、
[离愁、愁苦、愁绪、愁眉苦脸、悲愁、忧愁、乡愁、、、、、、]再请同学们用你刚才组的词造个句子来表达你对《武陵春》这首词的最大感受。老师先造两句,算是抛砖引玉[展示幻灯片:①人生几处闲愁,而易安的愁苦却是双溪扁舟上不能承载的生命之重。②花落人去,阴阳两岸的离愁怎不令人扼腕叹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生作品展示,教师点评
小结:同学们用一句话表达了自己内心最大的感受,老师想借用一篇短文来表达自己的感受
教师朗读《春天的最后一树梨花》
或许《春天的最后一树梨花》难以慰藉词人悲愁寂寥的内心,但是我们可以用我们包含感情的朗读去应和九百年前那位旷世才女孤独而高贵的灵魂。
师生齐读
六、 总结,布置作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天我们通过学习《武陵春》,感受到李清照内心愁苦的情感,领略了她遣词造境的文学才华,还在潜移默化中运用朗诵、品词、对比以及知人论世的方法赏析诗词,课后请同学们有意识地运用这些方法去赏析李清照的另外一首词《声声慢》,希望同学们能爱上李清照,爱上中国古典诗词。
《武陵春》 优秀教案设计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词的有关知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学会抓住意象欣赏诗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品味词的意境与语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学难点:1、鉴赏词作的意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及创作风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用对联导入,让学生猜猜讲的是什么人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河百代,众浪齐奔,淘去万个英雄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
2、了解李清照的生平及创作背景。
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人。所作词,前期多反映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寓故国黍离之悲,情调感伤。给辛稼轩、陆游等爱国词人以深刻的影响。李清照词,令慢均工,擅长白描,善用口语,被称为“易安体”。现传《漱玉词》。这是词人晚年避乱金华期间,时在绍兴四年(1134)金与伪齐合兵南犯以后所作。其时,丈夫赵明诚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尽,作者已经53岁了,孑然一身,历尽乱离之苦,在连天烽火中飘泊流寓,历尽世路崎岖和人生坎坷,所以词情极为悲戚。
二、教学新课
1、读一读
(1)听读,注意语气、语调、语速。
(2)跟读,注意读准词的节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自由朗读,体会词人在词中流淌的情。(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请一学生有感情朗读,体会愁情。
(5)请学生以4人一小组用最能表现愁情的方式来演绎这首词。
2、品一品(品味词的意境和体会作者的感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提问:你认为这首词是围绕哪个字展开的?(文眼)
学生回答:愁
(2)提问: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的愁绪?作者是怎样写愁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学生回答:①“风住尘香花已尽”:风儿停了,鲜花经过春风的摇动己经零落殆尽,只有土地上还残留些花的芬芳,又是春意阑珊的季节。这句交待季节特征——暮春时节。
②“日晚倦梳头”:此句是典型的生活细节描写。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通过妇女特有的生活细节——倦于晨妆,反映了词人的满怀愁绪。
(3)提问:“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闻说”、“也拟”’只恐’表达词人一种什么心理?
学生回答:“闻说”、“也拟”、“只恐”欲抑先扬,前两个词给人一种希望,好像可以为作者松一口气,而“只恐”又让人跌落到作者的万丈愁绪中。表达作者沉重、无奈的心理变化,道出哀愁之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提问:“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恐”否定自己的计划。两句中词人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仍然表达自己内心不解的哀愁?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比喻。词人创意出奇,将心中抽象的、难以捉摸的“愁”转为具体可触的立体感,说“舟轻愁重”使“愁”有了形体、重量、动态。这种写法是——化虚为实。
3、说一说。
李清照的生活状况
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中晚期,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惨,内心极其悲痛。李清照的愁情诗在其诗中占绝大多数。
4、赏一赏:
拓展迁移赏析《如梦令》、《醉花阴》
其离愁表达的是一个卓异女性在封建时代满腹愁怨的生存状态;表现家国之愁的词倾吐的是一个女性对国破家亡的生命体验.
5、理一理
这首词采用借景抒情、化虚为实的手法,表达女词人内心中,因种种不幸遭遇而万念俱灰的无限惆怅与悲伤之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名句赏析: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6、唱一唱 歌曲:武陵春
演唱:王笑微
三、结束语
《是你》教师作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备用资料:《如梦令》资料:似为回忆一次愉快的郊游而作。词人命舟备酒,畅游于清溪,因沉酣竟不知日之夕矣。沉沉暮霭中,回舟误入曲港横塘,藕花深处。这是一个清香流溢,色彩缤纷的,幽杳而神秘的世界。它给词人带来的是巨大的惊喜和深深的陶醉。 花香、酒气,使词人暂时摆脱了封建社会名门闺秀的重重枷锁,显现出她开朗、活泼,好奇、争强要胜的少女的天性。
《醉花阴》这首词是李清照婚后不久的怀人之作。婚后不久,丈夫赵明诚便“ 负笈远游”,深闺寂寞,她深深思念着远行的丈夫。这年,时届重九,人逢佳节倍思亲,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表达了作者思念丈夫的孤独与寂寞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