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学习方法指导 > 在酒楼上读后感

在酒楼上读后感

时间: 慧珍791 分享

在酒楼上读后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阅读完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后,你对里面的主角人物有什么样的评价呢?对此,你有什么样的观后感呢?下面是有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在酒楼上》读后感 ,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在酒楼上》读后感(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天,我又翻看了《鲁迅小说集》了,每逢寒假,我都有些烦厌,一来在北方待的时间久了,很不习惯这边的天气,只能整天整天地待在房间里;二来不习惯这边的人和事,虽则没有多少矛盾和冲突,然而这里终究没有多少生气。于北者,我是客子,不错;于南者,我逐渐也成了客子了。

  深冬的故乡,机器依然在转,车辆络绎不绝,这就是城镇化的力量啊,前不久发现,这里村村通公交了,买东西基本都往商场里赶,不久的将来,这里就会像大都市那样的繁华,那样的兴旺。于我这个游子而言,真是再高兴不过的了。然而,金融海啸的到来,又让我这个跻身在寒流的人,雪上加霜,一则不知道以后何去何从,二则看到家里的不堪的光景,又甚是迷茫。于是,我又埋自己于书堆中,虽则颓唐,但也自在,懒散。

  《在酒楼上》是鲁迅小说集中《彷徨》的第二篇,也是颇有名气的一篇。小说中的“我”也是一游子,只是到了S城,离故乡三十里的地方了,本是寻访朋友的他落入了他乡觅朋而不得的境地,却在一石居中遇到故知,可是,事过境迁,人非是人,旧同事吕纬甫,看上去颓唐,失去往日的生气,从他的诉述中,我们听到一个故事,一个悲惨的小女孩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角叫阿顺,是一早年丧母的孩子,从小就勤快,照看两个妹妹,父亲长富也以此为豪。可是,有一次阿顺病了,吐红和流夜汗,从此就一躺不起了,堂叔长庚来借钱,阿顺不肯,堂叔就诳言道:“你的男人还不如我呢。”原本阿顺已经过聘了,可没见过对方,被叔叔这么一说,便是浮想联翩,竟然一命呜呼了。吕纬甫为阿顺寻找一朵大绒花,从济南带回来了,终究没送上,人便下了黄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以前,我是颇有兴致地分析阿顺的悲剧的原因的,可现在这种兴意早已索然,因为糊糊涂涂,马马虎虎未必是值得唾弃的生活态度。就连文中的吕纬甫颇有同感,他给小女孩教书,不教算术,只教《女儿经》,当然,在他看来,也是为了糊口。换到今天,我们这帮新新人类中也实施这种“奴化“教育,显然,会招致唾骂的风暴。然而,这种教育也得从另外一角度进行阐释,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淑女课程,是培养女人的气质的,为成批地培养淑女做了努力,这无疑也是商品化市场的产物。以前,我也尝试过修一些形体,举止的课,或是看一些书,但终究还是戴上了“小傻”的帽子。我才发现人不是“修”出来的,得“走”出去,故此我还是这样的“傻”。

  《在酒楼上》读后感(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酒楼上》的确可以说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忧愤深广”,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诠释。这篇小说无论是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探讨的独特构思,还是对人物灵魂揭示的深刻,对写景状物的精当与细腻,均极富鲁迅的才情和风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谓“鲁迅气氛”中“气氛”,周作人有一种说法,叫做“气味”。在《杂拌儿之二》序里,他这样写道,写文章要追求“物外之言,言中之物”,“所谓言与物者何耶,也只是文字与思想罢了,此外似乎还该添上一种气味。气味这个字仿佛有点暧昧而且神秘,其实不然。气味是很实在的东西,譬如一个人身上有羊膻气,大蒜气,或者说是有点油滑气,也都是大家所能辨别出来的”。因此,所谓“鲁迅气氛”,主要指鲁迅的精神气质在小说里的投射。

  《在酒楼上》的叙事特点是将鲁迅自己的内心体验一分为二,化成两个人物,一部分以单纯独白的主观的方式呈现,另一部分则以客观的、非“我”的形式呈现。这种独特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自身经验过的许多矛盾以及绝望、悲苦的心态,是鲁迅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尝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文中“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一句为全文的主题句,细想起来,似乎芸芸众生的命运大都不过如此。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文中的这一句话,足可见鲁迅先生文笔的功力。用这样一种象征性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直抒胸臆,暗含“愤世嫉俗”、“曲中求直”、“怒其不争”的复杂心情。

  看完全文,痛恨黑暗、吃人的社会之外,更深深为鲁迅的艺术造诣所折服。

  《在酒楼上》读后感(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读罢鲁迅的《在酒楼上》,心头便不由得多了几分沉重。文章读来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忧伤,压抑,甚至是愤慨。我想这便是鲁迅的味道吧!文字并不华丽,却经得起一遍又一遍的细读。仿若可以感受到鲁迅在风雨中的呐喊,也许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酒楼上》讲述了“我”回乡后来到昔日常去的小酒楼一石居时,与旧同窗吕纬甫偶遇,听他讲诉人生境遇的一篇小说。内容很简单,却发人深思,给人以震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作为主人公之一的吕纬甫曾是一位有志青年,可谓书生意气,挥斥方酋,他指点着江山,激扬着文字,视万户侯如粪土。他曾慷慨激昂地讨论过民族大业;曾不顾一切地与封建礼教作斗争;曾无畏地冲进城隍庙拔掉神像胡须。然而残酷的现实却让他变得颓唐,以至于绝望,他放弃了立场,失掉了梦想,甘心于以教四书五经度日。这前后鲜明的反差不禁让人感到社会的黑暗。吕维莆说过这么一段话“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飞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很可爱,也可怜。可不料现在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似乎大千世界,芸芸众生的命运亦大多如此。你在街头看到一个不起眼的老头,或许他曾和如今的你一样青春无限,满是宏图大志;或许他曾风光无限,万人追捧,却终究马失前蹄,荣华富贵如过眼云烟般消逝了。便如同小狗开心地追逐着自己的尾巴,却不知自己不过是绕了一圈又一圈而已。然而对于那个时代的吕纬甫而言更有一份作为知识分子的悲哀,那是一个吃人的社会,知识分子受着非人的压迫与摧残,他们在矛盾中挣扎,彷徨,进而绝望,失了人格,成为了行尸走肉。这是知识分子的悲哀,更是民族的悲哀。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文中的“我”。在他眼中“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想来这花便是“我”吧!更是鲁迅。红花在雪中怒放,开得如火,不正是鲁迅在黑暗中愤怒,高喊。他为吕维莆的改变而心痛,更为无力改变这吃人的社会而无奈。文中有这么一句话“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是一个客子”其中自然有对时过境迁,物是人非的感慨,但我认为更加折射出其在改革社会,教化民众的道路上走得形单影只的惨象。南来北往都不过是一个过客罢了,但是缺少志同道合的伙伴的鲁迅并没有被现实所打倒,他依旧顽强的走着。正如鲁迅先生自己所说的,“希望是本无所谓又无所谓无的,这条路还是在于你如何去走。”如果你的眼中有希望,那么即使前路再迷茫,心也是光明的,坚定的。自然不会被现实所打倒了。

  鲁迅一路走来,一路挫折,但并没有被挫败。他是一个无畏的强者。如今的青年自然不用承受如此,但也面对着很多抉择,诱惑,生活依旧残酷。我们或是如那鹅软石锋芒尽失,只会圆滑处世,抑或是坚持自我,无畏世俗种种。这都取决于我们自己罢了。

79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