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治疗失眠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越来越多人被失眠的问题所困扰,如果不能及时有效的改善失眠就容易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那么有什么比较好的偏方能帮助我们改善呢?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丹参冰糖水
丹参30g,加水300ml,用文火(小火)煎20分钟,去渣,加冰糖适量再稍煮片刻,分2次服用。丹参苦微寒,活血安神,对长期失眠者有安神作用,对患有冠心病、慢性肝炎等病患者,尚有改善原疾病的作用。
耳穴贴豆法
主穴为心、肾、神门、皮质下、枕。心脾两虚配脾、交感;心肾不交配交感、内分泌;肝胆火盛配肝、脾、胃、止痛点。75%酒精常规消毒以后,用胶布将王不留行子贴于所选的一侧耳穴上,每隔3天换贴另1侧,并每天按压穴位4次,每次5分钟,6次为1疗程,连续2-3个疗程。上述几法,任选2-3种,连续3-5天,即可收到明显疗效。
脏器疗法
猪心1枚,柏子仁15克,调料适量。将柏仁去壳杂,洗净备用。猪心洗净,切片,与柏仁同入锅中,加清水适量煮沸后,调入葱、姜、椒、盐、味精、猪脂等,煮至猪心熟后服食,每日1剂。
百合糖水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百合100g,加清水500ml,用文火煮至熟烂后加糖适量,分2次服食。百合甘苦微寒,能清心安神,治疗心烦不安,失眠多梦。此汤可用于病后余热不净,体虚未复的虚烦失眠,对伴有结核病史失眠患者选服尤佳。
龙眼冰糖茶
龙眼肉25克,冰糖10克。把龙眼肉洗净,同冰糖放入茶杯中,沸水,加盖闷一会儿,即可饮用。每日1剂,随冲随饮,随饮随添开水,最后吃龙眼肉。此茶有补益心脾、安神益智之功用。可治思虑过度、精神不振、失眠多梦、心悸健忘。
甘麦大枣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浮小麦60g,甘草20g,大枣15枚(去核)。先将浮小麦、大枣淘洗浸泡,入甘草同煎煮,待浮小麦、大枣熟后去甘草、小麦,分2次吃枣喝汤。此方为汉代名医张仲景名方。药虽平凡,但养心安神功效很显着。
药(热)熨疗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即将药物(如药袋、药饼、药膏及药酒)经加热后置于体表特定部位,促使腠理疏松、经脉调和、气血流畅,多用于寒湿、气血瘀滞、虚寒证候的治疗的一种外治疗法。
茶叶加酸枣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每天早晨8时以前,取绿茶15g用开水冲泡2次,饮服,8点以后不再饮茶;同时将酸枣仁炒熟后研成粉末,每晚临睡前取10g用开水冲服。连续服用3~5天,即可见效。
有助缓解失眠症的方法
1、白天适度的体育锻炼,有助于晚上的入睡。
2、晚上饭后运动1小时,然后泡个热水澡,或中药泡足1小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推拿按摩,睡前全身的按摩、足底按摩、头部按摩可以让你充分放松。
4、气功调息,查看相关方面的书,练静功,通过一定方法进行冥想,让自己的思维不再繁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自我调节、自我暗示。可玩一些放松的活动,也可反复计数等,有时稍一放松,反而能加快入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养成良好的睡眠卫生习惯,如保持卧室清洁、安静、远离噪音、避开光线刺激等;避免睡觉前喝茶、饮酒等。
7、限制白天睡眠时间,除老年人白天可适当午睡或打盹片刻外,应避免午睡或打盹,否则会减少晚上的睡意及睡眠时间。
8、失眠的原因有很多,想要治疗失眠问题除了采用以上方法外,还可以从睡前饮食来调理,比如吃一些食物有助于睡眠的食物。以下就为大家推荐6种有助入眠的食物,供大家参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核桃,在临床上,核桃被证明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因此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健忘、多梦等症状。具体吃法是配以黑芝麻,捣成糊状,睡前服用15克,效果非常明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大枣,其所含有黄酮-双-葡萄糖苷A有镇静、催眠和降压作用,所以大枣常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可以益气、安神、补血。所以一些身体虚弱、神经衰弱并伴有失眠的人,经常吃大枣对身体很有益。
(3)、小米,小米中含有大量的色氨酸。每100克小米中含有的色氨酸高达202毫克,其他谷类根本无法相比。色氨酸能够促使大脑神经分泌使人困倦的血清素,使大脑神经活动暂时受到抑制,就会使人有想睡觉的感觉。
(4)、牛奶,是治疗失眠的理想食物。牛奶中含有足量的钙和乳酸,促进血液中的钙质流到睡眠中枢。当睡眠中枢中储存了一定量的钙后,就会产生困意。另外牛奶中还含有色氨酸,可以使人产生困倦感觉,促进睡眠。
(5)、桂圆中含有丰富的葡萄糖、蔗糖、维生素等物质,能够营养神经和脑组织,从而调整大脑皮质功能,改善失眠、健忘症等。桂圆4~6枚,莲子、芡实稍许,加水炖汤睡前饮用。或者是桂圆4~6枚开水冲泡睡前饮用,可以有效缓解失眠。
(6)、猪心,一般来讲,动物的心脏用来调理人体的心悸、惊慌、失眠、健忘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其中最常用的是猪心。猪心的蛋白质含量是猪肉的两倍,脂肪含量只是猪肉的十分之一。而且猪心还含有较多的钙、磷、铁等成分,可以加强心肌营养,养心补血,治疗惊悸、失眠等症状。
猜您感兴趣:
2.治疗失眠症的方法
3.如何治疗失眠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