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词江苏风景区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江苏的一些导游词,欢迎阅读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江苏南京中山陵导游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各位游客:下面我们将要参观游览的景点是中山陵。中山陵是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的陵墓,位于南京市东郊紫金山第二峰小茅山南坡。中山陵坐北朝南,前临平川,背靠青山,其建筑采用依山为陵的形式,墓室建在海拔158米的山顶最高处,比独龙岗明孝陵所处的位置高出90多米;从牌坊到墓道,高差70多米,平面距离700多米,显得十分雄伟壮丽。
【孙中山生平—安葬紫金山的夙愿—陵墓设计者吕彦直】
各位游客:在到达中山陵之前,先向大家简要地介绍一下孙中山先生的生平。孙中山,姓孙名文,字逸仙,在日本从事革命活动时曾化名“中山樵”。他于1866年11月12日生于广东省香山县翠亨村(现已改为中山市),是中国辛亥革命的领袖。孙中山早年曾求学海外,1892年毕业于香港西医学院,曾一度行医。20世纪初年的中国,灾难深重,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苦难深渊。目睹清政府的腐败,孙中山毅然放弃行医,投身革命,于1905年8月和一批资产阶级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日本东京组织成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带有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组织“中国同盟会”,提出了“民族、民生、民权”即“三民主义”的革命纲领。从1907年到1911年10月前,同盟会在我国华南地区不断发动武装起义,特别是在1911年4月27日发动了广州起义。广州起义虽然最终遭到失败,但为同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义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从此各省纷纷响应,推翻了2000多年的中国封建帝制,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影响深刻、意义深远的一次伟大革命——辛亥革命。
1911年12月29日,在中央临时政府会议上,大家一致推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商议成立中国临时政府并定都南京,确定1912年为民国元年。1912年1月l日,孙中山从上海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但因袁世凯的扶持和革命党人的妥协,1912年4月1日,孙中山正式辞去临时大总统职,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并定都北京。革命虽然受到挫折,但是孙中山先生没有气馁,继续展开了护法运动、护国运动、讨袁运动。1924年1月同中国共产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并提出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新三民主义”。直到肝癌晚期,他仍忍着病痛,北上与冯玉祥商讨国事。1925年3月12日,终因肝病恶化在北京逝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孙中山先生生前十分喜欢钟山(紫金山)。早在1912年,就任临时大总统时,就曾登山游览。同年4月1日被解除大总统之职后,来这里打猎,看到这里山水相依,气势雄伟,就有了他回长眠此山的想法。在北京弥留之际,他还念念不忘这一夙愿,再三叮嘱左右。当然,孙中山葬于紫金山,不仅仅是个人的愿望,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南京曾是革命的策源地和临时政府所在地,孙中山先生长眠于此,表示了讨伐帝制和继续革命的决心。
为了尊重孙中山先生的遗愿,由孙夫人宋庆龄,儿子孙科等人组成的孙中山葬事筹备处,通过登报悬奖,征集陵墓设计方案。在众多的应征者中,年仅33岁的青年建筑师吕彦直设计的警钟形图案被一致评为首奖。他本人也被聘主持全部工程。吕彦直是山东省东平县人,1894年生于天津。早年在清华大学建筑系毕业后,被公费派往美国康奈尔大学深造,得到美国著名设计师茂菲的指导,回国后,在上海开设“彦记建筑事务所”。为了设计南京中山陵和广州中山纪念堂,呕心沥血,不辞辛劳。在工程接近尾声时,身患肝癌,于1929年3月18日病逝,时年36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陵园路—陵区总体概况—半月形广场—孝经鼎】
各位游客:我们的车已驶向陵园路。这条长达3公里的“绿荫长廊”两侧,种植着南京最主要的行道树——梧桐树。这条路也是南京绿化最好的一条林荫路。出了陵园路,前方便是中山陵前的半月形广场。
好了,中山陵马上就要到了,有关孙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迹就暂时介绍到这里。请各位游客准备随我下车,一同去参观中山陵,瞻仰伟大的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
各位游客:我们现在来到了中山陵。它于1926年1月15日破土动工,历时三年多,耗资220余万银元,于1929年春竣工。孙先生的遗体是1929年6月1日从北京运抵这里的。整个陵区的面积达83600多平方米,主要建筑由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台和墓室等组成。根据吕彦直的设计,整个陵区平面呈警钟形,给人以警钟长鸣、发人深醒的启迪。孙中山先生在临终遗嘱中说,他致力于国民革命四十年,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唤起民众。吕彦直的警钟形设计,寓意深刻,最贴切地表达了“唤起民众”之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山陵作为一座陵墓,吕彦直在设计上继承了我国传统的陵墓建筑风格,如依山为陵,保留牌坊、墓道、陵门、碑亭、祭堂等中国古代陵墓中常用的基本建筑格局,但又剔除了古代帝王陵墓中属于封建糟粕一类的东西,如摒弃用于显示古代帝王威严的石人石兽,同时吸取西方建筑的一些先进技艺。整个构思的确称得上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别具匠心,巧夺天工。
各位游客:进入中山陵,首先来到的是陵前的广场。广场位于中山陵的正南端。虽然不很大,但却为陵墓平添了庄严肃穆的气势。请大家留意,我们脚下的这片广场呈半月形,是“钟”的下缘。四周苍松挺立,树大荫浓,恰似革命事业万古长青,枝繁叶茂,生生不息。大家再看,广场南面的高台上,矗立着的是孙中山的全身铜像,气宇轩昂,栩栩如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广场南面那座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八角形石台上的紫铜宝鼎,高4.25米,腹径1.21米,重约5000公斤,是中山陵纪念性建筑之一。这尊鼎铸于1933年秋,是广州中山大学师生和校长戴季陶捐赠的、鼎的一面铸有“智、仁、勇”三个字,是中山大学的校训。鼎内还刻有戴母黄氏手书《孝经》全文,所以叫孝经鼎。
【博爱访—墓道—陵墓正门—碑亭—条堂—墓室—孙中山遗体安葬经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各位游客:由广场拾级而上就是墓道。在墓道的人口处,大家请看:这座冲天而立的花岗岩牌坊,高12米,宽17.3米,牌坊上端正中的横帽上刻着“博爱”二字,因此又称为“博爱坊”。这座牌坊建于1930年,采用花岗岩仿木结构,建筑格局为四揽三闭门冲天式。牌坊,在我国古代通常建在帝王陵寝的人口处,用来歌功颂德,至此朝拜者必须下马步行。我们眼前的这座牌坊上所镌刻的“博爱”两字是中山先生的手迹,也是他生前的座右铭,据说孙先生生前最爱题这两字送人。
经过牌坊,就到墓道。整条墓道长480多米,分为三道:中道宽12米,钢筋水泥路面;左右二道各党4.2米,柏油路面。墓道两旁对称地种植着两排雪松和四排桧柏,代替了古代陵墓前道常用的石人石兽,喻示着中山先生的浩然正气长留天地之间。其中的雪松已成为南京市的市树。
走完墓道,我们便来到了陵墓的正门。陵门坐北朝南,有三个拱门,每个拱门都装有一扇对开的楼花铜门。陵门平面为长方形,高16.5米,宽27米,进深8.8米,全部用福建花岗岩建成。屋檐为单层歇山式(歇山式建筑是我国古代第二等级的建筑屋顶式样)。门楣上有孙中山先生亲笔所书“天下为公”四个大字。这四个大字表达了孙先生毕生的奋斗目标和所追求的理想。
陵门之后,是一座方形的碑亭,边长12米,高约17米,全部用花岗岩建成。亭中这块高8.1米、宽4米的巨碑,碑的正面刻有国民党元老谭延闿手书的“中国国民党葬总理孙先生于此,中华民国十八年六月一日”24个馏金大字。字为颜体,道劲有力。谭延闿在民国时期曾做过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院长,是国民党内四大书法家之一。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孙中山曾经当过临时政府大总统,并没有担任过政府总理,为何碑文称他为“总理”而不称为“总统”呢?当时段棋瑞政府虽然明令国葬孙中山,但实际上举行的是党葬,孙中山在国民党内的职务是总理。再看碑的背面,没有题写任何文字。当初讨论立碑时,计划由汪精卫撰写碑文,胡汉民撰写墓志铭,可花了两年时间碑文内容也没能定下来。大家都认为像孙中山这样伟大的人物,其功绩是无法用文字来评述的,于是就决定不写铭文。游客们:这座碑亭四面各有一个拱门,北侧的拱门下设有石栏,我们在此可凭栏远眺中山陵祭堂的雄姿,也可摄影留念。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出了碑亭,循着层层石阶到祭堂前平台,共有八段石阶,共290级,每段石阶上都有一块平台。平台上还陈列着一些纪念品,丰富了石阶的景观内容。石阶两旁种满了各种终年常青的树木,有松柏、枫树、石铺、海棠等。
现在我们已经来到了第五层平台上,这里有一对巨大的紫铜鼎,上面刻着“奉安大典”四个篆书大字,这是当时的上海市政府为纪念中山先生的葬礼而敬献的。请大家仔细看西侧的那只铜鼎,壁上留有两个弹孔,据说是1937年12月日军攻打南京时被炮弹击穿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终于登上了第十层平台,这是陵墓的最高处,海拔158米。让我们环顾一下平台四周,这座平台东西宽162米,南北进深38米,祭堂就位于平台的正中。到了这里,我想问一下,哪位游客能说出刚才我们一共走过了几级石阶?对了,从广场到祭堂总共有392级石阶。设计者为避免单调,将这392级石阶分为十段,每段一个平台,总计有大小十个平台。朝下看,不见台阶,只见平台。如果从下往上看,那么就只见到台阶,不见平台了。或许有的游客要问:这392级台阶的数字是否巧合?不是!而是暗喻了当时中国的三亿九千两百万同胞。
现在我们来到了祭堂前,这座融中西建筑风格于一体的宫殿式建筑,长30米,宽25米,高29米,四周有堡垒式的小建筑物,并有两座高12.6米的华表拱卫。祭堂的屋顶为重檐九脊,上覆蓝色琉璃瓦,外墙用花岗岩砌成。祭堂的三拱门婚上从东到西分别刻着“民族”、“民生”、“民权”6个篆体大字,是国民党元老张静江的手书。居中的“民生”门楣上端,还有孙中山所书“天地正气”4个金字直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请各位跟我进人祭堂。祭堂内部以云南产白黑色大理石铺地。堂内四周还可以看到12根黑色石柱,直径有0.8米,四隐八现,12代表的是一年中的12个月,4代表的是一年中的4个季节。大西两侧的护壁上还刻有孙中山手书《建国大纲》全文。祭堂正中是一尊石雕孙中山全身坐像,像高4.6米,底座宽2.1米,用意大利白色大理石雕刻而成。只见中山先生身穿长袍马褂,膝上放着一本展开的文卷,双目凝视前方,显示出一位伟大思想家的深沉和睿智。坐像是由法籍波兰雕刻家保罗·郎特斯基雕琢而成的,它于1930年雕成后从治国巴黎运到中山陵,总造价150万法郎。坐像底座四侧的六幅浮雕,再现了孙中山从事革命活动的生动画面。正面一幅为“如抱赤子”,画面上孙中山先生正在精心地为一个患病的幼儿治病。东面两幅是“出国宣传”和“商讨革命”,表现了孙中山先生早年奔走革命和创建同盟会的情形。背面一幅为“国会授印”,再现了辛亥革命后,议会向孙中山授大总统印的场面。西面两幅浮雕,一幅是“振聋发聩”,表现了孙中山为唤起民众,正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另一幅是“讨袁护国”,内容是孙中山发表演说,号召人民讨伐倒行逆施的袁世凯。
祭堂后壁正中是墓门,与墓室相通。墓门分为两道,第一道是两扇美国产的紫铜保险门,门婚上刻有“浩气长存”横额,是孙中山先生亲笔所书。第二道为独扇铜门,上刻张静江所写“孙中山先生之墓”7个篆字。门开启时,这7个字是看不见的,只有当墓门关闭时,门上的字才能看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整个墓室是一座半球形封闭式建筑,顶呈西式穹隆状。室内圆形,直径约18米,高11米,四壁用妃色人造石贴面。墓室的地面用白色大理石铺砌。墓壁上装有目光灯,顶上装有8个反光镜;使室内保持柔和而充足的光线。墓室的中央是安葬孙中山灵棕的大理石矿,直径约4.3米,石矿深1.6米,四周围着一圈精致的白色大理石栏杆。墓护正中的长方形墓穴上安放着孙中山先生的汉白玉卧像,卧像身穿中山装,神态宁静,面容慈祥,如同生前安睡一样,令人肃然起敬。这是捷克雕塑家高浓按孙中山遗体的形象而创作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讲到这里,大家最关心的一定是孙先生的遗体是否仍在中山陵,事实上,孙先生逝世后,他的遗体的确是历经了磨难。本来,孙中山逝世前,曾经吩咐葬礼仪式和棺木式样仿照列宁的格式,让民众瞻仰遗容。可当孙先生逝世时,苏联赠送的玻璃钢棺材没能及时运到,只好暂时安放在酉式玻璃盖棺木棺内,停放在北京香山碧云寺石塔之中。当1925年3月30日苏联政府送来玻璃钢棺材时,孙中山的遗体已久殓半个多月了,由于防腐措施不当,遗容不能再供后人瞻仰,只好改为土葬。1929年6月1日,遗体从北京迁往南京,当时就在这卧像下5米左右处安放了从美国定购的紫铜棺。解放战争后期,蒋介石曾想将遗体迁往台湾,但由于爆破墓穴势必会损坏遗体,因而作罢,终于使遗体得以安然保存在中山陵内。
各位游客:中山陵的主体建筑就介绍到这里,有兴趣的游客还可到祭堂外墓堡公园内去看一下《中山陵建设史料图片展》,以便更多地了解中山陵建设的情况。参观完毕后,请大家准时到停车场上车,继续游览下一个景点。谢谢各位!
江阴县华西村导游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华西村位于江苏省江阴县,1996年被农业部评定为全国大型一档乡镇企业,全村共有80户,1520人,面积0.96平方公里。从2001年起,吴仁宝和华西人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华西村是全国农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典型,2004年,华西村人均工资收入12.26万元。同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22元。华西人的收入是全国农民的41.76倍、城镇居民的13.01倍。
华西村原叫华西大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是我国农村的先进典型,上世纪六十年代我国农村普遍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核算方式(公社、大队、生产队三级所有,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华西村实行大队统一核算,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我国农村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改革,华西村顶着很大的压力还是实行大队核算。在我国农村取消人民公社后,华西大队改为华西村。
吴仁宝从上世纪六十年代担任华西村的书记,带领全村人走上了共同富裕的道路,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超300亿元,每户村民的存款最低100万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位于江阴西郊的华西村,面积仅占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却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全村人民艰苦奋斗,获得了两个文明的双三收,被称为中国农村希望所在。
华西村,位于苏南平原,江阴市华士镇最西边,面积0.96平方公里,仅占中国版图的千万分之一,有350户人家,1500余人。但是这个不起眼的村,创造了全国多项第一,被称为天下第一村,自从1994年对外开放以来,每年接待近百万的中外游客。 1961年华西村建村时,当时仅有2.5万元资产,人均分配50多元。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全村人民艰苦奋斗,37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华西村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率先发展村办企业,两个文明一起抓,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成为江苏第一个千万元村,1988年成为江阴市第一个亿元村,现在华西已有资产21个亿,成为中国首富村,被称为中国农村希望所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华西金塔投资1.2亿元,于1996年建成,高98米,7级17层,建筑面积22800平方米,占地3600平方米,是集餐饮、娱乐、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大楼,1998年4月20日,江泽民书记视察华西村,在15楼题写了“华西金塔”四个字,极大地鼓舞了华西人。在15楼观光台,可以一览华西村全景:华西北面,砂山、龟山紧依长江,华西村就在这江山环抱之中。南面一排排数百座的三层别墅,每座4 45平方米,自带车库,全村350户人家基本上就住在这里。华西人这样形容自己:“远看华西像林园,近看华西像公园,细看华西农民生活在幸福的乐园”。现在华西村资产最少的人家也在100万元以上。已经实现了“小有教”、“老有靠”、“房有包”、“病有报”、“购有商”、“玩有场”、“餐有供”、“行有车”。全村有100多辆汽车,又新购捷达轿车52辆,村上开通了去上海的班车。华西人自豪地说:“吃粮不用挑”、“用水不用吊”、“煮饭不用草”、“便桶不用倒”、“洗澡不用烧”、“通讯不用跑”、“冷热不用愁”、“雨天不用伞”。沟通全村的蜿蜒长廊,有5000米,如同北京的颐和园。
目前华西村外来人员有6696人之多。华西曾在全国14个省市公开招聘科技人员509名,其中教授高工18名,工程师、经济师27名,这些人为华西乡镇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南京,一座让人尊敬的伟大城市!全文
南京文明对中华文明作出了伟大的贡献,仅次于西安 整个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中,贡献和影响最大的,毫无疑问是西安(因为在西安建都的秦、汉、唐三朝对中国作出的贡献实在是无与伦比)。但谁排第二,南京还是北京,让我们来分析一下:
综观南京2500多年的文明历史,共有4个辉煌时期: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明朝初期、明清时期、民国时期。
一、 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 从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建都南京开始,先后共有六个朝代连续在南京建都,历时总共长达300多年,所以称为六朝,南京也因此被称为六朝古都。
六朝时期(南北朝时期),南京(那时叫建康、建邺,不叫南京)一直是中国南方的首都。南京的六朝承汉启唐,创造了极其辉煌灿烂的六朝文明,在科技、文学、艺术等诸方面均达到了空前的繁荣(比如,我国古代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就是在南京算出了圆周率π,领先欧洲1千多年),开创了中华文明新的历史纪元,为我国最强盛的唐朝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西方历史学家都认为六朝时期的南京文明(建康文明)足以与西方最辉煌的古罗马文明相媲美。
六朝时期的南京城,人口超过一百万,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人口超过一百万的城市。是当时中国的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二、明朝初期。
南京被隋炀帝下令彻底摧毁后,南京从地图上消失了。扬州代替南京成为中国南方的中心。一直到明朝初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建立明朝,南京再度崛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朝初期的南京是当时中国第一大城市,也是世界第一大城市。 尽管后来明朝迁都北京,但整个明朝最伟大的事情都是在南京发生的,明朝迁都北京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作为了,只剩下闭关锁国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朝在南京做出的伟大事件有: 世界最长的南京城墙建成。 古代世界最辉煌壮丽的皇宫-----南京故宫建成(现在的北京故宫就是完全模仿南京故宫而建造的)。
古代世界最浩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在南京编辑出版 我国古代最大的医学巨著-----《本草纲目》在南京出版。
被西方人誉为中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东方建筑艺术最完美的杰作、天下第一塔-南京大报恩寺五彩琉璃宝塔在南京建成,古代世界最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七下西洋,就是在南京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庞大的巨无霸船队,以南京为基地,从南京出发,走向世界。 如此大事,不胜枚举。
三、明清时期
尽管后来明朝迁都北京,但南京仍然是留都,仍保持所有的中央机构,也就是说,明朝有两套同时运行的中央机构,皇帝在南、北两京之间交替办公。南京这个名称也就是那个时候出现的,那时的南京地位与北京是一样的,为全国的中心。 明朝末年,北京被攻陷,南京再次成为明朝的首都。一部《桃花扇》,说的就是这事情。
清朝时期,南京的政治地位不断下降,先后成为南方中心、江南地区中心,先后是清朝江南省省会和两江总督府所在地。 但在南京发生的这样几件大事,足以使南京名垂清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中国近代史是在南京开始,在南京结束的,1842年,《南京条约》在南京签定,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始,中国从此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949年,南京解放,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结束。
(2)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当时称天京),洪秀全在南京成为天王,使南京成为东方革命风暴的中心(马克思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被誉为放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我国近代伟大的思想家魏源,在南京写下了不朽的长篇巨著《海国图志》,标志着我国封建社会闭关锁国时代的结束,他的 师夷长技以制夷等政治主张,不仅对后来的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重大历史事件产生了深远影响,即使在不断深化改革的今天亦有着借鉴和启迪的作用。
(4)清朝最有名的三部小说《桃花扇》、《儒林外史》、《红楼梦》都是写南京的(南京还是曹雪芹的出生地和大观园的原型所在地)。中国还没有另外一个城市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
四、中华民国时期 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标志着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从封建走向共和。 作为民国首都,南京留下了大量的民国建筑,是我国的艺术瑰宝。由于这个时期离现在不远,大家都清楚,就不多说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外,那个写下千古绝唱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南唐后主李煜就是在南京做的皇帝,南京也因此成为我国宋词的发源地。 综观中国5000年文明史,西安(还有洛阳)是前半段的中心,唐朝以后,西安(包括洛阳)就衰落了,再也没有崛起过。而北京是在元朝开始,也就是最近800年,才成为中国的中心,在此以前北京也是默默无闻。 而南京,从2000多年前,东吴孙权在南京建都开始,到最近的50多年前,中华民国建都南京,延绵不绝2000多年,大起大落,跌宕起伏,,一会儿达到辉煌的顶峰,一会儿跌入屠城的悲地,大喜大悲,让人感慨不已。
中国的其他城市,都是偶尔辉煌一下而已,都无法与西安,南京,北京、洛阳相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国再也找不出比南京更有旺盛而长久生命力的城市了,难道虎踞龙蟠的南京城确实有王气,因而一再被选中作为首都?南京是最具有纯正汉族血统的古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北京只是元朝蒙古人和清朝满族人的首都
千百年来,正是南京以其雄浑高大的姿势抵御着外族的侵略,东晋,北方中原的五胡乱华,而南京凭借其龙盘虎据的地形确保着华夏正统、汉族血脉不丢,当汉人重新在北方掌权时,全国复归一统;当金人越马长江之时,正是岳飞在南京附近的黄天荡和牛头山,以八百破十万金兵,胡人退回江北,又一次挽救了汉族一脉,稍后几十年辛稼轩劝南宋高宗建都南京,作出北上光复之势,无奈老迈昏庸的赵构没有听取;
又过了二百年,正是大明太祖高皇帝在此举义,四海归心诞登帝位,二师齐出直捣胡都,在这里驱逐胡虏,完成了大汉民族的大一统;当满清自关外席卷中华,南京又成为我炎黄贵胄的神京,可惜在胡人和汉奸的强大炮火之下,大汉民族的光复失败了。郑成功举事,帐中挂明太祖高皇帝神像,立志恢复南京,恢复汉族正统,曾一度攻陷满人把守镇江,当挥师直指南京之时,由于轻信狡虏,最终失败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但是,南京一直没有忘记他的使命。当中山先生率文武官员拜遏明孝陵,在致辞中说道:元季,我太祖高皇帝起自淮里,驱逐胡元完成我中华之一统。。。。。。这时,整个汉族沸腾了,中华又光复了!同样是在南京完成的。在中国的故都之中,从来没有一个血统象南京这样正统的,这正是南京值得尊敬的地方。 在南京,有两个伟人,一个是明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另一个就是中山先生,正是这两个人塑造了南京的城市精神。勤勉、博爱,永远的南京!他不属于江南(更不是所谓的苏南),他是中国的,因为他是汉族人永远的神京;他又属于江南,因为江南是他曾经呵护过的地方,在那些地方延续了汉族的正统性。他也属于苏北、安徽,河南、陕西、山东、河北、大漠南北、长城内外,因为这些地方是他的志向之所在,而且志向已经实现。
南京之所以是南京,他是中国的南京,无须争辩,如果没有广袤的北方,要南京何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同样,南京也是江南的南京,因为当北方被异族占领之时他履行着维护南方汉文化正统的职能。在中国,只有一个南京,他属于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因为他的气度决定着他的内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还需要说什么呢? 对南京文明作出最好诠释的,应该是余秋雨在《文化苦旅》中对南京的描写:
南京
六朝金粉足能使它名垂千古,何况它还有明、清两代的政治大潮,还有近代和现代的殷殷血火。
许多事,本来属于全国,但一到南京,便变得特别奇崛,让人久久不能释怀。历代妓女多得很,哪像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那样具有文化素养和政治见识,使整整一段政治文化史都染上了艳丽色彩?历代农民起义多得很,哪像葬身紫金山的朱元璋和把南京定都为天京的洪秀全,那样叱咤风云,闹成如此气象?历代古都多得很,哪像南京,直到现代还一会儿被外寇血洗全城,一会儿在炮火中作历史性永诀,一次次搞得地覆天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华民族就其主干而言,挺身站起于黄河流域。北方是封建王朝的根基所在,一到南京,受到楚风夷习的侵染,情景自然就变得怪异起来。南京当然也要领受黄河文明,但它又偏偏紧贴长江,这条大河与黄河有不同的性格。南京的怪异,应归因于两条大河的强力冲撞,应归因于一个庞大民族的异质聚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种冲撞和聚汇,激浪喧天,声势夺人。因此,南京城的气魄,无与伦比,深深铭刻着南北交战的宏大的悲剧性体验。玄武湖边上的古城墙藤葛拂拂,明故宫的遗址仍可寻访,鸡鸣寺的钟声依稀能闻,明孝陵的石人石马巍然端立,秦淮河的流水未曾枯竭,夫子庙的店铺重又繁密,栖霞山的秋叶年年飘落,紫金山的架势千载不移,去中山陵、灵谷寺的林荫道,永远是那样令人心醉。
别的故都,把历史浓缩到宫殿;而南京,把历史溶解于自然。在南京,不存在纯粹学术性的参观,也不存在可以舍弃历史的游玩。北京是过于铺张的聚集,杭州是过于拥挤的沉淀,南京既不铺张也不拥挤,大大方方地畅开一派山水,让人去读解中国历史的大课题。我多次对南京的朋友说,一个对山水和历史同样寄情的中国文人,恰当的归宿地之一是南京。我从不掩饰对南京的喜爱。
心中珍藏的千古名诗中,有不少与南京有关,其中尤以刘禹锡的《石头城》为最:
山围故国周遭在,
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夜深还过女墙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000多年前的诗人已把怀古的幽思开拓到如此气派,再加上1000年,南京城实在是气可吞天。
江苏导游词相关文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