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黄陵庙导游词范文
黄陵庙,古称黄牛庙、黄牛祠,又称黄牛灵应庙,是长江三峡地区保存较好的唯一一座以纪念大禹开江治水的禹王殿为主体建筑的古代建筑群,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黄陵庙导游词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
篇一:黄陵庙导游词范文
黄陵庙是舜的二妃娥皇、女英的祀庙,又叫湘妃祠,坐落在洞庭湖畔。这首诗虽然以“黄陵庙”为题,所写内容却与二妃故事并不相干。诗中描写的是一位船家姑娘,流露了诗人对她的爱悦之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黄陵庙前莎草春”,黄陵庙前,春光明媚,绿草如茵——这是黄陵女儿即将出现的具体环境。美丽的大自然仿佛正在等候以至在呼唤着一位美丽姑娘的到来。莎草碧绿,正好映衬出船家姑娘的动人形象。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黄陵女儿蒨裙新”,一位穿着红裙的年轻女子翩然而至,碧绿的莎草上映出了艳丽的红裙。蒨(qiàn欠),是一种红色的植物染料,也用以指染成的红色。“蒨裙”,本已够艳的了,何况又是“新”的。在莎草闪亮的绿色映衬下,不难想见这位穿着红裙的女子妩媚动人的身形体态。
“轻舟短櫂唱歌去,水远山长愁杀人”,是写女子驾船而去。而船后还飘传着她的一串歌声。诗人出神地凝望着,只见小船向着洞庭湖水面渐去渐远,直至消失。“水远山长”,形象地写出诗人目送黄陵女儿划着短桨消失在远水长山那边的情景。“水远山长”四字还像一面镜子,从对面照出了怅然迷茫、若有所失的诗人的形象。
《黄陵庙》使用了写意的白描手法。诗人完全摆脱了形似的摹拟刻画,忠实地描写了自己的感受。绿草映出的红裙留给诗人的印象最深,他对黄陵女儿的描画就只是抹上一笔鲜红的颜色,而毫不顾及穿裙女子的头脚脸面。登舟、举桨与唱歌远去最牵动诗人的情思,他就把“轻舟”、“短櫂”、歌声以及望中的远水长山,一一摄入画面。笔墨所至,无非是眼前景、心中事,不借助典故,也不求花俏,文字不矫饰,朴实传神,颇有“豪华落尽见真淳”之美。
篇二:黄陵庙导游词范文
欢迎各位嘉宾到黄陵庙浏览参观。黄陵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古称“黄牛祠”、“黄牛庙”。建此庙是源于黄牛助禹开江治水,在黄牛岩上留下神像的传说。在这里建黄陵庙是因为这里是“九龙捧圣”之地是。何为“九龙捧圣”呢?就是从黄牛岩下有九条山岭象九条龙,而龙头所捧的位置就在大家现在所在的位置。这里距三峡大坝坝址七公里,下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35公里。
现在呈现在大家面前的是黄陵庙的“山门”,因它外形象“山”字而得名,现存的山门是大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宜昌总镇罗缙绅重建的。山门上的每一幅吉祥彩画都有它的特殊意义,正中间下面的那幅蓝色的是“双凤朝阳”,下面金黄色的是“二龙戏珠”,看到这里大家一定会想为什么凤在上、龙在下呢?那是因为光绪年间是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时期。正中阴刻的“老黄陵庙”的左边是“南极仙翁倒骑梅花鹿”,右边是“善才童子降妖龙”这是道教的文件和佛教文化相融全的地方,接下来的那组浮雕是“九仙堂”,正中间那个抱着酒壶独饮的是“草仙”,两边是“八仙过海”的八仙。左边从最上面那个三角形的图开始,依次为“国色天香”,下面是“一品清廉”,比喻做人象莲花一样洁白、清廉;“寿居耄耋”,祝愿人们健康、长寿;小浮雕是“富贵吉祥”;有个黑色圆圈的是“福到口中”,最后的小浮雕是“欢天喜地”。右边从最上面的三角形彩画,依次为“鹿鹤逢春”、“四季如春”、“福在梅梢”,小浮雕塑是“人寿吉祥”,有个黑色圆圈的是“麟吐玉书”,最后在浮雕依然是“欢天喜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最后请大家看这幅门楹,这是宜昌总镇罗缙绅亲手所题,上联为“神佑行人布帆无恙”,下联为“踵成善举栋宇维新”,这就是说当时来往的过客,文官下轿、武官下马,都来这里祭拜禹王,希望禹王保佑他们一路平安;而信善的人们所捐的香火钱使这里的庙貌得以维新。里面为大家准备了香火,可供大家祈福用。山门两边的镇水神兽,名为“獬豹”,是非常凶猛的动物,它龙头(象征中华民族),鹿角(象征吉祥),鱼身(象征水性)狮背(象征勇猛)牛脚(象征黄牛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现在大家跟我在参观黄陵庙的主体建筑---禹王殿,它是国内最大的楠木建筑,大家看它丹墙金顶、筒瓦兽脊、飞檐翼角、重檐歇山顶,这是典型的明代建筑,它上悬有两块珍贵的匾额,下悬的“玄功万古”是明崇祯辛已年(1641年),崇祯皇帝的叔叔惠王朱常润所书,上悬的那块“砥定江澜”是出自女孩子的手笔,是乾隆14年(1749年乾隆皇帝的女儿“爱新觉罗.琪格”所书。“玄功万古”也就是功德万古流芳;“砥定江澜”就是平治洪水,都颂扬了大禹治水的不朽功勋。现在请大家跟我参观大禹神像。 这就是大禹扶耒开江治水的大型雕像,这是后世仿制的,以前的雕像被1870年的特大洪水冲到了西坝庙嘴,而当地信善的人们把它打捞起来,在那里又建了一座黄陵庙,于是大笔一挥加了个“老”,从此,这里就叫“老黄陵庙”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块青石板就是当时人们朝拜禹王时跪的地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大自然造出运动形成的三峡奇景,孕育着美妙动人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从东海窜来12条孽龙,踞入巫山翠屏峰下的水帘洞中。它们经常出洞追逐打闹,张牙舞爪,上下翻腾,卷来暴风骤雨,激起滔天巨浪,引发山崩地裂,洪水泛滥,当时,月宫中王母的宠女瑶姬,难耐天宫的寂寞,与姐妹悄悄溜出琼楼玉宇,驾着祥云遨游山川,路过三峡,目睹孽龙为非作歹,于是拨下金钗刺死了这12条孽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群恶龙毙命时,化成峭壁峻岭,堵塞大江流水,致使江水倒灌,瀚没无数田园。人间头领舜急忙遣鲧来治理洪水。鲧率百姓筑堤堵水,始终未能治住洪水。舜帝再委派其子大禹接任。大禹采用疏浚的办法开山排水,辛勤劳作,三过家门而不入,精诚之举感动了瑶姬向大禹传授无字天书,协助凿开三峡,使滔天洪水化为清波,奔泻东海。大禹治水成功的传说在三峡留下众多“遗迹”,瞿塘峡下游南岸,有对错山、错开峡,相传是当年凿错了河道留下的。峡江有耸立的锁龙柱,斩龙台。云雾缭绕的神女峰,据说是瑶姬惩治恶龙,助禹治水之后,迷恋三峡风光,滞留尘世,化为婷婷玉立的神女峰,为过往船只引路导航,随同瑶姬下凡的姐妹们,也一齐化为巫山十二峰。
西陵峡岸金碧辉煌的黄陵庙后,便是那苍莽的黄牛山。山顶彩云缭绕,迷幻开关之间,便可见一排白色的石壁上矗立着一位身披黑衣,腰佩战刀,手牵一头黄牛的勇士。这就是神奇的黄牛岩。相传是瑶姬帮助大禹治水时派来的土星,变成一头雄壮膘悍的黄牛,用坚硬无比的犄角,抵开了12条孽龙化作峻岭的阻挡,开出河道。功成之后,黄牛跃起上峭壁,成为黄牛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些传说增加了三峡的神秘色彩,更诱人前往寻幽揽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里不仅有令人目不瑕接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众多的人文景观。禹王殿共有楠木柱36根,通高18米,每一根木柱下面都有4个小孔,它是通风防腐用的。这根木柱下面有一块庙内最小的碑,我们叫它“七寸碑”(碑高七寸),上面写有“永达万世,大明万历46年”(1618年)字样,这跟殿顶镇殿的银葫芦上所载的年代是一样的,这就充分证明禹王殿是1618年建的,大家再看这屋梁上面红色阴刻的小字,上面也有大明万历46年字样,以及工匠的名单,这边黑色是字是大清光绪___年,也就是1891年重修禹王殿留下来的。大家再看这柱子上的盘龙,俗称“天龙”,意为“从天而降”。这殿内最珍贵的是这两根水文柱,1870年的洪水就淹到这里,当时的海拔高程是81.16米,流量是10.5万米每秒,这就为修建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大坝提供了相当科学的水文依据,所以说三峡治水的魂就在这里。
下面我们去看一下碑廊,相传诸葛亮(东汉建安16年,公元211年)被刘备三顾茅庐请出山后,入蜀时经过这里,觉得这里风水好,风景如画,于是重修了黄陵庙,并且立碑在此,这是一块汉碑----悬孔圭形碑,这是诸葛亮最早的一篇文章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收集在诸葛亮文集的第一篇。碑文为“仆躬耕南阳之亩,遂蒙刘氏顾草庐,势不可却,计事善之,于是情好日密,相拉总师,趋蜀道,履黄牛,因睹江山之胜.乱石排空,惊涛拍岸,敛巨石于江中,崔嵬赞元,列作三峰.平治洪水,顺遂其道.鸣呼,非神扶助于禹,人力奚能致此?仆纵步环境,乃见江右大山壁立,林麓峰峦如画.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神像影现焉.发须眉,冠裳宛然,如彩画者.前竖一旗旌,右驻一黄犊,犹有薰工开导之势.古传所戴黄牛助禹开江治水,九载而功成,信不诬也.惜乎庙貌废去,使人太息.目之曰“黄牛庙,以显神功。”旁边这块方形座碑,是重修玉皇阁时的功德碑,另外还有李拔,(清代荆南观察史)题书的碑文,分别咏为“黄牛山,黄陵庙,诸葛祠,三珠石”四首七律。这里面关于三珠石的传说充分说明当时的香火鼎盛,黄陵庙钟的灵验,所到这里的每一位游客都会求一个平安回去避邪,保平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年,诸葛亮立碑后,又余兴未了,亲手栽植了一根铁树,距今已经有1700多年的历史了,高4.6米,胸径27厘米,这是雌性,小铁树也是雌性的,我们笑称它们为“母女二人”,铁树每一次开花都跟长江水利方面的幸事相重合,1983年它第一次开花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竣工;1993年第二次开花,三峡大坝动工;1997年大家最为熟悉,是大江截流,预计在2009年,神奇的铁树会再一次开花,欢迎各位朋友再次来黄陵庙观看这一奇景。
下面,我们去欣赏一下清代民居,大家回头看一下,禹王殿上有一个镇殿的银葫芦,它重40.5公斤,葫芦在我们黄陵庙内非常的常见,它可以避邪,保平安。大家可以看到庙内任何树都可以长得非常茂盛,这里有铁树,柏树、香樟、桂花树、棕树、白果树、柑桔树等,以及各种花卉。这就是清代民居,当时一个姓覃的大地主看到黄陵庙是个九龙捧圣的风水宝地,就捐了很多香火钱给庙里,并买下这块地建了一个祖屋。他的后代现在还在宜昌做船运生意,非常的发达。这每一间屋上有一道飞檐,这除了美化房屋的作用呢,还有防火的功能,这充分展现了中华人民的智慧。大家跟我到里面看一下,四周墙壁下是三峡地区艺术家(农民作家)根据三峡风情的独有特色绘制的版画,它生动的描绘给了当地人们劳动,生活的情景,在民居内,各位佳宾还可以品尝到黄陵庙特有的黄牛神茶,它采自后山1500米的黄牛山的顶峰,并由天下第四泉黄牛泉的泉水泡制,气味甘甜,芳香溢人,具有清热解暑,美容养颜的作用。大家品尝之后,可以带几包回去送给亲朋好友,让他们也能品尝到黄陵庙特有的黄牛神茶,并带去黄陵庙的灵气和祝福。
我们现在要去的地方是武候祠,修建这座候祠是因为诸葛亮曾经重修了黄陵庙,当时国家和民族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大家迫切渴望有一位像诸葛亮这样的贤才来救民族、救国家。于是他们建立这座武祠来纪念他。大家可以看到每一块砖上都有制造的时间和负责人,这有质量认证的作用,再看山檐上的彩画,距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虽经风吹日晒雨淋,色彩依旧鲜艳,这说明清代彩画艺术非常繁荣。武候祠的门联“南阳祠宇空秋草,西蜀关山隔暮云。”是当代书法家钟鸣天先生题写的。上方悬挂的乃是尹瘦石老先生题写的“武候祠”匾。里面的“云霄一羽”这块匾是宜昌总镇罗缙绅所书,它出自唐代杜甫的一句诗“三分割据纡筹策,万古云霄一羽毛。”它生动地概括了诸葛亮在人们的心目中,智慧是首屈一指的。这里面塑造的是三国演义的三个故事,左边一组为“三顾茅庐”;中间一组为著名的“空城计”,下退了司马懿十万精兵;右边一组为三国演义的第八十回“汉中王正位续大统”,诸葛亮装病,逼刘备称帝成立蜀国的故事。
最后请大家跟我一起去欣赏这最后一景:即清朝宜昌总镇罗缙绅,在修建武候祠后,为了表达当时兴奋的心情,特在此挥笔写下狂草的一笔“虎”字,看到这个“虎”字,大家可以体会到当时罗缙绅的豪情壮志。“虎”字碑的正面是一棵百年的桂花树,它的香气和灵气,伴随黄陵庙走过百年多的历史,每年八月中秋节前后,桂花的芬芳会您带来永恒的回忆。
好,我给大家的讲解就到这里,请大家自由观光、留影,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希望大家玩得愉快,玩得高兴。
篇三:黄陵庙导游词范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传说诸葛亮撰写的《黄陵庙记》也这样记述:熟视于大江重复石壁间,有视象影现焉,鬓发须眉、冠棠宛然如彩画者。前竖旗旌,右驻以黄犊;前面还有块岩石呈黑色,吉人牵牛状。“策牛者何人,尔行何日已?”黄牛就这样永远留在石壁上,让过往旅客指点、评说。黄牛助禹开江有功,人们便在山下修了座黄牛庙来四时祭祀。宋朝文学家欧阳修任夷陵县令时,认为神牛开峡事出无稽,只信大禹治水,黄牛庙故改称黄陵庙。此庙始建于汉代,屡罹兵焚,多次重修。
现仅存明万历46年(1618)重修的禹王殿、武候祠等。 庙的主体建筑是古人为纪念夏禹而建的禹王殿。殿内有清慈禧太后所书的“砥定江澜”和署名惠王所书“玄功万古”木匾。此殿富丽堂皇,由36根两人合抱的楠木主柱支撑,柱上浮雕九条蟠龙,形态各异,栩栩如生。其中有一根“水女柱”立在殿之左侧其离地约四米的柱面一,留有历经120多年的陈旧水迹。柱上挂着一木牌,上书“庚午年(公元1870年)洪水至此”。
这是珍贵的水文资料,记录了有史以来长江最大的一次洪水。庙内还存有许多记载洪水水位的碑刻。禹王殿的右侧是武侯祠,祠内后院长有一株铁树,据说是诸葛亮当年亲手所种。黄陵庙院内还有一口石井,水质极佳,黄陵庙为桔林环绕,风景优美。
篇四:黄陵庙导游词范文
现在请大家跟我参观大禹神像。这就是大禹扶耒开江治水的大型雕像,这是后世仿制的,以前的雕像被1870年的特大洪水冲到了西坝庙嘴,而当地信善的人们把它打捞起来,在那里又建了一座黄陵庙,于是大笔一挥加了个“老”,从此,这里就叫“老黄陵庙”了,大家可以看一下,这块青石板就是当时人们朝拜禹王时跪的地方。大自然造出运动形成的三峡奇景,孕育着美妙动人的传说。相传远古时期,从东海窜来12条孽龙,踞入巫山翠屏峰下的水帘洞中。它们经常出洞追逐打闹,张牙舞爪,上下翻腾,卷来暴风骤雨,激起滔天巨浪,引发山崩地裂,洪水泛滥,当时,月宫中王母的宠女瑶姬,难耐天宫的寂寞,与姐妹悄悄溜出琼楼玉宇,驾着祥云遨游山川,路过三峡,目睹孽龙为非作歹,于是拨下金钗刺死了这12条孽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群恶龙毙命时,化成峭壁峻岭,堵塞大江流水,致使江水倒灌,瀚没无数田园。人间头领舜急忙遣鲧来治理洪水。鲧率百姓筑堤堵水,始终未能治住洪水。舜帝再委派其子大禹接任。大禹采用疏浚的办法开山排水,辛勤劳作,三过家门而不入,精诚之举感动了瑶姬向大禹传授无字天书,协助凿开三峡,使滔天洪水化为清波,奔泻东海。大禹治水成功的传说在三峡留下众多“遗迹”,瞿塘峡下游南岸,有对错山、错开峡,相传是当年凿错了河道留下的。峡江有耸立的锁龙柱,斩龙台。云雾缭绕的神女峰,据说是瑶姬惩治恶龙,助禹治水之后,迷恋三峡风光,滞留尘世,化为婷婷玉立的神女峰,为过往船只引路导航,随同瑶姬下凡的姐妹们,也一齐化为巫山十二峰。
西陵峡岸金碧辉煌的黄陵庙后,便是那苍莽的黄牛山。山顶彩云缭绕,迷幻开关之间,便可见一排白色的石壁上矗立着一位身披黑衣,腰佩战刀,手牵一头黄牛的勇士。这就是神奇的黄牛岩。相传是瑶姬帮助大禹治水时派来的土星,变成一头雄壮膘悍的黄牛,用坚硬无比的犄角,抵开了12条孽龙化作峻岭的阻挡,开出河道。功成之后,黄牛跃起上峭壁,成为黄牛岩.....
这些传说增加了三峡的神秘色彩,更诱人前往寻幽揽胜。
这里不仅有令人目不瑕接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众多的人文景观。禹王殿共有楠木柱36根,通高18米,每一根木柱下面都有4个小孔,它是通风防腐用的。这根木柱下面有一块庙内最小的碑,我们叫它“七寸碑”(碑高七寸),上面写有“永达万世,大明万历46年”(1618年)字样,这跟殿顶镇殿的银葫芦上所载的年代是一样的,这就充分证明禹王殿是1618年建的,大家再看这屋梁上面红色阴刻的小字,上面也有大明万历46年字样,以及工匠的名单,这边黑色是字是大清光绪___年,也就是1891年重修禹王殿留下来的。大家再看这柱子上的盘龙,俗称“天龙”,意为“从天而降”。这殿内最珍贵的是这两根水文柱,1870 年的洪水就淹到这里,当时的海拔高程是81.16米,流量是10.5万米每秒,这就为修建葛洲坝工程和三峡大坝提供了相当科学的水文依据,所以说三峡治水的魂就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