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教学反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是一封在“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书信。小编收集了《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教学反思,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教学反思篇1
这封信体现了一个中国小朋友给予身处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的无私的援助,表达了小朋友们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全文语言朴实,文字流畅,感情真挚感人。读罢此文,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们辛酸的生活和一个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渴望和平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让读者不由地与作者产生共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第一课时里,我放手让每一个学生按照导学案上的要求自学,重点完成:“我”和维克多有什么共同的愿望?为此,“我”做了些什么?用横线勾画出来,再读一读,体会一下“我”的心情,在划线处做好批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第二课时里,我要求以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读画的句子,谈体会,再读句子。其他小组成员评价,并作补充。在这一环节中,同学们回答问题积极,个个见解独特,课堂气氛活跃。
最后,我还安排了练笔:想一想,接到“我”的信后,维克多在回信中又会说些什么?上课伊始,我将这样与学生进行交流:战争带给人们的是一系列的灾难,饥饿、寒冷、病痛、流血、死亡……饱受战乱之苦的孩子们,一天最幸福的时刻,就是邮车到来的时候。每当那时,伙伴们就一拥而上,读着亲人朋友的来信,放声大笑,又唱又跳,像过节似的……今天,我们再和维克多弟弟一起,读一读远方朋友的来信吧!(板书课题)来,齐读课题!
接着,提出问题:当我收到维克多弟弟的回信时,心情怎么样?再请学生用激动的语气齐读第一自然段(板书:激动)。
通过谈话和复习导入,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和激活学生继续探究的欲望。
《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教学反思篇2
《写给异国弟弟的信》这篇课文是鄂教版小学语文课标实验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二篇课文。本单元教材是以“和平友爱”为话题组编的。本课是一封在“国际少年书信写作比赛”中获得第一名的书信。这封信体现了一个中国小朋友给予战乱中的异国小难民的无私的援助,表达了小朋友们渴望平息战争,渴望早日和平,过上幸福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全文语言朴实,文字流畅,感情真挚感人。读罢此文,饱受战乱之苦的难民们辛酸的生活和一个充满爱心、富有正义、渴望和平的小作者的形象立刻浮现在我们眼前,让读者不由与小作者产生共鸣。
引用多媒体课件,调动学生的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在学习完第二自然段之后,我请同学们读第二自然段,这时,我在课件中配上音乐来调动学生的情感,我插入的是斯卡布罗集市的音乐。这首音乐给人的感觉很美,听着犹如来到仙境一般,同时让人感受到了朋友的关爱,亲人的思恋,它能激励人们实现心中的梦想。同学们在音乐声中朗读课文,给我的感觉就是世界小朋友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盼望着建造一个美好和谐的家园。此时,我感觉到整个课堂都在一种漫无边际的空间幻想之中,学生的情绪整个被调动起来。
《写给异国弟弟的信》教学反思篇3
我在教学第二课时的过程中,重视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复习上节课内容,知道我和维克多弟弟有一个共同的梦想,就是做一名邮政工人,做传递和平的绿衣使者。我抓住这一要点,让学生思考,为了实现这一梦想,我做了些什么?把你感受最深的句子画出来,读一读,并且把你的感受用一、两个词或者一句简单的话,写在旁边。这样教给了学生学法,引导学生抓词语抓句子来理解课文内容,学生通过画一画,读一读,写一写,对课文有了自己的见解。反馈时,他们能畅所欲言,谈自己的体会。比如,他们抓住“衣不遮体”这个词,从字面上知道衣服不能遮住自己的身体,说明难民们生活非常艰苦,没有衣服穿。理解作者的爱心,学生从作者自己亲手画画,花了七八个晚上才绣了和平鸽和橄榄枝,体会出作者对难民小朋友的关爱和友情。这样的教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通过朗读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朗读在学习课文中有很大的作用,朗读不是机械地重复原文,是要通过内部语言进行理解,把原文转化为自己的思想。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进行朗读,反之,通过朗读又来促进对课文的进一步理解。如:学生理解“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衣不遮体的情景,十分同情。在父母的支持下,我把这份礼物转送给你。”这一句时,在同学们交流了自己的感受后,我启发同学们,这一句可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朗读,学生觉得应该用同情的语气读,于是我先请黄煜莹同学读一读。
她读的时候声音很高昂,很兴奋的语气,我又引导同学们评一评,这样的语气不能表达作者对难民小朋友的同情,怎样读出对难民的同情呢?学生思考得出,应该用低沉,轻柔的语气读,才能表达对难民的同情。于是,我再请黄煜莹同学读一读,第二次,她读出了对难民的同情。这时,我也进行了范读,再多请几位同学读。就这样,在反复的朗读中,同学们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把自己的感情都融入到了课文之中,而且引发了对后文学习的兴趣。
通过学习,我感觉同学们理解了课文,随着作者的笔触对难民的生活有了一定的了解,能跟作者一样对难民有了深深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