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政府工作报告是传递关乎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信息载体,功能性极强,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几篇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一起看一下吧!
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4年工作回顾
2014年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市人大、市政协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围绕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全力干好“四件大事”,创新政府工作理念,改进运行方式,抓改革、促转型、治环境、惠民生,采取了一系列既利当前、更惠长远的举措,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一)调结构促转型,经济平稳健康运行。我们坚持问题导向,注重精准发力,在盘活存量中引增量,在优化结构中稳增长,在创新驱动中促转型,经济发展稳中有进。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121亿元,增长7.4%;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3亿元,增长10.4%。集中精力发展工业、服务企业。启动工业转型发展十大专项,开展重点产业战略咨询,完善工业项目决策咨询服务机制,支持和推动一批企业盘活存量资产,开展战略重组,构建点、线、面结合的企业精准服务体系。加强重点企业监测分析,建立政企交流机制,开展科技金融合作试点,金融信贷增量创历史新高,解决了一批企业融资难、项目落地难等实际问题。落实减、免、缓、补各项惠企政策,累计兑现涉企帮扶资金10.6亿元。强力推进“大干项目、干大项目”。突出抓好一批重大项目建设,衢宁铁路开工建设,九景衢铁路、杭新景高速、衢江航运、衢江抽水蓄能电站等项目有序推进,杭长高铁正式通车,华友钴业建成投产,火车站片区改造征迁工作顺利推进。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82.1亿元、增长16.6%,重点项目投资增长29.5%。投资结构进一步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增长28.5%,生产性服务业投资增长31.2%,民间投资增长21.4%。创新产业招商机制,积极推动企业招商,强化北京、上海产业资本和科技金融“双对接”,招商引资实到资金增长13.9%,其中浙商回归项目到位资金增长46.6%。积极推动结构调整、产业转型。制定创新驱动发展生态体系建设纲要,加快建设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衢州海创园和“__”创业园等创新平台,建成11家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大力推进“两化融合”、“四换三名”工程,加强企业技术改造和低效用地盘活利用,腾出用能空间27.6万吨标煤、盘活存量土地5000余亩,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1.7%,新产品产值增长20.7%。江山成为省“两化”深度融合国家综合性试点区,常山列为省传统块状行业“腾笼换鸟”试点。实施农业农村十大专项,稳定粮食生产,大力发展绿色有机农业,推进农业“两区”建设,深化实施家庭农场培育发展、现代生态循环农业、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三大省级试点,推广“粮食银行”,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117个。衢江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开化列入国家有机农产品认证示范创建区,柯城七里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乡镇。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培育信息、旅游、健康等新的消费热点,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03.8亿元,增长13.6%。加强电子商务政策扶持、平台建设、人才培训和物流配套,开通淘宝衢州馆和各县(市、区)分馆,积极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完成中国粮网改造升级,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94%。编制国家休闲区战略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4A级景区实现县(市、区)全覆盖,游客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4.5%和21.9%。我市入选2014年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开化获批开展国家公园试点,江郎山被评为“美丽中国”十佳景区,龙游红木文化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小镇、开化根艺小镇入围全省首批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小镇。积极引导外贸企业拓市场、调结构,实现外贸出口总额28.9亿美元,增长20.7%。
(二)施铁腕抓整治,生态环境持续优化。我们坚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治气治堵等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开展百日攻坚并取得阶段性成效,城乡环境更加美丽洁净。“五水共治”走在全省前列。严格落实“河长制”,坚持水岸同治,加强源头管控,超额完成“三河”治理任务,削减生猪饲养量200万头,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568家,各县(市)交接断面水质达标率100%,铜山源库区、信安湖流域水质明显改观,乌溪江库区治出华东最好的一级地表水,市域出境水水质考核优秀。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年度任务全面完成。我市获全省“五水共治”优秀市大禹鼎,龙游获优秀县大禹鼎。“三改一拆”强势推进。坚持拆改用联动,狠抓存量违法建设分类处置、非法一户多宅专项治理,拆除违法建筑572.8万平方米,新改造旧住宅区、旧厂区、城中村1058.9万平方米,提前超额完成省下达的三年任务。拆除公路边违法广告牌1000多块。治气治堵积极有效。全面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加强煤炭总量控制,开展省用能预算化管理和用能权交易改革试点,淘汰黄标车8657辆,新增和更新天然气公交车121辆,市区出租车全部更新为天然气,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任务,PM2.5平均浓度下降16.2%,空气优良天数从249天提高到288天。全面开展公交优先示范城市创建,完成市区“十大堵点”治理任务,狠抓“四小车”整治,开展上下街区间免费换乘公交试点,新投放公共自行车2000辆,全市新增公共停车位1908个。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开化列入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加快“五彩衢州”建设,完成造林更新7.8万亩。启动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等一系列试点建设,建成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项目30个。
(三)重规划严管控,城乡建设科学有序。我们坚持规划引领,强化科学管控,有力有序推进城乡建设。城市十大专项全面推进。完成上下街改造提升、坊门街规范提升,基本完成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孔子儒学文化区建设、天王塔院和文昌阁复建、市区水系改造提升、西区鹿鸣公园建设等专项工作,形成了一批城市新景观。加大城市管理力度,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小城市培育试点,各县(市)均完成一批城市专项工作。龙游被列入全省首批美丽县城试点县。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创新规划编制方法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与国内一流规划设计团队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同步推进战略规划与区块设计,统筹融合区块规划和专项规划,促进大、中、小规划相互衔接。完善城市规划体系,完成现代田园城市规划研究和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全面推进西区、城南片区、十里长街、环信安湖及古城片区等区块城市设计。建成城市展示馆。强化科学有效管控。建立市区规划土地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市区“空间一张图、规划一支笔、建设管理一个口”。推进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构筑城中村改造政策体系,全面推行公寓安置,创新“房票”安置模式,加快农民市民化步伐。出台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政策,有效遏制违规“工改商”行为。深化美丽乡村建设。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农村宅基地发证率达91.1%,土地承包权证发证率达99.6%,完成849个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革。深化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养生度假、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和民俗风情建设,新增省美丽宜居示范村21个。柯城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先进县,江山大陈村荣获中国年度十大美丽乡村称号。
(四)惠民生促公平,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我们坚持民生至上,千方百计扩大民生投入,全力办好十方面民生实事,全市民生事业财政支出增长17.1%,“三公”经费支出削减35.9%、共1.4亿元,全部用于“五水共治”。努力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落实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职工最低工资月标准平均提高12%,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提高11.8%,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2.5%和17.2%。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583元、增长9.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4元、增长11.2%。切实加强社会保障。推进社保制度整合,实现市内就医“一卡通”,2.5万被征地农民参加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深化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545个,新增养老床位1198张。新增城镇居民住房保障1781户,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旧房改造1350户。社会救助、社会福利、慈善、红十字等事业取得新成效。积极发展社会事业。稳步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柯城、衢江、龙游、开化通过国家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认定,标准化学校覆盖率达到70.6%。高考成绩创历史新高。深化校企合作、优化专业设置,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服务地方发展能力进一步提升。推动卫生创强,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抓好H7N9等重大疫情防治,市中心医院项目加快推进,第三医院迁扩建项目基本完成。推进文化强市建设,衢州流动文化加油站成为全国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样本,儒学文化产业园成为全省首个国家级文化产业试验园区,“杨继洲针灸”、“常山喝彩歌谣”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成功举办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第五届“衢州·烂柯杯”中国围棋冠军赛等活动。组建衢州广电传媒集团。新闻出版、民航、海关、检验检疫和统计工作得到加强。援藏援疆援青、人口计生、气象、邮政、档案、地方志、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取得新进展。不断深化平安建设。大力弘扬“最美精神”,深入推进精神文明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开展社会治安状况评估,做好下访约访,深化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安全生产主要指标连续十年下降。国家安全、国防动员、人民防空、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五)转职能改作风,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查摆“四风”问题,狠抓整改措施落实,努力转作风、促发展、求实效。积极创新政府运行方式,确立“三个四”工作理念,初步形成了“控制为先、规划引领、产业转型、财资支撑”的工作体系。全力推进“四单一网”建设,市级实际执行的行政许可事项从372项减少到240项,全面取消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公布政府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制定企业投资项目负面清单,编制市级政府部门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开通政务服务网、“12345”政府热线和衢州政务微信平台,推进“中介超市”和“便民方舟”建设。抓好商事制度改革,完成市场监管体制改革。启动财资营运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资金池管理,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市区政府性资金归集率100%。创新绿色产业集聚区运行机制,实行扁平化管理、公司化运作,构建“3+2”片区服务体系。整合行政办公用房资源,推进涉企部门力量下沉。重视决策咨询工作,促进政府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加强依法行政,全力办好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联络站反映的意见建议。抓好廉政风险防控,推进预算决算公开,开展跟踪审计。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人民积极进取、团结拼搏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和外来建设者,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及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衢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关心、支持衢州改革发展的海内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市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问题,政府工作还有很多不足。主要是:地区生产总值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未完成预期目标;经济结构性、素质性问题比较突出,转型升级任务十分艰巨,有效投资增长乏力,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现代田园城市和国家休闲区建设进展不快,城市能级亟待提升,科学管控机制尚需完善;促进城乡居民持续增收的渠道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不多,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安全生产等领域治理任务仍然繁重;政府职能转变还不到位,一些政府工作人员的改革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不强,特别是干部素质还不适应新常态,抓落实的主动性和有效性有待提升。对此,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二、2015年目标任务和重点工作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推进转型升级的关键之年,是完成“十二五”、规划“十三五”的重要一年,也是衢州建市30周年。做好今年工作,既有许多有利条件,也有不少实际困难。我们要主动适应新常态,认识和感知新现象,研究和把握新政策,对标和吸收新标杆,努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在新常态中迈上新台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今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以改革统领全局,坚持稳中求进,深化“一个中心、两大战役”,持之以恒干好“四件大事”,全力以赴推进“五个转型”,不断改善和保障民生,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收官,为打造生态屏障、建设幸福衢州作出新贡献。
综合考虑发展趋势和工作导向,建议2015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出口总额增长7.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节能减排完成省下达指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完成上述目标任务,必须切实增强转型升级紧迫感,把握方向,创新方法,狠抓落实。重点抓好六个方面工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一)全力推动工业提升发展。顺应产业高集中度化、高融合度化、高加工度化、互联网化和金融化的发展趋势,以工业转型发展十大专项为抓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和新兴产业培育发展,走出新常态下工业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强化集群。主动对接省里重点培育发展的七大产业,大力培育氟硅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水资源利用、高档特种纸等产业集群,着力在发展下游深加工、拉长产业链上下功夫,努力打造区域产业新品牌。加强现有企业分类指导,引导一批实力企业成为行业的整合者,鼓励一批中小企业投入实力企业的“怀抱”,推进一批企业破产重组和搬盘,培育引进一批创新型企业,推动一批企业上市发展。完善产业招商体系,突出抓好企业招商,制定企业招商激励办法,全面对接上市公司,聚焦龙头带动型、总部基地型和“孤岛”企业,全年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20个以上。确立盘活存量就是招商引资的理念,制定企业闲置低效工业用地处置政策,积极盘活企业存量资产。强化集约。优化绿色产业集聚区功能布局,以提高基础设施共享率为标准,规划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群功能区,推进衢州巨化一体化发展,打造功能高端、产城融合的工业新城。积极推进省级开发区(园区)整合提升,加强孵化器、标准厂房等设施建设,支持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坚持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积极谋划发展一批特色产业小镇。大力推进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建设,实施一批生态化循环改造提升重点项目,规划建设一批环保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立企业关键要素差别价格倒逼转型机制,整治提升重点乡镇工业功能区。强化创新。深入推进“四换三名”工程,建立创新引导基金,加快浙江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衢州海创园和“__”创业园等一批创新平台建设,大力引进“国千”、“省千”等高端人才,加大创新研究院和创新型企业培育力度,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5家。深化实施一批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实现工业技改投资增长20%。强化融合。大力发展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制造业与服务业相互融合,积极培育信息经济、生态经济、环保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大力发展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经济,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示范区建设,培育和引进电商人才,鼓励企业开展电商应用,新建和整合建设5家电子商务示范园区。大力发展总部经济、文化创意、工业设计等新型业态,创新商贸业发展模式,推进现代物流体系建设,加快上洋专业市场转型提升。深入推进产融结合,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深入开展产业资本和科技金融对接,加大与上市公司、跨国公司的对接力度,支持企业开展资本运作,推动企业上市和新三板挂牌,形成开放发展新格局。强化服务。企业家是推动转型升级的主力军,高度重视企业家的培养、培训、引领和激励,打造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完善市区“3+2”片区服务体系,全面深化百名局长服务百家企业活动,建立完善政企互动、政银联动和企业家交流机制,提高政府专业服务、精准服务企业水平。进一步落实各项惠企政策,减轻企业负担。积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制度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情。
(二)全力推动城市提升发展。把城市建设的着力点放在盘活存量、优化结构、提升功能上,致力打造精致紧凑、和美儒雅的现代田园城市。聚焦规划引领。健全规划土地联席会议制度,在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一律取消农民自建房、一律推行公寓式安置、一律禁止违规“工改商”,确保市区房地产市场“一个龙头出水”。突出市区主体化、市域一体化,用好中心城区空间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战略谋划市区主体空间发展,战略统筹市域一体空间发展,战略研究四省边际综合交通发展。重视加强中观规划,抓好综合交通、水利水系、绿化生态、廊道建设等规划修编,推进专项规划综合化和区块规划规模化,实现中心城区城市设计全覆盖。加快全市“多规合一”步伐。建好中心城市。围绕“畅想信安增魅力、品质西区聚高端、十里长街展新姿、工业新城优功能、控好北区留后劲”,全面启动城市建设管理新十大专项,实施魅力信安湖公园建设提升、品质西区建设提升、十里长街建设提升、名城保护利用、城市道路畅通、城区商贸建设提升、城市空间有机更新、城市治水治污、城市功能优化、衢江新区建设提升等工程,打造一批城市新亮点,促进城市人气集聚、紧凑发展。构筑统一、系统、规范的城中村改造管理政策体系,制订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用地范围内农民住房困难户疏导政策,推行公寓安置、“房票”安置等多种形式,堵疏结合、分类处理,加快农民市民化,推动人的城市化。加快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建成杭新景高速一期开化段,完成衢江航运红船豆枢纽建设并实现发电。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打造城市管理智慧平台,制订衢州市城市容貌标准,建立城市精细化管理制度体系,重拳整治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效能。深化交通治堵,倡导文明出行、绿色出行,优先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加大力度整治城区重点堵点。推进政府购买服务,加快道路、园林、绿化、环卫等城市设施养护市场化步伐。建设美丽县城。制定实施美丽县城建设行动计划,优化空间规划、提升核心功能、加快特色发展,构建市域一体、优势互补、差异发展的市域城市格局。抓好小城市培育试点,加强村镇规划指导和管理。
(三)全力推动“三农”提升发展。创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色。以工业化理念发展现代农业。全面完成农村确权赋权改革,健全土地集中连片流转机制,积极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和高素质人才进入农业领域,促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升农业“两区”集约发展水平,增强现代农业园区设施化程度,提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集聚度,做精做美家庭农场。推进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稳定粮食生产,发展林业经济,大力发展创意农业、休闲农业、品牌农业,让农民尽享农业多功能带来的收益。深入推进全省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点,建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新增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190个。构建营销体系网络,建设中国网上粮食市场总部,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加大品牌营销力度,促进农产品优质优价,让优质安全农产品鼓起农民“钱袋子”。健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开展院地合作、院企合作、基地合作共建,夯实现代农业发展科技支撑。以城镇化理念建设美丽乡村。科学规划建设集镇和中心村,提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水平,引导农民有序建房,改善居住环境。把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引入新农村建设,做好“村镇+互联网”、“村镇+旅游”、“村镇+文化”、“村镇+特色产业”等文章,焕发农村生机和活力。用更加务实的举措深化农村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农房改造、农田水利、农民饮用水、古村落保护等工作,加强土壤污染防治,建立有效管用的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处置运维机制,积极引导生猪禁限养区农民转产转业,让农民在建设“乡村美”中增加收入。积极探索发展多种形式的村级集体经济,增强造血功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实支撑。以乡村休闲旅游带动农民增收。按照全市域景区化理念谋划旅游大格局,引导美丽乡村向“美丽经济”转型。深入推进旅游业大发展战役,加快国家休闲区、开化国家公园建设,抓好国家级儒学文化产业试验园区等重大项目建设,大力推进江郎山文化旅游风景区5A创建。全面实施乡村休闲旅游三年行动计划,整合乡村旅游资源、农业产业资源和乡土文化资源,大力发展特色民宿经济,打造一批美丽乡村精品线路,创建一批乡村休闲旅游区。加快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提高推介实效,全市旅游人数和旅游收入分别增长15%。
(四)切实增强项目投资带动力。持之以恒“大干项目、干大项目”,全力以赴扩大有效投资。准确把握投资方向。紧扣有效性,抓牢大项目,进一步深化改革、拓宽思路,着力扩大有效投资、精准投资。狠抓重大基础设施投资、重大产业投资、技术改造投资和以“五水共治”为重点的民生事业投资,力争引进落实一批大项目。把握总量与结构、政府与市场、存量与增量的关系,算好成本账、环保账,重点关注效益好、有价值的投资,努力实现投资总量较快增长、结构更加优化。创新加强投资管理。实行分领域分类管理,找准抓手、深挖潜力、优化结构、提高实效。加强投资前期管理,重谋划、重开头,构建“课题研究先行、规划设计跟进、平台项目转化、整合招商落地、决策咨询把关、完善体制保障”的有效投资工作新体系。创新重点项目管理,实现“滚动编制、滚动管理、滚动实施”,科学安排市重点项目计划,积极争取更多项目进入国家和省重点。狠抓工作责任落实。加大力度,强化考评,切实把项目落下去、把投资抓上来。坚持“三待三亲”理念,充分发扬“店小二”精神,对看准的项目紧盯不放,强化协调服务,狠抓落地实施,确保新开工一批、续建一批、竣工投产一批重点项目。
(五)切实增强生态屏障约束力。生态是衢州最大的财富、最大的优势,要在“控”和“治”上下功夫,夯实生态本底、护好青山绿水,做好以生态文明建设倒逼转型升级、转化绿色经济的大文章。强化控制。以最严格的环保巡查制度、最严密的智慧环保预警体系、最严厉的环保惩处措施,控好能源消费和污染物排放总量。严格控制市区化工总量,划定高新园区发展红线,红线以外不再布局化工产业,红线以内不再新上基础化工项目。深化治理。坚持以水质论英雄,打好治水攻坚战,深化生猪养殖、工业排污、河道采砂、水产养殖、城镇污水等重点污染源治理,确保污水和垃圾两个终端处理系统有效运行,实现全市域消除劣Ⅴ类水质断面,全市域消除垃圾河、黑河、臭河,全市域推进生态环保养殖。把治理雾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保障大气质量稳定提升。持之以恒抓好“三改一拆”,做到堵疏结合、标本兼治,下决心攻坚城市拆违,拆改用结合、项目化推进,加强日常监管,完善长效机制,确保新增违法建筑及时拆除率100%,确保“无违建”创建面达到100%,努力拆出新空间、改出新风貌、治出新环境。守牢底线。毫不动摇地坚持生态保护这条发展底线,切实强化项目决策咨询,把好入口关,严格实施项目质量准入、空间布局准入、企业家素质准入,坚决做到不符合环保要求的项目不要,不符合产业导向的项目不要,生产工艺、技术、装备落后的项目不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六)切实增强民生事业保障力。衢州社会事业发展欠账多,是短板。在强化政府均衡托底的同时,要以改革的思路、办法和机制办事业、兴产业,全力以赴加强民生保障。创新社会事业发展机制。文化、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是城市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规划先行,完成文教卫体空间布局规划,积极引入高端要素参与兴办社会事业,促进社会事业与城市产业功能融合、集聚发展。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实施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加快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建设,按照龙头带动、联动布局调整的思路推进市区学校改造和新建,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特色发展,促进特殊教育提升发展,高度关注青少年人格教育和心理健康。继续深化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健全公共卫生体系,积极推动医疗资源整合盘活,加快推进市中心医院、市妇保院等重点项目建设,重视发展中医药事业,健全第三方医疗纠纷调解机制。深化“最美衢州人”建设,打造地方特色文化品牌,继续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抓好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完善城区公共文化体育设施,建成中国儒学馆。完善衢州报业集团、广电传媒集团运行机制。积极发展新闻出版、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事业,进一步做好人口计生、气象、统计、邮政、档案、地方志等工作。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完善促进就业、鼓励创业、自主择业的体制机制,努力为城乡居民创造数量更多、收入更高的就业岗位。建立健全最低工资标准调整机制,适时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待遇标准和城乡居民低保标准。实施全民参保登记,推进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提升到人的全覆盖。完善住房保障机制,提高公租房货币化保障比例,改善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条件。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重点发展社区居家养老。大力发展健康服务业,积极探索医养融合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积极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红十字事业。切实保障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合法权益。继续做好援藏援疆援青工作。全面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入开展法治宣传和教育,加强公共法律服务,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深化平安创建,做好信访维稳工作,注重网络舆论引导,建立与社会组织沟通协调机制,健全调解机制,有效预防和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涉毒、传销等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加强食品药品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抓好危化品生产、运输等安全监管,健全防灾救灾减灾体系,完善应急联动机制,有效防范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发生。支持驻衢部队和武警部队建设,做好国防建设、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双拥优抚工作,大力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外事和侨务工作。
各位代表!为民解忧是人民政府应尽的职责,今年将继续围绕人民群众关心的切身利益问题,全力办好十方面实事。一是治理大气污染,提升空气质量。全面关停小石灰窑;基本淘汰黄标车;市区完成巨化、东港热电机组脱硝大气治理项目,完成元立公司2台竖炉的烟气脱硫和干熄焦的一期技改项目。二是保障食品安全,打造放心餐桌。新改造10家城镇农贸市场为放心市场,22家城区农贸市场建成食品安全快速检测室,免费向公众开放;300家规范化家庭农场和200个标准化示范基地全部建立农产品二维码追溯管理系统,200家规范化家庭农场配备快检设备。三是推进“五水共治”,守护碧水清波。新改善6.6万农民饮用水条件;新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12万户;建成城镇污水管网150公里;启动市区饮用水备用水源项目建设;市区信安湖水质持续优化。四是优化城乡环境,建设宜居家园。新增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村200个;新建农村文化礼堂100家;市区实施环信安湖亮化工程,改造提升斗潭西区、建乙巷讲舍街片区、双港街道南湖春苑、巨化滨一村等4个老旧小区居住环境。五是实施畅通工程,改善出行条件。撤销樟潭收费站;实施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200公里以上和安保工程40公里以上,建成港湾式停靠站50个;市区整治新河沿人民医院路段等七大堵点,打通清莲里北段等五大断头路,新增公共自行车2500辆。六是建设创业平台,促进社会就业。新增城乡就业2万人,开发农村(社区)公益性岗位1500个,启动大学生创业园建设。七是开展扶贫帮困,关爱困难群众。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同比增长8%以上;将无人抚养和贫困家庭重残、重病儿童纳入儿童福利保障范围;将就业年龄段无固定收入残疾人生活补贴月标准提高到125元。八是加强基础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全市新创建标准化中小学校15所;整治无证幼儿园,全市等级幼儿园覆盖面达到88%以上,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儿童人数从2014年的4.7万人提高到5.5万人,新增持证幼儿教师120人以上。九是健全服务体系,保障老有所养。全市新增机构养老床位1240张,新建330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十是完善电商网络,推进信息惠民。在全市城区新建180个“E邮柜”等电子商务投递终端;市区主要街区、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实现免费WIFI覆盖。
三、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衢州正处在爬坡过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新常态、新任务、新挑战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将把政府转型、干部转型作为推进“五个转型”、完成全年任务的关键保障,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创新政府运行方式,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法治型、创新型、清廉型、服务型政府。
(一)以政府自身改革撬动重点领域改革。围绕解决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找准改革切入口,狠抓改革措施落地,用制度和技术手段倒逼政府运行方式创新。深化政府自身改革。完善“四单一网”,建立健全动态调整机制,拓展提升政务服务网功能,推进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与政务网结合,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特色,再造流程。深入研究和贯彻新预算法,完善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推进预算改革,推行阳光预算,确保资金有效整合和高效使用。完成公务用车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项目决策咨询服务机制,以决策咨询统领投资项目审批和服务,从源头上保障科学发展、高效发展。充分发挥战略规划在政府运行中的引领作用,认真研究制定“十三五”规划,谋划好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大政策。深化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完善企业综合效益评价机制,推进水电气、建设用地、环境容量等资源要素差别化定价,推行用能权、排污权交易制度,建立碳排放报告和核查机制,以要素配置市场化推进产业结构调整。支持江山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等领域,积极引入实力企业、高端人才、高端要素,大力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探索利用民资建设大项目的体制机制。深化财资营运管理体制改革。管控好政府资源、资金、资产和资本,提高“四资”效用、效率和效益,构建“监管统一、出资多元、营运高效”的财资管理体制。推进国有企业、国有资产整合重组,重构国资主体,推动国资上市。推进行政性资产整合搬盘,将市土地收储中心纳入国资管理体系,做大做强政府融资平台,提升经营能力和资产价值。确立科学负债观,加强政府负债管理,提高政府负债质量和效益。深化智慧城市建设。着眼提高共享共治水平,加强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根据不同服务对象和功能定位,对各种智能化平台进行归并分类,打破“信息孤岛”,打造功能集成的智慧城市平台,以技术创新推动政府管理服务转型。确保各项改革取得实效,必须牢牢把握改革方向,积极探索改革方法和举措,做好不同领域改革方案的研究和设计,今年市政府将继续推出一批改革课题,争取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
(二)以法治思维和方式履行政府职责。认真贯彻市委关于全面深化法治衢州建设的实施意见,用法治思维谋划改革发展,用法治方式引领转型升级,用法治手段解除发展难题。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认真落实市人大及其会各项决议决定,自觉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积极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职能,认真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积极听取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健全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带头守法,更好发挥法治的引领和规范作用,强化政府层级监督、专门监督和审计监督,主动接受司法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和执法程序规则。切实做到公开公正、阳光透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重点加强财政预决算、公共资源配置、重大建设项目批准和实施、社会公益事业建设等领域的政府信息公开。
(三)以“四有”要求推动政风建设。巩固和发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大力弘扬“四种精神”,切实增强改革意识、担当意识、服务意识、法治意识,聚焦重点工作,突破难点问题,强化薄弱环节,真正以发展实绩取信于民。坚持“严”字当头,严明纪律、严防松懈、严督实导、严抓作风、严格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着力提升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加快建设想干事、能干事、善共事、干成事、干净干事的政府团队。落实廉政建设“一岗双责”,保持正风肃纪高压态势,积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各位代表!衢州是我们共有的家园,建设幸福衢州是我们共同的目标。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为开创衢州转型发展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下一页更多关于衢州市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