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报告总结 > 社会实践 >

科学课实习报告

时间: 若木1 分享

时光飞逝,日月如梭,我在母校——深圳市宝安中学为期七周(2008年9月16日至11月5日)的教育实习转眼就过去了。这段时间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学会了各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学会了班主任工作的技巧,更学会了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与人合作。在这段一起奋斗的日子里,我和老师、队友和学生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些都是我一辈子最宝贵的财富!是的,实习期间的这份艰辛和感悟,对于我们每个曾经经历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宝贵的回忆!
在七周的教育实习中,我按照华南师范大学教育实习的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实习、班主任实习和教育调研这三方面的工作。实习期间,我关爱每一位学生,工作兢兢业业、认真负责,深受学生们的喜爱,同时也受到老师们的好评。
一、教学工作
1. 初中科学学科的现状
在初中新一轮课改中推行的“科学课”,是由以前初中阶段的生物、地理、物理和化学的内容整合而成的一门综合性科学课程。此项改革旨在超越学科界限,强调各学科领域的相互渗透与整合,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自然和科学,建立开放型的知识结构,促进知识的迁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在科学课的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善于观察,积极参与过程体验,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且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和科学素养。
深圳市关内的学校从2001年起开设初中科学学科,而关外的学校直至2003年起才开设,使用的教材都是浙江教育出版社版的《科学》。在深圳市中考的总成绩中,科学的分值等同语文、数学和英语。总体来说,科学教材难度大,教学任务重。我所在的实习学校宝安中学安排每天一节科学课(一节课45分钟),以及周二和周四下午第4节为科学兴趣班辅导时间。另外,一般来说,一个科学老师教两个班。
2. 教学实习情况与心得
在跨年级、跨专业的教学实习中,我积极参与初一、初二科学课的听课、备课、上课和批改作业等教学活动(见表1)。其中,听课内容广泛,有语文、英语、科学以及历史与社会共4门学科。听课时我认真做好记录,课后及时向老师请教教学方法,不断积累经验。
我在初一和初二共上了16节科学课,上课的形式丰富,有理论课和实验课;内容较广泛,涉及生物和地理知识(见表2)。另外,我还独立设计初二科学兴趣班活动的方案——玉米的无土栽培,并参与指导此项学生活动,从而积累第二课堂教学经验,提高统筹规划能力。
在进行科学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后,我感触良多:不仅亲身体验到课堂教学氛围的变化,感受到新课程改革带来的学生热情的高涨;同时也深刻地感受到来自不同专业的老师们在科学课备课与教学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包括知识结构的变化、思维方式的变化、教学资源的缺乏和评价方式的不确定等。下面,谈谈我的科学教学心得:
(1)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案
在初中科学教学的设计运用中,教师应着力于从设计学生的活动出发,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和学科知识的内容,调动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变教师的“独角戏”为师生互动的课堂知识的探究和发现活动,让学生在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和快乐。
备课时,不单要备教材、备教法,还要备学生。认真钻研教材、教学参考书和课程标准,多做课外习题和中考题以把握每节课的重难点和考点,并虚心听取指导老师意见,最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设计教案以及制作课件和相应教具。力求每节课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原有知识基础上有所提升。
(2)精选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活动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只有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一方面,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充当好“导演”的角色;另一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中有发现,学中有乐趣,学中有收获。真正让课堂 “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变再现型教学为探究型教学。
另外,根据教学模式的不同,我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课堂教学中注重直观性、启发性、独立性、互动性,习题教学中注重客观性和生活性,以及实验教学中注重实践性和探索性。
(3)课后不断反思和归纳,提高教学水平
课后虚心听取学生、实习队队友和老师的意见,及时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和疏漏之处,以及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不断地反思和归纳,并及时调整教学方法,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布置作业,安排测验,及时反馈教学效果
每天有针对性、有层次性地布置作业,并及时批改作业,认真分析和记录学生的错题,在下一节课中透切地讲评学生错误最多的题目。另外,每周安排一至三次小测(每次10分钟),督促学生及时复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最后针对作业和小测的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
(5)注重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课外教学活动是主体性教学的必要补充和延伸,是主体性教学的广阔天地。科学可结合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需要,组织科普知识讲座、实验操作技能比赛、科技小发明小制作活动及相关劳动技能、课外实践等活动,让学生亲近自然、观察自然、探索自然。在课外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探究学习,用所学科学知识去进一步观察、分析乃至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展示其主体能力、创造能力提供机会和舞台。通过这些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际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自信、进取、合作、创新的个性品质。

16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