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其他范文 > 事迹 >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

时间: 和杰4558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榜样8》是为了持续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教育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学习榜样、争当先进,主动作为、担当有为。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希望大家喜欢!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热孜万古丽充分发挥社区退休人员的作用,设置环境卫生治理、惠民政策宣讲等六大类20个岗位,引导138名退休人员发挥余热。

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热孜万古丽还成立了“人大代表工作室”。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柯坪路北社区和周边两个社区相距不远,经常有其他社区的居民前来寻求帮助。为此,热孜万古丽设立固定办公室,邀请其他社区的人大代表联合办公。

“我们广场没有公共厕所,小区篮球架也坏了……”吐尔逊·买买提是滨河社区居民,他来到“人大代表工作室”反映问题后,热孜万古丽和滨河社区人大代表去实地核实后,将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最终问题得以解决。

热孜万古丽结合实际实施了一项项举措,如开设“平安建设”微讲座、“你说我听”微服务、“爱是你我”微联盟等实践阵地,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服务群众能力,为社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社区工作人员余军丽每天负责为居民订购和运送物资,她对记者说:“书记在北京开会期间,经常叮嘱我做好保供工作,尤其是对老年居民、残疾居民的诉求,更要格外关注,不落一户。”

“关键时刻,书记总是冲在前头,从她身上我看到了党员该有的样子。”社区干部白金娥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柯坪路北社区辖区内老旧小区多,进入冬季,辖区居民家中水管、暖气管等维修需求增加。热孜万古丽·沙吾提总是在第一时间组织工作人员抢修。“我经常接到居民打来表扬电话,说包户干部服务周到,这对我们来说既是肯定也是鞭策,我们要继续加强社区干部队伍建设,不断优化为民服务机制,更好地为辖区居民做好各项服务。”热孜万古丽·沙吾提说。

从北京回来后,热孜万古丽·沙吾提通过微信群与社区4个党支部分享参加感受,全体党员都倍感振奋。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3)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阿姨,我来给你送菜了,今天的菜特别新鲜!”“是古丽吗?”钢城片区柯坪路北社区58岁的居民关素珍还没开门,就听出了门外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的声音。连日来,热孜万古丽·沙吾提和志愿者一直忙于为居民运送蔬菜等生活物资。

热孜万古丽·沙吾提是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自治区先进工作者、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钢城片区柯坪路北社区党委书记。从2008年到社区工作开始,她就带领社区干部开通了24小时便民热线,组织了党员志愿服务队,并安排专人记录辖区居民诉求。哪家老人患有慢性病,哪家孩子该上学了,哪家居民换了工作,她都了如指掌。

这次从北京一回来,热孜万古丽·沙吾提便马不停蹄地忙活起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每次需要帮助的时候,古丽都在我们身边,有这样的社区书记我们很安心。”提起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社区居民充满感激。对此热孜万古丽·沙吾提热情回应:“民族团结一家亲,我们是一家人,大家的事就是我的事。”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初到柯坪路北社区,热孜万古丽第一件事就是入户了解居民需求,晚上带着社区干部自查自纠,出台了工作职责规定、党员考核制度。经过半个多月的磨合,社区干部工作积极性高了、责任心强了。

当时,热孜万古丽逐一拜访社区的十几名退休干部职工和老党员,听取他们的意见建议,邀请他们一起收集居民意见、宣讲党的惠民政策......一起为辖区居民服务。

为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热孜万古丽结合社区实际,设立党员示范岗,开设“微党课”“微讲座”,推动3家单位、42家商户与社区协同共建,每月开展一次主题党日活动,积极组织辖区党员开展集体学习、主题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明显增强。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5)

2003年,从新疆财经大学毕业的热孜万古丽来到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头屯河街道工作,一干就是19年。19年,让这个一说话就脸红的姑娘蝶变为办事雷厉风行、遇到困难就向前冲的“硬核”书记。

2008年,热孜万古丽担任乌鲁木齐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钢城片区柯坪路北社区党支部书记。这是一个老年人多、流动人口多、商业网点多、困难户多的“四多”社区。

热孜万古丽把第一步棋“下”在了抓班子带队伍上。针对班子内部分工不明确、推诿扯皮、工作走过场的问题,她细化班子成员工作职责,制定党员考核制度。支部党员实施月评比激励制度,对工作表现好的给予奖励,表现较差的予以批评教育,督促转变工作作风,激励党员积极作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热孜万古丽的努力下,班子的凝聚力大大增强,社区有了一支愿干工作、敢干工作、会干工作的干部队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以前总感觉不知道怎么干,现在按照制度走,每天要干什么都很明确。前几天,热孜万古丽书记去北京参加全国‘两优一先’表彰大会,一周多时间里,我们按照既定计划和流程开展工作,心里特别有底。”柯坪路北社区干部马宁说。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热孜万古丽还动员社区140多名退休党员、居民党员,组成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群众说事点”,凝聚集体力量为居民解决困难。谁家装修遇到问题、哪个孩子入学资料不全、哪个居民需要就业……“群众说事点”都会帮助解决。从今年3月成立至今,“群众说事点”已为居民解决问题近百条,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与柯坪路北社区相邻的社区经常有居民前来寻求帮助,热孜万古丽总是积极想办法帮助他们解决难题,邀请相邻社区的人大代表联合办公,成立“人大代表工作室”。吐尔逊·买买提是滨河社区居民,他来到“人大代表工作室”,反映居民活动广场没有公共厕所、小区篮球架损坏无人修等问题。热孜万古丽和滨河社区人大代表实地查看后,第一时间将情况反映给相关部门,并持续跟进,推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人大代表工作室”成立至今,已解决居民反映的问题数十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初心如磐、使命在肩。热孜万古丽在柯坪路北社区已经工作了14个春秋,听群众心声,解居民之忧,把工作做到群众的心坎里。“为民服务是件幸福的事。”她由衷地说。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7)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横坎头村地处浙江省宁波市余姚梁弄镇南部,在抗日战争时期,浙东抗日根据地的党政核心机构都设在横坎头村,因此享有“浙东红村”的美誉。近年来,村党委牢记嘱托,以党建为引领,构建“村党委—前哨支部—党员骨干(村民组长)—群众”的组织工作体系,团结带领党员群众传承“红色基因”,发展红色乡村旅游,利用绿色资源,培植特色农业,村庄环境变美变靓,村民更富生活更好。

然而谁又能想到,从前的横坎头村村民连饭都吃不饱,直到改革开放后,才解决了温饱问题,办起了乡镇企业,有了新的变化。但之后受各种因素制约,难以有更大的发展。

2003年春节前夕,浙江省委书记到横坎头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充分发挥当地优势,提高自身‘造血功能’”的殷切期望。十多年来,横坎头村党员和干部群众始终牢记嘱咐,弘扬老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奋力推动发展红色旅游,大力发展樱桃、杨梅、桑果等特色产业,农民的钱袋子鼓了,村庄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8)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为深入开展新时代基层干部推动共同富裕主题培训,丰富学习形式,深化学习效果,充分发挥传统剧目的教育引导作用,日前,中共余姚市委宣传部组织余姚市的机关干部集中观看姚剧现代戏《乡村心事》。在这群特殊观众中,我们采访了三位全国文明村的党委书记。

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做一个“同乡亲们一道干”的书记。

横坎头村位于余姚市梁弄镇南首,村内有中共浙东区党委、浙东行政公署旧址群,是全国十九个抗日根据地之一,享有“浙东红村”美誉。横坎头村已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村等一系列荣誉,2022年横坎头片区入选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试点单位。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9)

块大糕:“80后”黄金军回村办起“大糕”体验店,为跟传统制作工艺区分,黄金军将自己的老本行模具制作跟大糕制作结合,将乡村文化、红色旅游特色糅进了世代相传的糕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一株蔬菜:占地58亩、投资3000万元的横坎头蔬菜无土栽培基地已投入使用,预计每年可为横坎头村增加经营性收入150万元。

一列小火车:坐上村里的观光小火车,可沿着观光线,看蔬菜种植基地,看漫山遍野的樱桃树,看白墙黛瓦的整洁屋舍。驶出横坎头村,还会一站站停靠隔壁“状元村”汪巷、“红果村”甘宣村……横坎头村通过这条红村游线,串联全域旅游研学线路,推动片区组团发展。

一个旅游综合体:横坎头村持续修缮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等红色旧址,投资1.5亿元建成浙东红村旅游综合体,推出《红村1942》沉浸式党建体验项目,每年超过30万名党员干部到村开展“初心之旅”。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10)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从余姚梁弄镇区出发,途径连绵的青山、宽阔的四明湖,到达横坎头村。

“2003年我们这还非常落后,村集体负债40多万元,村里都是泥路,白鞋一走就脏了。”横坎头村村党委副书记邱民波回忆,当时大家都感叹,“横坎横坎,横看竖看看不到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如今的横坎头村,处处焕发新活力——

产业兴起了。村里种植樱桃800多亩,并扩种杨梅、猕猴桃、蓝莓等特色水果,每年助力村民增收超1000万元;

青年回村了。许多80、90后返乡,开起农家乐、民宿、大糕店等,致富道路越走越宽;

游客也来了。浙东抗日根据地旧址展馆、观光小火车、沉浸式剧本杀《红村1942》……一个个文旅项目,让横坎头村变为“网红村”。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1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共同富裕才是真的富裕。横坎头发展的好,我们更要带动大家一起发展。”黄科威说。2018年,横坎头吸纳周边3个村子、3家企业,建立了共建共享、联管联育、互补互促的红村党建联盟,促进共同发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我们几个村书记坐在一起开会,大家的关注点就在村集体经济怎么发展上,党建联盟先把合作联起来。”利用红色旅游的吸引力,横坎头牵头打造了全域旅游线路,带动周边村企共享红色资源,联盟成员单位都成为体验式教学的“课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汪巷村是党建联盟一员,距离横坎头不到5分钟车程。四五月份到横坎头村旅游人多,村党委将一部分游客介绍到汪巷村感受进士文化,促进旅游经济共同发展。

“顺应党建联盟红色旅游的发展,我们村里新建了‘初新农庄’,有效承接从横坎头过来的游客。加上我们的基础建设、文化底蕴都比较好,游客越来越多。”汪巷村党总支书记陈炯介绍。

组织联动,党员也联动。作为党建联盟中的非公企业党组织,天博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党支部成了辖区内非公企业区域活动中心之一,支部书记黄益锋说:“横坎头的党建搞得好,我们一月开一次联席会议,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水平也得到了提升。有时候村里党员也过来参加党日活动,大家互相交流学习。”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12)

红色基因是这片土地的先天气质。“浙东红村”横坎头村位于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是抗日战争时期全国19个根据地之一,中共浙东区委旧址就在此处。这个藏在四明山褶皱里,曾经备受贫困之苦的小山村,现已成为集体经营性收入超300万元的浙江省全面小康示范村。

这个革命老区村是如何实现小康、闯出共富路的?10月中旬,记者来到横坎头村,探寻其爬坡过“坎”的故事。

“红+绿”上深挖一锹

回首横坎头村的发展历程,老书记张志灿满是感慨。2001年“灿书记”刚上任时,横坎头“一年两季稻,人穷往外跑”,有些人家还用着露天粪缸,村集体的账本上躺着45万元欠债。怎么办?“2003年,我们反复讨论,悟出了两个字,一个‘红’、一个‘绿’。”张志灿说,“红”就是讲好红色故事,“绿”就是发展绿色经济。思维一转,就可以换个天地。横坎头村因山而困,也可以因山而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路子确定了,首先“洗脸化妆”。村里硬化道路、接通自来水、安装路灯,同时对历史遗留下来的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浙东行政公署旧址、浙东抗日军政干校旧址等红色革命遗迹,进行保护性开发,打造了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群。横坎头村由此人气渐涨。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13)

从一个交通闭塞、房屋破旧的经济薄弱村,到远近闻名的小康村、文明村,浙江省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走上了全面小康道路。

梁弄镇位于余姚市四明山革命老区,该镇横坎头村是浙东抗日根据地的中心所在地。2003年春节前夕,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专程到梁弄镇和横坎头村考察调研,提出了建设“全国革命老区全面奔小康样板镇”的殷切期望。2018年2月,给横坎头村全体党员回信,勉励他们传承好红色基因,发挥好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同乡亲们一道,再接再厉、苦干实干,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宜居的美丽乡村。

近日,收信人之一、横坎头村党委副书记邱民波接受了南都、N视频回访。邱民波介绍,在回信的激励下,横坎头村构建了共建共享、联管联育、互补互促的红村党建联盟,推进乡村旅游综合体、村庄环境整治、基础设施改造、红村风貌提升等一批重点工程。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14)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唐菊兴的主导下,中金集团在甲玛山下建起了一座国内独一无二的岩芯库,所有被钻探开采的岩芯都完好的保存在这里,这些实物标本将成为后世研究矿产的资料。

25年来,唐菊兴每年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平均海拔超过4500米的青藏高原度过。

最长的一年他在西藏待了200多天。唐菊兴目前主持勘查评估的包括18个大型铜矿,18个大型金矿,11个大型银矿,7个大型钼矿和2个大型铅锌矿。参与主持过工作总矿产量累计超3000万吨。这些成绩没有使他停下脚步,已经55岁的他依然坚持走在路上,年复一年,不知疲倦地向着地质科学高峰攀登。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15)

唐菊兴25年科研路,不断攀登地质科学高峰

早就被发现并进行勘查的的甲玛矿区,前15年间的探获却不多。唐菊兴及团队从2006年开始进入甲玛山,经过系统的地质调查和综合研究,他推翻了之前在业内已达成共识的甲玛山系“海底喷流成矿”观点,认为该矿的成因应是“岩浆热液型”。以这些新认识为指导,中国黄金集团发现了最厚达328.98米的斑岩型钼(铜)矿体,在甲玛铜山南坑发现了产于推滑覆体中的富铜多金属矿体,仅这一个矿体提交的铜资源量就超过原来15年提交的铜资源量。

如今,甲玛矿区已成为世界级矿区。唐菊兴仍然经常过来指采矿工作,为岩芯采集、校准钻井的角度及深度提供技术指导。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16)

墨竹工卡位于雅鲁藏布江中游河谷地带,有着“天边之乡”的美称。地质人唐菊兴带着他的两名学生正在这里跋涉,此次他们肩负到山上采样,寻找新的铜矿的使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高原地区缺氧、高寒,气候变化多样。唐菊兴和他的徒弟们在青藏高原上每走一步都极度缺氧,有时甚至一天还可以经历四季,前几分钟还艳阳高照,转眼就会风雨交加,但采样的工作从未因为恶劣的环境和天气变化而停止。

此次采样,他们发现了成片的角岩,角岩属于岩浆岩与围岩热接触变质作用的产物,是地质专家预测隐伏岩体的直接标志。成片的角岩释放着深部可能存在大型铜矿的信号,这让唐菊兴激动不已。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多年寻矿的经历,让唐菊兴早已适应风餐露宿的的生活。肩负样品在高原手脚并用的行走,馒头就榨菜的“野餐”,野外帐篷过夜甚至碰到过狼群……面对这些艰苦的野外环境,唐菊兴说:“做我们这个专业确实是比较辛苦的,但是只有靠我们这些人长期坚守,才能为国家找到更多的矿产。”正是这个信念,使得他坚持了25年。

《榜样8》专题节目人物具体事迹(精选篇17)

热孜万古丽立足社区特色,当好民族团结带头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柯坪路北社区是一个由汉、回、维吾尔、哈萨克等多民族组成的大家庭。她时时处处以自己的行动维护民族团结,引导社区各族群众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样珍视民族团结。她在社区设立民族团结宣传专栏、打造民族团结文化墙、组建草根宣讲队,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讲身边的民族团结故事,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每月确定一个主题,每周举办一场民族团结联谊活动,常态化开展民族团结“好楼栋”、“好单元”、“好商户”、“好家庭”等群众性评选活动,让居民在来来往往、聚聚聊聊、说说唱唱中加深了解、增进感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热孜万古丽始终心系群众,致力于民生改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柯坪路北社区是一个老人多、困难户多、流动人口多、商户多、重点人员多的“五多”社区,为居民服务要有一颗真心、热心、恒心,更需要人员和机制保障。在她的带领下,组建5支志愿服务队,招募150多名志愿者,设立了“红色爱心站”,开通了24小时服务热线,建立了居民困难诉求收集梳理、协调解决、公开反馈一套闭环工作机制。谁家大人就不了业、老人看不了医、小孩上不了学,哪家小两口闹矛盾、邻里有纠纷,谁家有婚丧嫁娶、红白喜事,哪家需要办理社保、医保、低保等事项,社区干部和志愿者们都会一一记录下来,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不能当场解决的做好解释说明,限时给予答复,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几年来,群众对居民委员会工作满意度达99%以上。

2199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