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实用范文>心得体会>读书心得>

看见柴静读书心得3篇

时间: 刘丽666 分享

  《看见》是知名记者和主持人柴静讲述央视十年历程的自传性作品,既是柴静个人的成长告白书,某种程度上亦可视作中国社会十年变迁的备忘录。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看见柴静读书心得,希望大家喜欢!

  看见柴静读书心得范文1

  花了一个周末的时间,读完了柴静的《看见》,心里的滋味很复杂。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让我看看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在阅读这本书时,每一次停顿,我都在思考着自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最初知道这本书,是在手机应用one上看到其中的一篇文章《山西山西》。纯美的的开头,让我以为这只是一篇追忆童年的散文。却原来那只不过是引子,引出的是一件让人愤慨痛心的大事----环境污染。而柴静在触目惊心的数据和现状描写中穿插的童年往事,为这篇文章加入了情感,从而拉近了读者与环境污染这件事的距离。环境污染,并不只是书面上的文字,口头上的口号,而是生生吞噬了我们的童年和美梦的近在咫尺的野兽。接着看到柴静的博客《新书的交待》,其中的一段视频深深吸引了我。我想,这段视频吸引我的地方,和《山西山西》吸引我的地方一样,就是一个记者,在用一种冷静客观的态度追寻着一个新闻一个事件的时候,不曾抹去心中的那一点情感。

  看完书,再回过头来看那段视频,我才真正懂得视频中的一些话语。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很多她这十年来在央视工作、采访的新闻和事件片段,但是她在写这些片段的时候,并不是简单地重复,更不是在展示过去的荣耀和辉煌,恰相反,她一直在诉说着过去的错误和迷失。换言之,她在写的,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这不是柴静对自己生活工作的记录,而更像是一本凝聚着感悟和思考的“心得”。

  在阅读中的我,在《看见》这本书中一直在寻找着自己的影子。并不是我的经历与柴静有何相似之处,但是我想,每一个个体,在成长的道路中,不管经历过什么或者没有经历过什么,总有相似的心路可循。初入职场的青涩和倨傲,迷失了自我的慌乱和惶惑甚至想要放弃自己的“出溜”,压力下的或软弱或尖锐,这些感受我们都曾有过。所不同的是,有些人,在走过了这么多路以后,把自己包裹地越来越深,最终只留下了一个勉强适应社会标准的模糊的影子,糊涂地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而柴静,一次次地放下包袱,越来越走进自己的内心,从而也能够走进更多人的内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完这本书,我的心里一直在重复着两个字——独立。独立地思考,意味着不从众不偏颇。摆脱任何别人的影响,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而更难的,是摆脱“自我”的影响。像“金刚经”里所说的,“念起即觉,觉即不随”。察觉自己的每一个念头,看住他而不是跟随他。在“自我”的影响下,依然保持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看见柴静读书心得范文2

  2013年6月20日武汉中考第一场语文举行考试,网传作文题为《看见》,无独有偶,武汉一初二学生在前不久写了一篇《看见》读后感,武汉中考网转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柴静,火柴般安静。人如其名,她的书,像火柴给予我些许光亮,又使我安静,好好审视自己。405页的记录,我仿佛看见了我自己。

  她在这本书里写下的,是自己的错误和失败、内省和反思,这是一本记录她成长的书。从刚进入中央台的骄傲不羁,到第一次去地震现场,再到成为第一个进入非典病房的女记者,被那许多人支持,被那许多人喜爱。每看完一个故事,我都会沉默好久好久,如同埋在我心中很深很深的桩子突然被拔起,我伏在洞的边沿,向里探,探探我心里到底承载了什么。印象最深的,莫过于那次非典。柴静跟踪报道了整个非典的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非典是一场可怖的灾难,柴静和她的同事却对非典做着最近距离的报道。柴静第一次进入非典病人房间的时候,紧张,却又期待。对于真相的渴望,给了她勇气。

  “我的孩子才一岁。我的孩子才一岁。”那是一名护士在执行任务前反复念叨的话。她明白自己面对的危险,那个病床上躺着的,随时可能变成自己。这种时候,她在惦记自己的孩子。一场灾难,映射的是真挚而美好的人性。他们在非典肆虐的时候,一起在旅馆里,看着美国脱口秀拍桌子大笑。人们还能笑的时候,是不容易被打败的。

  有一名急诊科的护士去世,她六岁的小女孩叠着幸运星,说,瓶子满了,妈妈就回来了。可是我感觉得到,这个孩子,明明就知道自己的妈妈已经离开了,她想用最天真的方式坚强。灾难面前,人人都脆弱,却又比谁都坚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最震撼我的便是那五个字“非典结束了。”是啊,一场灾难,结束了。一场压抑已久的黑暗,终于破晓。我突然明白,在任何灾难面前,那个温热的跳动就是活着,活着便是活着,活着,真好。

  书中非典的可怖,人际关系人类感情的复杂无解,山西的坏境灾害,家暴,北京奥运,华南虎,药家鑫……这一切一切的浓缩,就像未来的人生轨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看见了未来的我将要承受的东西,看见了逼迫自己成长的艰难,也看见了破茧成蝶的痛苦,但在最后落入我眼帘的,是成功。因为一步一步坚持下去,亦不断回首反省而得来的成功。这些“看见”,都使我的心安静下来,这些对于我来说都是解渴的甘泉,饱腹的美餐,他们能使我坦然的等待和接受现实所承受的磨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些文字并不华丽,但需要细细咀嚼,品味真正的涵义。亦如我们去“看见”,要用心看,看到深处。看见,看见自己,看见未来。

  看见柴静读书心得范文3

  阅读《看见》是在三天内断断续续完成的,期间鼻酸含泪无数次,有两次真真正正地哭了出来。一次是开始阅读的那个晚上,久未读书的我被真实的文字和事例拍打着内心,看到第二章节讲述非典时生命的脆弱,一个没忍住在深夜把眼睛哭得红肿。而当我以为我不会再如此动情的时候,就看到了临近书末的药家鑫事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非典时期发生在我的小学,具体情形已经记不真切,模糊中印象尚存了非典的种种骇人之处、学校每日查好几次的体温和教室里浓郁的消毒水味道。柴静书中描写的场景与我记忆中能重叠并不多,几个耳熟能详的“英雄事迹”被我一次一次用在作文中,那天夜晚更触动我的不是文中的人和事,只是我忽然惊觉我离这想要接近的真实社会原来这样远。

  在美国读大二,我所学习的专业便是大众传媒。坚持在国外学习这个专业的初衷,是希望自己能够刨除在报纸新闻这些传播媒介中经过表述人和撰稿记者主观修饰的观点,身体力行地探寻事情的真相,看到最本真的人性。两年的大学生活,我平时用功学习,闲暇时候出去旅行,上网追星听歌,写一些文艺矫情的随笔,热爱写作的我有了比高中更多的时间,可成文数量却远远低于那些用课本遮挡写作本子的日子。以往吃饭时在餐厅还会放中央新闻频道的节目,我和朋友喜欢一边吃饭一边对新闻中的事情高谈阔论,言语之间充满着年少的无畏与自大,却不曾让自己离开时政离开这社会真实发生的事。现下终于明白为何要把大学叫做“象牙塔”,虽然在美国学习压力大,但大环境是安逸的,这容易让人产生一种惰性,或者说是一种不敢面对残酷现实的勇气。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带着这种自我反省和心理准备,接下来的阅读就没有再一次感情失控,当然,除了药家鑫事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那是2011年上半年,我印象很深,因为我那时高三。重压之下的学生连喘息机会没有,阅读写作和关注新闻成为奢侈,只能从每日的餐间新闻和父母的电话言语之间简单了解了这个事情,一次周末放假后回校,语文老师让我们写一篇关于药家鑫的评论。

  我刚从家里回来,从满网络对药家鑫的谴责中拔出脑袋,咬着笔杆强迫自己写得比其他同学要独特要犀利,我认为那才是时评。我还专门趴着橱子翻出了写那篇文章的本子,“很难想像他本人是一名在校大学生,所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居然对张妙做出如此丧心病狂的举动。我不知道在他眼中一个人的生命到底意味着什么,是否如草芥一般卑贱,才可以下手如此狠绝。”、“前有马加爵,后有药家鑫,案件不同,性质同样恶劣。这是教育的一种缺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瞧瞧,真是大言不惭的批判,一句一铿锵地把事情简单分成黑与白,对着黑色一方毫不留情地随大流一起扔着石头。老师没有对我的文字做出评价,我要了几个班上学习好的同学的文章来看,无一例外地对药家鑫表现出愤懑,把张妙的部分写得抒情可怜。毕业之后事件又反复闹了几次,药家鑫执行死刑,药家鑫父亲含泪的微博,某教授对此事的咄咄逼人,张妙家人回头索要赔偿金额……于是渐渐开始反复想那些我始终困惑的问题,为什么一个热爱音乐的孩子会杀人、为什么会下此狠手、杀人魔为什么会自首?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答案本身体现在一个完整的事件中,并不能笼统地概括。但往往大部分人的思想是紧跟社会舆论导向的,并没有精力甚至没有机会了解到所有当事人的概述,一家之言是最听不得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以又要说到记者这个职业,和传媒这个工作性质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柴静刚进入中央电视台的时候,受到一系列打击,她的采访方式不被认可和接纳,20岁出头的年轻人总是执拗了一些,带她进来的陈虻扔给她一句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你问一个问题的时候,你期待答案么?你要不期待,你就别问了。”

  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手边已经没有《看见》,这句话我却是一字不差地记得清楚,好像瞬间被一盆冷水浇得彻底,这话实在说得太狠。

  初中的时候开始在学校电视台做记者和主持,初二采访了初中部的校长。那期节目设计得很用心,向全校范围征集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话题,然后经过我整理修改出来,交到校长手上。结果被校长拿去一修改,几乎否定了我们一半的提问,换上的譬如学校的教育理念这些大面儿上的话题,跟我们平时的生活几乎没有关系。

  于是那期节目宣传得沸沸扬扬,最后却做得令人兴致寡淡。

  还有一件事,是每一年学校大型运动会上的采访。当时我和几个电视台的同学一起趴在主席台下面学校分给我们的小屋里,等着各个项目的决赛第一名和破各种记录的同学名单,然后拽着摄像就冲出去。现在回想起来,几乎对每个人的提问都千篇一律——我真的一点儿也不期待答案。

  对着陈虻那句话,想想觉得挺难过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012年11月26日,BBC中文网宣布推出包括中文在内的BBC新闻学院(BBC College of Journalism)四种新语言网页,里面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的新闻价值观、报道原则,以及专业操守等,是一流媒体为行业人才制定的规则。这不仅属于BBC。

  全世界的新闻人都有克朗凯特口中的“独立的迫切性”,于是点进去仔细看了看。里面有一篇文章叫做《原创报道》。其实每一篇报道都是记者的原创,但是我还是一直在想原创中要夹带多少来自记者的主观思想。

  事实证明,当一个人所了解的真相越少,他就越容易对事件产生偏激情绪。“不偏不倚”是所有BBC新闻报道的标准之一,但是要完全做到,何其难。记者是以人出发去探求事件最真实的一面,所以就很难保证不会被当事人左右态度。柴静说看到贵溪翻坠水塘的校车中幸存的5岁的贝贝眼神中的创伤和委屈,不可能没有情绪,但想要认清现实,只能老老实实,从愤慨出发,向事实走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无论如何,应当把对事件判断的权利移交给大众,所以报道的时候,记者和所属媒体应该对报道的准确性负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因为追星,所以看过太多报纸和媒体为了噱头而做的不实报道以及只吸引目光的标题党,如果明星追究则告上法庭或者媒体出面道歉,而大部分人选择置之不理,也更加恶化了这一现象。有时候大众就成为被媒体愚弄的对象,同样一个事情兜兜转转却发现不过是游戏一场,这种感觉让人恼怒。很多人不把娱乐新闻当做新闻看,可是既然叫做“新闻”,就是属于这个行业的,一些小事能够折射更多现状。

  新闻本应该是件挺严肃的事儿。

  鲁迅先生曾经说:“我们从古至今,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看见》让我对CCTV改变了很多固有的成见,做新闻的人骨子里都有那么些执拗,作为观众我们看不到他们幕后的挣扎和探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注无数人真实的生活,用我们富有感情和敏锐的眼睛去捕捉、发现,将完整事件铺陈在大众面前,让他们自己做出判断。

  也许,这就是媒体最大程度上,能够做到的最好的。

  谢谢《看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了看见柴静读书心得的人还看了:

1.柴静看见读书心得体会

2.柴静看见读书笔记

3.《看见》读书心得

4.柴静《看见》观后有感

5.读柴静看见 读后感

1119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