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观后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2017年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观后感
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尊重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首先应让孩子对学习有发自内心的热爱。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年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观后感,欢迎大家阅读。
2017年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观后感篇1
周六上午,和孩子一起观看了人大附中王金战老师的讲座《怎么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通过王老师的讲座,我收获很多,也感触很多。
正如王老师所讲的,不需要任何培训,不需要任何资格证书门槛就能成为家长的我们,在孩子的教育上往往会陷于一种误区。我们总是用一种自己模拟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我们看中的永远是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孩子的感受和兴趣。“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功利心态,使我们唯恐孩子落在后面,于是不停地为孩子报班,不停地催促他们学习、学习、再学习。
我们忽略了孩子的愿望和爱好。正如王老师所讲的,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孩子学习进步的重要保障。作为家长,我们要努力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在学习中,孩子会因为喜欢而投入,也会因为投入而更加专注和高效。孩子学习的兴趣化培养,作为家长我感觉,首先要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以适应孩子。去了解孩子的内心,了解孩子所学的内容,随时为孩子释疑解惑,让他们感到家长和他们在一起。不让他们因为困惑而迷茫,失去信心。更重要的是帮助他们逐步建立起独立思考的勇气和信心,并及时分享他们成功所带来的快乐和喜悦,让成就感和荣誉感成为他们不断前行的动力。
我对王老师的讲座感触颇深的另一点就是“聪明的孩子是夸出来的”。王老师说,我们不要总拿孩子与强的孩子比,把孩子说的一无是处,而是要用欣赏的眼光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孩子特别在乎家长的评价和情绪。学习是一个厚积而薄发的过程。学习的提高需要循序渐进层层铺垫逐步实现的。我们不要期望孩子每天都能进步多少,只要孩子学会了坚持,懂得了努力,春天播下的种子,秋天时节迎接他们的必将是丰收的喜悦。我们要学着去尊重孩子,尊重他们的兴趣和爱好,尊重他们的感受和自尊。他们的点滴进步我们都不要吝啬我们的赞扬和鼓励。在认可中让他们找到自信和力量。同时也要让他们感到自己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让他们感到自身的努力和进步对家长来说是多么的有意义。
我感觉要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家长自己要先爱上学习,孩子身边最近的言传身教,无疑对他们来说是最深刻、最重要的。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吧。只有今天的勇于付出,我们才能奢望明天的丰收和希望。
2017年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观后感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让孩子爱上学习是每个家长的愿望,所以抱着学习的态度,认真地观看了王金战老师的讲座,并详细地做了记录。真的是受益匪浅,留给自己更多的反思。
王老师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告诉我们家长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是兴趣,作为家长要善于发现、尊重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想让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成功,首先应让孩子对学习有发自内心的热爱。正如王老师所讲的,培养孩子的兴趣,不仅是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关键,也是孩子学习进步的重要保障。孩子一旦产生兴趣,就会激发不能限量的潜能。作为家长,我们要努力让孩子感到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有些家长只关注孩子的考试成绩,很少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当家长的会不自觉的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逐渐地让孩子当学习成了痛苦可怕的事情,把学习当成受罪。
王老师还讲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其实每一个孩子,在内心都有一种向上的力量,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成为优秀的人,也没有一个孩子,自甘成为一名后进生。孩子不愿学习,很懒惰,就是因为动力不足,孩子需要我们的鼓励和尊重,孩子希望我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他们身上的优点,关注他们的进步,一点一滴的进步。想做到这一点其实很简单,就是千万不要拿着自己的孩子和别的孩子比较,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都会创造属于自己的与众不同。曾在王金战老师的微博中看到过这样一段话:一个经常得不到激励的人潜能仅能开发到百分之二十到三十,一旦得到激励,潜能将会开发到百分之七十至八十,所以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之所以不成功,往往不是败在了学生手里,而是败在了家长手里。
对于我们家长来说,教育一门学问。我们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长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也是任何人无法取代的。作为没有经过任何培训,没有任何资格证书就能成为家长的我们,更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孩子共同学习。我相信,只要我们认真去做,就一定能让孩子幸福地享受学习,从而爱上学习。
2017年关于如何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观后感篇3
今天,我与孩子一起认真地观看了王金战老师《怎样让每个孩子都爱上学习》的讲座,并详细地做了记录,真是受益匪浅,留给自己更多的是反思。
王老师用一个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告诉我们家长如何对待我们的孩子,如何让孩子爱上学习。首先是兴趣,学习是一种快乐,而不是一种负担。其次,王老师还讲到,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每个孩子都有成功的潜能,之所以不成功,往往不是败在了学生手里,而是败在了家长手里。
孩子教育是个技术活儿,要多管齐下,不仅仅需要学校,更需要家庭和社会,缺哪一方面都不行。作为家长,我认为家庭教育也非常重要,在此,我认为孩子教育管理要做好以下三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 更新教育观念,从“他该学会什么”转变为“怎样他才爱学”。
王老师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我想到:学习好=爱学习+会学习,想要学习好,就要让他爱学习和会学习。学习不是简单的灌输,需要想办法让孩子在兴趣中成长。作为家长,我们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思考他的成长,不是首先想“他该学会什么”,而是首先想“怎样他才爱学”,这也是对孩子最大的尊重。
对于我们那个年代考入大学的人,高中生活的艰苦仍然记忆犹新。有人说读高三脱层皮,教室彻夜通明的灯火,没完没了的考试……相信这是很多人的印象。高考成为我们那个年代孩子成功的唯一路径,高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的一生:读了好的大学,能够让我们拥有一张含金量十足的敲门砖,能够结识更多同一层次的同学,日后可成为供我们使用的“社会资源”。种种背后,无外乎两个字:功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好大学不一定有好工作,读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以后投身于社会,如果功利地要求孩子,只用成绩说话,一定要考上某所名牌大学,结果可能事与愿违。抛开功利来谈,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这种培养应该是全方位的,与努力程度和智力水平相关的成绩,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参考指标,但远远不是全部。因为在现实中,我们看到,一个人的修养、为人处世能力,以及合格的现代公民意识并不能通过成绩体现出来。
作为家长,要用平常心对待孩子分数,从关注孩子学习向关注思维过程转变,从关注成绩向关注成长转变,成绩与成长相比,成长是第一位的,分数是第二位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 改变教育方法,从“批评孩子如何学”转变为“指导孩子怎样学”。
王老师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由此让我明白:即使在孩子做错了一件事,我们也要善于发现这件事情中还有值得肯定的地方,可能是方法、思路和立场的问题。
在孩子学习成长过程中,随着年龄的增长,家长和孩子之间充满了无休止的小麻烦、阶段性的冲突,以及突如其来的危机,当孩子处于强烈的情感中,他听不进任何人的话,也无法接受任何建设性的批评,他希望我们家长能理解他心理的感受,承认他的困境,他的情绪和抱怨,说出他的失望。
心通→心动→行动,孩子教育要做到心通才能心动,心动才能行动,这三点如果没有做到有机地联系起来,即使你花再多的精力,都将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传统的说教和批评是毫无效果的,不能起到一点好作用,并且会产生距离和怨恨,我们需要学习用尊重、平等的方式和孩子交谈沟通,做到心通,让孩子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做到心动。当孩子做错事情的时候,不能用粗鲁的方式教育孩子,不能指责孩子的品德,我们应该先处理事情,而不是人,应就事件本身给孩子适当指导,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 拓展教育模式,从“以我为中心”转变为“我该怎么做”。
没有哪位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没有哪位父母一大早醒来时就打算要让孩子的生活痛苦不堪。可是我们常常本着爱孩子,为孩子好的心,在批评与指责中,把孩子越推越远。我们总是认为我们的做法是对的,都是为了孩子着想,所以,我们以“我认为对的”方法教育孩子。
这可能就是我们家长的误区,认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孩子,是百分之百的爱。事实上,给孩子的爱是有条件的爱,只是在孩子满足了家长的期望时,才会爱孩子。而这样的心态会造成孩子的反感、叛逆。
孩子是种子,家庭是土壤,很多时候我们花大力气试图去改良种子,却很难反思土壤和种子发育不良之间的关系。
王老师说得好:尤其是要求完美的家长,教育出来的孩子往往不完美。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都跟他原生家庭、成长环境密不可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作为家长,我们应该从“以我为中心”转变到“我该怎么做”,给孩子无条件的爱,无论孩子是取得荣耀还是犯错,父母都要给孩子始终如一的爱,让孩子明白父母的爱,也要让孩子把爱心献给别人,懂得感恩。只有我们家长渐渐学会了理解、倾听孩子,学会了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他们平等对话,这样的爱才是孩子真正需要的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让孩子爱上学习,作为家长,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改变教育方法,拓展教育模式,从一点一滴的行动中做起,做一个用心的家长,培养一个爱学习的孩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只有今天的辛勤付出,才能奢望明天的丰收和希望。虽然不是每一个付出,都会有回报,但是不付出,绝对不会有回报;也不是每一份关爱,都能让孩子感受到温暖,但是不去关爱,孩子绝对感受不到温暖。为了孩子的未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努力,一起成长吧。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