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18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18篇
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500字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今天去电影院看了一场叫《1942》的电影。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电影院出来时,我心潮澎湃。
电影主要讲了1942年,河南发生了吃的问题,也就是发生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河南人民处在了水深火热的境地里,人们一起逃荒,在路上饿死的人不计其数,被饥饿催红了眼的人们甚至开始了人吃人的行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你可能会问:当时的政府呢?那时,国民党当权、执政,他们那些所谓“中流砥柱”拼命地找各种理由,拼命地搜刮民脂民膏,哪儿会给老百姓送粮食呢?一些清官苦苦从国库中求出一些少得可怜的粮食,准备发给灾民时,又被贪官污吏扒得一点不剩。
当时,日寇集结了6万兵力准备进攻河南,但他们能意识到,光靠6万人马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无耻的侵略者就想出这样一个下流卑鄙的方法:把手中的军粮分发给河南灾民,让他们饥饿的压迫下与中国的军队自相残杀。从而攻占了河南。
白修德,一位美国记者,为了追求真相,深入灾民间,体验灾民的生活,一起吃树根、喝雪水,还差点因为拍照,被日寇的轰炸机炸死,幸好,一个农夫把他扑到了旁边,才免于一死。他又通过层层关系见到了国民党最高领导——蒋介石。用他手中的相机告诉了昏庸的中国统治者事情的真相。这才发出了第一笔真正发放到灾民手中的救济粮。
没有国就没有家,一个国家不强,即便你腰缠万贯,你也会被1942大灾荒、日寇这样的侵略者在一夜之间洗劫一空。所以我们作为祖国的未来,一定要好好学习让我们祖国的未来变得更加美好!
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500字2
我爸爸介绍我看了由冯小刚导演的《1942》,看完之后我心里很震惊,庆幸我生活在新社会。
影片说的是1942年的河南,当年日寇入侵,又逢大饥荒、饿殍遍野、老百姓流离失所,兵匪横行。当时河南一千三百多万人,死掉了三百多万人,让我震惊的场面是,人吃人,狗吃人,为了活命,四升小米买一个媳妇,两块饼干换一条命。而重庆的达官贵人,却在莺歌燕舞,推杯换盏,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在外国记者白修德的揭露下,政府才发下来救命粮,但是被贪官层层盘剥,到老百姓手里已经少的可怜了。如果有地狱,我想这样的情景就是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时的兵,抢夺逃荒的百姓,像强盗一样横行霸道,现在呢?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解放军战士第一个冲在前面,保护老百姓的生命财产。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无能、官员腐败,连救济粮都贪腐,现在呢?国家领导人总是第一时间到达抢险救灾第一线指挥救援。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时粮食是多么珍贵啊!现在呢?我们的粮食多的吃不完,衣食无忧,不知道珍惜,吃不完的就扔了。如今人们一天浪费的粮食,都够救活那些饿死的人们。
看了这个电影,我的想法很多,但是我现在能做到的是不浪费粮食。有些官员能做到的应该比我更多。
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
今天,电影对社会人生的阐述以及对当代文化建构的力量是勿庸置疑的。影片《一九四二》拂去了历史尘封的一段民族苦难,刻画了一个冰冷而绝望的世界,一群经历苦难的人。纪录过去以使这一段民族生存的苦难历史不被遗忘,追问历史以启迪人们思考时代和人的生存状态。
电影《一九四二》所写人物从逃荒路上的饥民,到试图上达灾情争取救济的地方官员,直至蒋介石。这是一个冷漠得让人绝望的世界。上上下下,贫富贵贱,必然凸显的是物质争夺和政治权衡,同时生命意识的“不在场”,使得对于灾难的拯救与自救成为不可能。在逃荒路上,穷人富人之间还在计较于斤粮斗米的得失,没人去预料未来更大的危险。当灾难骤临时,东家刚刚被饥民抢过,仓皇中已经没有了马车,只得请求穷邻居瞎鹿,让怀孕的儿媳搭上他家的马车。瞎鹿说:“(地主)也有求着我们的时候,解气。”瞎鹿娘说“我说有灾好,让他家也变穷人。”在这里仿佛灾难只是别人的,甚至怀着宁可在灾难中同归于尽的报复之心,那么还有谁能拯救这一群人呢?人的尊严在影片中基本缺席,所有人的目的只是苟且求生。瞎鹿的妻子恳求丈夫:“你让我逃个活命,把我卖了吧。”她的第二次嫁人也是为了丈夫“有老婆可以卖”,以便两个都能活命。范东家17岁女儿从娇生惯养的女学生,到吃掉自己的宠物猫,到为换取五升米而自愿卖身妓院,完成了人性的彻底失落。当日本人对灾区投放粮食以瓦解灾民的抗日意志时,他们成功了:许多人在屈辱和刀尖上取食,成为日本军队的“顺民”或走狗。蒋介石等高层人物政治权衡高于人道考虑,官员们掩盖灾情,只知自保,甚至利用救灾款中饱私囊,在报纸上300多万生灵的惨死变成了轻描淡写的1千多人!这种政治本位、视生民如草芥的倨傲姿态更是令人瞠目!或许为了平民愤,影片加入了枪决贪污犯的场面,但今天的观众却依然难以看到获救希望。
在电影中,来自人物内心的救赎力量几乎是零。神父小安面对人生的苦难发出绝望的质问:“既然魔鬼老是战胜上帝,那信他还有什么用?”神父不知道更深刻的根源在于人心,当外在的一切都无法抗拒的时候,我们还有内心的力量。倘若影片中有哪怕一个具备内心力量的人,他一定可以为人们撑起一片信念的天空吧。鉴于此,影片史诗片的宏大建制和单薄的人物内涵不成比例:这不仅因为对人物前期细节铺垫不足,交代空间太小,使观众与之没有建立足够的感情联系;而且波澜壮阔的历史图景对于主要人物的自私狭隘、薄情寡意显得过于庞大和浪费;在美学上也缺乏出乎其外的视点。
冯小刚导演说“我们都是难民的后代”。不能忽视的是灾民的文化心态可能潜伏于人心深处,因为文化心态有传续功能。所以我们呼唤艺术品的文化导向功能,即发挥文化为人们的行动提供方向或者可供选择的方式。看完《一九四二》大家默默走出电影院,有人长叹一声说:“唉,宁作盛世狗,不作乱世人”,回应的是一片苦笑。被影片中大苦大难遮蔽住整个头脑的观众的这声叹息也许不无道理,但是回首历史,我们不能忘记的不仅仅是饥饿。消费时代人的欲望远远超出温饱,而谁来拯救我们的欲望?这不应该是盲点。
1942河南大饥荒观后感600字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一直认为,如果从电影的艺术形式感来说,冯小刚还只是停留在电视剧创作的水平。《唐山大地震》和《一九四二》皆是如此。同样都是灾难题材,同样都是电视剧的表演,电视剧的调度。相对于《唐山大地震》的过度煽情,《一九四二》还算是收了很多,冯小刚在接受采访的时候谈到一场戏,徐帆饰演的角色在得知男人要把自己的孩子卖掉后,呼天抢地,这种表演被冯小刚拒绝,二人为此还发生争执,最后影片呈现出来的结果还是徐帆个人的表演方式。我支持冯小刚的处理。本该发生的事情自然地发生了,本该爆发的情绪被期待地爆发了,这不是高明的手法,电影需要一种非常规化表达,需要呈现出生活中的错位,让人看到一种不同于日常生活经验之外的东西。
说冯小刚是电视剧导演,除了演员和情绪控制之外,还在于他的镜头一贯都是没有力量感,他吸引观众的是通俗的剧情,而这些,只要是会讲故事、能控制拍摄场面、运气好的人就可以完成。在没有力量感的镜头下,所有的灾难呈现出来的都是视觉上的产物,不会走心。冯小刚和张艺谋在拍电影时一定是两个套路:冯考虑一场戏会先从故事性和人物角度出发,而张的出发点则是在保证视觉效果之后再讲故事。从电影是“有意味的形式”的角度出发,无疑张艺谋更接近电影的本体,而听故事是人的天性,对视觉接受需要一定的修养,这就是为什么冯比张的群众基础要牢靠的一个很大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