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之日观后感
“走下去,活下去,一起,回家。”这是关于《登陆之日(My Way)》的一句话。这部由韩国最具票房号召力导演——姜帝圭执导的新作,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片的反战意义甚至胜过了姜导的上一步战争情感大戏《太极旗飘扬》。今天小编在这分享一些登陆之日观后感给大家,欢迎大家阅读!
《登陆之日(My Way)》影评——“走下去,活下去,一起,回家。”
偶然翻看了这部由韩国最具票房号召力导演——姜帝圭执导的新作,顿觉五味涌动,感触颇多。在某种程度上,这部片的反战意义甚至胜过了姜导的上一步战争情感大戏《太极旗飘扬》。我必须要说,姜导这次迈出大步,倾力制作,超越了自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影片讲述的故事根据真实事件改编,跨越了时空,批判了人性,颠覆了认识,给人心灵以强力的震撼。小时候跟随父亲移居到朝鲜的日本少年辰雄,遇到了和自己一样喜欢马拉松运动的朝鲜少年俊植,他们不停奔跑,不断竞争,渐渐长大。战争的爆发,打碎了两个少年的梦想。俊植被强征入伍,辰雄则当上了联队队长。命运之手将他们牢牢绞在一起。诺门罕战役的惨败让他们沦为苏军的阶下囚,而德军的侵苏又让他们被迫拿起武器,背叛信仰,无奈战斗。挡不住德军迅猛的进攻,辰雄和俊植再次被俘,不过日德的轴心同盟条约救了他们。两人被编入德军序列,驻守诺曼底。最终,在登陆之日,盟军的围困终结了一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朝鲜到法国,跨越千里的遥遥远距,挡不住两个被国家和信仰抛弃的男人一起回家的渴望,互相搀扶,坚持走下去,走到战争的尽头。
这个故事里没有什么英雄和伟人,有的只是一群被命运和战争愚弄了的普通人。既然是普通人,总有普通人的酸甜苦辣,总有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总有普通人的卑微与怯懦。
长期受着肉体心灵双重压迫的李众泰偶然当上小长官,便开始变得不近人情,牺牲在权利意识的桎梏中;被武士道精神灌输的辰雄在一次次失去意义的战斗中感受到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泯灭,最终彻悟悔改;俊植,战争真正的受害者,没有放弃奔跑,放弃回家的念头,却最终戏剧性地含泪倒下。
战争是权力的游戏,卷入其中的,没有谁是真正的胜利者。俊植的扮演者张东健在戏中说自己不愿意像狗一样死在战场上,因为那样没有任何的尊严,这一刻,他成了姜导的代言。以男性视角洞见国族之痛,抒发悲怆厚重的情感一直是姜帝圭作品最显著的美学风格。“政治面前个人命运的无力与苍凉,被意识形态禁锢、异化了的人性”始终是姜导孜孜以求、不懈探讨的主题所在。
从伪满洲到蒙古,从斯大林格勒到诺曼底,对手一个接一个的换,民族、国家、阵营、意识形态不停地变更,但人性却一刻都没变。张东健的坚持和小田切让转变不过来源于人性中共有的善,而他们所置身的环境则由人性中的恶铸就。恐惧、贪婪、愚昧、愤怒轮番主宰人的躯体,而谁能做自己的主人?谁能让这个躯体随着心不停的奔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就人物设定而言,本片中,张东健的角色没有太大发挥的空间,他更多的时候是小田切让良知的承载,是一个人最真诚和最本源的善。所以,《My Way》的第一男主角应该是小田切让,整个影片则是一个被自己情感蒙蔽了的人找回人性中的美好完成自我救赎的故事。他因为祖父的死而学会了仇恨,并以此作为信仰,使他走上了从军之路。而战俘营中接到被天皇抛弃的消息时,这个信仰动摇了。随着苏德开战,苏军指挥官的所作所为让他看到了自己的愚蠢和丑恶进而在加入德军后,小田切让的角色开始找寻张东健,其实是为了寻回自己的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一场战争过后往往被人们标注以正义和非正义的标签,但这个做法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是为了给杀人找一个心安的理由?是为了让自己的丑陋变得冠冕堂皇?说到底,人类不能接纳自己的卑劣。
这部耗资巨大的史片巨制云集了中日韩三国巨星,范冰冰虽然只在电影里跑了个龙套,但精湛的演技、感人的情节仍不失为本片的一个亮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该片对战争的反思,对人性的颂扬,对生命的尊重都比导演前作有过之而无不及,但也正因过于追求这种高屋建瓴而令作品舍本求末,放弃了对故事的尊重,忽视了对人物的拿捏,甚至无意中反了电影。这是本片的败笔所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关于战争,我们能抱怨的有很多,但也请给那些在战争中身不由己的人儿一丝怜悯,关注他们的内心世界,关注人性扭曲与善恶分合。
关于《登陆之日》的八条随感
1.两个多小时,可以用“一鼓作气,再而衰,三不竭”来归纳,酷似马拉松跑步全程(巧的是,一场马拉松也是两个多小时)。第一幕交代缘起紧凑的像美剧,尤其是突如其来过渡到首场战役,叫人惊喜无比,节奏像装了火箭推进器一样嗖嗖的,半秒也不嫌多。但从进了苏联战俘营就开始洒狗血,几场肉搏没完没了,审美疲劳,应该跟《战地军魂》和《监狱风云》学学。好在诺曼底登陆没有叫人失望,有罕见的德军视角,也有一笔人性升华,相当于马拉松冲刺的后劲勃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范冰冰戏份虽少,重要性不可低估。她在地牢中一段咒骂日本人的独白,看似和影片的主旨格格不入,却是炸开中国大陆市场的重磅火药。“甭管你韩日友好做了兄弟,咱们中国战士是至死也不放过鬼子的!”只此一点就足够让大陆观众心潮澎湃,对影片其他反感之处闭一只眼。
3.你可以对技巧和形式诸多微词,但不能否认这是一部如假包换的反战片。《高地战》为了战友而战,《大兵瑞恩》为了拯救生命而战,本片的主人公连这些信念也没有,只为求得生存。小田切让最终领悟到誓死维护的“大日本帝国”是个虚幻的影子,求生继续长跑就成了他唯一的追求。“N姓家奴”的屈辱,折射出的是小人物的无奈,战争不神圣,很荒谬。
4.但小田切的转变落入了某种编剧窠臼,在与张东健的数次正面对抗中落了下风(逃跑、搏斗),又遇对方“网开一面”,这才激发出人性因子。不但俗套,也太一厢情愿,万一张东健逃跑没成功,搏斗中没抢到刀,早就当了冤魂了。
5.战争场面无可挑剔,即使与好莱坞制作相比,但冗长了些。相较于片长,战争段落少些更精练。契合反战主题,片中的战斗只有恐怖,没有一丝暴力美学的美感,那血肉模糊的人体被子弹穿射,是血腥恐怖,那漫山遍野袭来的苏联坦克群,是机械恐怖,那铺天盖地投下炸弹的盟军轰炸机,是密集恐怖,都有一种叫人窒息、无处可逃的压迫感和毁灭感。但镜头给的太多,效果就会打折,好比恐怖片里杀人狂突然出刀将人剁成肉酱,很震撼,如果拍上十几二十分钟他分尸的过程,那就成了黑色幽默,丝毫不恐怖了,顶多有些反胃。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中日韩合拍,打的仍是种族牌。一开始中日韩互相厮杀,你死我活,但一遇到亚洲以外的势力,黄种人间立刻消弭仇恨,共同对敌,曾经互相踢脑袋招呼子弹,转眼就能搀扶着在枪林弹雨中生死与共。可以想象不久就会有热爱本片的观众对反对派高呼:“人家白人都打过来了,咱们黄种人还互相攻击,还不团结,你就等死吧。”
7.本片投资1.6亿人民币,战场四处,卡车几十辆,坦克无数,飞机无数,爆炸无数,多国士兵目测过千,战舰若干。以前有传言《金陵十三钗》的六亿成本是公关虚报,我将信将疑,现在彻底信了。
8.马拉松真是一项神奇的运动,只要每天坚持锻炼,你可以做到枪击不死,炮炸不死,西伯利亚的寒风冻不死,棍棒枪托拳头砸不死,带着一身创伤还能勇夺奥运冠军。唯一对你有杀伤力的,就是好基友那温暖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