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义门的观后感300字范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郑义门》通过《郑浩拒礼》、《俭以持家》等12个生动故事,体现“江南第一家”郑氏家族“家风”和“规矩”的重要性。那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郑义门观后感300字,一起来看看吧。
郑义门观后感300字
《郑义门》通过动漫的形式,引导党员干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时刻牢筑反腐倡廉的思想防线,克己奉公,廉洁自律,永葆共产党的公仆本色。《郑浩拒礼》篇,讲述了郑家子孙郑浩在担任知县期间,拒绝排场,拒绝礼单,抵挡住各种诱惑,清廉为官的故事。
在新时期,更应该把权力关进法律和制度的笼子里,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在全国党员干部和群众中形成风清气正的社会氛围。
一、营造诚信为本、崇廉鄙贪的清廉文化环境。与腐败作斗争不能只靠风暴式打击让腐败分子受到指责惩罚,关键要形成清正廉明的社会文化环境,营造崇廉鄙贪的浓厚文化氛围,使得贪污受贿行为如同偷盗抢劫一样,被视为卑鄙肮脏的不义之举。
二、恪守廉洁为政、清明自律的廉政规章制度。要把党风廉政建设做为创新税收工作环境的保证,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的各项制度,经常性地开展党风廉政建设教育,狠抓落实贯彻好《廉政准则》,恪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的自律标准。
郑义门观后感300字范文
“重孝守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浙江浦江郑宅镇,被称为“江南第一家”的郑氏家族创造了十五代不分家、三千多人同吃一锅饭的家族传奇。“孝义”文化在郑氏后人中传承了900多年。
如今,“一大家子”已是祖辈、父辈人的记忆。社会在发展,家庭规模变小,职业流动性加大,我们的“孝义”文化如何传承呢?
郑氏先人制定的家规,如今都实实在在刻在“江南第一家”景区的石碑上。时下最引人关注的是第88条:“子孙出仕,有以赃墨闻者,生则于《谱图》上削去其名,死则不许入祠堂。”正是有家规中对“族人”的这些约束,郑氏子孙先后有173人出仕为官,没有一个是“腐败分子”。
郑氏家族与社会之间始终隔着一道看不见的墙,他们不热衷与政治,小心翼翼地绕行于政治之外,他们并不缺乏政治智慧,而是担心卷入政治冲突导致庞大家族的解体。
郑义门观后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举凡识书认字之人,莫不熟稔这些词,其中蕴藏的人生逻辑,影响中国两千年。从个人到国家天下,从正心诚意修身到治国平天下,一个不容忽略、不可越过的环节就是家。正所谓“一室之不治,何家国天下之为”,“齐家”成为步入社会、进入公堂的起点和前提。
“治家严,家乃和;居乡恕,乡乃睦。”家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庭通过家教培育家风,不仅给人生系上品性的“第一粒扣子”,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周围的人。家风是寄托传统、盛放亲情的陈年家私,亦是文化源流的朴素沉淀、社会价值的坚定担当,更是我们在这个时代互相激励、抱团取暖的精神薪火。今天我们谈论家风,既是为了承续传统、启迪当下,更是为了涤风励德、淳化风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家风并不属于私域,更不是老人“托管”的小事、家属“自管”的私事。家风是作风的臂膀,家风浩然敦厚,才有作风严实清廉,家风正才能作风正、律己严、行得正。家风与作风犹如并蒂之花,互相映衬、相映生辉。领导干部手执权力重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非同小可,自当从家庭做起,以家风建设助力作风涵养,以家庭和睦引领社会和谐。
良好家风,是抵御贪腐的无形“防火墙”。家风纯正,雨润万物;家风一破,污秽尽来。苏荣一人当官全家捞钱,上演“全家腐”;周本顺“家风败坏”,对亲属放任纵容……一些领导干部最终“祸起萧墙”,问题往往肇始于家风不正、家教不严。据统计,中央纪委近年来查处的党员干部违纪案件中,约四成与其家庭成员有关;2015年被查处通报的34名中管干部,超六成违纪涉及亲属。正所谓“一人不廉,全家不圆”,家风不正导致全家沦陷,教训何其深刻。培育清廉家风,不仅是对廉洁政治的恪尽职守,更是对家庭圆满的最大保护。
家是浓缩的国,国是放大的家。个体从家庭走向社会,家风的影响亦会随之远播,成为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整体拔节的力量之源。领导干部作为党风之旗帜、社风之表率,纯正家风、弘扬家风,无疑是党风向好、社风向善的最好催化剂。福建东山县委原书记谷文昌尽管已去世30多年,但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仍在当地干部群众中传颂。有句网络流行语说得好,“你若盛开,清风自来”。将家风融于作风,让好家庭与好风气相得益彰,领导干部责无旁贷。
家风是人格的镜子,亦堪称涵养作风的源头活水。把家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是时代的使命,亦是你我的职责。以“国计已推肝胆许,家财不为子孙谋” 的格局厘清亲情与权力的边界,以拒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的定力廉洁修身、廉洁齐家,领导干部才能远离贪欲之害,让清廉成为对家人和社会最好的馈赠。
郑义门观后感相关文章: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