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活着观后感3篇
看活着观后感1
今天下午看了部电影《活着》,葛优和巩俐拍的,应该是个老片子,不过原来没有看电影的爱好,现在闲来无事,看了看。片子很让人有所感触。一个小人物的命运,从四十年代的富家子弟,赌博输光家产到后来演皮影戏养家糊口,被国民党抓去充军,后又于战场上死人堆里存活下来。半路上遇到共军,给共军演皮影戏,拉大炮。回到家中,母亲已经过世了,女儿高烧七天成了哑巴。五十年代大跃进,儿子在一场意外中被吉普车推倒围墙压死了,六七十年代“”中,哑巴女儿出嫁了,找了一个瘸子女婿,女婿人很好,谁想到才过了一年好日子,女儿生孩子大出血死在产床上。一系列的打击下,这对夫妻仍然坚强的笑对生活,因为他们知道活着就是幸福。
是啊,“活着就是幸福”--其实是一句很无奈的话,看了这部影片,我的思绪难以平复,人生来就像____所说的是有原罪的,佛教中也说因为有业力所以才会投胎为人。人活着其实是一件很无奈的事情,南师说过人这一生就是这样糊里糊涂一辈子所谓“莫名其妙的生下来,无可奈何地活着,又不知其所以然地死去”看过这部片子后,我觉得剧中的这对夫妻与其说他们活着就是幸福,不如说他们是无可奈何地活着,活着就是受罪,白发人送黑发人,这是非常悲惨的事情,看后让人涕泪纵横,活着是一个什么概念,什么叫活着,似乎很难定义,如果活着看到自己的亲人撒手人寰,自己却爱莫能助,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所以有很多人羡慕长寿的老人,其实长寿的老人有他自己难言的苦衷,长寿就必然会比一般人经历更多的世态炎凉与悲欢离合、生离死别。所以活着本身就是一种悲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然这样说是很消极的,因为每个人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他将来必定要死亡,道家云“方生方死,方死方生”对人生的生死问题看得就很透彻了,所以人有的时候是很奇怪的,为什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会让人们高兴,而一个生命的死去又会让人们痛不欲生呢。如果站在另外一个角度去看去思考,那么一个新生命的诞生不值得庆祝,因为生命诞生就注定要死亡的,那么又有何值得高兴呢。一个生命的死亡是顺应自然规律,自然界中能量是守恒的,那么一个生命消失能量不灭就意味着另一个生命又将出现,所以死亡似乎也不应该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情,反而应该庆祝。佛教中说到的往生就是这个人死后去了天道中或佛国,生命等级上升了,这本身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为什么反而悲伤呢。难怪中国有红白喜事一说,白喜事就是指的死人。所以生命的诞生也好逝去也罢都没有什么好高兴或是悲伤的,因为生命始终存在,不生不灭。生命死亡了其实不是死亡而是肉体死亡了,它的灵魂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旅程,活着的人能做的不是哭泣,哭泣没有用,而应该是让死亡的生命不要对人身有任何的眷恋,放下一切欲望与执着用一颗平静的心来对待死亡,祈祷阿弥陀佛接引灵魂到极乐世界去继续进修,这是真是存在的一个世界,不要有任何的疑惑。如果能够这样做,那么对于亡者将是莫大的帮助啊!每当看到电视中出现生离死别的镜头我都不忍观看,自己已然被剧情所感染,痛苦流涕。人生是无常的,没有人知道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一口气上不来这个肉体就会死亡,但是我们一定要知道死亡并不可怕,但是必须是在死亡之前明白人为什么活着,为什么出生,又为什么死亡,这也是所有宗教中所探讨的主要问题——生死。所以为什么只要有人类的地方就有宗教信仰。所有的宗教都在谈论这个问题,只有佛教讲的最彻底最圆满,出生是因为因缘果报,活着是让人领会到生命的真正意义和价值后去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层次和等级,而死亡则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死后又被这股业分吹往六道中的某一道,所以佛说的六道轮回是真实存在的,因果也是真实存在的。
打小时候起,我就很喜欢在夜深人静之时,思考人生的问题,为什么有我?我是谁?为什么我看我说我想都在这一个肉身之中?为什么人会死?如果人死如灯灭,那么死了以后去到哪里?难道没有我了?没有我的话,那么为什么现在有我,每每想到此,我就会产生莫名的恐怖感,因为想不透啊。直到我接触佛教经典的那一刻,我发现我所疑惑的问题在佛法里都能够找到答案,而且是非常完美的答案。同时我也知道了此生的目的和意义何在。能够帮助更多的人认识到生命的根源去向和生命的意义,让人们放下烦恼与执着,佛说现在是末法时期,世人不信因果,骄奢淫逸,的确是这样,科学代替了原来的宗教信仰,人们开始相信达尔文的进化论,却不知道达尔文在临死之前对神父说“主能够宽恕我吗,我愿意收回我所写的所有学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人们却利用爱因斯坦的理论制造出了杀人武器原子弹。爱因斯坦晚年的时候走入宗教,并十分欣赏佛法,爱因斯坦曾说过:“佛法是最圆满的科学,是最高的独一无二的真理!”。因为科学把人类误入歧途,却无法自拔,医学发展到现在这样一个高度,却产生更多的让人类束手无策的疾病,科学到现在还是无法解释出人生从何处来,死往何处去,这样一个生命科学的问题。
到现在,世界大国都掌握了核武器,一旦爆发世界大战,则人类将自取灭亡。这样看来科学能解决问题吗,连最基本的战争都解决不了,又有何用呢?!所有的一切问题都归结于人心,人的道德问题。如果道德缺失,人心不古,那么科学越发展下去,只能是越把人类推向毁灭的边缘!2012是玛雅历法中所说的本次人类终结的时间,谁也无法断定玛雅人说的是不是事实。如果是,我们这些正走在通向2012时间道路上的渺小的人类又将何去何从?是在这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尽情挥霍,还是去利用好这不多的时间努力思考生命的问题并找到真理?古人云“朝闻道,夕死可也”,找到了道,我们的生命就有了正确的指引和方向,就不会迷失。就像一盏明灯,带领我们在生命的时空中遨游,找到自己最终的归宿。
看活着观后感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去品尝生活的苦就不会懂得幸福的真谛。从古至今,有谁没有遭遇过挫折,又有谁没有过不幸的时刻呢?但不论如何,坚强的人都会努力克服艰难而坚持活下去。有些人在曲折的生活道路上显得脆弱。但人只要有毅力和决心,就会发现活着就是幸福。张艺谋导演的电影《活着》就是要演绎这种坚忍的“活着”。
《活着》讲述的是中国四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一个富有家庭里发生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对夫妇,丈夫富贵,妻子家珍。由于吃喝享乐,沉迷于赌博,富贵最终把家里的财产输得一干二净。父亲因为他的堕落气得生病而死。从此,家破人亡,他们两口子不得不面对苦难的生活。
俗话说:“有果必有因”。富贵家境衰落,他妻离子散的悲剧是他走上堕落的不归路,成日不思进取吃喝赌博的结果。在此之外,还有别的原因吗?是不是他的父亲和妻子不关心他呢?答案是否定的。从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得出富贵固执的本性。他漠视父亲和妻子的多次规劝,执迷不悟,最终致使家境衰败、贫穷潦倒,天天过着痛苦的生活。他曾被国民党抓住并差点丧命;他曾在被别人鄙视的环境中醒悟。也就是在那时候,他才反省以前的事,才真正懂得幸福的价值。影片中有一个关于他教训孩子的情节值得我们思考。“小鸡长大会成鹅,鹅长大会成羊,羊长大会成牛。”小鸡怎么能变成鹅呢?或许想告诉孩子,再贫困弱小的人也能成为生活的强者吧。是啊!生活虽然不是什么时候都尽如人意,但只要付出努力,拥有信心,明天将会更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另外,影片中另一重要的角色家珍又是怎么样的人呢?现在我们来给她作个分析吧。影片中描绘她的部分没有富贵多,可是我们可以看出她是个既通情达理又温柔贤惠的妻子。人总是有喜怒哀乐的,家珍有时也生丈夫的气,所以她才在怀孕时带着个哑巴女儿回娘家。可是富贵那时候怎么知道家珍 —— 一个已经把自己的生命交给他,一个夜夜哭泣劝告丈夫不要赌博的妻子正在家乡艰难地供养着孩子,并且期盼着他早点醒悟。要是没有毅力,没有信心,说不定这个柔弱的农村妇女早已经没有勇气生活在这世上了。这个女人的生命是很苦的,也是很坚韧的。怪只怪富贵这个男人不懂得珍惜她,所以他们俩才只能过着艰难困苦的生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个故事说到这算是告一段落,不过剧情仍未结束。也许导演还要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中国的环境不断在变,人也随着不断地变。但是不论如何,不论发生什么事,活着的人还得活着,在漫漫人生路中品尝酸甜苦辣与喜怒哀乐。
富贵和家珍的故事伴着前进的历史走到中国建国初期。这期间,他们的孩子友庆被春生(他们的老朋友)骑车撞死了。其实春生不会开车,却自以为是,结果。。。。。。。这个可怜的孩子再也没有机会品尝妈妈给他做的12个饺子了。 作为编剧,导演,为什么安排了这样一个情节呢?是否想通过加深富贵和家珍的痛苦,来表现他们生活的毅力?我想除此以外,他们还想提醒人们,做事时不要不懂了装懂,否则酿成悲剧再怨天尤人也无济于事了。有庆的死真是令人扼腕叹息啊!
还有一个令人痛心的情节是富贵的女儿在生孩子时也不幸死去了。她的死并不像人们说的那样是由老天爷安排的,我觉得是由当时迂腐的社会观念造成的。我们都知道六十年代的“”让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 影片中的医生是个典型的例子。如果给富贵的女儿接生的接生员是个有经验的医生的话,这个悲剧就不会发生了。这种情节真令人悲哀愤怒。亲眼看着自己的孩子死去,身为父母该有多痛苦呀!我原以为富贵和家珍会承受不住孩子死去的打击而丧失理智和生活下去的勇气,可他们却能面对现实,承受苦难,顽强地活着、活着!我深深地被他们的坚强与勇气打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活着》是一部意味深长的电影。富贵和家珍夫妇的人生经历带给我们这样的启示:生活就像是一条路,不总是平坦而笔直的。人只有一勇气、毅力和信心去面对和克服种种的挫折与不幸,体会幸福的不易与甜蜜,才会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活着是一种证明,是一种历练。
看活着观后感3
最近看了好几个朋友推荐过的电影《活着》,在各种片子泛滥的今天,经常一部电影看了几分钟就耐不住情节的空洞直接看结局或者关掉了,但这部电影是我近两年看过的最让人震撼的电影。它让我体会到另外一种人生,活着真好。
不管英雄怎么样,我还是很喜欢这个农民出身的导演。 故事的主人公福贵是一个嗜赌如命的纨绔子弟,把家底儿全输光了,老爹也气死了,怀孕的妻子家珍带着女儿凤霞离家出走,一年之后又带着新生的儿子有庆回来了。福贵从此洗心革面,和同村的春生一起操起了皮影戏的营生,却被国民党军队拉了壮丁,后来又糊里糊涂的当了共产党的俘虏。他们约定,一定要活着回去。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平安回到家中,母亲却已去逝,女儿凤霞也因生病变哑了。
一家人继续过着清贫而又幸福的日子。在“大跃进”中当上区长的春生不慎开车撞死了有庆,一家人伤痛欲绝,家珍更是不能原谅春生,她说:“你记着,你欠我们家一条命。”“”时,春生遭到迫害,妻子自杀,一天半夜他来到福贵家,把毕生积蓄交给福贵,说他也不想活了。这时家珍走出来对春生说“外面凉,屋里坐吧。”春生临走时,家珍嘱咐他,“春生,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哪,你可得好好活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后来凤霞认识了忠厚老实的二喜,两人喜结良缘。然而不幸总是不肯放过福贵一家。不久凤霞生下一子,自己却因难产而死。凤霞的儿子取名叫馒头,聪明可爱。影片结尾,福贵对馒头说,“你是赶上好时候了,将来这日子就越来越好了。”
余华的原著我看过几遍,当时看得是泪水哗哗地淌,看到最后我已经泣不成声。没有什么煽情的情节,只有一个叫福贵的老农在唠唠叨叨讲他的人生。讲得很平淡,就是一个人的一生,作者也没提高到什么高度,也没什么华丽的口号。但是我已经不知不觉地感动着,我慢慢品味到了什么叫人,什么叫活着,为什么要活着。。。。。我记得当时大学的上铺在书店买到了这本书,翻着翻着就号啕大哭。印象最深的是作者开头,探讨了一下作家的责任,一个作家该写什么东西。印象真的好深,现在安心做文学的没有几个了,尤其是平民文学的。不能说这部作品多么伟大,我只说他告诉我什么叫活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把小说改成电影很普遍,像《长恨歌》、《蓝宇》《霸王别姬》等等。《活着》就我感觉而言,是我目前看过的最好的既符合原著精神,又加入导演自己的理解的影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从原著来讲,作者是通过福贵的回忆来叙述的。作者在一个穷极无聊的下午,碰到了福贵和他的牛。然后一段段故事从这个看似平凡的老农嘴里讲出来。国民党抓丁,“”,疾病,死亡。福贵的亲人一次次离开他,最后只剩一头老牛。凤霞先聋哑,然后有庆献血而死,凤霞大出血死了。女婿也被砸死。老婆家珍等于被饿死的。孙子苦根是被豆子撑死的(太饿了)。经过一次次死亡的考验,老人以一种超脱的姿态活在世上,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寻死觅活,他心里的亲人没有死,都陪伴着他,他在回忆,继续有努力快乐地活着。他把他的一生,讲给作者听,竟然有些像一个哲人,但他的的确确是一个普通再也不能普通的农民。
电影里的活着要比小说轻松些。张艺谋加了一些讽刺的东西。例如:救风霞的教授因为太饿被馒头噎着,而不能去动手术,眼睁睁地看着凤霞被红小兵们弄得大出血死亡;还有加了福贵靠皮影吃饭的情节。导演完全理解了原著,并在影片中注入自己的东西。活着这部电影非常的长。整个看电影的过程我反反复复的咀嚼着两个字"活着",活着真好,人只要活着,对家人,对朋友就是安慰,就是支柱。以前老是瞧不起"好死不如赖活着"这句话。老师也叫我们"生得伟大死的光荣"。但是现在我觉得这句话是先人通过平凡但不平静的生活经验总结出来的。有无奈,有希望,有努力,有生生不息。有些人说张艺谋的电影是给外国人看的,但我觉得更是给我们看的。外国人能懂“”吗,能看懂秋菊那种复杂的村里人的关系吗?
第一次感觉到活着好是在福贵被抓丁,国民党大撤退。福贵的战友都被打死了,没有吃的,什么都没有。福贵只想跑回家,看看家珍和孩子。当福贵举手向红军投降的时候,我心里喊出了"活着就好"。不管怎样活着,都要回家看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二次心里喊出活着,是在龙五被枪毙的时候,福贵吓得尿了裤子。葛优演得棒极了。真棒那一段听到枪声的时候。如果不是福贵赌输了祖传的房子,那枪毙的就是地主福贵了。能活着看到老婆孩子就是好。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三次是有庆死了,被车撞死的(书上更惨,是输血输多了,输死的,无辜的生命被愚蠢的官僚主义害了)福贵看到血肉模糊的有庆,家珍哭得死去活来。后来那个春生被打成反革命,要自杀,来找福贵道歉,福贵和家珍都原谅了春生。家珍最后冲春生喊"你还欠我们家一条命"。令人感动的质朴的感情。心地善良的中国农民。他们没有很好物质和精神生活,却有最纯朴和实在的心地。
第四次是凤霞死了。导演在这里大大的讽刺了一下,竟然让教授被馒头噎着(真能想出来)电影没有演到双喜,苦根,家珍的死亡。导演在最后出现了一家人在一起的场面,然后苦根问福贵鸡生蛋(记不清了,要不就是羊生小羊),好像还有跟共产主义扯了点关系。反正当时我的感觉就是经历了风风雨雨,生与死,人还是要活着。吃饭,睡觉,干活,说话……
余华的<活着>通过福贵的叙述有些超脱的感觉;而电影则有种入世的味道,是张艺谋拿了一个讽刺的笔,给我们展现了一个个生离死别,风风雨雨的那个时代的农民家庭。这里没有控诉什么,没有要反抗什么,没有埋怨什么,中国最被人看不起的农民默默地在那个时代里承受着一切,努力地过着自己的生活。就是被很多人痛骂的“”时期还有和蔼的村长,全家烧水,演皮影戏的快乐日子。虽说这个故事是虚构的,但是我相信他的真实。
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无数黄面孔的、沉默的、坚韧的中国人就这么无声无息地继续活着。幕后资料这是一个非常美的故事,很亲切,很真实,以贴近生活的小人物反映数十年来中国老百姓“好死不如赖活”的生活观,故事很亲切,很真实,就像发生在我们身边。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
《活着》没有告诉我们悲惨的命运,里面的一次次死亡和不幸,没有使我们看到绝望,去控诉那个社会或者命运,相反每一次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好好活着,认真的活着,因为这两个字很重要。
这部电影的演员都演得很到位,当时风华正茂的巩俐出色的演绎了一个命运多桀的小市民的一生,葛优也因为这部影片获得了中国第一个嘎纳影帝。
电影的配乐也非常好,二胡拉起的渺渺空间里,渺渺人生的种种无奈就流泄而出了。《活着》中到底有多少深深的忧患,那对着人生最原始的生存的无奈是永远纠缠不清的,除非,除非你早已无需为生存而恐惧,并且也对于他人的生存无动于衷。
如果有些时候你想不开,最好去看看这部电影。活着真好,不管人生遇到什么挫折都应该好好地活着,而不是采取极端的方法来对待仅有一次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