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和观后感5篇
走向共和观后感范文5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最近大家在追剧《人民的名义》,热播剧我通常是等尘埃落定后再看端详,追完过时热剧《人民的名义》,又忙里偷闲下了《走向共和》一部很老的电视剧来看,看了几集,感慨良多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走向共和观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走向共和观后感篇1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千思万绪,想不出来什么很有总结性的标题,就当是一个随笔,想到什么写点什么吧。
《少帅》之后,我对张黎这个导演特别好奇,拍得太好了,那些脉络那些细节,非常清晰,又不胡作非为,使我十分想把他的作品全看一遍。从《走向共和》开始,无疑是最合适的,这是他第一部电视剧。
看了两个多月,终于把这部剧看完了。网传这部剧被封了,其实在线资源还能找到,真找不到在线的,反而是《大明王朝1566》。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谈到被封,网络上各种各样的讨论,主题离不开一个,那就是这部剧“以古喻今”,讽刺当今,今上被刺痛了,于是禁播。我的看法,不同意这种说法。都说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原来是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的,直到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朱镕基讲话实录》。前者是作者在后记中提及的,所谓镜子,是你读史书会发现历史很熟悉,为啥啊,因为你在经历的这段时期,曾经就在历史上出现过。这很悲哀,人类在原地打转的时候多。后者则是我的体会,毕竟他所在的时代,就是我所在的时代,他在位时尝试改造的事情,现在还在尝试改造中,依旧是原地打转。历史是一面镜子就作此解,我们看镜子时,看到的就是现实(我们自己)。观众们看《走向共和》觉得以古喻今,不正是一种照镜子的错觉吗。
如果历史是一个镜子,那《走向共和》简直是个照妖镜,《少帅》就是个水中镜,朦朦胧胧。
张黎自己对于《走向共和》的被封,有自己的评价:就算《走向共和》解禁,我也不同意重播。(来自网络报道)如果没有《少帅》,我不能完全理解他这句话,《走向共和》是他的第一部电视剧作品,锐气十足,对历史人物的塑造可谓是大刀霍霍,引起了非常大的争议、讨论,甚至是颠覆。他借历史人物的口,讲了许多事,谈了许多大道理。再看《少帅》,它似乎激不起水花,没耐心看的话,没准还会错过张黎的机锋,它是那么的平和、抒情,有些人还认为《少帅》拍得狭窄了,没有前面作品的那种气势。
这种转变不难理解,青年人激进,中年人平和,这两种状态都是他,整个历史脉络他讲清楚了,历史人物的一些争议,他表明了态度,大道理他是一样讲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有件事,我觉得有趣又滑稽,当我向朋友们说,我正在观看《走向共和》时,她们一副惊愕的表情,仿佛我正在看抗战神剧,不可思议。接着聊下去,我才知道,她们大多数不知道《走向共和》这么一个电视剧,然后是以为共和是大国崛起一类的Z治宣传片内容,谁叫我们是共和国呢(笑哭)。那就是说,在经过那么多年的一个思想教育后,我们对共和这个名词是完全陌生的,共产、共和,虽然都姓共,但是共共不同,谈共和并非就是谈Z治口号。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那共和是什么呢,有别于帝国和王国,国家元首是由民主的方式产生的,并非世袭,这就是共和,也是片中一直讲诉的民主共和。所以可以简单粗暴的说,走向共和,那就是走向民主。希望我的朋友们,以后别贻笑大方了。
看张黎,我们需要谨慎,因为他很大胆又很真实的呈现历史,如果是历史基础不扎实的人,就容易被他所呈现的一切所迷惑,认为他拍的就是全部的事实。除了历史本人,谁又敢说这是全部的事实呢,所以当他引起我们的兴趣时,我们大可以翻阅正规的历史,互相比照,互相推定,看你是同意张黎,还是不同意。既是一种看剧,也是一种看史,这是最好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在播放平台的评论里,我经常会看见一些叫嚣着,某些人物实在太蠢太傻的言论。实在觉得好笑,但是不能跟你们共享了。看历史人物的种种,我们是容易陷入这么一种状态的,用后来已知的结果去推定他们当时的所作所为,然后评价他们蠢。这是不公平的,当时的人,他们并无法得知后面的结果是如何的(除非是穿越人士),他们的决定,更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所在的环境。是不是能有更好的决定?先问问自己吧。
走向共和观后感篇2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走向共和,就拿今时今日来说我们仍然处在进程中。没有好的制度和坏的制度,只有合适不合适,即使是被推翻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也不能去全盘否定,能够绵延数千年自有它的合理性,只是进步和发展是个大趋势,被淘汰也是必然。
“孙大炮”是这个剧中出现过很多次的称谓,刚开始我深以为然,因为总是把他和唐僧联想到一起,似乎有与生俱来的天真与赤诚,信念无比坚定却没有什么实实在在的能力。但是最后一段的演讲又觉得他确实有其伟大之处,同样也在于他极度的天真赤诚与坚定,他的理念在当时是超前的,甚至于在如今也是超前的,任何理想都是具有前瞻性的,具体到个人,我们都被教导,要从小树立自己的理想,于国家,于民族更是如此,我们总要有个目标去为之奋斗,尽管过程可能回环曲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我不明白教科书为什么一定要笼统地给袁世凯冠一个窃取辛亥革命成果的帽子,彻彻底底地否定了一个实干家,一个被李鸿章,荣禄,张之洞多次推荐,甚至舍命保全的人,他的能力才干可想而知。他一生的败笔可能就是养了一个蠢儿子,和杨度一起蒙骗自己老爹称帝,当然这其中也夹杂着袁世凯自己的私心,野心,结果骑虎难下,急火攻心,一命呜呼,北洋分裂,军阀割据。袁世凯曾经说“如果我输了,没有人能赢。”之后将近三十年的战乱印证了这句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说到杨度,看前面是个有能力有理想有原则的正人君子,袁世凯为了不到南京任职纵人放火,他大骂想搞君主立宪可以,这是堂堂正正的事,怎么可以用这种卑鄙龌龊的手段。后来为了骗袁世凯称帝,伪造报纸,伪造请愿书,授意段祺瑞威逼议员签字。嗯,这很“堂堂正正”。
历史的必然性是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而偶然性在于人作为一个又一个个体的差异性,可能起推动作用,又可能受自己短板的限制,使发展滞后。
又想到当初梁启超拜访李鸿章想请他一起搞君主立宪,李鸿章说了一句话“一代人只能做一代人的事。”感触良多,这部剧传达,涵盖的太多,真正能吸收的少之又少。
走向共和观后感篇3
利用寒假的时间把《走向共和》这部电视剧看了一遍,这部剧早在高中的时候,历史老师就推荐过,今天把这部剧看完确实感触不少,现谈几点基本观感。
1、人物评价
《走向共和》通过对慈禧、光绪、李鸿章、张之洞、康有为、袁世凯、孙中山等近代风云人物有血有肉的刻画,给我们展示了这些人物的丰富面相,改变了过去历史教科书对近代人物非褒即贬的刻板印象和脸谱化取向。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应该放到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进行考察,借用剧中李鸿章所言:“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历史人物不可能脱离他的时代去做他所处时代不能做的事,而过去教科书则用局限性对此进行了一概的否定,实不可取。慈禧、李鸿章等人在那个时代已经尽到了他们最大的努力。慈禧掌握大权半个世纪,造就了同光中兴赢得了有清以来后妃中最长封号,其功自不待言;李鸿章以一己之力,发展洋务,建立北洋水师,同西方列强周旋,不可谓为老成谋国,鞠躬尽瘁。然而,多少年来我们的历史尤其是教科书给他们的评价却失公允,李鸿章更是成为“卖国贼”的代名词而打入另册。中国传统历史的功能就有“知古鉴今”“以为资鉴”的作用,既是资鉴,事物便有正邪之分,人物便有忠奸之别,为了宣传正面人物,自然就会贬低与其对立的人物。如曹操之于关羽、秦桧之于岳飞,这些人物一旦被定性,则其便不得翻身了,哪怕稍微客观点评价都很容易招致翻案之嫌疑。诚然从道德教育出发,我们为了树立正面榜样,需要去对历史上的那些杰出人物的优良品质进行弘扬,但这就只是人物品质和道德教育而言,就人物的历史作用及历史研究客观性而言,我们就不能单从其品质来看了,以剧中人物为例,翁同和可谓两袖清风,正人君子,可是他却因为贪图名,而清漪园工程的材供应给了一个投机者,结果遭到贬斥。而李鸿章任人唯亲、贪财好利(签订《马关条约》时接受日本的馈赠。)、“小人之心”,但是开办洋务、交涉外国、创建北洋,促进了中国近代化,其历史功绩不言自明。但是传统因人废事观念,一个“坏人”纵使做了多少件好事还是坏人,在人物品德与历史功绩之间很难划清界限,两者往往是结合在一起的,品德高尚有历史贡献的人,为正面人物,品德有问题就算建立奇功,也会招来非议,因此,才会有曾国藩、李鸿章的毁誉参半。怪不得梁启超评价李鸿章时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生逢乱世,设使李是中规中矩的按照为臣之道,或许能够混个一世清名,但是,就不会有后来洋务种种,在那个时代要想有所作为,就不得不用非常手段。不任用自己人,他所追求的事业何以进行?不去巴结权阉,他如何获得皇帝和太后信任?甚至为了北洋军费,而暗中抓翁同和把柄,种种这些“小人之举”,固为君子不齿,但是,不这么做他能做成什么事?诚然,这其中当然有其私心使然,但是就事论事李鸿章开启中国近代化的事业,其功谁可抹杀?综观《走向共和》中慈禧、李鸿章、袁世凯等人物的刻画都是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是鲜明的,这也是本片成功之处。因此,人物评价应该放到具体历史场景中,同情之理解的去看待。同样场景下的不同人物,同样的人物不同历史场景下,所处角色之不同,所做之事的品评也是不同的,只有这样人物才是生动、鲜明的,这样评价才会客观和具体的。
2、共和之惑
晚清的历史是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的,因为他为近代中国发展道路的若干可能性提供了探讨空间。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清末新政、辛亥革命,从自强求富到君主立宪再到民主共和,中国历史发展为什么按照这样的逻辑进行?洋务运动是从技术上效法西方,君主立宪是在不改变君主制前提下对旧制度进行改造,而民主共和则是推翻清朝统治进行革命,建立共和国,归根结底是走什么道路的问题。洋务运动在器物方面的学习西方,开始了近代铁路、电报等事业,清朝也出现了“同光中兴”的局面,看起来也很强大,但是,甲午战败,中兴的泡沫便被捅破,中国的虚弱便暴露无疑,扶持光绪进行维新变法,走君主立宪的道路呼声日高,但是,却被无情扼杀。及至庚子变乱,太后西狩,见到了民生凋敝,饱尝旅途艰辛,才知“太平盛世,天朝上国”是虚假的,于是,慈禧归政之后也仿行立宪实行所谓新政,日俄战争中,君主立宪的日本战胜专制度的俄国似乎也坚定了立宪的决心,于是有了1905年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期间遭革命党人破坏,几不成行。但是,在进行人事调整后,仍是以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立宪按照慈禧的意旨有条不紊的进行,中央设资政院,地方设咨议局,进行新官制改革等等。但是,在不变更君主制前提下,不管怎么改,其本质还是不变的,那就是权力的再分配,袁世凯借新官制来安插亲信,满人则趁改革来逐步削弱汉人在军、政等要害部门的权力,可谓争得死去活来,斗得不亦乐乎。所幸,慈禧还在世,还能控制局面,两派不敢太造次,随着,慈禧和光绪的过世,清朝失去了掌控局面的人,两派斗争表面化,最后,袁世凯逐出内阁,内阁清一色满人,满人取得了形式上的胜利。但是,军权却始终在袁世凯的北洋手上,将不用命,袁虽赋闲在家,军队实际仍为其掌管,满人得到的军职实际是虚的`,被架空的;地方督抚也静观其变,皇族内阁被孤立,成为“空中楼阁”,此时,只要外界稍有动静,对清王朝而言都是致命的。武昌起义正是这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清帝在袁世凯的逼宫下逊位,中华民国成立,民主共和成为选择。从立宪到共和,中国历史似乎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但是,民国成立后,共和依然没有建立,孙中山的临时总统让给了袁世凯,临时总统变成了正式总统,《临时约法》被废弃,取而代之的约法规定了大总统的几乎无限的权力,似此袁世凯应该知足了,但是,袁世凯利令智昏竟然公开称帝,践踏了民主共和。然则民主共和在清末民国这段时间里是否实现过呢?没有。在孙中山眼中,共和是美好的愿景,在袁世凯眼中,共和是谋取权力的幌子,在老百姓眼中,共和则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概念,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武夫当国在他们眼中没有共和更莫谈民主,从立宪到共和,不过是那些上层人物进行政治的斗争玩的文字游戏,专制的本质没有变。不管是立宪还是共和,在剧中就没有看到老百姓的参与,普通民众处于失语状态,当然,老百姓更不知什么是民主共和,对他们而言,谁当皇帝、总统都不重要,只要能过好自己日子就可以了,共和本是一个很好的制度,但是在这种状态下的立宪和共和,就其实质而言仍是权力斗争的幌子。正如剧中杨度所说“共和未必是好,立宪未必是坏。”立宪和共和本身就是手段而已,好坏都不甚重要甚至不在考虑之列。知道了这点也就不必纠缠于共和、立宪甚至帝制选择的区别了,哪个好用就用哪个。所以袁世凯的称帝也就不难理解。袁世凯在世称帝尚能控制局面,他死后的军阀割据局面,个个都是土霸王,如果拿袁世凯和曹操比的话,真是应验了“设使天下无有孤,岂不知有几人称王、几人称霸。”这句话,不同的是再也没人敢贸然称帝,冒天下大不韪的张勋也只能把清废帝提溜出来,做一出复辟的闹剧,共和成为大势所趋,成为潮流,帝制、立宪都不管用了,但是整个传统是不变的,专制的因素还是存在的,所以,北洋政府只是打着“民国”的幌子,行专制之实。走来走去,共和便成为难以实现的理想和遥不可及的梦想,走向共和便成为仁人志士奋斗的方向。在普通民众没有接受思想启蒙的熏陶和民主共和训练条件下,共和只能是一个美好的名词而已。
走向共和观后感篇4
对于历史我们每个人都不一定很明了,但是在心里都有一个印象,历史这玩意其实还是口口相传的,有些是经过一些个文人的笔来说的,一些个是由那些个戏啊曲啊剧啊的演出来的,也许我们听到的都不是历史,也许全是历史,我们既然不是学者,也无需考究真否,人说,读史使人明智,历史的作用就是可以让听者体验不可能体验的事情,从而由史鉴今,以古人之事谈今人之不可为。只要历史足够精彩,真真假假,不足道也。
对于1894年到1917年的这段历史,我们的印象一直停留在历史书的层面上,比如袁世凯是个大卖国贼,李鸿章是大卖国贼,慈禧是老混子,光绪倒是年少有为,谭嗣同是烈士,孙中山是革命先驱如此如此巴拉巴拉。这种思想一直存在我们的心中已经二十年了。可以说是根深蒂固,但是一部电视剧却真真正正的冲击了我对这段历史的看法。
在经过了那个只有黑白非对既是错人云亦云的年纪,选择题也从双选改为了四选,作为一个思想独立身体成熟的成年人,考虑历史的时候是应该重新审视,有自己的看法了。毕竟没有无来由的恨也没有无来由的爱,卖国贼不是生来就是为了卖国滴,革命烈士也不是根红苗正生下来就脚踏七彩祥云滴,当然卖国贼的一些人性闪光,革命烈士的污点不能改变我们对卖国行径的唾骂和革命的崇敬。然而,任何的人物都是有血有肉的,在过了那个一棍子打翻在地,再踏上一万只脚的时代,在百年以后,是不是可以给出公论的时候?作为即将接管社会的新一代,我们是否对历史有了一个客观的认识?
走向共和观后感篇5
被安利来看这部剧,每天大约看一个小时左右,看了一个多月。倒不是这部剧难看,相反,我觉得它完全值得豆瓣的高分评价,只是,它所涉及的历史太沉重,尤其是当我们知道结局而去了解故事情节时,就更加疼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近代中国,风云变幻,反复无常,各方势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轮番登台,却都是短暂停留,世事动荡,政局涣散,战火蔓延,我们就在希望与失望中一起盼着走向共和,哪怕,到了如今的太平盛世,共和的心愿还不能说已经实现。
我们看着银幕上的热血青年们为了祖国为了民族努力着,抛头颅洒热血,最终却不得不迎接一次次的失望。徐锡麟、梁启超、谭嗣同……无数个如同他们一样的青年在那动荡的年代苦苦探索着未来的奋斗方向,为了民族,为了这个满目疮痍的国家。
五千年的华夏史上,近代史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创伤,被迫打开的国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马关条约》、《北京条约》、义和团运动、袁世凯称帝……华夏大地上一片混乱,在混乱中,跌跌撞撞地前行。我们明白了,自己再也不是万国来朝的太平盛世,我们只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员,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的小弟日本给我们上了沉重的一堂课。在此之间,洋务运动、维新变法、清廷立宪等,各种各样的行动也纷纷开展,但为时已晚,因为整个国家当时已经病入膏肓,这些运动只不过是暂时治一治疼痛,缓解一下,真正出问题的,是帝制,而这所有的运动的动机,是为了保持这个制度,保护稳定,这就是矛盾。
袁世凯逼宫,结束了漫长的封建君主制,以为这是共和的开始,没想到,这是下一个皇朝的喘息期,袁世凯称帝,一百天左右,被迫退位。他其实是一个很能干的人,有勇有谋,军事、政治、经济样样在行,当时成为临时大总统也是各方妥协的结果。在乱世,他不是一个英雄,是同曹操一样的枭雄,但这一称帝,一下掩盖了自身的所有贡献,成为了历史的千古罪人。不过,他的这一场戏也证明了帝制在中国已经行不通了。最后,他在临终之际,对着自己的红颜知己英子委屈地说:“为什么他们喜欢他,而不喜欢我?”让我一下就哭出来了。也是一个可怜人吧!当然,比起孙中山来,袁世凯的实际的功绩要大得多,但孙中山的威望要高得多,孙中山是典型的为了革命而生的人,率先剪了鞭子,无数次起义,为了革命四处筹款,找人。印象最深的是他要哥哥卖牛然后革命,对哥哥说:“这是革命的牛。”好吧,真为他哥哥感到心疼。其实,抛去影视作品脸谱化的呈现,孙中山和袁世凯还是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如果,袁世凯不称帝,结局会怎样,谁也不好说,毕竟,历史没有时间没有机会假设。
因为这部剧,突然开始对近代史感兴趣,并且有意地去查了查相关资料,总的来说,这部剧还是挺符合历史的。当然,也不要期望从一部电视剧中去学习历史,电视毕竟有电视的规则,娱乐还可以,但为了视觉化的呈现还是有了不少的改编,比如,对李鸿章过于洗白,对翁同龢过于抹黑。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不错的剧,剧名《走向共和》,是当时无数人的梦想,也是我们现在无数人的梦想。
走向共和观后感相关文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