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七大世界文化遗产
北京七大世界文化遗产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世界文化遗产是由联合国发起、联合国教育科学文化组织负责执行的国际公约建制,以保存对全世界人类都具有杰出普遍性价值的自然或文化处所为目的。北京有七大世界文化遗产,这些地方你都去过吗?
北京七大世界文化遗产
1、故宫
故宫是我国明清时代的皇家宫殿,俗称紫禁城,是我国古代宫廷建筑的精华所在。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被称为世界五大宫,其中北京故宫被誉为五大宫之首,198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颐和园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颐和园是中国清朝时期的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咸丰年间,清漪园被英法联军焚毁,直至光绪14年才得以重建,并改名为颐和园,而后颐和园又曾先后两次遭到破坏,与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1998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作为与房山区周口店龙骨山脚下,始建于1953年,是一座古人类的遗址博物馆,1987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1918年,瑞典科学家安特最早发现了周口店,新中国成立之后,科学家们继续对周口店遗址进行发掘和研究,获取了大量的宝贵资料,至今,考古学家们已经发掘出40多个尸体的头盖骨、下颌骨、牙齿等化石和丰富的石器、骨器、角器与用火遗迹。
4、长城
长城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垣,用以限隔敌骑的行动,他不是一道单纯孤立的城墙,而是以城墙为主题,同大量的城、障、亭、标相结合的防御体系。长城修筑的历史可追溯到西周时期,著名的“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就源于此,人民现在所看到的长城多位明朝时期修筑,1987年,长城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北京的长城以八达岭长城最为有名,八达岭长城是居庸关的前哨,古称“居庸之险不在关而在八达岭”。
5、天坛
天坛公园位于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原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场所。天坛分为内、外两坛,内坛由圜丘、祈谷坛两部分组成,内坛北部是祈谷坛,内坛南部是圜丘坛。外坛为林区,广植树木,外坛的西南部有神乐署,是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及培训祭祀乐舞生的场所。天坛公园现有面积为201公顷,保存有祈谷坛、圜丘坛、斋宫、神乐署四组古建筑群,有古建筑92座600余间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形制最完备的古代祭天建筑群,1998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6、大运河
大运河始建于公元前486年,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一项伟大的水利建筑,为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大运河一共分为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和浙东大运河三个部分,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浙江8个省、直辖市,至今已有2500余年,2014年大运河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起点,在中国的运漕历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7、明清皇家陵寝
明清皇家陵寝指建于明清时期的皇家陵寝建筑群,2000年——2004年,清西陵、明显陵、清东陵、明孝陵、明十三陵、盛京三陵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现在的明清皇家陵寝分布于北京市、河北省、湖北省、江苏省、安徽省、辽宁省。位于北京的明清皇家陵寝中最著名的便是明十三陵了,它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成,是中国乃至世界现存规模最大、帝后陵寝最多的一处皇陵建筑群。
北京:新科技为文化遗产保驾护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6月9日上午,在精彩的房山特色文化展演《千年风雅》《北京人》和《菊花白》中,2018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北京市主会场活动在位于房山区的周口店遗址拉开帷幕。该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政府、中国科学院古脊椎所主办,北京市房山区委宣传部和北京市文物局宣传教育中心承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周口店遗址在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目前世界上同时期材料最丰富、最全面、最系统和最具代表性的古人类遗址。近年来,周口店遗址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新方法,比如成立了周口店遗址监测中心,成为世界遗产监测工作的典范;启动了周口店遗址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等。“北京市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系列活动主线为‘新技术护航文化遗产未来’,之所以将主会场活动选在周口店遗址举办,是因为该遗址在利用科技保护文物方面独具代表性。”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表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主会场活动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对周口店遗址猿人洞科技保护工程的展示。猿人洞自上世纪20年代发掘以来,长期处于露天保存状态,遭受日晒、雨淋、风蚀等自然力的破坏。遗址本体出现堆积体和岩体失稳、塌落等诸多地质病害,加强猿人洞遗址的保护刻不容缓。
猿人洞保护建筑工程于2015年10月正式开始实施,方案以《周口店遗址保护规划》为指导,立足遗址保护,本着“最小遮盖、安全为先、消除隐患、融入自然”的设计原则,在猿人洞搭建覆盖面积达3700余平方米的保护棚。保护棚南北跨度77.5米、东西跨度54.5米、最大高度达35.7米,采用空间单层网壳钢结构,以覆盖所需最小面积及高度进行体量设计,通过内外两层屋面的叠合设计隔绝雨、雪、冰雹、阳光等自然因素对遗址本体的直接作用,在对猿人洞进行有效保护的同时,确保了建筑设计与遗址环境相协调。据悉,保护建筑完成后,猿人洞内的展示项目也正在努力推进,该展示项目将在确保遗址本体安全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声光电技术,以全新的展示理念,为观众呈现一个精彩纷呈的猿人洞。
近年来,北京地区积极开展文物科技保护与研究工作,从文物保护科学和技术研究着手,逐步改善了文化遗产的保存现状,在文物科技保护基础、科技考古研究、古代建筑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比如在大庄科矿冶遗址群的考古发掘过程中,利用现代自然科学技术和方法对文物遗存进行了测试、分析和鉴定,获取了整个冶铁制钢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管理方面的信息,为中国古代冶铁技术体系的研究提供了极为宝贵的考古依据。在故宫宝蕴楼修缮中引入了现代科技手段,在施工现场展开全面的工程资料收集并注重历史信息的提取与记录,采用先进的数字化记录手段,对重要的材料工艺进行了取样和实验室分析,为后期的修缮和研究提供了扎实的科学数据。
北京市副市长王宁表示,近年来,北京市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不断惠及人民群众,为首都建设全国文化中心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要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积极行动起来,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推动形成人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努力将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传播开来、传承下去。”王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