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国学知识>哲学>

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

时间: 坤杰951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音乐教育思想家,他立足于“性善论”的基点,较之孔子更加强调人的道德自律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欢迎阅读!

  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篇一

  试论孟子的音乐教育思想

  【摘 要】孟子是儒家继孔子之后又一位重要的音乐教育思想家,他立足于“性善论”的基点,较之孔子更加强调人的道德自律性。孟子以人的共同美感为音乐教育的心理基础,以“仁声”为“善教”的重要内容和手段,以“仁政”为理想社会。文章拟从孟子“性善论”的哲学视域下,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关键词】孟子 音乐教育 性善论 仁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音乐教育作为一种心灵教育,对人具有启美扬善的功用。先秦的音乐教育是以“礼乐教育”为主体的综合素养教育,礼崩乐坏只是形式上的冰散瓦解,其主体思想被孔子所传承,为孟荀所发展。不过,荀子重外在之礼,孟子重内在之仁。孟子以性善为人之本,以仁为人之质,人们在欣赏音乐时的同美同乐为善教和仁政提供了共同的心理基础。因此,孟子认为音乐具有重要的教育和道德价值。接下来,我们将以“性善论”为钥匙,启开孟子的思想大门,对其音乐教育思想管中窥豹。

  孟子和“性善论”

  “孟轲,邹人也,受业子思之门人。道既通,游事齐宣王,宣王不能用。适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则见以为迂远而阔於事情。当是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威王、宣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於合从连衡,以攻伐为贤,而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由此我们可知孟子传习孔子及其门人之业,他本人也自诩“乃所愿,则学孔子也” (《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接过孔子的基本观点,尤其是仁的思想,把“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论语·阳货》)扩充为他的“性善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不下。” (《孟子·告子上》)但这里的善还不是理想的充实之善,而只是“善端”。如果把心比作善的种子,那么所谓端,就是善的萌芽。孟子认为人的善有四端,并且它们不是抽象的存在,而是在实际行为中可以观察到的,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於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於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於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孟子·公孙丑上》)其中的“乍见”二字更加凸显了人的本质,“说明在一般情况下,心未受到生理欲望的裹胁,而当体呈露,此乃心自身直接之呈露”。①恻隐之心,是对他人的不幸表现出来的同情心理,即所谓,仁爱精神,它是四端中最根本的;羞恶之心,是对不道德的行为的一种责任心,即义;辞让之心,是一种人际交往能力,即礼;是非之心,是人们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即智。孟子没有把人的生理欲望看作人的本性,而是把道德性的仁义礼智看作人本性所在,这也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

  既然人性之本为“善”,孟子何须再另行立文以阐明教养的重要性呢?这是因为他在肯定人性本善的同时,并没有全盘否定人的生理欲望,孟子曰:“好色,人之所欲……富,人之所欲……贵,人之所欲。”(《孟子·万章上》)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孟子·告子上》)人有这么多的生理欲望,在选择上会千差万别,不同的行为导致不同的结果,可能为善也可能为恶,“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尽心上》) 所以就需修养,以保存人之质,他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郊於大国也,斧斤伐之,可以为日夜所息,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之,是以若彼濯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斤之於本也。旦旦而伐之,可以为美乎?”(《孟子·告子上》)孟子以物喻人,意在指明“故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失其养,无物不消”(《孟子·告子上》)的道理。只要能保其养,即使在环境的影响下也不会沦为禽兽,“舜之居于深山之中,与木石居,与鹿豕游,其所以异于深山之野人者几希。及其闻一善言,见一善行,若决江河,沛然莫之能御也。”(《孟子·尽心上》)正因为人有仁义礼智的善端,并且加以修养,才不会放任自流,任其所以。

  孟子以性善作为人的共同心理基础,说明人人都有受教向善的可能性,他说:“故曰,口之於味也,有同耆焉;耳之於声也,有同听焉;目之於色也,有同美焉。至於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豢之悦我口。”(《孟子·告子上》) 这也成为他音乐教育的心理基础。

  由仁声到仁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孟子根据“性善论”演绎出人们有着共同美感基础,“凡同类者,举相似也……圣人与我同类者……至于声,天下期于师旷,是天下之耳相似也……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孟子·告子上》)所以美的音乐不但可以对善音者起作用,对于普通人来说,同样可以“三月不知肉味”(《论语·述尔》)。由于音乐具有以情感人的审美教育作用,以仁义为本的音乐就可以起到“明人伦”教化作用,“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智之实,知斯二者弗去是也;礼之实,节文斯二者是也;乐之实,乐斯二者,乐则生矣;生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孟子·离娄上》)。当受教者把外在伦理道德内化为内心的真实情感,再通过相应的音乐体验,达到一种至美境界时,从而“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在这里,孟子将伦理道德完善与礼乐的实施尤其是乐的情感体验结合在一起,从而将伦理道德的实现纳入乐教的轨道,寓教于乐,寓理义于情感愉悦的体验中”。②又因四端之心人皆有之,所以通过“仁声”的“善教”就可以推而广之,使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更具普遍意义。

  孟子认为“仁声”比“仁言”更能感化人,他说“仁言不如仁声之入人深也,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 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孟子认为感性的音乐比抽象的语言更具教育意义,因为理性的道德饰以感性的艺术形式,才能转化为人的心理需求。事物只有成为人的感性需求时,才能被人们积极接受。强制性的道德说教,在形式上可能会起到一定的规范作用,但人们在心理层会形成一股抵抗力,因此道德教化并不能实现其价值。孟子的这一思想强调了教育方式的优质化,因为教育方式同样也是接受方式,不能被积极接受的知识只能是妄论,这对现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孟子同孔子一样对音乐的内容有所界定,如孔子的“恶郑声之乱雅乐也!”(《论语·阳货》)“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孟子也持此说:“……孔子曰:‘恶郑声,恐其乱乐也。’……君子反经而已矣。经正则庶民兴,庶民兴,斯无邪慝矣。”(《孟子·尽心下》)尽管孟子要求的“仁声”须突出道德内容,但从传统“礼乐教育”的综合素养来讲,他所主张的正是“音乐教育中伦理的与审美的、感性的与理性的统一”。③这一点也是符合音乐艺术的内在逻辑的,也是“仁声”、“善教”的理论根据。“仁声”以真情感人,用“仁声”进行“善教”,从而可以使人相亲相爱,并从而“得民心”。即荀子所说的:“故乐在宗庙之中,群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长少同听之,则莫不和顺……”(《荀子·乐论》)通过“仁声”的情感把上下连接一通,正是实行“仁政”的重要条件。

  孟子重视“仁声”的教化作用,从而使“善教”凌驾于“善政”即所谓“仁政”之上。这就点明了孟子的“文教”重于“政教”的观点,也明确了“仁声”优于“仁言”的重要意义。这是之前儒家“礼乐教育”思想中所没有的,可以说是对孔子以来儒家音乐教育思想的发扬。

下一页分享更优秀的>>>孟子的哲学思想论文

277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