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实用范文 > 工作总结 > 各行业工作总结 > 教学工作总结 >

《牧童》教学反思范文

时间: 重伶21267 分享

  美国儿童音乐教育学心理学学者詹姆斯·默赛尔指出:音乐教育就是欣赏教育,就是为欣赏而进行的教育。他认为欣赏就是怀着由衷的欣喜热爱的情绪、情感去自动追求从音乐中获取自我满足、自我发展。在我的一次教学中,我也充分感受到欣赏的魅力。

  《牧童》歌曲原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朝霞里牧童在吹小笛

  露珠儿撒满了青草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画家温泽辉书画作品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画家温泽辉书画作品

  我跟着朝霞一块儿起来

  赶着那小牛儿上牧场

  我跟着朝霞一块儿起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赶着那小牛儿上牧场

  我解开自己的小黄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把清水给羊儿喝个足(同时也说“把清水给羊儿喝个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赶出了牲口坐在小河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给你唱一支快乐的歌(“我给你唱一支快乐的歌”中的“的”可有可无)

  赶出了牲口坐在小河边

  我给你唱一支快乐的歌 (“我给你唱一支快乐的歌”中的“的”可有可无)

  中午的太阳啊烤得慌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你为我把歌儿唱一唱

  明朗的晚上我们来相会

  并排儿坐在那篱笆旁

  中午的太阳啊烤得慌

  你为我把歌儿唱一唱

  明朗的晚上我们来相会

  并排儿坐在那篱笆旁

  《牧童》教学反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二年级的艺术教材中有一首歌曲《牧童》,这是一首前捷克斯伐克的儿童歌曲,这首歌曲主要描写了一位儿童放牧的情景,歌曲旋律活泼优美,在节奏方面有一个特点是“切分节奏”。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切分节奏”,我还根据儿童艺术书上的切分节奏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练习。但练习完以后,再教学生唱歌曲的旋律时,事与愿违,学生还是掌握不好。像一二句的第一小节没有切分音,第二小节是切分音,学生要么一二小节都唱成有切分音,要么都唱成没有切分音,与原歌曲的旋律大相径庭。学生学的很困难。我甚至还一小节一小节的教,但是在整句合起来的时候还是错了,学生这时候有点泄气,产生了厌学的心理。有一学生甚至跟我说:“老师,这首歌好听是好听,但是很难学。”旁边也有几个学生在轻声地在议论,这个时候我也有点着急。唉!怎么样才能让学生学会呢?于是我在手足无措的情况下,先让学生静静地听CD两三遍,然后再弹琴让学生感受音乐的旋律。当学生听琴声第二遍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居然有学生跟着旋律轻声地唱了出来,当我再弹第三遍的时候,大部份学生都能伴随着琴声唱出来。那个老是掌握不好的切分节奏居然不攻自破。这时候学生在学习歌曲也充满欣喜的表情。在反复的欣赏过程中,让学生能更好地感受音乐、表现音乐,产生对音乐的兴趣。我想,这就是音乐欣赏的魅力吧!

1847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