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冬季养生原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系统整理《黄帝内经》对 形 、 神 和 形与神俱 的认识,结合历代医家形神兼养的养生思想,探讨 形与神俱 的健康标准及形神兼养的养生理论,以期为现代防病延衰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黄帝内经冬季养生法,希望对你有用!
冬季养生原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己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瘘厥,奉生者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释义:冬季3个月包括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6个节气。冬天是阳气闭藏的季节。(草木凋谢,种子埋藏在冰雪之下,动物冬眠,水面结冰,这就是冬藏),这时节人要早点睡觉,太阳出来再起来,以便顺应大自然的冬“藏”之机。在五脏中肾主水,对应的季节是冬季,肾为先天之本,生命之根,肾藏精,精宜藏而不宜泄,精泄多了就是伤了阳气,若人们在冬天伤了阳气就是伤了肾。如果冬天没有藏好,到了春天就会腿没有劲,抽筋、半身不遂等,这都属于痿症,冬天肾水没有藏住,春天就会出现痿症、肝病、筋脉松弛等。厥就是四肢冰冷,如果冬天藏精不够,到了春天,还是手脚冰凉,春天的病从冬天来。如果冬天没有养好,给春天生发的力量就不够了。
说说冬字
“冬”是本来意是“终了”的“终”。甲骨文(左)就像是一根绳子,两头都打了结,表示终结,冬季又是一年中最末一个季节,所以借用“冬”来表示“未了”之意;金文(中)把日头放在绳子当中,表示太阳不温暖了;小篆(右)把太阳去掉了,换成了“冰”字,没有太阳,又结了冰,以示冬季之寒。
冬季养生的注意事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冬天夜长日短,人们应顺应自然,增加睡眠时间,在冬天熬夜的伤害比平常更大,冬季不要晚睡。晚11点之前要上床休息。冬天避免“冷”健身 (冬泳、冷水浴等),当代人工作生活节奏快、压力大、生活不规律,大多体质以偏虚为主,无论是冬泳或是洗冷水澡,看似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其实身体要耗费很多的自身热量(阳气)来抵御寒冷,对本来就体质偏虚的人来说尤为不宜。冬天里不要做出汗太多的运动,汗液属于“津液”,剧烈运动后,毛孔开张,阳气随汗液外泄。冬天不要把皮肤外露,不在冬天减肥,无论是节食、运动或者药物利尿和减肥的方法,都是在短时间内消耗大量的热量,属于“泄”的范畴,减肥不适于在冬天进行。
冬季是以“封藏”为本,是需要我们保存实力,保本,如果阳气外泄,容易出现疲乏,感冒,头晕,手足冰凉的症状。在冬天不要因寒冷而多蒸桑拿,无论湿蒸还是干蒸,都会造成汗水大量流泻,同样不利养生。冬季一定要懂得收敛,每周洗澡一到两次就可以了。在冬天不宜做拔罐等排毒功效的保健方式,凡是泄的方式都不适宜在冬天进行。
冬天的养生要避寒,“寒从足生”,保持足部的温暖才有助于身体温暖。脚部有60多个穴位,三阴经和三阳经都走脚,足底有涌泉穴,属肾经。洗脚要用温热水泡20分钟以上为佳,应该泡到脚腕以上,沐足时,用川椒 10克、食盐10克煮水,放进高桶里,高桶泡脚,热水至少要泡到小腿部位。冬天少吃凉拌菜菜,凉面和性能偏寒的食品。酒最好要温了喝,不要耗费胃中的阳气,黄酒温和养人,冬天可常饮用(一瓶黄酒放三颗咸话梅,加热,口感佳,古越龙山牌质地不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冬季吃植物的根部和果实,是“应时佳品”,冬天植物凋零,植物的营养保存在根部与果实之中,因故,吃种子类和果实类的食品是很好的滋补。 冬天是补肾的好时机,一些黑色食品都有补肾的作用,如芝麻、核桃、腰果、木耳、黑芝麻、黑豆等,我国民间的传统食品“腊八粥”,就是用多种不同的果实煮在一起,常吃此类粥有增加热量和营养功能。另外,小麦粥:养心除烦、芝麻粥:益精养阴、萝卜粥:消食化痰、胡桃粥:养阴固精、茯苓粥:健脾养胃的大枣粥:益血养气等,这些粥类都是很好的进补。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流传着“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这样的谚语。萝卜具有很强的行气功能,还能止咳化痰、除燥生津、清凉解毒。让我们顺应自然,在冬季“藏”好自己,储存实力,保存潜力,以待来春:生发盎然。(李明月)
火灸法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此法是我练功师傅所授,当时我是第一次看到医生如此治病,感到非常惊奇,一快生姜,一根艾条(一元钱一根),放在穴位上点燃,能治好病:真是不可思议……他说曾有一个外国人,看他给人火灸,看得目瞪口呆,口水都流出来了!我曾用此法为一个患冷感冒的朋友做了三次艾火灸(灸肚脐和命门穴),朋友没有吃药,第二天,感冒就好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火灸法:取约2分厚老生姜一块,艾条约一寸长(艾条药店有卖),硬纸壳一张、挖洞、洞口比姜片要小。把挖好洞的纸壳放在穴位处,把艾条放在姜片上,用火机点燃,再把姜片和点燃的艾条放在丹田、肚脐、命门等穴位,(姜片要比纸壳的漏洞大,以免烧到皮肤)。当姜片过热不能忍受时,拿起姜片。待姜片热量散去时,可放上艾条,继续火灸。每次灸10——15分钟。
艾灸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通过经络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早在三千多年,我国就发现了用艾作灸的治疗方法。如《庄子》中有“越人熏之以艾”,《孟子》中也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的记载。艾是一味中药(端午节家家门口挂的艾蒿),为多年生草本,五月采集,叶入药,用艾叶能宣理气血,温中逐冷,除湿开郁,生肌安胎,利阴气,暖子宫,能通十二经气血以及多种虚寒性疾患。
艾火的温热刺激能直达深部,经久不消,使人发生畅快之感。虚寒者能补,郁结者能散郁,有病者能治,无病者灸之可以健身延年。艾灸能激发、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以上介绍的自我保健艾灸方法,操作方便,没有副作用,有兴趣的朋友们不妨试一试。
火灸的保健穴位
丹田:是任脉之穴,位于脐下三寸,是任脉和足三阴经交会处。为一身藏元气之所,男子藏精,女子藏血之处,长灸此穴具有调理气血,益肾固精的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也可火灸肚脐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命门:又名精宫,督脉之穴(与肚脐的对应部位)。位于背后第二腰椎之下与脐相对。命门为诸精神之舍。男子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是生命的根本,是维护生命的门户之要地,故称命门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足三里:又名下凌,为足阳明胃经之合穴,是五输穴之一。位于膝眼下三寸,胫骨旁一寸。调补足三里,实即培补后天,是养生保健的要穴。
黄帝内经四季养生法
黄帝内经是中国古人留给后人的宝贵财富,其中的《四气调神大论》篇讲述了四个季节不同的养生原则:
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疟,奉收者少,冬至重病。
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天气,清净光明者也,藏德不止,故不下也。天明则日月不明,邪害空窍,阳气者闭塞,地气者冒明,云雾不精,则上应白露不下。交通不表,万物命故不施,不施则名木多死。恶气不发,风雨不节,白露不下,则菀槁不荣。贼风数至,暴雨数起,天地四时不相保,与道相失,则未央绝灭。唯圣人从之,故身无奇病,万物不失,生气不竭。逆春气,则少阳不生,肝气内变。逆夏气,则太阳不长,心气内洞。逆秋气,则太阴不收,肺气焦满。逆冬气,则少阴不藏,肾气独。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而铸锥,不亦晚乎。
[释文]
春季的三个月,是万物生长发育推陈出新的季节,自然界充满着一片新生的景象,万物欣欣向荣。人们应该晚睡早起,在庭院中缓缓散步,披开头发,舒松衣带让形体舒展,使自己精神状态与自然界生发之机相适应。对于春天赋予人的生发之气不要随便损害、劫夺和克伐它。这就是与春季相适应的保养生发之气的道理。若违背了这个道理,就要伤及肝气,以致供给夏季长养的力量就少了,那么到夏季就会发生寒性病变。
夏季的三个月,是万物茂盛秀丽的季节。由于天地之气不断上下交换,所以一切植物都已开花结实。这时人们应该晚睡早起,不厌恶炎夏之日,不发怒,让精神象万物开花成秀那样充实,使腠理保持阳气的宣通。这就是与夏季相适应的保护长养之气的道理,如果违背了这个道理,那就要伤及心气,到秋季就容易发生疟疾,以致供给秋季收敛的力量就少了,到冬季还会发生更严重的疾病。
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此时天高气爽,秋风劲急,地气清肃。这时人们应早睡早起,一般起居时间与鸡的活动时间相仿,使精神安定宁静,来缓和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使神气收敛,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外来因素扰乱意志,保持肺气的清肃功能,这就是与秋季相适应的保养收敛之气的道理。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伤及肺气,到冬季会发生腹泻完谷不化一类的疾病,以致适应冬季"闭藏"的力量就少了。
冬季的三个月,是万物闭藏的季节,呈现水冰地裂的寒冷景象。这时人们要适应冬季的特点,应早睡晚起,待到日光照耀时起床才好,不要轻易地扰动阳气,使精神内守伏藏而不外露,好象有个人的隐秘,严守而不外泄,又象得到了渴望所得到的东西,把它秘藏起来一样。要躲避寒冷,求取温暖,不要使皮肤开泄而令阳气不断地损失,这就是与冬气相适应的保养藏气的道理,若违背了这个道理,就会损伤肾气,到来年春季就要得痿厥一类的疾病,以致供给春天生发之气的力量就少了。
天气是清净光明的,天德隐蔽不露,运行不息,万物的生气才会不止。如天气不清明,则日月便会失去光辉。天运失常,则邪气充满空间。阳气闭塞不通,大地昏蒙不明,云雾弥漫而不能上升,地气就不能上应天气,露水也不能下降。天地之气不交,万物的生命就不能延续了,那么即是巨大的树木也会死亡。恶劣的气候发作,风雨没有节制,白露当下不下,草木就会枯槁,失去了它的繁荣景象。有害的邪风不断刮起,暴雨经常降下,天地四时不能保持其相互间的平衡,违背了正常的规律,使万物的生命未到一半就中途夭折了。只有圣人能够适应自然界的变化,所以不发生大病,因为他不背离万物的生长规律,故它的生机就不会衰竭。
违反了春季的养生之气,则少阳之气不能生发,肝气发生病变。违反了夏季的养长之气,则太阳之气不能生长,心气空虚。违反了秋季的养收之气,则太阳之气不能收敛,肺热喘促胸满。违反了冬季养藏之气,则少阴之气失于闭藏,肾气衰弱于下。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收藏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两季重视保护阳气;秋冬两季重视保养阴气,以顺从根本。所以能够同自然界万物一样,维持着正常生长发育的规律。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那就破坏了生命的根本,败坏了真元。所以说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长、衰老、死亡的根本。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则不会产生疾病,这样便可以说真正掌握了养生的道理。圣人能够奉行这个道理,愚昧的人则时常有所违背。顺从阴阳就能生存,违背了阴阳就会死亡。顺从了就会太平,如果把违逆当作顺从,那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环境失去协调而成格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所以圣人不是有了病才去治疗,而是治疗在疾病发生之前。不等到乱事已经发生才去治理,而是治理在它发生之前。如果疾病已发生,然后再去治疗,乱事已经形成,然后再去治理,那就如同口喝了地去挖井,战乱发生了才去制造兵器,那不是太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