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后如何养生
秋分后如何养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秋分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时间一般为每年的9月22或23日。那么秋分养生的方法都有什么呢?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秋分后如何养生,希望对你有用!
秋分后养生方法
应对“秋乏”有“三招”:
规律作息,不熬夜。从中医角度讲,生物钟被打乱后,会伤津耗液,影响身体健康。
调节饮食。适当吃些银耳、百合、西洋参等滋阴生津的食物。陈意还建议工作强度高的职场人士,可在办公室备些西洋参和冰糖,吃完午饭后,在杯子里放上5片左右的西洋参和适量冰糖冲泡成茶,能补气提神,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午小睡一会。秋季的午觉和夏季的午觉不同,夏季白天较长,在正午时节小睡一觉,可以缓解上午人体的疲惫。秋季午时小憩片刻,可以养阴气。午休时间和夏季一样还是以小憩为主,半个小时左右最为合适。
秋季胃病多,饮食要有节,荤菜比重慢慢加
秋季也是防范胃病的一个关键时期。每年夏秋交替的时候,门诊中‘老胃病’的患者就会明显增加,中上腹疼痛、胃胀等最为多见。这一方面是因为天气转凉,导致胃酸分泌增加,再加上夏季大量出汗,睡不好、吃不好,消耗太多,抵抗力下降。另一方面与人们的胃口变好,暴饮暴食、饮食不节有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饮食结构一定要慢慢调整,可以适当在饮食中逐渐增加荤菜的比重,以便肠胃有个适应期,一上来就大鱼大肉,毫无节制,胃怎么可能不吃坏。本身就有胃肠疾病者,饮食以温、软、淡、素、鲜为宜,做到少吃多餐、定时定量。
秋属金,金主肺,建议早卧早起、少辛多酸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医认为,秋属金,金主肺,白昼时间逐渐缩短,夜晚时间日渐变长,此时,建议早卧早起。早卧是为了顺应阴气使之收敛,早起为了使肺气得以舒展,以防收敛太过。另一方面,入秋后过度贪睡会使人情绪变得萎靡,起居有常、早睡早起会使人情绪饱满,也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
“燥”是秋季的关键词,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陈意建议,饮食尽量以滋阴润肺为宜,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饮膳正要》说:“秋气燥,宜食麻以润其燥,禁寒饮”。而秋季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少辛多酸”,即少吃葱、姜、蒜、韭、椒等辛味食品,多吃酸性食品以增强肝脏的功能,如苹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柠檬、山楂等。
秋乏易走神,注意规律作息,少熬夜
俗话说“春困秋乏”是有一定道理的。入秋后,不少人就会犯困,工作时注意力不集中,很容易走神,早上睡觉很沉,不愿意起床等。人之所以会出现秋乏,是因为人的神经系统对温度很敏感,夏天时,天气比较炎热,人会处于一个兴奋状态。到了秋天,天气转凉,神经系统开始受到抑制,就会出现秋乏的情况。从中医角度讲,秋乏是人体内阴阳失衡的表现。中医认为,人要健康必须体内阴阳平衡,而秋天气候干燥,会伤到人的津液,因此,会造成人的阴液不足,阳热旺盛,从而导致人体内阴阳失衡,便出现了身体乏力的状况。
秋分后的养生食物
南瓜
南瓜属于黄色蔬菜,含有非常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E,可增强机体免疫力,对改善秋燥症状大有裨益。其所含的β胡萝卜素,可由人体吸收后转化为维生素A,维生素A和蛋白质结合可形成视蛋白,在眼睛健康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百合
百合是老幼皆宜的营养佳品。中医用百合作为清肺润燥、滋阴清热、理脾健胃的补药。现代研究表明,百合具有明显的镇咳、平喘等作用,提高淋巴细胞转化率和增加液体免疫功能的活性。百合还可以抑制肿瘤的生长。将百合洗净,煮熟,放冰糖后冷却食用,既可清热润肺,又能滋补益中。
大枣
据中医专家讲,大枣不光是甜美食品,还是治病良药。大枣性味甘平,入脾胃二经,有补气益血之功效,是健脾益气的佳品。中医常用大枣治疗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失眠等症。
红薯
红薯含有丰富的淀粉、维生素、纤维素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还含有丰富的镁、磷、钙等矿物元素和亚油酸等。这些物质能保持血管弹性,对防治老年习惯性便秘十分有效。另外,红薯是一种理想的减肥食品,因其富含纤维素和果胶而具有阻止糖分转化为脂肪的功能。
枸杞
枸杞味甘,性平,具有养肝,滋肾,润肺的作用,枸杞子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和钙、铁等健康眼睛的必需营养物质,故有明目之功,俗称“明眼子”。历代医家治疗肝血不足、肾阴亏虚引起的视物昏化和夜盲症,常常使用枸杞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