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中医养生文化
传承中医养生文化
中医,是中国传统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下面学习啦给大家分享中医养生理论。
中医养生理论
中医的研究对象是自然人体及其生命过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医学所研究的对象是人体,包括与西医一致的人体解剖结构及其生理、生化及病理演化过程。不仅如此,中医的宏观思维,还在于研究人与自然的相互关系,包括疾病与自然的关系。
比如藿香正气丸、散、液,是夏日暑湿季节大众身边必备的非处方药物,预防和治疗夏季感冒、中暑、腹泻,疗效确切。这类药物既有明确的病证,又有应用的季节,突出了人与药物、药物与气候的对应关系。
就人体生命本质而言,解剖结构的一致性是中医、西医客观的共同研究对象,而对其功能变化即生理、生化及病理生理演变过程的研究却各有其说,尤其是中医的研究,常缺乏令人信服的证据。
科学是对事物发生发展规律的客观研究,任何物质的功能变化,始终依附于其客观存在的物质结构,在研究对象基本解剖结构一致的前提下,西医对人体的研究,有着确切的解剖定位和生化数据等指标,这些指标是获取于整体生命运动中的瞬间,是这一瞬间的定位或定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而中医对阴阳、气血、脏腑表里及经络等变化的表达,则体现在人体生命的整体运行之中,呈无限的动态,似乎无形可以捕捉,实乃意义无限。尽管如此,但其研究对象仍是客观的人体结构,这毫无疑问。因此,中医研究对象的客观整体结构与西医一致,是相信中医的重要理由。
中医的客观疗效是硬道理
疗效是对所采用药物或手术等方法治疗疾病效果的评定,即评定治疗效果,有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疾病稳定、疾病进展等具体评价标准。西医的疗效直观可见,中医的疗效也是同样可见。二者的区别在于前者在减轻患者病痛的同时,可见客观的影像、数据变化;而中医更多的是主观上的感觉,缺乏具有说服力的客观依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事实上,这种差异的存在,与患者所患疾病的严重程度、就诊决策密切相关,其中就诊决策包括就诊距发病的时间、就诊时选择中医还是西医、患者对医生的依存性和经济承受力等因素。
中医药的传承证明其价值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医药疗效的实际存在,是中医药传承发展至今的无限动力。首先中医产生于原始社会,春秋战国中医理论已经基本形成,出现了解剖和医学分科,已经采用“四诊”,治疗法有砭石、针刺、汤药、艾灸、导引、布气、祝由等。西汉时期开始用阴阳五行解释人体生理,出现了“医工”、金针、铜钥匙等。东汉出现了著名医学家张仲景,他已经对“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有所认识,总结了“八法”。
华佗则以精通外科手术和麻醉闻名天下,还创立了健身体操“五禽戏”。唐代孙思邈总结前人的理论和经验,收集了5000多个药方,并采用辨证治疗,因医德最高,被人尊为“药王”。唐朝以后,中国医学理论和著作大量外传到高丽、日本、中亚、西亚等地。两宋时期,宋政府设立翰林医学院,医学分科接近完备,并且统一了中国针灸由于传抄引起的穴位紊乱,出版了《图经》。
常见的中医养生方法
动形养生
中医认为,“人欲劳于形,百病不能成”。因此,古人在医疗及生活实践中摸索形成了诸如按摩、气功、太极拳、八卦掌、五禽戏等动形方式,以强身延年。当然,人若劳累过度,则容易引起“劳伤”,也称“五劳所伤”,即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饮食养生
合理饮食可以调养精气,纠正脏腑阴阳之偏,防治疾病,延年益寿。中医养生理论认为,饮食要以“五谷为养,五果为助,无蓄为益,五菜为充”,还要重视五味调和,否则,会因营养失衡、体质偏颇、五脏六俯功能失调而致病。
修身养生
中医养生理论认为,凡追求健康长寿者首先应从修身养性做起,如平日应排除各种妄念,多说好话、多行善事,可使自己心胸开阔、情绪安定,从而维持身心健康。
静神养生
静神养生在传统中医养生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人认为,神是生命活动的主宰,保持神气清静,心理平衡,可以保养天真元气,使五脏安和,有助于预防疾病、增进健康和延年益寿。反之,则会导致情志内伤,如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以至诱发种种身心疾患。
调气养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体元气有化生、推动与固摄血液、温养全身组织、抗拒病邪、增强脏腑机能的作用。营养失衡、劳逸失当、情志失调、病邪夹击等诸多因素,可致元气虚、陷、滞、逆,进而使机体发生病理变化。中医调气养生法主张通过慎起居、顺四时、戒过劳、防过逸、调饮食、和五味、调七情、省言语、习吐纳等一系列措施来调养元气、祛病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