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健康知识>用药知识>

治疗惊厥的中医用药和方法

时间: 健烽1143 分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小儿惊厥在我们生活中也是比较常见的,这种疾病会引发很多其他的疾病,甚至转化成癫痫,可见它的严重性,治疗小儿惊厥的方法也比较多,很多人都会选择中医治疗,那么,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下治疗惊厥的中医用药吧。

  治疗惊厥的中医用药

  1、防惊汤

  由蝉衣、钩藤、栀子、炒枣仁、杭白芍、青黛、防风、黄连、珍珠母、甘草组成。水煎服,可每日或隔日服药1次,连服4周。有防止惊厥再发的作用。

  2、清宫粉

  由广郁金、生山栀、寒水石、黄芩、黄连、玳瑁、琥珀、朱砂、冰片组成。共研细末,根据不同年龄确定服药剂量。本方有进一步清除余热,镇惊熄风作用。

  3、清热散

  由朱砂、琥珀、钩藤、滑石、薄荷、柿霜、豆蔻、甘草组成。共研细末,根据不同年龄确定服药剂量。本方有镇惊熄风作用。

  惊厥的中医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小儿惊厥采用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小儿惊厥发作之时,热势较高,四肢抽搐,两目直视。大约持续3~5分钟后一般能够缓解。抽搐缓解后,患儿发热仍很高,这时如不积极退热,可能还会再次发生惊厥。在这种情况下,中医治疗应采用清热解毒,平肝熄风的方法。如果是因为一般感染性疾病导致的惊厥,中药治疗小儿惊厥应侧重清热解毒。如果是某种传染病导致的惊厥,中药应针对不同的传染病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小儿惊厥的常用药方有防惊汤,清宫粉,清热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中医治疗小儿惊厥的针灸疗法,人中穴位于鼻唇沟的上三分之一与下三分之二交界处,针刺时应由下向上斜刺,一般进针不要太深,进针后可用捻转或提插等稍强的刺激手法,一般刺激2~3分钟。如针刺人中穴后抽搐未见缓解,可同时针刺涌泉穴。涌泉穴位于足掌心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界处,针刺时最好采用直刺,进针后可用捻转或提插等强刺激手法。

  针灸退热治疗,经针刺小儿抽搐缓解后,应用针灸进行退热治疗,针灸治疗小儿高热亦有很好的效果。针刺退热一般常用穴位有风池,大椎,曲池,合谷等。这些穴位一般均采用直刺手法。如果发热较高,可取十宣,耳尖,耳背静脉处放血,方法是用三棱针点刺,放血4~5滴即可,这种方法退热比较迅速。

  惊厥的护理

  1:正确的体位,将宝宝的枕头撤下,保持侧躺,或平躺并使头部偏向一方。这样的体位,不会让宝宝的舌根堵住呼吸道,并能够有效的防止宝宝呕吐导致的窒息。爸爸妈妈需要注意,此时千万不可以给宝宝灌药,否则就会有宝宝窒息的危害。保持呼吸正常,将宝宝的衣领解开,用柔软的毛巾将宝宝口鼻中的分泌物擦除干净,保持宝宝的正常呼吸。接下来,爸爸妈妈可以用毛巾卷成筒状,放置在宝宝的上下牙之间,防止新生儿惊厥引发咬伤舌头的危险。控制新生儿惊厥,爸爸妈妈用手指略微用力的按压宝宝的人中,保持2-3分钟。此时家长需要注意的是,保持房间内的安静,不要挪动宝宝。

  2:物理降温,采用物理降温的方法,将柔软的毛巾浸在冷水中并拧干,擦拭宝宝的额头、大腿根部及手心的部位,重复数次,以达到降温的效果。同时,也可以用温水浸湿的毛巾擦拭宝宝大静脉走过的位置,如颈部、肘窝、腋下、腹股沟等宝宝皮肤发红的位置。爸爸妈妈注意的是,此时不可为宝宝滥用降温的药物。及时就医,通过以上的4个护理方法后,如果新生儿惊厥症状有所改善,那么爸爸妈妈要记住,带宝宝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果新生儿惊厥抽搐的症状反复发作并使用以上方法毫无效果,那么就需要立即送往医院进行诊治了。在送往医院的过程中,爸爸妈妈也要保持宝宝的呼吸顺畅。

  猜你喜欢:

1.宝宝生病前六大征兆

2.引起小儿抽搐的原因有什么

3.引发幼儿急疹的原因

4.儿科门诊常见疾病

5.抽搐的原因及措施

3868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