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家庭教育>

教育孩子的感人故事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家长都是未经培训就上岗当家长的,中国的家长的家庭教育问题很多,所以要多了解一些别人成功教育孩子的故事。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教育孩子的感人故事,希望可以帮到你!

  教育孩子的感人故事

  NO.1《三 块 巧 克 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件事发生在一个法国家庭。

  一天.孩子放学后,在客厅里玩篮球,忽然,篮球打落书架上一个花瓶,“咚” 的一声,花瓶重重地摔到地板上,瓶口摔掉一大块。这不是摆设品,而是祖上传下的波旁王朝时期的古董。

  孩子慌忙把碎片用胶水粘起来,胆战心惊地放回原位。

  当天晚上,母亲发现花瓶有些“变化”。吃晚餐时,她问孩子:“是不是你打碎了花瓶?”孩子灵机一动,说:“一只野猫从窗外跳进来,怎么也赶不走,它在客厅里上窜下跳,最后碰倒架子上的花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母亲很清楚,孩于在撒谎,每天上班前她把窗户一扇扇关好,下班回来再打开。

  母亲不动声色说:“是我疏忽了,没有关好窗户。”

  就寝前,孩子在床上发现一张便条,母亲让他马上到书房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看到孩子忐忑不安地推门进来,母亲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盒子,把其中一块巧克力递给孩子:“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运用神奇的想象力,杜撰出一只会开窗户的猫,以后,你一定可以写出好看的侦探小说。”

  接着,她又在孩子手里放了一块巧克力:“这块巧克力奖给你。因为你有杰出的修复能力,虽然用的是胶水,但是,裂缝黏合得几乎完美无缺。不过,这是修复纸质物品的,修复花瓶不仅需要黏合力更强的胶水.而且需要更高的专业技术。明天,我们把花瓶拿到艺术家那里,看看他们是怎样使一件工艺品完好如初的。”

  母亲又拿起第三块巧克力,说:“最后一块巧克力,代表我对你深深的歉意,作为母亲,我不应该把花瓶放在容易摔落的地方,尤其是家里有一个热衷体育的男孩子。希望你没有被砸到或者吓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妈妈我……”以后,孩子再也没有撒过一次谎,每当他想撒谎时,三块巧克力就会浮现在眼前。

  这是一位多么睿智的法国母亲呀!她用自己特别的方式,看似奖励,实则却严厉地惩罚了孩子的过错,又保护了孩子的自尊心。细细体味,每一块巧克力,每一句话语都蕴涵着这位母亲独到的教育见解和教育艺术,尤其是第三块巧克力,以诚恳地向孩子检讨自己的疏忽的名义而奖励给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到母亲对他无私的爱,则更让我们这些做家长的自愧不如了。这位母亲,奖励给孩子的不仅仅是三块巧克力,更是伴随他一生的教育,教育他在以后的旅途里,诚实做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这与陶行知先生的《四块糖果》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孩子犯错误时,家长需要的是冷静思考,换个角度,找到教育实践的立足点,把教育过程渗透在家长与孩子的真诚面对中,平和自己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同时,孩子也能从家长的身上学习到平和的情绪、面对错误知道从自身寻找原因,这才是足够智慧的家长啊!

  NO.2《因品德而爱》

  美国大多数的中小学,每学年都有一天是专门留给家长和老师会面的。这一天学生不用上课,老师与班上每一位学生的家长单独面谈。面谈时间约为三十分钟。其中,与女儿五年级的班主任第威夫人的一次面谈令我印象深刻。

  第威夫人在大大地赞扬了女儿一番后把话题一转,说:“对于克莉斯蒂(女儿的英文名)这样优秀的学生,我唯一的担心是如果有一天她的成绩报告单上不是那么漂亮了,有了一个甚至几个B ,她会怎样去处理这个事情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我和先生对看了一眼,很有些被一语惊醒的样子。接着,她给我们讲了她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她的女儿曾经是个非常优秀的学生,门门功课都是A。可是上了高中后,由于功课越来越难和一些其他原因,成绩单上也有几个B了。女孩子无法承受自己在学习上不再是最优秀的事实,便想方设法寻找能让自己最出色的方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最后,她终于找到了——那就是节食。其结果当然可想而知。小姑娘差点儿连命都丢掉了。幸亏父母发现得早,药物治疗加上心理治疗,千辛万苦地总算把她给救过来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第威夫人说:“ 我把这个故事告诉你们,是希望它不要重演。我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你们的孩子。我最大的希望就是她能身心健康地成长。这是一个教育者的最大心愿。”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她给我们讲解了她的打算,并说在实行这个计划之前需要得到我们的允许:她准备有意给克莉斯蒂增加学习和考题难度,让她的成绩单上至少有一两个B。她要观察她的反应。她认为培养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与建立孩子的自信心是一样的重要。老师这样的尽心尽责,真是令我们感动,也令我们醒悟。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说实话,我们从来没有意识到这是一个问题,更别说认识到它的严重性了,倒是常常为女儿的好成绩喜形于色呢。

  第威夫人有一段话让我们深受触动。她说:“ 时时要让孩子知道,我们爱他们,大家喜欢他们,是因为他们的品德,和他们的成绩单如何则是没有任何关系的。” 曾几何时,我们利令智昏地把这直白浅显的人生道理给忘掉了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啊,我们喜欢一个人最重要的还是看他 ( 她)善良与否,诚实与否,我们看重的还是一个人展现出来的品德。倘若培养出来的孩子不懂得去爱父母,不知道回报,只知索取,只享受成功的赞美和鼓励,看不到人生路途上的艰辛,不知道挫折和困难为何物,那他们的成绩单只能是一时的好,心里很是脆弱,最后走向反面。愿天下父母珍视孩子品德的培养!

  教育孩子的原则

  一、“爱而不溺,严而不厉”原则

  教育孩子要“爱而不溺,严而不厉”,被溺爱的孩子很多都不成材,有的还出现了家长很不愿意看到的结果,这是一个个溺爱的行为长期积累起来的必然结果。

  家长对孩子要做到爱而不溺,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家长要正确对待孩子的要求。人都是有需求的,而且是多方面的,往往也是无止境的。对孩子的需求要具体分析,要以家庭的实际经济状况和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为前提,不能百依百顺,有求必应。过分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容易引发孩子过高的欲望,养成越来越贪婪的恶习。一旦父母无力满足其需求时,势必引起孩子的不满,致使难以管教。当其欲望强烈而又得不到满足时,就容易走上邪门歪道,这是每位家长需要注意的。

  第二,对孩子的合理要求,在家庭的情况下,就尽量给予满足。如孩子要求给买一些有利于增长知识,开发智力,丰富精神生活的儿童书画及必要的生活、娱乐用品,一般应给予满足。若家长一时难以办到时,应向孩子说明理由。在教育孩子时,家长既要积极为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创造条件,也要教育孩子注意节约俭朴,防止养成挥霍浪费的不良习惯。

  父母不能溺爱孩子,并不是说要对孩子要特别严苛,过分严厉也是不对的。我们所说的严格要求是根据孩子的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以取得良好教育效果为前提的。如果“严”得出了格,就会走向反面,为此家长必须遵循以下几点: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首先,父母提出的要求是合理的,是符合孩子实际情况又有利孩子身心健康的。要求四岁的孩子跟在父母身后走力所能及的路是可能的,但要求孩子与父母走得一样快一样远就不合理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其次,父母提出的要求必须是适当的,是孩子经过努力可以做到的,若要求过高,孩子即使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就会使孩子丧失信心,也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最后一点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一经提出,就要督促孩子认真做到,不能说了不算数,或者干也行,不干也行,而是一定要让孩子做到,否则就起不到教育效果。

  二、宽严相济的管理原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教育孩子应当“宽严相济”。要记住:批评是踩刹车,赏识是踩油门。批评孩子是为了防止再次犯同样错误,而不是为了让孩子的心情变得更糟。我们的家长常常喜欢在批评时强迫孩子,说你下一次要给我考多少名,多少分,不然就怎么怎么样等等.家长应该知道:强迫最多能达到您的目标,不可能超越目标,有时还会走向目标的反面。一味地批评孩子只会让学习的效率更低下,而适当的表扬会使孩子充满学习的信心,因此批评要与赏识相结合才能事半功倍,很多家长认为批评是教育,赏识不是教育,这是认识误区。

  三、赏识努力而不是聪明原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要赏识孩子的努力而不是聪明,因为聪明与漂亮是先天的优势,而不是值得炫耀的资本和技能,但努力则不然,它是孩子后天的应该予以肯定。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但成功却永远需要努力。所以,家长若想激励孩子在学习上取得更好的成绩,最好的办法不是赞扬他们聪明,而是鼓励他们刻苦学习。聪明而不努力也会一事无成,努力+正常的智力也能成功,在平常家长就应该赏识孩子的每一个进步,赏识孩子独立完成作业的努力态度,赏识孩子为改善学习方法而作的努力。我们中国的家长都喜欢夸奖别人的孩子聪明呀,漂亮呀什么的,这是一个误区。

  教育孩子的注意事项

  1、熊孩子是父母惯出来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实际上是大人的态度,决定了孩子的行为。用哭声、发怒等行为来控制父母,是孩子的本能。孩子在婴儿时期便知道,只要自己哭了,便能得到父母的积极回应,但这时候孩子的需求多半是吃喝拉撒、冷了热了,或者感到身体不舒服。

  随着慢慢长大,孩子的需求越来越多,这时如果父母对孩子的需求仍然像对待婴儿时期的孩子那样无条件满足,很可能会出现被孩子控制的局面,熊孩子就是这样炼成的。

  其实朋友的孩子很聪明,知道在别人的面前不能太过“放飞自我”,这样可能会招致他人的厌烦,对自己不利。有的孩子因为父母的宠溺无边,在所有人面前都不收敛,喜欢就强夺,争不赢就动手,不开心就撒泼……这样的孩子,别人看到也只能敬而远之啊!

  2、学会对孩子说“不”

  世界上有一类很聪明的人,能免掉自己的很多麻烦,那就是善于说“不”的人。很多人因为不善于说“不”,什么事都往自己身上揽,结果呢,别人的确会觉得你是个大好人,然后一有什么事要帮忙的时候就想到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当然,不是反对“助人为乐”的精神,而是在别人有事请你帮忙的时候,我们应该知道什么时候说“行”,什么时候说“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同样道理,在教育孩子的时候,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不”,坚决地说“不”,也很重要!

  但身边很多妈妈,总有各种不可辩驳的理由,来满足孩子的需求:为了摆脱自己在公众场合的难堪;认为“别人家有,我们不能没有”;为了不让孩子委屈;为了让孩子高兴……不觉得这些“饱含”母爱的理由,其实会把孩子宠坏,然后使“教育孩子”这件事变得很被动吗?

  “这次就依你,下不为例哦!”很多妈妈由于不忍心拒绝孩子,会用“下不为例”来提示孩子。然而永远有多远,“下一次”就有多远,善于“察言观色”的孩子早已深谙这个道理,然后一次次地用同样的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3、有一种教养原则叫做:温和而坚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孩子的敏感和机智表现在,最初他们想要达到某种目的的时候,总会以试探的方式,看看大人的反应。如果妈妈的态度不够坚决,孩子便会知道:妈妈的底线是可以挑战的。但是,如果妈妈的态度非常坚定,事情就会变得不一样了。

  当孩子开始耍赖,当孩子想要把手伸到狂吠的狗的嘴边,当孩子想要用手抠一抠插座的孔……

  这时应该坚定地制止孩子的行为,并用眼神坚定地看着他,传递“你不可以这样,没有商量”的信号,并且不需要为此感到疑惑和一丝歉疚。

  为什么要强调“温和”?因为如果我们的情绪比较激动,大声对孩子咆哮,或者生硬地对孩子说“不可以”,孩子不仅很难听进去,而且容易产生逆反心理。

  许多家长在批评孩子时,往往是在发泄自己的情绪,而这些情绪又并非完全由孩子造成。孩子的错误行为,只不过是“导火线”而已。事实上,家长对孩子的责骂,有些是源于家长童年时的“心结”。心理学实验发现,不管是人和动物在对待自己的下一代时,总是重复自己幼时的遭遇。一位著名心理学家就曾归纳道:“当孩子被父亲打时,他毫无反抗之力,但是孩子的复仇,是从自己当了父亲开始的。”

  “如果你爱你的孩子,那么,请控制你的废话。尤其是在孩子犯错时,不要对孩子倾泻自己的情绪”,孙瑞雪称,用最简单的语言,让孩子知道自己哪里错了就足矣。“还有一点,请父母记住要蹲下来跟孩子讲话,这样,孩子会感到自己是受到尊重的。”

猜你喜欢:

1.儿童经典励志教育小故事

2.教育小学生的励志故事

3.儿童教育经典励志小故事

4.教育故事大全精选

5.关于励志教育孩子的故事

3784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