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生活课堂>节日知识>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2017端午节手抄报图片和资料(2)

时间: 燕华640 分享

  端午节的手抄报图片九

  端午节的手抄报图片十

  端午节的手抄报图片十一

  端午节手抄报资料(来历、句子及古诗词)

  1、端午节的来历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2、关于端午节的句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条脱闲揎系五丝。——李清照《端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便当裹米粣,烂醉作端午。——陆游《春晚叹》

  3、玉台金盏对炎光,全似去年香。——朱翌《朝中措》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4、五日长蛟虚问祭,九关雕虎枉招魂。——宋祁《屈原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5、入袂轻风不破尘,玉簪犀壁醉佳辰。——苏轼《浣溪沙》

  6、小团冰浸砂糖裹,有透明角黍松儿和。——张耒《端午》

  7、宜欢聚。绮筵歌舞。岁岁酬端午。——张孝祥《点绛唇》

  8、好酒沈醉酬佳节,十分酒,一分歌。——苏轼《少年游》

  9、楚人犹自贪儿戏,江上年年夺锦标。——文天祥《端午感兴》

  10、端午临中夏,时清人复长。——李隆基《端午武成殿宴群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1、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秦观《端午》

  12、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李隆基《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13、旧俗传荆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许及之《贺新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4、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鬣。佳人相见一千年。——苏轼《浣溪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15、香蒲角黍,对暑悄无言,梅雨细,麦风轻,怅望空垂泪。——杨无咎《蓦山溪》

  3、关于端午节古诗词

  七律 端午 [唐] 殷尧藩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五丝 唐 褚朝阳

  越人传楚俗,截竹竞萦丝。

  水底深休也,日中还贺之。

  章施文胜质,列匹美于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锦绣侔新段,羔羊寝旧诗。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把酒时伸奠,汨罗空远而。

  端午日赐衣唐 杜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

  自天题处湿,当暑著来清。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

  端午唐 李隆基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盐梅已佐鼎,曲糵且传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事古人留迹,年深缕积长。

  当轩知槿茂,向水觉芦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亿兆同归寿,群公共保昌。

  忠贞如不替,贻厥后昆芳。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

  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

  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股肱良足咏,凤化可还淳。

  竞 渡 诗唐卢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馆驿楼前看发机。

  鼙鼓动时雷隐隐,兽头凌处雪微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冲波突出人齐譀,跃浪争先鸟退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向道是龙刚不信,果然夺得锦标归。

  诗 五月五日 [宋] 梅尧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

  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後踪。

  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和端午 [宋] 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猜你感兴趣:

1.端午节手抄报图片和资料

2.端午节手抄报

3.关于端午节的手抄报图片和资料

4.端午节手抄报内容资料

608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