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腊八节的民间传说有哪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关于腊八节的民间传说有哪些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腊八节,就是我们所说的腊月,是我国民间传统最重大的节日,你知道腊八节的民间传说吗?下面学习啦小编精心整理了腊八节的民间传说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腊八节的民间传说
腊八节的传说一:教育子女、苦思悔恨
西晋时有个极懒的青年人,平素游手好闲,坐吃山空,他的新婚娘子屡劝无效,然而到了年末的十二月初八,家里断炊了,那小伙子饥肠难熬,遍搜米缸、面袋和家里的坛坛罐罐,将剩粒遗粉连同可食的残碎物,过洗入锅,煮了一碗糊状粥喝下,从此,苦思悔恨,狠下决心痛改前非。当地人们便借此教育子女,每逢腊八都煮粥喝,既表示腊祭日不忘祖先勤俭之美德,又盼神灵带来丰衣足食的好年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腊八节的传说二:对忠臣岳飞的怀念
腊八节出于人们对忠臣岳飞的怀念。当年,岳飞率部抗金于朱仙镇,正值数九严冬,岳家军衣食不济、挨饿受冻,众百姓相继送粥,岳家军饱餐了一顿百姓送的“千家粥”,结果大胜而归。这天正是十二月初八。岳飞死后,人民为了纪念他,每到腊月初八,便以杂粮豆果煮粥,终于成俗。
腊八节的传说三:朱元璋遇难之说
腊八节起源于元末明初,据说当年朱元璋落难在牢监里受苦时,当时正值寒天,又冷又饿的朱元璋竟然从监牢的老鼠洞刨找出一些红豆、大米、红枣等七八种五谷杂粮。朱元璋便把这些东西熬成了粥,因那天正是腊月初八,朱元璋便美名其曰这锅杂粮粥为腊八粥。美美的享受了一顿。后来朱元璋平定天下,坐北朝南做了皇帝,为了纪念在监牢中那个特殊的日子,他于是把这一天定为腊八节,把自己那天吃的杂粮粥正式命名为腊八粥。
腊八节的习俗
1、吃腊八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这一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在宫廷,皇帝、皇后、皇子等都要向文武大臣、侍从宫女赐腊八粥,并向各个寺院发放米、果等供僧侣食用。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聚在一起食用,馈赠亲朋好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不同地区腊八粥的用料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2、祭祀
腊八本来就是祭祀的日子,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这样的习俗。祭祀的对象包括:先啬神神农、司啬神后稷、农神田官之神、邮表畦神、开路、划疆界之人、猫虎神、坊神、水庸神、昆虫神等。唐宋后来又融入了拜祭佛祖的成分,佛教习惯在这天祭佛。部分地区很隆重。
从先秦开始,腊八节就有祭祀祖先、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的的习俗。而且,腊八节还是释迦牟尼的成道之日,是佛教徒的节日。所以,在腊八节这天祭神、敬佛、祭祀祖先,有祈求神灵、佛祖、先人庇佑的好兆头。
3、吃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了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据说这天的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
腊八节的古诗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腊八日水草庵即事》—(清)顾梦游
清水塘边血作磷,正阳门外马生尘。
只应水月无新恨,且喜云山来故人。
晴腊无如今日好,闲游同是再生身。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自伤白发空流浪,一瓣香消泪满巾。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腊八粥》—(清)道光帝
一阳初夏中大吕,谷粟为粥和豆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应时献佛矢心虔,默祝金光济众普。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盈几馨香细细浮,堆盘果蔬纷纷聚。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共尝佳品达沙门,沙门色相传莲炬。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童稚饱腹庆州平,还向街头击腊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腊八粥》—(清)李福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腊月八日粥,传自梵王国。七宝美调和,五味香糁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用以供伊蒲,籍之作功德。僧民多好事,踵事增华饰。
此风未汰除,歉岁尚沿袭。今晨或馈遗,啜这不能食。
吾家住城南,饥民两寺集。男女叫号喧,老少街衢塞。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失足命须臾,当风肤迸裂。怯者蒙面生,一路吞声泣。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问尔泣何为,答之我无得。此景望见之,令我心凄恻。
荒政十有二,蠲赈最下策。悭囊未易破,胥吏弊何数。
所以经费艰,安能按户给。吾佛好施舍,君子贵周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愿言借粟多,苍生免菜色。此去虚莫尝,嗟叹复何益。
安得布地金,凭仗大慈力。倦然对是的,趾望丞民立。
猜你喜欢:
1.河南烩面传说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