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清明的诗
二十四节气清明的诗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说起清明,说起诗歌,你首先想到的,是不是就是这一句呢?现在,小编就来和大家看看诗词中的清明!
【二十四节气】诗词话清明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在我国二十四节气中,唯有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气温上升,南部雾气少,北部风沙消失,空气通透性好),因此得名。
万物洁齐气正清
别有韵味在心头
《 清明夜 》
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
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
遥听弦管暗看花
【注解】在古代,踏青又称“寻春”、“春禊”,晋代已盛。清明时节也是人们春游的大好时光,在春光明媚的清明前后,尽情地亲近自然,到郊外踏青游玩。这一项清明节俗是继承了形成于春秋末期的三月上巳节传统。上巳节的一项重要内容便是男女青年到野外踏青。
《 清明即事 》
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 人心自愁思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车声上路合 柳色东城翠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花落草齐生 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 酌茗聊代醉
【注解】孟浩然是唐代第一个倾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其诗今存二百余首,大部分是他在漫游途中写下的山水行旅诗,也有他在登临游览家乡一带的万山、岘山和鹿门山时所写的遣兴之作。还有少数诗篇是写田园村居生活的。诗中取材的地域范围相当广大。
《 途中寒食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唐·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 途中属暮春
可怜江浦望 不见洛桥人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北极怀明主 南溟作逐臣
故园肠断处 日夜柳条新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解】唐代诗人宋之问被贬到泷洲后,次年春秘密逃还洛阳探知友人,同时作诗。前两句写寒食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在路途中,正是寒食节,在阳春三月年,作者借用途中遇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对君主的惦念。
《 寒 食 》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解】寒食节禁火,然而受宠的宦者,却得到皇帝的特赐火烛,享有特权。诗是讥讽宦者的得宠。因此,蘅塘退士批注:“唐代宦者之盛,不减于桓灵。诗比讽深远。”首二句写仲春景色;后二句暗寓讽喻之情。诗不直接讽刺,而只描摹生活上的特权阶层,含隐巧妙,入木三分。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 清江引 · 清明日出游 》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明·王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
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
人倚秋千笑
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注解】自古清明是亲近自然游山玩水的日子,如今清明节已至,看着窗外的春色满园,不禁顿生感慨。然而,凭栏而望却不知哪处风景最佳。有朋友告诉我,晴空万里下碧绿的原野尽头,便是一处绝妙的游玩胜地。穿过蓊蓊郁郁的杨柳丛,紧收马缰,马儿一声嘶鸣,抬头望去,佳人斜倚秋千,回眸一笑,连带啼叫的黄莺、漂亮的花朵,灿烂明媚的春光似要将人迷醉。
又到一年景明时
传承习俗向前行
清明习俗
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清明节的习俗除了讲究禁火、扫墓祭祖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相传这是因为寒食节要寒食禁火,为了防止寒食冷餐伤身,所以大家来参加一些体育活动,来锻炼身体。
【我们的二十四节气】 从一首清明诗说开去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绵绵的春雨中,又到了清明时节。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不光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距今已有2500余年的历史了。这一天往往是祭祖扫墓、踏青郊游的日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提起关于清明的诗词,很多朋友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杜牧那首脍炙人口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其实,古代诗人留下的关于清明的诗非常多,或寄情,或抒怀,可谓是道不尽清明的千般滋味。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清明节作为传统的祭祀节日之一,古人的诗中也多有体现。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一首关于祭祀的诗。
清明日对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南宋·高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细细品味很有意思。该诗前半段描绘的就是清明节祭祀的景象:清明这一天,南山北山到处都是忙于上坟祭扫的人群。焚烧的纸灰像白色的蝴蝶到处飞舞,凄惨地哭泣,如同杜鹃鸟哀啼时要吐出血来一般。这样的场面,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前些年去上坟差不多就是这幅景象,无非我们哭的人少些,但动静更大,鞭炮声络绎不绝。诗的后半段,诗人笔锋一转,可以说是画风突变:黄昏时,静寂的坟场一片荒凉,只有狐狸躺在坟上睡觉,夜晚,上坟归来的儿女们在灯前欢声笑语。强烈的对比,引出了最后两句:人活着时有酒就应该喝,有福就应该享,儿女们到坟前祭祀的酒哪有一滴流到过阴间呢?现代人这么说,没毛病,但我们要知道诗人生活在800年前,在诗中能如此调侃,可以说是非常犀利了。
从某种程度上说诗人也算是倡导厚养薄葬,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的先驱了。
“百善孝为先”。孝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然而,近些年我们却总是能在网上看到一些生前对老人不闻不问,死后风光大葬的新闻。在笔者看来,类似风光大葬行为并不能代表孝心,更多的是做给活人看的“面子工程”。趁着老人健在时,尽己所能回报养育之恩,方是真孝道。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时代在变迁,观念也在更新。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提倡厚养薄葬、绿色殡葬,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文明祭祀、安全祭祀。清明节祭祀先祖,是我们的优良传统,但是传统的焚烧纸钱等祭祀方式不仅污染环境,还极易引起山林火灾,有较大的安全隐患。我们不妨也与时俱进一次,用更环保、更安全的方式代替。比如,为逝者献上一束鲜花表达自己的思念和缅怀之情,提升传统节日的现代意义。
清明相关文章:
1.清明节要干什么
2.清明节儿童画作品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