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立节食品
七夕节立节食品
民间有很多七夕节日的美食,你知道七夕节立节食品吗?相信不少人都不是很清楚吧,下面学习啦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七夕节立节食品,感兴趣的一起来看看吧!
七夕节立节食品
1、饺子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乞巧的风俗却十分有趣: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和一个红枣分别包到三个水饺里,乞巧活动以后,她们聚在一起吃水饺,传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2、巧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浙江各地在这一天用面粉制各种小型物状,用油煎炸后称“巧果”,晚上在庭院内陈列巧果、莲蓬、白藕、红菱等。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
3、巧芽面
除了吃巧果,有些地方,七月初七吃巧芽面。做巧芽面用的豆芽,要提前七天生,选没有虫蛀的绿豆一小碗,洗净,平铺到一个盘子里,用湿纱布盖好遮住阳光,放到炕头上,每天喷几次水使之保持湿润。七天后,待豆芽长至两三厘米长,便可做手擀面,下锅煮熟,过凉水拔透;然后热锅坐油,加肉丁炒熟,葱、姜爆锅,酱油、醋炝锅,放绿豆芽炒熟,加水煮沸,再加盐、味精,做成豆芽汤;把面条抓到碗里,浇上豆芽汤即可食之。
4、云面
胶东人七夕吃巧果子,临沂人七夕则吃云面。吃云面,此面得用露水制成,吃它能获得巧意。
5、江米条
老南京人过七夕还有个独特的风俗:吃江米条。江米条是一道汉族小吃,用糯米面加豆粉和面后在焖锅里蒸出来,放在石臼里用棒子捶,再秆成圆形,晒干用油煎出来,最后蘸梅花﹑松花﹑芝麻等豆沙制作而成的一种食品。
6、巧酥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还有许多民间糕点铺,喜欢制一些织女人形象的酥糖,俗称“巧人”“巧酥”,出售时又称为“送巧人”,此风俗在一些地区流传至今。
7、瓜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在七夕这个特殊的节日,瓜果当然必不可少!七夕时吃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有些人喜欢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等绘成“花瓜”。
8、鸡
为了表达人们希望牛郎织女能天天过上美好幸福家庭生活的愿望,在浙江金华一带,七月七日家家都要杀一只鸡,意为这夜牛郎织女相会,若无公鸡报晓,他们便能永远不分开。
9、五子
七夕“拜织女”是少女、少妇们的大事。祭拜供品包括茶、酒、新鲜水果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更是少不了,焚香礼拜默默祷告后,这些供品也就成了她们宵夜的食物。
10、绿豆芽
在广州,节日到来之前,姑娘们就预先备好用彩纸、通草、线绳等,编制成各种奇巧的小玩艺,还将谷种和绿豆放入小盒里用水浸泡,使之发芽,待芽长到二寸多长时,用来拜神,称为“拜仙禾”和“拜神菜”。
古代七夕节食俗
乞巧果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民间称之“巧果”。用面粉和搪揉作各种形状,多为“S”形,讲究一些的,掐成华结状和飞禽(如鸟、鹤之类)的形状。放入油锅内油炸至金黄色捞出(趁热时撒上芝麻,总称巧果。待冷却后或食用,或作乞巧拜月之用。巧果制作精巧,形态逼真,往往是姑娘、妇女比手巧的一种方式。因此,巧果必须由妇女亲手制作,后发展形成商品生产,到“七夕节”这天,各搪食店有“巧果”应市。巧果味脆香,甜而不腻。
乞巧酒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乞巧酒是祭拜牛郎织女双星时用的。乞巧祭拜活动在晚上进行。其晚,倾城姑娘、媳妇,不论贫富,皆穿新衣。富贵之家于高楼花榭安排宴会,以赏看双星。晚实毕,姑娘、媳妇们在庭院中摆上香烛,陈设果品、香酒、巧果等吃食,焚香秉烛,对天祈祷,向织女乞巧,希望心灵手巧的织女能将聪明才智赐给自己,因此祈祷跪拜时,神情非常虔诚专注:“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韶,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析双星。”这首清代的诗歌,便是当时乞巧的真实写照。跪拜后,姑娘、媳妇便进行比巧活动。比巧的方法,一般是在月下比穿针,看谁穿得快,姑娘们用七根不同颜色的彩线,七根绣花针,对着月亮穿针引线,谁穿得快,穿得准,谁就最巧。有些地方的比巧,是比姑娘们的手工制作,各家姑娘把桌子放在自家大门口,摆上自己精心制作的各种巧物,有绣花的裙、挂、被、枕、手帕和香囊等物,琳榔满目,任人观赏,任人品评,哪个桌上巧物看的人多,赞赏声不绝,哪个姑娘针线手艺就巧。有趣的是,比巧括动,往往也是年轻男、女相亲的活动。哪家姑娘手巧,男青年暗中看定后,就察告父母,托媒人上女方家提亲。因此,旧时的比巧活动对姑娘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大事。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乞巧活动气氛活跃,十分有趣;从晚间直至凌晨方散。
特别是帝京的府、县官宦人家的小姐、太太们,还边吃巧果、果品、饮酒,边作诗吟对,从文化层次上来比巧,谈笑欢乐,热闹非常,深夜不止,真是:“帝京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穿针线。”
卜巧麦
旧时妇女在七月七日这天,还进行卜巧活动,卜巧是预卜自己是不是巧,能巧到什么程度?这一活动,一般在白天进行。各地略有差异。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南方卜巧一般隔日取井水,需露宿庭院一夜,于此日在曝日下,投小针浮于水面,渐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绒,粗如椎,确定卜女之巧与拙。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北方卜巧,也有用水投针,还有用麦粒卜巧的。隔日取种麦于小瓦器内,放至庭院宿一夜,民间称五生盆。到七夕这天,摆一大方桌于庭内,设香烛、果酒等,卜巧女先脆拜,祈祷,后在小瓦器中抓一把种麦撒于桌上,视其形确定卜女巧与拙。不管是用水投针,还是撒麦粒,每个女子在放针、撤麦粒时都异常虔诚,暗暗祈求织女保佑自己。精明能千的姑娘将针轻轻放于水面,针就浮起,盆底出现美丽的太阳射针的影子。笨手粗心的,放针不平,针就下沉水底。同样,撒麦粒,心灵手巧的姑娘一把麦粒在手掌可掌握不同粉力点而撤出美丽、复杂的图案,而笨手粗心的姑娘一把麦粒或用力撤,或轻轻撒,不是撒不出成一堆,就是散得满案不成图案。卜巧时,往往胜者拍手欣笑欢乐,败者沉默不语,悄悄走开。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七月七日,妇女们向织女乞巧的风俗形成以后,几千年来,上至宫廷,下至民家,一直传承到清代末年。由于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接触西洋文化,开始向封建文化冲击,特别是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和后来爆发的“五四”运动,妇女解放运动兴起,把过去那种寄希望于幻想乞求的做法变为实际的改革行为,妇女们纷纷起来为争取女权而斗争,乞巧、卜巧的风俗才逐渐走向消亡。解放后,中国妇女和男人一样致力于祖国建设大业,婚姻自主和政治地位都有了法律保障,因此旧时的析拜织女的乞巧活动,已成为历史的记载。而每至七月七日这天,人们用水投针或吃巧果,以及人们津津有味地向孩子们讲述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只是作为一种娱乐享受,对美好传说故事的缅怀而已。
赠蜜饯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七夕节姑娘们互相赠送各自制作的蜜饯吃食。早在数月前的春夏季姑娘们便购买时鲜果品,蜜溃制作,待七夕节拿出互相馈赠。常见的有白糖杨梅、糖渍青梅、杏片、蜜枣等。
互相馈赠蜜饯也是比巧的内容之一,看谁家姑娘的手艺高,制作的蜜饯味美色佳。其次,蜜饯大多是甜味吃食,意味甜甜蜜蜜。因此,互相馈赠蜜饯也有互相祝愿的寓意。旧时的茶食糖果店,也在这天推出时令蜜饯吃食,并以牛郎织女鹊桥仙故事赋予蜜饯新名称,以招徕生意。
七夕情人节巧果做法
原料:特制小麦粉25千克、绵白糖5千克、饴糖3千克、芝麻仁4千克、嫩豆腐2千克、食盐0.3千克、植物油12千克。
做法:
1.水调面团调制:在绵白糖、饴糖、豆腐、精盐中加适量水充分搅拌,然后加入小麦粉、芝麻仁继续搅拌成水调面团,静置片刻,使面团处于松弛状态。面团调制时加水量要恰当,面团宜编硬一些,以便压制皮面。
学习啦在线学习网 2.成型:将面团等分若干块,静置片刻(5分钟左右)。可手工成型,也可机械成型。手工成型:案板上撒一些扑粉,用擀面杖(专用木棍)先将面团压扁。然后擀薄(约厚1毫米左右),横向整齐摺叠;摺叠宽度8厘米以内,约在4厘米处的中间从左到右直线开切一刀,再切段,每段宽3厘米以内。在每段摺叠连接处打刀眼(即面片中间切两条缝隙),筛去扑粉待油炸。
3.油炸:油锅油温加热到175℃左右,先将生坯筛净扑粉,预防粉受高油温焦化而污染油质,影响制品色泽。再将生坯倒在笊篱中慢慢放入油锅;待浮上油面时,迅速用笊篱拨动生坯,并且不断翻身,待呈金黄色时,立即捞出油锅。
4.冷却、装箱:捞出油锅后,迅速沥去多余的油,摊开冷却,趁微热装入箱内密封。
猜你喜欢:
1.立冬吃什么水果好
2.立冬种什么菜最好
5.日本七夕节吃什么